不一鍵三連還會一直被巨幕跟著,著實不可理喻。


    然而雖然眾人都是這麽說,但卻又有很多人在心中好奇,為何會說此文章是那不雅之意。


    【其實這解釋稍微有點荒謬。】


    女子臉上泛起紅暈,確實有了羞怯之意。


    但她也並未停下。


    【比如說「初極狹,……」這一句就是男女歡好之時的一種感受,而後一句「不足為外人道也」仿佛像是在支持這個觀點。】


    公元1028年,天聖六年。


    「荒謬!」


    就連時常流連於煙花之地的柳永都忍不住破口出聲。


    「此真乃荒謬也!」


    雖說當世淫詞艷曲不少,可如此曲解他人文章,還是叫人 氣憤!


    不知作此觀點的是何人!


    【這研究是誰做的,三月也沒有去細查,我個人還是不認同這個觀點的,不過呢咱們在理解文學作品時可以施加自己的想像,也可以多樣化,隻是注意別太牽強別太荒謬吧。】


    【不過有些作品之中也確實有其他的含義的,比如我們之前講過的《飲湖上初晴後雨》,很多數據表明這首詩就是寫給蘇軾後來的侍妾王朝雲的。】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蘇軾也因方才《桃花源記》之解有些氣憤,直接問出了口,「那又如何?」


    難不成這些後世之人還能從他這詩句中找出什麽不雅之意來?


    蘇軾琢磨了一下,眉頭越皺越深。


    【還有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其六》,起句以黃四娘開頭,後來這黃四娘被人認為是妓人,而杜甫就是去尋妓人之時寫的這首詩。】


    公元744年,天寶三載。


    杜甫沒想到此處還有自己的事情。


    這詩他完全沒有印象,若不是他以後寫的,那就是他從來不曾寫過。


    從剛才女子說的那解釋之後,杜甫也覺得此女所言可能並不能全信,隻聽個一二便可。


    但他並不明白此女為何說這個。


    去找妓人又如何,有何奇怪的解釋?


    【因為這兩首是出現在小學課本上的,所以因為它們的這兩層意思被人反對,但三月認為倒也不必如此苛責,首先這兩首詩那都是很優秀的寫景詩。】


    【能夠讓小朋友們了解到古人在麵對美景時是如何表達也是不錯的,至於寫給誰的,作為一首寫景詩來說那也沒什麽重要,畢竟也沒違背當時律法道德。】


    如此一說眾人便懂了。


    若是給稚子看的詩,那確實當注意些。


    東晉。


    陶淵明酒都醒了大半,他自己都不知自己的文竟是那含義,簡直可笑。


    「延年,按女子之意,此非文字獄乎?」


    好在是女子也並不贊同這說法,否則若後世之人都是這般理解,那他陶淵明可能得就此封筆不作了!


    【子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看待任何事物都是如此,咱們在看待一些作品時了解學習其好的方麵即可。】


    聖人有理。


    此女之言亦是如此,有用便從,無用便廢即可。


    【接下來咱們順帶看看《桃花源詩》,詩中比之序中更多桃花源中生活的細節,二者是相互補充的。】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這幾句在序中差不多已經交代了,意思就是說秦末漢初時期太亂了,很多人都避世隱居了,「黃綺之商山,伊人亦雲逝。」黃綺就是指的漢初的兩位隱者,他們隱居在商山,而有些人就隱居在桃花源這個地方。】


    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女子雖沒有逐字解釋此句,但嬴政也看出來了是什麽意思。


    「亂天紀。」他重複了一遍。


    自己做了什麽了就亂天紀了?


    「李斯呢?為何還不前來!」


    偌大的宮殿內傳出他的怒喝之聲,公子胡亥早已經跪在大殿之上瑟瑟發抖,而其他公子也在前來的路上。


    【「往跡浸復湮」一直到「於何勞智慧」基本上就是跟《桃花源記》第二段相對應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裏表現了勞動人民最樸實的願望。】


    【這個地方沒有戰爭,「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桑竹都長得很好,莊稼也可以隨著時令有規律的生長。】


    三國時期的百姓們早就被《桃花源記》中的那些場景給吸引了。


    他們也很想找到這樣一個隱居之地,哪怕像陶淵明一樣偶爾忍受飢餓,但隻要沒有戰爭沒有殺戮,他們願意用自己的雙手慢慢地去創造更好的生活。


    可如今四處都在打仗,哪裏才有他們的隱居之所。


    他們都這般想,晉末的那些百姓們更是巴不得找到陶淵明,讓陶淵明帶他們去這樣的地方!


    【不僅莊稼長得好,還能「秋熟靡王稅」,等到秋日糧食都成熟了也不用納稅。】


    院中眾人眼含熱淚,感動地看向陶淵明。


    陶先生本來就不用納稅,他果然是想著大傢夥的呀!


    【然後從「荒路曖交通」這裏到「班白歡遊詣」就跟序中一樣了,寫雞犬、寫穿著、寫老少。】


    【「草榮識節和……四時自成歲」這幾句是寫了時間一天天過去,不用記時,不用去想那麽多,看著四季便知道年歲了。】


    【「怡然有餘樂,於何勞智慧?」他自己總結道:「這麽快樂了,還需要想什麽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蒙娜麗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蒙娜麗鵝並收藏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