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開局盤點悲情文人[歷史] 作者:蒙娜麗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陛下隆恩!」
她如此模樣,長門宮內的宮女太監們早已見怪不怪,對視一眼皆又躲遠了些。
【這故事看似浪漫,但是否真實卻是存疑的,此故事出於《漢武故事》,作者無考,其中有很多與正史相悖的一點,當成故事書看可以,但不建議大家當成史實看待。】
【另一個典故出自南朝蕭統《昭明文選》,在《長門賦·序》中寫了這麽一個故事,阿嬌入長門宮後愁苦不堪,她聽說司馬相如文采出眾,於是花了大價錢讓司馬相如為她做了《長門賦》,漢武帝一看非常感動,於是重新寵愛陳阿嬌。】
「司馬相如1還曾寫過這個?」
離他最近的小黃門連忙應下,「迴陛下的話,小的不曾聽聞。」
果然,這歷史乃人修撰,史官尤為重要。
【當然,這事情也存疑,畢竟正史中可沒有阿嬌復寵的記載,但因為此賦,後世就出現了許多以「長門」表達失意的作品。】
【辛棄疾的這一句正是借阿嬌未能復寵之事加上後麵玉環、飛燕等表達自己仕途坎坷的失意情感。】
【除此之外,明清小說中例如《聊齋誌異》裏也有許多的美人意象用以寄託文人們的美好理想。】
【而這些都逃不開屈原香草美人意象的影響。】
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郢都。
實在是太厲害了!
屈左徒的作品竟然影響如此之深遠!
楚殿內,熊槐開始糾結了,屈卿真是全才,想讓他去負責蘭台諸事宜,可朝堂之上哪裏又離得了他?
所幸屈卿是楚國人啊!
而其他諸國現在都有些酸,甚至連早已被宣告能一統天下的秦國眾人也都開始心生艷羨。
秦國一向重武輕文,沒有此等人才也是正常。
嬴駟心中也有點不是滋味,若不是秦國沒去努力,此次巨幕的重點恐怕都輪不上他楚國。
看來學宮之事得抓緊辦了!
【除了這香草美人意象,這《離騷》的表現形式也是 蠻特別的,《離騷》及一些相同形式的作品,借用楚地民歌的某些表現形式加以運用,最後形成了與以四言為主的《詩經》大相逕庭的一種表現形式,後世將之稱作「騷體」或「楚辭體」。】
【其中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對兮字等語氣詞的運用。】
【以上便是三月對《離騷》的一部分理解,但屈原並不止《離騷》一篇佳作,讓我們淺淺賞析一下他的其他作品。】
第10章
《天問》
【有疑而問,心存困惑,所以才會不停地追問。】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屈原的另一部作品,《天問》。天問,實則是問天,這裏的天非指具體意義上的天,而是囊括了宇宙萬物的一個意象。】
【我們想要透徹地分析這部作品,最好是結合詩人屈原的生平經歷。其實在分析每一部文學作品時都不應該脫離其背景去談,當然了,不是說「文學本體論」1之類的觀點不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裏隻是三月個人的觀點。】
【本詩一共提到一百七十多個問題,結構非常清晰,全詩上下可以分為兩個大的部分,每個部分又可以劃分為許多個小節。】
【首先從開頭到「烏焉解羽?」為第一部 分,問宇宙天地。後麵則是第二部分,問歷史現實。】
【其實《天問》跟《離騷》的思路是差不多的,隻不過一個是從現實到虛幻,一個從「虛幻」,也就是從難以探索的自然到現實社會。我們由此可以猜測作者屈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處於一個迷茫彷徨的狀態之中的。】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首詩吧。】
女子話音剛落,樂聲便響了起來,這次她沒再坐在椅子上,而是站起身來走到了書桌的前麵。
如此,女子距離眾人仿佛更近了些。
雖然女子長相可人,穿著打扮也顯得精緻貴氣,就是這姿態太過隨意,甚至有點像尋常男子。
這令許多從小受遵守禮教的許多貴族心生嫌棄。
但是此女才華出眾,眾人不得不服,又不知其來歷,故而哪怕心中不喜也不敢說什麽。
【曰:遂古之初,……】
一開始,女子的語氣還比較平緩,可她誦著誦著卻慢慢激動起來,語速變得更快,像是十分氣憤。
「此女為何癲狂?」有人疑惑不解。
「休要胡言,當心禍從口出。」
不管此女是後世仙女還是後世妖女,越是身負權柄之人就更是敬畏她。
有人卻也仿佛懂得三月,試探性地說道:「必是思及屈左徒之鬱鬱而終也。」
然而楚殿中的眾人看著站在他們麵前的屈左徒,並不是很能理解女子的這番激動之情,反倒是那些不解其中意思的鄉野村民聽到女子的朗誦也跟著女子心潮澎湃起來。
他們雖不懂此詩具體含義,可他們明白他們從未見過的屈左徒在為整個楚國而奮鬥,他們也理解屈左徒被奸人所陷的那種痛苦。
他們在心中紛紛祈禱巫神庇佑。
願楚國再沒有奸臣賊子!
【……?何試上自予,忠名彌彰!】
待女子話音落下,眾人方才知道她剛才為何定要站立朗誦,如非如此,那定是沒有這個氣勢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她如此模樣,長門宮內的宮女太監們早已見怪不怪,對視一眼皆又躲遠了些。
【這故事看似浪漫,但是否真實卻是存疑的,此故事出於《漢武故事》,作者無考,其中有很多與正史相悖的一點,當成故事書看可以,但不建議大家當成史實看待。】
【另一個典故出自南朝蕭統《昭明文選》,在《長門賦·序》中寫了這麽一個故事,阿嬌入長門宮後愁苦不堪,她聽說司馬相如文采出眾,於是花了大價錢讓司馬相如為她做了《長門賦》,漢武帝一看非常感動,於是重新寵愛陳阿嬌。】
「司馬相如1還曾寫過這個?」
離他最近的小黃門連忙應下,「迴陛下的話,小的不曾聽聞。」
果然,這歷史乃人修撰,史官尤為重要。
【當然,這事情也存疑,畢竟正史中可沒有阿嬌復寵的記載,但因為此賦,後世就出現了許多以「長門」表達失意的作品。】
【辛棄疾的這一句正是借阿嬌未能復寵之事加上後麵玉環、飛燕等表達自己仕途坎坷的失意情感。】
【除此之外,明清小說中例如《聊齋誌異》裏也有許多的美人意象用以寄託文人們的美好理想。】
【而這些都逃不開屈原香草美人意象的影響。】
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
郢都。
實在是太厲害了!
屈左徒的作品竟然影響如此之深遠!
楚殿內,熊槐開始糾結了,屈卿真是全才,想讓他去負責蘭台諸事宜,可朝堂之上哪裏又離得了他?
所幸屈卿是楚國人啊!
而其他諸國現在都有些酸,甚至連早已被宣告能一統天下的秦國眾人也都開始心生艷羨。
秦國一向重武輕文,沒有此等人才也是正常。
嬴駟心中也有點不是滋味,若不是秦國沒去努力,此次巨幕的重點恐怕都輪不上他楚國。
看來學宮之事得抓緊辦了!
【除了這香草美人意象,這《離騷》的表現形式也是 蠻特別的,《離騷》及一些相同形式的作品,借用楚地民歌的某些表現形式加以運用,最後形成了與以四言為主的《詩經》大相逕庭的一種表現形式,後世將之稱作「騷體」或「楚辭體」。】
【其中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對兮字等語氣詞的運用。】
【以上便是三月對《離騷》的一部分理解,但屈原並不止《離騷》一篇佳作,讓我們淺淺賞析一下他的其他作品。】
第10章
《天問》
【有疑而問,心存困惑,所以才會不停地追問。】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屈原的另一部作品,《天問》。天問,實則是問天,這裏的天非指具體意義上的天,而是囊括了宇宙萬物的一個意象。】
【我們想要透徹地分析這部作品,最好是結合詩人屈原的生平經歷。其實在分析每一部文學作品時都不應該脫離其背景去談,當然了,不是說「文學本體論」1之類的觀點不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裏隻是三月個人的觀點。】
【本詩一共提到一百七十多個問題,結構非常清晰,全詩上下可以分為兩個大的部分,每個部分又可以劃分為許多個小節。】
【首先從開頭到「烏焉解羽?」為第一部 分,問宇宙天地。後麵則是第二部分,問歷史現實。】
【其實《天問》跟《離騷》的思路是差不多的,隻不過一個是從現實到虛幻,一個從「虛幻」,也就是從難以探索的自然到現實社會。我們由此可以猜測作者屈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處於一個迷茫彷徨的狀態之中的。】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首詩吧。】
女子話音剛落,樂聲便響了起來,這次她沒再坐在椅子上,而是站起身來走到了書桌的前麵。
如此,女子距離眾人仿佛更近了些。
雖然女子長相可人,穿著打扮也顯得精緻貴氣,就是這姿態太過隨意,甚至有點像尋常男子。
這令許多從小受遵守禮教的許多貴族心生嫌棄。
但是此女才華出眾,眾人不得不服,又不知其來歷,故而哪怕心中不喜也不敢說什麽。
【曰:遂古之初,……】
一開始,女子的語氣還比較平緩,可她誦著誦著卻慢慢激動起來,語速變得更快,像是十分氣憤。
「此女為何癲狂?」有人疑惑不解。
「休要胡言,當心禍從口出。」
不管此女是後世仙女還是後世妖女,越是身負權柄之人就更是敬畏她。
有人卻也仿佛懂得三月,試探性地說道:「必是思及屈左徒之鬱鬱而終也。」
然而楚殿中的眾人看著站在他們麵前的屈左徒,並不是很能理解女子的這番激動之情,反倒是那些不解其中意思的鄉野村民聽到女子的朗誦也跟著女子心潮澎湃起來。
他們雖不懂此詩具體含義,可他們明白他們從未見過的屈左徒在為整個楚國而奮鬥,他們也理解屈左徒被奸人所陷的那種痛苦。
他們在心中紛紛祈禱巫神庇佑。
願楚國再沒有奸臣賊子!
【……?何試上自予,忠名彌彰!】
待女子話音落下,眾人方才知道她剛才為何定要站立朗誦,如非如此,那定是沒有這個氣勢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