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當不拘小節也。


    他倒是要看看,此女要如何論說。


    許多人對曹家取劉漢而代之或眼紅或憤怒,除了結天下英豪而抗之他們仿佛別無他法。


    此時,這些人都在看著曹操的笑話。


    原以為這次巨幕的出現也是為了幫曹操而來,誰知事態的轉變如此迅速,當真妙矣。


    然而幕中女子仿佛還沒意識到自己已經跑題,仍在侃侃而談。


    【曹操殺過的人不計其數,楊修、許攸、呂布、孔融……】


    曹植院中,一行人齊刷刷地看向楊修。


    楊修也十分震驚,自己矜矜業業,從未有何逾矩之處,最後竟會死於丞相之手,何故?


    驚訝過後,忽而想起曹丕稱帝之事,頓覺會與此事有關。


    「此定為二公子之奸計也。」曹植好友丁儀與楊修的想法不謀而合。


    眾人一說之下,更覺 如今事態嚴峻,忙找人尋曹植前來商議對策。


    而曹操聽聞此言卻是眯了眯眼,即便四下無人,亦未作何其他反應。


    【但我們隻要細究,就會發現曹操殺這些人都是出自政治原因,而並非《三國演義》中「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那麽誇張。】


    【不過曹操屠城這個汙點會一直跟著他這個名字,這點是沒人能夠否認的。】


    「『休教天下人負我』此言未免太猖狂了!」


    那些常年受著戰爭侵擾的百姓們也在看著這巨幕。


    沒有人不害怕這位兇狠的丞相。


    屠城之事傷害最大的就是他們這些百姓,他們如何會否認?


    曹操深深吸了一口氣,他猜到女子會以此說事,果不其然。


    難道那種情況下,要想立威,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他緊緊盯著巨幕。


    這些天他們想了許多辦法想控製這巨幕都無濟於事。


    難道他曹操就要被這巨幕擺布嗎?


    就在他開始想像巨幕帶來的最壞結果時,女子話鋒一轉。


    【總之我們該知道,咱們看歷史並未看京劇,曹操並非臉譜化的人物,而是有功有過的一個鮮活的歷史人物。】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就這樣評價過《三國演義》,「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在《三國演義》中,劉備過於厚道,有點假,而諸葛亮太聰明,像個妖怪。】


    【這也說明羅貫中先生在塑造三國人物的時候是有誇張的,所以咱們評價歷史時,最好還是參考正史。】


    「此言何意?」


    葭萌,劉備看向一旁的龐統,想了想遠在荊州的諸葛亮。


    這話聽著怎麽像是在貶低他二人似的?


    本來提及他們也算好事,說明他們留名於後世。


    可若是留下惡名不如不留。


    這魯迅先生何許人也?


    怎如此說話?


    在場眾人都能明白,此話是在說那本《三國演義》中的他們,這《三國演義》當是書籍,可是叫人聽起來就像是說劉備其實也沒那麽厚道,諸葛亮其實也不是很聰明一樣。


    若是叫有心之人加以利用,或再有些此番言論流出,他們的處境不會比曹操好到哪兒去。


    這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名聲毀於一旦亦非不可能。


    還是別說他們了吧。


    女子像是聽到他們心聲似的,當真沒再多提。


    【不過呢,有關三國事情的衍生作品實在太多,咱們難免會被影響,多以辯證的眼光去看待就好了。】


    【咱們繼續說鄴下文人集團,那身處於曹氏集團下的這些文人才子們會不知道曹操暴虐多疑的性子嗎?他們也知道,所以他們會更加地小心不去觸曹操逆鱗,那文學創作自然也會跟著受限。】


    【但是咱們也不可否認,對於這些人來說,能在亂世之中有這麽一個創作環境已經很不錯了。】


    【也正因如此,他們帶著一個時代的文學發展走向了高潮。】


    【而由曹操帶領的這種在詩歌中反映現實和抒發壯誌的現實主義傳統甚至被後世賦予了一個好聽的名字:魏晉風骨。】


    曹操挑眉。


    如此美名,倒也配得上自己的作品。


    他算是看出來了,此女什麽話都敢說,對誰都無偏向。


    就連多智如孔明都被她這樣評價。


    今次無論女子如何細數他的缺點,對於他的肯定也是一分不少的。


    如此,足矣。


    【哎呀,扯得有點遠。】


    女子像是不好意思似的衝著眾人笑了笑。


    【總之呢,那個時候的文學繁榮與曹氏父子肯定是分不開的。】


    【其實他們父子三個的文學成就都是很高的,隨便拎一個出來都很能打,但是咱們今天講悲情文人嘛,最悲情的那就還得是曹植。】


    【曹植生於公元192年,初平三年,是曹操與卞夫人的第三個兒子,也是曹丕一母同胞的弟弟。】


    她說著手往旁邊一點,巨幕上就又出現了她上次走前出現的那些畫麵。


    但又有所不同。


    【咱們從預告中也可以看到,從184年光和七年黃巾起義過後,整個社會進入一大動盪時代,群雄混戰。】


    看著巨幕中那些頭戴黃巾的人們,許多人的心中都無比痛苦。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蒙娜麗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蒙娜麗鵝並收藏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