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成就不隻盧文濱想刷,許多人都想。
自皇帝登基以來,一直沒有什麽革新的大動作,平靜的水麵之下,其實已經醞釀著一些人的蠢蠢欲動,於是借由這個機會,紛紛探出了頭來,或博名,或求利,你方唱罷他登場。
皇帝起先沉默,但隨著彈劾奏章的日益增厚,終於不得不再度給出了迴複:晉王封地初定,太原王府尚在修建之中,待建成後,便令晉王就藩。
藩王成年就藩是祖製,但皇帝舍不得兒子,想留兒子在身邊多呆幾年的也有的是,並且皇帝找的理由是說得過去的,王府還沒建好,總不能讓晉王到了太原去租房子住罷?
這個答複不能令盧文濱滿意,王府不是一件小工程,皇帝有心操作,蓋個三五年都是常事,事情一拖下去,就不可控了,他到手的政治資本要跟著遜色許多。
第三封彈章跟上,同時一大批各色跟風的蜂擁而上,事情整個發酵開來,從侯府姑娘失蹤案正式進階成了勇鬥晉王案。
作為最早發現了這個「機遇」並果敢站出來的人,盧文濱毫無疑問地成為了彈劾的主力並領頭人,一時間春風得意,風頭無兩。
翰林院裏湊這個熱鬧的也有不少——反正已經鬧成這樣,不參白不參嘛,再說了盧文濱論資曆是後輩,眼看著他如此風光,難免有人起了爭競之心。
想蓋過盧文濱這個首倡人,方法很少,但不是沒有:串聯起來上聯名彈章,分量自然更重。
蘇長越就被「串聯」到頭上來了。
來尋他的人原本把握滿滿,官場裏沒有掩不住的事,蘇父當年的戰績,人人都知道的,作為他的後代,麵對這種幾乎零風險的彈劾還能慫了不成?
但蘇長越偏偏拒絕了他,並且態度明晰地道:「晉王當往封地,但不當因此事往,他過不至此。」
這句話的意思有點繞,不過也並不難明白:他認為藩王就藩是應該的,但這是一件獨立的事,不該和章二姑娘案糾纏起來,導致出一個因罪被罰往封地的結果。
他的最終觀點和彈劾眾人保持了一致,但卻推翻了盧文濱彈劾晉王的起源。
這句話傳揚出去,作為「非主流」,蘇長越的名聲,嗯——有點不那麽好聽起來,盧文濱當然更不會放過這個打擊他的機會,如批發一般,再度上了第四封彈章,這迴把蘇長越一起掃進去了,說他「逢迎藩王,毫無風骨」。
這句話看上去不怎麽樣,但對於清流官員來說,是十分厲害的指控,相當於是政治麵貌上出了問題,對以後的升遷都會造成障礙。
同蘇長越交好的也有不少人,明裏暗裏地來勸他,趕緊上封奏章彈劾一下晉王得了,不趕緊洗白,拖下去坐實了就麻煩了。
蘇長越一一謝過,卻是沉默無言——其實他這時候不管做什麽反應對盧文濱來說都是有利的,他上彈章,是附驥於盧文濱;不上,那就等同於把自己跟晉王劃到了一邊,自毀前程。
對於盧文濱來說,後者要對他更為有利,當下抓緊時間攻擊他,雖然蘇長越和晉王毫無來往,兩個人對麵都不相識,但不妨礙盧文濱死命把他們捆一起去。
事情鬧得太兇,雖然蘇長越照常上下值,一個字沒有提過,但珠華還是從別的渠道聽說了,當晚小心翼翼地問起來。
蘇長越簡短地迴答了她:「沒事,我想再看看。」
他麵色如常,聲調也不見起伏,但珠華直覺他的心情有點沉悶,她心頭有許多話,終究還是忍了沒說——並非所有不開心都需要安慰,她奇異地能理解到蘇長越此刻的感覺。
他覺得哪裏不對,但找不出來——或者察覺到但不確定,有疑問,扛著壓力,想等一個破局或者結局,他暫時自己也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麽,事態又將進化到哪一程度去,所以沒辦法跟她說。
對手在步步進逼,隔日,珠華在燕郊那塊地上的佃戶跑來給她報信——其實就是原來的張農戶,珠華不可能自己跑到燕郊去種地,她把地買到手後又托那個中人在附近招幾個佃戶,張農戶雖然賣完地就搬走了,但一時割舍不下,時不時還會繞迴來看看,恰跟中人碰上了,兩邊一聊,張農戶知道了中人的來意,就動了心思。
他在這片土地上耕種了大半輩子,別的什麽也不會,如今這塊地賣了,手裏得了錢,雖可以拿來再去買地,但假如再碰到那等不講理的豪強要怎麽辦?即便他的黴運走完了,不會再碰到,可他的下一輩呢?京城這塊地界,能壓死他這等小民的人實在太多了。
扛著盧舅兄那一年多的苦痛日子留下的印記太過深刻,張農戶思來想去,最終下了一個顛覆他祖祖輩輩生存習慣的決定:他不買地了,他要把賣地得來的錢攢下來,把兩個小兒子全部送城裏上學堂去。
張農戶以前的收入其實也供得起兒子上學,但一般的識字教育跟正經謀求功名不一樣,後者的投入要大非常多,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隻有投入,沒有產出,作為農家來說,同時家裏還要少掉種田的壯勞力,正經是要下不小決心的。
張農戶下了這個決心,就去托中人傳話,他願意給珠華當佃戶,求珠華仍把地給他種,他保證按時按比例交租,絕不拖欠。
自皇帝登基以來,一直沒有什麽革新的大動作,平靜的水麵之下,其實已經醞釀著一些人的蠢蠢欲動,於是借由這個機會,紛紛探出了頭來,或博名,或求利,你方唱罷他登場。
皇帝起先沉默,但隨著彈劾奏章的日益增厚,終於不得不再度給出了迴複:晉王封地初定,太原王府尚在修建之中,待建成後,便令晉王就藩。
藩王成年就藩是祖製,但皇帝舍不得兒子,想留兒子在身邊多呆幾年的也有的是,並且皇帝找的理由是說得過去的,王府還沒建好,總不能讓晉王到了太原去租房子住罷?
這個答複不能令盧文濱滿意,王府不是一件小工程,皇帝有心操作,蓋個三五年都是常事,事情一拖下去,就不可控了,他到手的政治資本要跟著遜色許多。
第三封彈章跟上,同時一大批各色跟風的蜂擁而上,事情整個發酵開來,從侯府姑娘失蹤案正式進階成了勇鬥晉王案。
作為最早發現了這個「機遇」並果敢站出來的人,盧文濱毫無疑問地成為了彈劾的主力並領頭人,一時間春風得意,風頭無兩。
翰林院裏湊這個熱鬧的也有不少——反正已經鬧成這樣,不參白不參嘛,再說了盧文濱論資曆是後輩,眼看著他如此風光,難免有人起了爭競之心。
想蓋過盧文濱這個首倡人,方法很少,但不是沒有:串聯起來上聯名彈章,分量自然更重。
蘇長越就被「串聯」到頭上來了。
來尋他的人原本把握滿滿,官場裏沒有掩不住的事,蘇父當年的戰績,人人都知道的,作為他的後代,麵對這種幾乎零風險的彈劾還能慫了不成?
但蘇長越偏偏拒絕了他,並且態度明晰地道:「晉王當往封地,但不當因此事往,他過不至此。」
這句話的意思有點繞,不過也並不難明白:他認為藩王就藩是應該的,但這是一件獨立的事,不該和章二姑娘案糾纏起來,導致出一個因罪被罰往封地的結果。
他的最終觀點和彈劾眾人保持了一致,但卻推翻了盧文濱彈劾晉王的起源。
這句話傳揚出去,作為「非主流」,蘇長越的名聲,嗯——有點不那麽好聽起來,盧文濱當然更不會放過這個打擊他的機會,如批發一般,再度上了第四封彈章,這迴把蘇長越一起掃進去了,說他「逢迎藩王,毫無風骨」。
這句話看上去不怎麽樣,但對於清流官員來說,是十分厲害的指控,相當於是政治麵貌上出了問題,對以後的升遷都會造成障礙。
同蘇長越交好的也有不少人,明裏暗裏地來勸他,趕緊上封奏章彈劾一下晉王得了,不趕緊洗白,拖下去坐實了就麻煩了。
蘇長越一一謝過,卻是沉默無言——其實他這時候不管做什麽反應對盧文濱來說都是有利的,他上彈章,是附驥於盧文濱;不上,那就等同於把自己跟晉王劃到了一邊,自毀前程。
對於盧文濱來說,後者要對他更為有利,當下抓緊時間攻擊他,雖然蘇長越和晉王毫無來往,兩個人對麵都不相識,但不妨礙盧文濱死命把他們捆一起去。
事情鬧得太兇,雖然蘇長越照常上下值,一個字沒有提過,但珠華還是從別的渠道聽說了,當晚小心翼翼地問起來。
蘇長越簡短地迴答了她:「沒事,我想再看看。」
他麵色如常,聲調也不見起伏,但珠華直覺他的心情有點沉悶,她心頭有許多話,終究還是忍了沒說——並非所有不開心都需要安慰,她奇異地能理解到蘇長越此刻的感覺。
他覺得哪裏不對,但找不出來——或者察覺到但不確定,有疑問,扛著壓力,想等一個破局或者結局,他暫時自己也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麽,事態又將進化到哪一程度去,所以沒辦法跟她說。
對手在步步進逼,隔日,珠華在燕郊那塊地上的佃戶跑來給她報信——其實就是原來的張農戶,珠華不可能自己跑到燕郊去種地,她把地買到手後又托那個中人在附近招幾個佃戶,張農戶雖然賣完地就搬走了,但一時割舍不下,時不時還會繞迴來看看,恰跟中人碰上了,兩邊一聊,張農戶知道了中人的來意,就動了心思。
他在這片土地上耕種了大半輩子,別的什麽也不會,如今這塊地賣了,手裏得了錢,雖可以拿來再去買地,但假如再碰到那等不講理的豪強要怎麽辦?即便他的黴運走完了,不會再碰到,可他的下一輩呢?京城這塊地界,能壓死他這等小民的人實在太多了。
扛著盧舅兄那一年多的苦痛日子留下的印記太過深刻,張農戶思來想去,最終下了一個顛覆他祖祖輩輩生存習慣的決定:他不買地了,他要把賣地得來的錢攢下來,把兩個小兒子全部送城裏上學堂去。
張農戶以前的收入其實也供得起兒子上學,但一般的識字教育跟正經謀求功名不一樣,後者的投入要大非常多,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隻有投入,沒有產出,作為農家來說,同時家裏還要少掉種田的壯勞力,正經是要下不小決心的。
張農戶下了這個決心,就去托中人傳話,他願意給珠華當佃戶,求珠華仍把地給他種,他保證按時按比例交租,絕不拖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