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 作者:蒙娜麗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們不想戰爭,可官逼民反,他們不得不戰,以至於到現在戰爭不斷,百姓流離失所。
這世道艱辛,戰爭何時會結束啊?
【「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曹操作為親自參與這些戰爭的人,在《蒿裏行》中寫下了這樣的詩句,「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他用質樸的語言形象地描述了當時的場景,也表達了他對於當時現實的不滿。】
【後來經過各種混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後統一北方,曹□□後,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稱帝建立曹魏。】
畫麵中出現一個男子站在王座前朝見百官,其旁書:魏文帝曹丕。
眾人還沒來得及驚訝,女子又說出驚天之語。
【次年劉備稱帝建立劉蜀,到229年,太和三年,孫權稱帝,建立東吳政權,自此三國鼎立的局麵正式形成。】
這一句說完,像是平靜的天空炸響一道驚雷。
讓整個建安十七年的春日大地都為之一顫。
巨幕上出現一張輿圖,輿圖將如今天下一分為三,上麵各寫了三個大字:魏、蜀、吳。
所有的人都呆呆地看著這一張圖。
漢果真亡了!
許都。
漢獻帝劉協坐於寢殿之內,他其實早知自己無力迴天,可心終懷有不甘之心,看到這巨幕之言便覺悲從中來。
他迴想自己這一生,這憋屈的帝王之位。
還不如做一個尋常百姓來得暢快。
「欺人太甚也!」
「陛下!」
伏皇後上前勸慰,兩人相對而泣。
如今伏皇後之父付完已逝,兩人孤立無援,毫無辦法。
而此時,鄴城的曹操亦是心中複雜。
女子雖未說明自己具體何時去世,但卻很清楚的言明是在建安二十五年子桓稱帝之前,距今最多也不過八年耳。
他自知年歲漸長,身體大不如前,可就這樣死去他如何甘心?
更重要的是,他死了,劉備、孫權一個個地稱帝,那這曹氏江山還能守住嗎?
狡詐賊子,口口聲聲說他狼子野心。
都是些道貌岸然的醃臢貨!
曹操手按額頭,仿佛頭風症比往常更厲害了,他莫不是頭風發作而死?
簡直豈有此理!
自己既沒有幾年好活,他定要為這曹氏江山肅清敵人!
他抬眼又看向巨幕中的地圖。
輕笑忽而轉為大笑。
「吾為周文王矣!1」
一向最為穩重的曹丕看了巨幕此時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激動之情了。
他手握茶杯,雙手止不住地顫抖,建安二十五年以後他就是九五之尊了。
「恭賀公子!」
曹丕起身,「吾去拜見父親。」
他要與父王商討對付孫劉二人之事!
說畢帶著眾人一同往曹操處而去。
曹植見此狀況,早已將幕中女子今日論己之喜淡忘了大半。
果然,稱帝的是兄長,兄長多疑,也難怪自己後麵的日子難過了。
可這孫劉二人也稱帝……
如此一來,他曹家難辦。
他快步來到堂上。
阻止了眾人的見禮,說道:「三國鼎立,劉備、孫權二人有那般勢力?」
「公子,現如今此乃次要,若公子手握權柄,屆時再與他二人計較,現在防著二公子才是。」丁儀在一旁勸道。
楊修卻不同意他的看法,「如今丞相猶在,依吾之見,丞相自喜過於怒,如今最重要的是殲滅與曹家為敵之人,隻要公子此行立下功勞,那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曹植深以為然,遂帶著幾人也連忙往曹操處去了。
而天下各處得此消息,反應也不盡相同。
第17章
葭萌。
「可喜可賀啊!」
「恭喜主公!」
劉備一行人先時隻聽到曹丕父子得了天下,心中早已經忿忿不平,如今一看,原來還有後續。
三國鼎立。
如今天下已有三方鼎立之勢矣。
而主公乃劉家子孫,匡扶漢室,自然是名正言順。
隻要主公坐上那個位置,他們就有信心與曹操、孫權一戰,隻要想到成就大業的那一天,他們就感覺熱血沸騰。
劉備與在旁的龐統對視一眼,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吾當真未曾料到……」劉備聲音微微發顫。
「定是那曹賊觸怒天下百姓!」
眾人十分堅定,「主公眾望所歸耳!」
建業。
孫權亦目瞪口呆。
身處這個世道,有幾個人沒想過功成名就的那一天。
但先時曹操一家獨大,眼看著就要統一天下,所幸有了赤壁一戰。
心中想起那時,孫權一陣後怕,差點就讓他得逞了。
看了一眼幕中女子,孫權勾唇。
如今就各憑本事了!
【曹植就主要活動在這一時期。】
【以公元220年為分界點,我們可以把曹植的人生分為兩個階段,前期受曹操喜愛誌得意滿,而曹操丨死後,遭受曹丕父子猜忌淒涼悲愴。】
巨幕中又放出兩個圖像,前麵是少年鮮衣怒馬跟著軍隊征戰沙場,而後麵是一個中年在瑟瑟落葉下孤寂望天。
看到兩幅圖的對比,曹植眉頭緊鎖。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這世道艱辛,戰爭何時會結束啊?
【「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曹操作為親自參與這些戰爭的人,在《蒿裏行》中寫下了這樣的詩句,「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他用質樸的語言形象地描述了當時的場景,也表達了他對於當時現實的不滿。】
【後來經過各種混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後統一北方,曹□□後,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稱帝建立曹魏。】
畫麵中出現一個男子站在王座前朝見百官,其旁書:魏文帝曹丕。
眾人還沒來得及驚訝,女子又說出驚天之語。
【次年劉備稱帝建立劉蜀,到229年,太和三年,孫權稱帝,建立東吳政權,自此三國鼎立的局麵正式形成。】
這一句說完,像是平靜的天空炸響一道驚雷。
讓整個建安十七年的春日大地都為之一顫。
巨幕上出現一張輿圖,輿圖將如今天下一分為三,上麵各寫了三個大字:魏、蜀、吳。
所有的人都呆呆地看著這一張圖。
漢果真亡了!
許都。
漢獻帝劉協坐於寢殿之內,他其實早知自己無力迴天,可心終懷有不甘之心,看到這巨幕之言便覺悲從中來。
他迴想自己這一生,這憋屈的帝王之位。
還不如做一個尋常百姓來得暢快。
「欺人太甚也!」
「陛下!」
伏皇後上前勸慰,兩人相對而泣。
如今伏皇後之父付完已逝,兩人孤立無援,毫無辦法。
而此時,鄴城的曹操亦是心中複雜。
女子雖未說明自己具體何時去世,但卻很清楚的言明是在建安二十五年子桓稱帝之前,距今最多也不過八年耳。
他自知年歲漸長,身體大不如前,可就這樣死去他如何甘心?
更重要的是,他死了,劉備、孫權一個個地稱帝,那這曹氏江山還能守住嗎?
狡詐賊子,口口聲聲說他狼子野心。
都是些道貌岸然的醃臢貨!
曹操手按額頭,仿佛頭風症比往常更厲害了,他莫不是頭風發作而死?
簡直豈有此理!
自己既沒有幾年好活,他定要為這曹氏江山肅清敵人!
他抬眼又看向巨幕中的地圖。
輕笑忽而轉為大笑。
「吾為周文王矣!1」
一向最為穩重的曹丕看了巨幕此時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激動之情了。
他手握茶杯,雙手止不住地顫抖,建安二十五年以後他就是九五之尊了。
「恭賀公子!」
曹丕起身,「吾去拜見父親。」
他要與父王商討對付孫劉二人之事!
說畢帶著眾人一同往曹操處而去。
曹植見此狀況,早已將幕中女子今日論己之喜淡忘了大半。
果然,稱帝的是兄長,兄長多疑,也難怪自己後麵的日子難過了。
可這孫劉二人也稱帝……
如此一來,他曹家難辦。
他快步來到堂上。
阻止了眾人的見禮,說道:「三國鼎立,劉備、孫權二人有那般勢力?」
「公子,現如今此乃次要,若公子手握權柄,屆時再與他二人計較,現在防著二公子才是。」丁儀在一旁勸道。
楊修卻不同意他的看法,「如今丞相猶在,依吾之見,丞相自喜過於怒,如今最重要的是殲滅與曹家為敵之人,隻要公子此行立下功勞,那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曹植深以為然,遂帶著幾人也連忙往曹操處去了。
而天下各處得此消息,反應也不盡相同。
第17章
葭萌。
「可喜可賀啊!」
「恭喜主公!」
劉備一行人先時隻聽到曹丕父子得了天下,心中早已經忿忿不平,如今一看,原來還有後續。
三國鼎立。
如今天下已有三方鼎立之勢矣。
而主公乃劉家子孫,匡扶漢室,自然是名正言順。
隻要主公坐上那個位置,他們就有信心與曹操、孫權一戰,隻要想到成就大業的那一天,他們就感覺熱血沸騰。
劉備與在旁的龐統對視一眼,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吾當真未曾料到……」劉備聲音微微發顫。
「定是那曹賊觸怒天下百姓!」
眾人十分堅定,「主公眾望所歸耳!」
建業。
孫權亦目瞪口呆。
身處這個世道,有幾個人沒想過功成名就的那一天。
但先時曹操一家獨大,眼看著就要統一天下,所幸有了赤壁一戰。
心中想起那時,孫權一陣後怕,差點就讓他得逞了。
看了一眼幕中女子,孫權勾唇。
如今就各憑本事了!
【曹植就主要活動在這一時期。】
【以公元220年為分界點,我們可以把曹植的人生分為兩個階段,前期受曹操喜愛誌得意滿,而曹操丨死後,遭受曹丕父子猜忌淒涼悲愴。】
巨幕中又放出兩個圖像,前麵是少年鮮衣怒馬跟著軍隊征戰沙場,而後麵是一個中年在瑟瑟落葉下孤寂望天。
看到兩幅圖的對比,曹植眉頭緊鎖。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