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煉氣十三層
山不轉水轉重生小畫仙血洗蒼蘭國 作者:喜歡五仁月餅的帶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胡芸兒想說“我不怕”,但她沒有說出口。
她微笑道:“完整的樂章無法演奏,我們可以關起門來,演奏某些片段。月茹姐姐,你會不會敲鍾擊鼓?”
李月茹答道:“我學過敲擊編鍾。”
“過兩天,姐姐來明遠堂,跟我合奏《雲門》片段,如何?”
“芸兒妹妹,你為何執著於演奏上古樂章呢?”
“因為演奏它有助於提升修為。姐姐開靈之後,入了儒修的門檻,接下來要培養浩然氣,如果按照一般的方式修行,讀書寫字,白首窮經,沒有五十年光陰,成不了鴻儒。而演奏《雲門大卷》能加快這個過程,讓你在5-10年內成為鴻儒。姐姐你知道嗎,鴻儒的壽命是180歲,你想想,是不是很誘人?”
李月茹受了誘惑,眨了眨一雙秀目,道:“照你這麽說,真可以試一試。”
她父親李成林,苦修一甲子,近日來剛觸摸到鴻儒的門檻。她心裏想著:“如果我能在十年內修成鴻儒,擁有180年壽命,那可就太好了!”
螻蟻也惜命,誰不想多活幾年呢?
稍停片刻,李月茹又道:“對了,芸兒妹妹,你可認識高明的棋手?我爹喜歡下棋,他每天在家裏打譜,找不到對弈之人。”
胡芸兒道:“京師人文薈萃,高手眾多,怎會找不到對弈之人呢?”
“我爹是禮部尚書,拉不下麵子,去市井中找人對弈。”
“宮中不是有棋待招嗎?”
“目前的棋待招有兩位,一老一少,少年棋力不足,老者過於圓滑,跟我爹下棋,不肯出全力,常常故意輸棋。”
“輸贏不重要,對吧?”
“我爹說,棋盤如戰場,若不能拿出全部的精氣神,則無法黑白糾纏,激起靈氣匯聚,對於儒修來說沒有意義。”
聽她這麽說,胡芸兒沉吟道:“我認識一位隱士,此人的棋力大約在‘通幽’層次,不曉得能否跟令尊對弈?”
圍棋九品,一品入神,二品坐照,三品具體,四品通幽,五品用智,六品小巧,七品鬥力,八品若愚,九品守拙。
李月茹笑道:“真的?我爹的棋力,也在這個層次!他若知曉,肯定很高興。”
兩人又說了一會兒話。
三天後,胡芸兒和李月茹在明遠堂演練《雲門大卷》,胡芸兒的大丫鬟雪雁,和四個小丫鬟都加入進來,再加上李月茹的一個丫環,總共八個女孩,每個人拿著不同的樂器,有擊鼓的,有敲鍾的,有彈琴的,有吹簫的。
這些人的水平參差不齊,第一次演奏一塌糊塗,也就是圖個樂子。
李月茹說道:“這樣不行,我想從教坊司請幾位師傅過來。”
蒼蘭國的教坊司,不是青樓,而是管理宮廷俗樂的機構,負責給皇帝表演歌舞、散樂等。有時候還要編排一些正能量的作品給老百姓表演,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工作性質有點類似於國家歌舞劇院。
教坊司裏的藝人,有的是招聘來的,有的是被迫進來的。
達官貴人抄家以後,家中姿色不錯的女眷被送到教坊,主要是年輕的貴族小姐。教坊中有專門的培訓人員,對她們進行培訓,心理疏導,防止這些女子想不開而自殺,同時進行吹拉彈唱的技能培訓。
教坊中留下來的女子,一般都很出名,不僅容貌出眾不說,家世也曾經顯赫過,更重要的是真有才藝,可謂是才貌雙絕的落魄貴族小姐。
隨後不久,李月茹借助父親李成林的關係,從教坊司請了三位樂師,過來培訓幾個丫鬟。
這三位樂師都是女子,年齡三十來歲,各自精通一門樂器,但還達不到“大樂師”的地步。
整個教坊司,隻有一位“大樂師”,年過七旬,平日裏很少出來。
真正年輕的“大樂師”,沒法在教坊司待下去,要麽像蔡陽那樣被害死,要麽離開蒼蘭國去了別處。
教坊司的年輕女子,不許私自外出,但年過三十歲的樂師可以出來。在完成為皇家奏樂的任務之外,還可以接一些培訓的活計,比如說教導貴族女孩的音樂和歌舞。
李明月請這三位樂師,除了借助於父親的名號外,該支付的銀子還是要付的。
有了這三位樂師的協助,胡芸兒的小型樂隊才算初步成型。
這期間,胡芸兒既沒有拿出“焦尾琴”,也沒有展示她在彈琴方麵的驚人造詣,隻拿出兩成功力就讓幾位樂師感到欣慰了。
除此之外,每月有三旬,每個旬日的上午,胡芸兒都要戴上麵具,裝扮成老儒的模樣,去和禮部尚書李成林下一盤棋。
雖然說,胡芸兒主攻的方向是繪畫,但儒門四藝琴棋書畫牽涉到日後能否成為亞聖,每一項她都要下功夫學習。下棋不耽誤修行,而且能促進儒修功力的提升。
李成林以重金購買靈木,用靈木雕刻成棋盤,棋子選擇了瑪瑙石和硨磲,硨磲是一種貝殼,潔白光潤,白皙如玉。關鍵是瑪瑙石和硨磲這兩種材料通靈,能吸引空中的靈氣灌注其中。
胡芸兒和李成林下棋,下到一刻鍾之後,便會引起黑白子陰陽激蕩,帶來空中的靈氣匯聚,在周圍形成霧氣,霧氣一部分被兩人吸入體內,一部分匯聚於棋子和棋盤,每一次接觸棋子,都有部分靈氣從指尖流入體內。
因此之故,兩人都覺得受益匪淺,下完一盤棋,渾身舒暢,就像喝了瓊漿玉液一樣。
漸漸的,李成林將她視作“老友”,詢問她的來曆。
胡芸兒胡亂編造,說自己名叫“朱正明”,是一位孤寡老人,來自遠方,早年中過花蓮國的舉人,後來家族蒙難,家人死光了,孤身一人逃到蒼蘭國。
李成林憐憫她,贈送她不少財物。
胡芸兒下完棋就走,從不接受宴請。
她要學習的東西很多,除了琴棋書畫和儒門聖言之外,還要修煉《青雲仙經》、《青雲劍訣》、《青雲仙步》等,她手裏一大堆修仙經典,因為害怕貪多嚼不爛,所以都不敢冒然修煉。
胡芸兒找到類似於“天視地聽”之類的法門。
青雲門有一門眼功《空暝訣》,還有一門連聽覺的功夫《天耳八宮》。
她把《空暝訣》交給祖明澈,修煉眼力有助於提升箭法的威力;她自己修煉《天耳八宮》,聽力提升有助於加強琴曲效果。
《天耳八宮》跟《耳宮八法》有一定大的關聯,後者是八種按摩手法,比如說擰耳尖,掐耳輪,撚耳垂……前者是仙門修煉的法訣,主要靠內氣催動耳周圍的穴位,還要用各種靈液來洗耳朵。
比如說“潁川水”。
古詩雲: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上古年間的潁川水和首陽蕨富含靈氣,不是普通人能消受的。
隨著歲月變遷,世間的靈氣一點點下降,胡芸兒身處萬年之後的蒼蘭國,未必能找到合適的靈水,所以想練成《天耳八宮》有難度。
胡芸兒在《千裏江山圖》中尋覓,翻閱小人書中的記載,在大山中找到一眼靈泉。
這道靈泉是畫聖吳道玄早年收集的,後來他成仙之後破空飛升,靈泉對他而言失去意義,便將其留在《千裏江山圖》裏。
這不是普通的靈泉,它看著是一汪清泉,其實是件法器玉淨瓶,瓶中有九宮格,收藏了九種靈水,每隔一天,換一種靈水,噴湧而出。
這九種靈水,品級從靈階一品到靈階九品,每個品級有一種靈水。
胡芸兒坐在靈泉邊上,取出自己編纂的青雲門和空桑門修仙經典目錄,翻看了許久。
青雲門留下的功法很繁雜,除了中正平和的《青雲仙經》之外,還有陰陽五行修煉的法門,木火土金水任何一種都可以修煉,每一種都可以成仙。
比如說水係功法,借助於靈水來改造身體,以水為武器來抵禦敵人,最終成為大修士,最終達到揮手之間翻江倒海的地步。
再比如火係功法,借助於靈火來修煉,在完成築基之後,開辟丹田,將靈火融入丹田之中,揮手拋出巨大的火球,甚至達到赤地千裏、烈火焚天的境界。
比較而言,靈水相對柔和,以胡芸兒的功力,現在就可以修煉;而靈火很兇猛,不容易操控,至少要等築基之後才能修煉。
所以,胡芸兒翻看仙經目錄,找出玉簡和玉盤之類的原始典籍,琢磨了好幾天,最終決定在修煉《青雲仙經》的基礎上,疊加水係法門的修煉。
她還將火係法門找出來,準備等將來拿給祖明澈。
祖明澈要成為煉丹師,需要掌握高明的火係功法。那樣的話,他先前在丹墀穀獲得的靈火就能派上用場了。
考慮清楚之後,胡芸兒正式開始修煉水係功法,將一小滴“一階靈水”吞下去。
仙經有雲:“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柔”是水的本性,也是人之道。
“柔”不是懦弱和軟弱,而是柔韌,是靈活,是似弱實強。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
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以後身體變得僵硬。草木生長時是柔軟的,死了以後變得幹硬枯槁了。所以失去生命的生物就變得堅硬,而有生機的東西是柔軟的。
胡芸兒將一滴靈水吞入腹,靈水進入丹田,就像進入幹涸的沙漠,消失不見了。她吞下第二滴靈水,很快又不見了,但是丹田擴大一分。她吞下第三滴靈水,丹田又擴張一分。第四滴靈水,丹田不再擴張,靈水進入手太陰經脈,擴張了一整條經脈……
她每個時辰吞入一滴靈水,總共吞下23滴,將丹田和十二正經、奇經八脈全部走了一遍。
然後,她靜坐一個晝夜,功力猛然躍上一個台階,晉升煉氣十三層。
煉氣十三層相當於武修的天階宗師,但還不是煉氣士的最高境界,對於煉氣士而言,上麵還有一層“大圓滿”。
所謂“天階宗師”,在武修而言高不可攀,但其實它才點亮五髒之中的四盞燈,還有最後的腎髒之燈沒有點亮。
而“煉氣大圓滿”,則要將五髒之燈全部點亮,從而完成“五氣歸元”。
因此之故,武修就算是“天階宗師”,進入修仙宗門之後,還要修煉一段時間,等到點亮五盞燈,才可以嚐試築基。
胡芸兒完成進階後,離開京師,去了青羊山。
此時的“青羊洞書院”,已經成型了。
有不少儒修慕名而來,先期來的主要是蒼蘭國的人,後來則有周邊國度的人,不遠數千裏趕過來。
胡人傑揀選了一批年輕人入學,自己做書院的“山長”,又請了幾位大儒做“教授”。
有些大儒為了能成為鴻儒,削尖腦袋想進去進入書院,哪怕不要薪水都願意來。
郭紫薇盡管是鴻儒,在儒修方麵的造詣很深,但因為是女子的緣故,書院沒有開辦“女學”,所以她擔任“監院”的職責,不負責給學生上課。除了管理工作之外,她還要整理胡人傑講述的內容,準備編纂成書,將其刊印出來。
隻有刊印出來的文字,才會有長遠的影響力。
當胡芸兒抵達青羊山的時候,發現這裏比以前熱鬧多了,不再是荒野小村落,有了小型鄉鎮的樣子。
她在這裏住下來,既能陪母親聊天,還能跟祖父探討聖人的微言大義,進一步提升儒學修為。
她是準備仙儒同修,兩條腿走路的,放著祖父這樣的儒學宗師不拜,難道一直跟李月茹那樣的小丫頭廝混不成?
不知不覺,過去一個月。
五月初八,有一位書生背著書簍,風塵仆仆走到青羊山。
胡芸兒正好在外邊散步,碰到了這位年輕的儒修,看他身上穿的青色儒袍繡著一個篆字“奄”,心中感到很驚訝。
當年她做鬼的時候,曾經見過姓寧的書生,衣襟上也有這樣的標誌。
那時候,她沒法開口說話,沒法開口詢問,不知道這個字代表的含義。
現如今,她已經是鴻儒了,忽然意識到那可能是商奄古國的標誌!
於是,胡芸兒上前搭話:“請問先生,來自何方?去往何處?”
那書生拱手行禮:“小娘子安好。我從遠方來,想要拜見儒學宗師,有一封信要交給他。”
“你跟我來。”胡芸兒領他去見祖父。
她微笑道:“完整的樂章無法演奏,我們可以關起門來,演奏某些片段。月茹姐姐,你會不會敲鍾擊鼓?”
李月茹答道:“我學過敲擊編鍾。”
“過兩天,姐姐來明遠堂,跟我合奏《雲門》片段,如何?”
“芸兒妹妹,你為何執著於演奏上古樂章呢?”
“因為演奏它有助於提升修為。姐姐開靈之後,入了儒修的門檻,接下來要培養浩然氣,如果按照一般的方式修行,讀書寫字,白首窮經,沒有五十年光陰,成不了鴻儒。而演奏《雲門大卷》能加快這個過程,讓你在5-10年內成為鴻儒。姐姐你知道嗎,鴻儒的壽命是180歲,你想想,是不是很誘人?”
李月茹受了誘惑,眨了眨一雙秀目,道:“照你這麽說,真可以試一試。”
她父親李成林,苦修一甲子,近日來剛觸摸到鴻儒的門檻。她心裏想著:“如果我能在十年內修成鴻儒,擁有180年壽命,那可就太好了!”
螻蟻也惜命,誰不想多活幾年呢?
稍停片刻,李月茹又道:“對了,芸兒妹妹,你可認識高明的棋手?我爹喜歡下棋,他每天在家裏打譜,找不到對弈之人。”
胡芸兒道:“京師人文薈萃,高手眾多,怎會找不到對弈之人呢?”
“我爹是禮部尚書,拉不下麵子,去市井中找人對弈。”
“宮中不是有棋待招嗎?”
“目前的棋待招有兩位,一老一少,少年棋力不足,老者過於圓滑,跟我爹下棋,不肯出全力,常常故意輸棋。”
“輸贏不重要,對吧?”
“我爹說,棋盤如戰場,若不能拿出全部的精氣神,則無法黑白糾纏,激起靈氣匯聚,對於儒修來說沒有意義。”
聽她這麽說,胡芸兒沉吟道:“我認識一位隱士,此人的棋力大約在‘通幽’層次,不曉得能否跟令尊對弈?”
圍棋九品,一品入神,二品坐照,三品具體,四品通幽,五品用智,六品小巧,七品鬥力,八品若愚,九品守拙。
李月茹笑道:“真的?我爹的棋力,也在這個層次!他若知曉,肯定很高興。”
兩人又說了一會兒話。
三天後,胡芸兒和李月茹在明遠堂演練《雲門大卷》,胡芸兒的大丫鬟雪雁,和四個小丫鬟都加入進來,再加上李月茹的一個丫環,總共八個女孩,每個人拿著不同的樂器,有擊鼓的,有敲鍾的,有彈琴的,有吹簫的。
這些人的水平參差不齊,第一次演奏一塌糊塗,也就是圖個樂子。
李月茹說道:“這樣不行,我想從教坊司請幾位師傅過來。”
蒼蘭國的教坊司,不是青樓,而是管理宮廷俗樂的機構,負責給皇帝表演歌舞、散樂等。有時候還要編排一些正能量的作品給老百姓表演,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工作性質有點類似於國家歌舞劇院。
教坊司裏的藝人,有的是招聘來的,有的是被迫進來的。
達官貴人抄家以後,家中姿色不錯的女眷被送到教坊,主要是年輕的貴族小姐。教坊中有專門的培訓人員,對她們進行培訓,心理疏導,防止這些女子想不開而自殺,同時進行吹拉彈唱的技能培訓。
教坊中留下來的女子,一般都很出名,不僅容貌出眾不說,家世也曾經顯赫過,更重要的是真有才藝,可謂是才貌雙絕的落魄貴族小姐。
隨後不久,李月茹借助父親李成林的關係,從教坊司請了三位樂師,過來培訓幾個丫鬟。
這三位樂師都是女子,年齡三十來歲,各自精通一門樂器,但還達不到“大樂師”的地步。
整個教坊司,隻有一位“大樂師”,年過七旬,平日裏很少出來。
真正年輕的“大樂師”,沒法在教坊司待下去,要麽像蔡陽那樣被害死,要麽離開蒼蘭國去了別處。
教坊司的年輕女子,不許私自外出,但年過三十歲的樂師可以出來。在完成為皇家奏樂的任務之外,還可以接一些培訓的活計,比如說教導貴族女孩的音樂和歌舞。
李明月請這三位樂師,除了借助於父親的名號外,該支付的銀子還是要付的。
有了這三位樂師的協助,胡芸兒的小型樂隊才算初步成型。
這期間,胡芸兒既沒有拿出“焦尾琴”,也沒有展示她在彈琴方麵的驚人造詣,隻拿出兩成功力就讓幾位樂師感到欣慰了。
除此之外,每月有三旬,每個旬日的上午,胡芸兒都要戴上麵具,裝扮成老儒的模樣,去和禮部尚書李成林下一盤棋。
雖然說,胡芸兒主攻的方向是繪畫,但儒門四藝琴棋書畫牽涉到日後能否成為亞聖,每一項她都要下功夫學習。下棋不耽誤修行,而且能促進儒修功力的提升。
李成林以重金購買靈木,用靈木雕刻成棋盤,棋子選擇了瑪瑙石和硨磲,硨磲是一種貝殼,潔白光潤,白皙如玉。關鍵是瑪瑙石和硨磲這兩種材料通靈,能吸引空中的靈氣灌注其中。
胡芸兒和李成林下棋,下到一刻鍾之後,便會引起黑白子陰陽激蕩,帶來空中的靈氣匯聚,在周圍形成霧氣,霧氣一部分被兩人吸入體內,一部分匯聚於棋子和棋盤,每一次接觸棋子,都有部分靈氣從指尖流入體內。
因此之故,兩人都覺得受益匪淺,下完一盤棋,渾身舒暢,就像喝了瓊漿玉液一樣。
漸漸的,李成林將她視作“老友”,詢問她的來曆。
胡芸兒胡亂編造,說自己名叫“朱正明”,是一位孤寡老人,來自遠方,早年中過花蓮國的舉人,後來家族蒙難,家人死光了,孤身一人逃到蒼蘭國。
李成林憐憫她,贈送她不少財物。
胡芸兒下完棋就走,從不接受宴請。
她要學習的東西很多,除了琴棋書畫和儒門聖言之外,還要修煉《青雲仙經》、《青雲劍訣》、《青雲仙步》等,她手裏一大堆修仙經典,因為害怕貪多嚼不爛,所以都不敢冒然修煉。
胡芸兒找到類似於“天視地聽”之類的法門。
青雲門有一門眼功《空暝訣》,還有一門連聽覺的功夫《天耳八宮》。
她把《空暝訣》交給祖明澈,修煉眼力有助於提升箭法的威力;她自己修煉《天耳八宮》,聽力提升有助於加強琴曲效果。
《天耳八宮》跟《耳宮八法》有一定大的關聯,後者是八種按摩手法,比如說擰耳尖,掐耳輪,撚耳垂……前者是仙門修煉的法訣,主要靠內氣催動耳周圍的穴位,還要用各種靈液來洗耳朵。
比如說“潁川水”。
古詩雲: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上古年間的潁川水和首陽蕨富含靈氣,不是普通人能消受的。
隨著歲月變遷,世間的靈氣一點點下降,胡芸兒身處萬年之後的蒼蘭國,未必能找到合適的靈水,所以想練成《天耳八宮》有難度。
胡芸兒在《千裏江山圖》中尋覓,翻閱小人書中的記載,在大山中找到一眼靈泉。
這道靈泉是畫聖吳道玄早年收集的,後來他成仙之後破空飛升,靈泉對他而言失去意義,便將其留在《千裏江山圖》裏。
這不是普通的靈泉,它看著是一汪清泉,其實是件法器玉淨瓶,瓶中有九宮格,收藏了九種靈水,每隔一天,換一種靈水,噴湧而出。
這九種靈水,品級從靈階一品到靈階九品,每個品級有一種靈水。
胡芸兒坐在靈泉邊上,取出自己編纂的青雲門和空桑門修仙經典目錄,翻看了許久。
青雲門留下的功法很繁雜,除了中正平和的《青雲仙經》之外,還有陰陽五行修煉的法門,木火土金水任何一種都可以修煉,每一種都可以成仙。
比如說水係功法,借助於靈水來改造身體,以水為武器來抵禦敵人,最終成為大修士,最終達到揮手之間翻江倒海的地步。
再比如火係功法,借助於靈火來修煉,在完成築基之後,開辟丹田,將靈火融入丹田之中,揮手拋出巨大的火球,甚至達到赤地千裏、烈火焚天的境界。
比較而言,靈水相對柔和,以胡芸兒的功力,現在就可以修煉;而靈火很兇猛,不容易操控,至少要等築基之後才能修煉。
所以,胡芸兒翻看仙經目錄,找出玉簡和玉盤之類的原始典籍,琢磨了好幾天,最終決定在修煉《青雲仙經》的基礎上,疊加水係法門的修煉。
她還將火係法門找出來,準備等將來拿給祖明澈。
祖明澈要成為煉丹師,需要掌握高明的火係功法。那樣的話,他先前在丹墀穀獲得的靈火就能派上用場了。
考慮清楚之後,胡芸兒正式開始修煉水係功法,將一小滴“一階靈水”吞下去。
仙經有雲:“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柔”是水的本性,也是人之道。
“柔”不是懦弱和軟弱,而是柔韌,是靈活,是似弱實強。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
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以後身體變得僵硬。草木生長時是柔軟的,死了以後變得幹硬枯槁了。所以失去生命的生物就變得堅硬,而有生機的東西是柔軟的。
胡芸兒將一滴靈水吞入腹,靈水進入丹田,就像進入幹涸的沙漠,消失不見了。她吞下第二滴靈水,很快又不見了,但是丹田擴大一分。她吞下第三滴靈水,丹田又擴張一分。第四滴靈水,丹田不再擴張,靈水進入手太陰經脈,擴張了一整條經脈……
她每個時辰吞入一滴靈水,總共吞下23滴,將丹田和十二正經、奇經八脈全部走了一遍。
然後,她靜坐一個晝夜,功力猛然躍上一個台階,晉升煉氣十三層。
煉氣十三層相當於武修的天階宗師,但還不是煉氣士的最高境界,對於煉氣士而言,上麵還有一層“大圓滿”。
所謂“天階宗師”,在武修而言高不可攀,但其實它才點亮五髒之中的四盞燈,還有最後的腎髒之燈沒有點亮。
而“煉氣大圓滿”,則要將五髒之燈全部點亮,從而完成“五氣歸元”。
因此之故,武修就算是“天階宗師”,進入修仙宗門之後,還要修煉一段時間,等到點亮五盞燈,才可以嚐試築基。
胡芸兒完成進階後,離開京師,去了青羊山。
此時的“青羊洞書院”,已經成型了。
有不少儒修慕名而來,先期來的主要是蒼蘭國的人,後來則有周邊國度的人,不遠數千裏趕過來。
胡人傑揀選了一批年輕人入學,自己做書院的“山長”,又請了幾位大儒做“教授”。
有些大儒為了能成為鴻儒,削尖腦袋想進去進入書院,哪怕不要薪水都願意來。
郭紫薇盡管是鴻儒,在儒修方麵的造詣很深,但因為是女子的緣故,書院沒有開辦“女學”,所以她擔任“監院”的職責,不負責給學生上課。除了管理工作之外,她還要整理胡人傑講述的內容,準備編纂成書,將其刊印出來。
隻有刊印出來的文字,才會有長遠的影響力。
當胡芸兒抵達青羊山的時候,發現這裏比以前熱鬧多了,不再是荒野小村落,有了小型鄉鎮的樣子。
她在這裏住下來,既能陪母親聊天,還能跟祖父探討聖人的微言大義,進一步提升儒學修為。
她是準備仙儒同修,兩條腿走路的,放著祖父這樣的儒學宗師不拜,難道一直跟李月茹那樣的小丫頭廝混不成?
不知不覺,過去一個月。
五月初八,有一位書生背著書簍,風塵仆仆走到青羊山。
胡芸兒正好在外邊散步,碰到了這位年輕的儒修,看他身上穿的青色儒袍繡著一個篆字“奄”,心中感到很驚訝。
當年她做鬼的時候,曾經見過姓寧的書生,衣襟上也有這樣的標誌。
那時候,她沒法開口說話,沒法開口詢問,不知道這個字代表的含義。
現如今,她已經是鴻儒了,忽然意識到那可能是商奄古國的標誌!
於是,胡芸兒上前搭話:“請問先生,來自何方?去往何處?”
那書生拱手行禮:“小娘子安好。我從遠方來,想要拜見儒學宗師,有一封信要交給他。”
“你跟我來。”胡芸兒領他去見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