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遠的,勞煩差爺跑這一趟。”韓榆把一隻裝了碎銀的素麵荷包遞了過去。
報錄官也不作那些假意推辭,笑著接了荷包揣入懷中,說了些恭賀的吉祥話後,喚來另兩個差人一塊兒拱手道別。
李桃今年將笄,平日裏在家中習著繡藝。待她得到消息,氣息微喘的小跑過去,報喜已然完畢,徒留眾人七嘴八舌的討論著方才千載難逢的場麵。
她因而頗覺遺憾。
院子裏的人越聚越多,韓紹清有些應接不暇。須臾,他抬眼,見她素淨地站在秋陽下,神情中捎著點兒落寞。
他不覺柔緩了目光,欲要朝她走去,卻又被一位叔公拉住,直讓他傳授一些讀書的方法給不成器的小孫子……
李荷坐在井衍,很是愉悅的吃起了雞蛋羹。李榕陪在一旁麵如土色,不時翼翼的覷著她,想說話卻又不敢。
將午之時,沈浩與沈焱拎來了幾壇果子酒。
“來來來,大夥兒今日不醉不歸!”沈焱揚手拍開其中一壇的泥封,頓時酒香四溢。
沈家酒釀的確名不虛傳,好幾人忙不迭的端碗過去,漸漸的一壇見底,韓紹清手裏也被塞了一碗倒好的果子酒。
他平日為保持頭腦清醒,鮮少沾染酒水,即便同窗熱情相邀去小酌幾杯,也是能拒則拒。於是,他對著碗中澄澈的酒液,靜默了半晌。
“小韓秀才,不對,韓孝廉!”沈焱豪爽的執碗跟他手裏的碗一碰,酒都被震出來好幾滴,“今後既要入朝做官,酒量則不可太淺,喝吧!”
他稍作猶豫,側過身子飲了一些。未曾想堪堪小半碗下去,一陣眩暈感倏然襲來,整個人竟微微晃了晃。
沈浩抬手製止道:“莫灌他了。”接著,扶了人起身迴屋。
“今日暫且作罷,明兒再來!”沈焱揮了揮衣袖。
韓榆見狀,輕咳了咳。
逾數日,山長裴哲遣人送來一封信函。
“紹清,見字如晤。此迴鄉試位列桂榜之首,雖在為師意料之中,亦感欣慰。恰逢犬子久居京中,思鄉情切,屢番來信索要土產,遂勞煩紹清赴京之時捎帶一二。筮州距京城千裏之遙,月餘方能抵達,若於霜降前收整行囊,或可免受路途嚴寒之苦……”
秋光和煦,耀得信紙白亮亮的。而他端坐案前,久久未動,靜若止水般。
又過了一日,辰末。
李桃托腮對著窗前放著的一小盆菊花,正琢磨著畫繡樣。兩隻彩翼的蝶兒圍繞菊花,輕靈的飛舞著。
她淺淺笑了,轉眼卻見綠叢中漸漸走來一道竹青色的身影,停在屋前的桃樹下。她隻愣了一瞬,就站起身子往外而去。
樹下的少年身量漸高,周身風貌更甚以往。
“紹清哥哥,你找我嗎?”她朝他走近,輕聲詢問。
韓紹清凝然看她良久,才道:“你隨我來。”
韓家書房內,李桃捧著泥金的報帖,迎著透進來的光亮,仔細閱著。
“裏正說,擇時便要納入祠堂了。”
她聽完,抬起一雙清淩淩的眼去看他,眸中漾著些什麽,似是喜悅,還有點兒尊崇?
韓紹清低眸,待她閱訖,從屜中取出一隻小而狹長的匣子,慢慢放入她手裏。
李桃見這匣子十分別致,將其輕輕打開。裏頭是一支桃花簪子,簪身為素銀,簪尾鑲嵌的桃花瓣由粉玉製成,潤澤而又晶瑩。
“它真好看。”她清水芙蓉的臉上現出怡悅。
見她這般,他眸色漸溫柔。
隻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在瑤城時,明晰了自己的心意之後,他再次去了妙緣齋。裏頭依然珠光琳琅,耀了滿目。他稍稍一覽而過,唯獨看中了這支桃花簪子。
然,銀兩不足。
姚娘恍若是個奇女子,隻讓他當麵留下墨寶一幅,就微笑著予了這支發簪……
“恩師讓我趕在入冬之前進京,這一去,興許數年不得歸。”他拿了簪子,抬手認真為她插在發髻上,“你可願等我?”
李桃聽他說要離去許久,心裏頭驟然缺失了一塊什麽似的,有些悵惘,有些難受,空落落的。
他留意著她臉上的神情,微微歎息了一下,雙手扶住她的細肩,複又問了一遍:“你願等我嗎?”
她倏爾一愣。
他再道:“等我有了功名在身,便迎娶你過門。”
此時兩人離的頗近。李桃盯著麵前的他,一張臉漸漸漲得紅紅的,宛如熟透的桃子。
晌午,李荷把炒臘肉和著米飯一起塞入嘴裏,接著迅速端起手邊的白水灌了下去。然後,她又夾起一片色香皆有的醋溜蓮藕,嚼了兩口,寡淡無味。
抬臉去看爹爹與姐姐,前者默不作聲的細嚼慢咽著,後者神色怔怔,兩頰似乎泛著淡淡的桃紅色。
李荷有些苦惱的擰著眉頭。
入夜,籬笆牆的另一邊,在月光下疏影橫斜。
“娘親做了酒鋪東家後,說是事務繁雜,不見爹爹的麵了。”她臥在篾椅上,一籌莫展的敘著,“他真可憐,時時的牽掛著娘親。”
“那我這個光棍豈不是更為可憐?”沈焱仰躺在另一把篾椅上,對著餅子一樣的月亮說道,“無牽無掛的。”
李荷烏濃的眸子轉了過來,瞥了瞥他。
細究起來,她的幾個舅舅皆是孑然一身。鎮上早已蜚短流長,說沈家的男丁有這般那般不可告人的隱疾……
“荷兒想什麽呢。”他嘿嘿笑了聲,“肚子沒吃飽,不高興了?”說著,指尖朝她一彈,軟軟的草莖在半空劃出一道優美弧線,輕落在了她臉頰旁邊。
“您屬牛的,成天都愛吃草!”李荷抓住草莖,揚手要扔迴去。倏忽,靈光乍現般的一頓,把它舉起,湊近亮著一豆燈光的窗棱外又看了看。
這草並不稀罕,甚至隨處可見。草稈兒細細的,頂上一片圓葉子拉聳著,細瞧之下,葉背還覆著白紫相間的柔毛。
“找到了!”她眼裏含著驚喜。
報錄官也不作那些假意推辭,笑著接了荷包揣入懷中,說了些恭賀的吉祥話後,喚來另兩個差人一塊兒拱手道別。
李桃今年將笄,平日裏在家中習著繡藝。待她得到消息,氣息微喘的小跑過去,報喜已然完畢,徒留眾人七嘴八舌的討論著方才千載難逢的場麵。
她因而頗覺遺憾。
院子裏的人越聚越多,韓紹清有些應接不暇。須臾,他抬眼,見她素淨地站在秋陽下,神情中捎著點兒落寞。
他不覺柔緩了目光,欲要朝她走去,卻又被一位叔公拉住,直讓他傳授一些讀書的方法給不成器的小孫子……
李荷坐在井衍,很是愉悅的吃起了雞蛋羹。李榕陪在一旁麵如土色,不時翼翼的覷著她,想說話卻又不敢。
將午之時,沈浩與沈焱拎來了幾壇果子酒。
“來來來,大夥兒今日不醉不歸!”沈焱揚手拍開其中一壇的泥封,頓時酒香四溢。
沈家酒釀的確名不虛傳,好幾人忙不迭的端碗過去,漸漸的一壇見底,韓紹清手裏也被塞了一碗倒好的果子酒。
他平日為保持頭腦清醒,鮮少沾染酒水,即便同窗熱情相邀去小酌幾杯,也是能拒則拒。於是,他對著碗中澄澈的酒液,靜默了半晌。
“小韓秀才,不對,韓孝廉!”沈焱豪爽的執碗跟他手裏的碗一碰,酒都被震出來好幾滴,“今後既要入朝做官,酒量則不可太淺,喝吧!”
他稍作猶豫,側過身子飲了一些。未曾想堪堪小半碗下去,一陣眩暈感倏然襲來,整個人竟微微晃了晃。
沈浩抬手製止道:“莫灌他了。”接著,扶了人起身迴屋。
“今日暫且作罷,明兒再來!”沈焱揮了揮衣袖。
韓榆見狀,輕咳了咳。
逾數日,山長裴哲遣人送來一封信函。
“紹清,見字如晤。此迴鄉試位列桂榜之首,雖在為師意料之中,亦感欣慰。恰逢犬子久居京中,思鄉情切,屢番來信索要土產,遂勞煩紹清赴京之時捎帶一二。筮州距京城千裏之遙,月餘方能抵達,若於霜降前收整行囊,或可免受路途嚴寒之苦……”
秋光和煦,耀得信紙白亮亮的。而他端坐案前,久久未動,靜若止水般。
又過了一日,辰末。
李桃托腮對著窗前放著的一小盆菊花,正琢磨著畫繡樣。兩隻彩翼的蝶兒圍繞菊花,輕靈的飛舞著。
她淺淺笑了,轉眼卻見綠叢中漸漸走來一道竹青色的身影,停在屋前的桃樹下。她隻愣了一瞬,就站起身子往外而去。
樹下的少年身量漸高,周身風貌更甚以往。
“紹清哥哥,你找我嗎?”她朝他走近,輕聲詢問。
韓紹清凝然看她良久,才道:“你隨我來。”
韓家書房內,李桃捧著泥金的報帖,迎著透進來的光亮,仔細閱著。
“裏正說,擇時便要納入祠堂了。”
她聽完,抬起一雙清淩淩的眼去看他,眸中漾著些什麽,似是喜悅,還有點兒尊崇?
韓紹清低眸,待她閱訖,從屜中取出一隻小而狹長的匣子,慢慢放入她手裏。
李桃見這匣子十分別致,將其輕輕打開。裏頭是一支桃花簪子,簪身為素銀,簪尾鑲嵌的桃花瓣由粉玉製成,潤澤而又晶瑩。
“它真好看。”她清水芙蓉的臉上現出怡悅。
見她這般,他眸色漸溫柔。
隻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在瑤城時,明晰了自己的心意之後,他再次去了妙緣齋。裏頭依然珠光琳琅,耀了滿目。他稍稍一覽而過,唯獨看中了這支桃花簪子。
然,銀兩不足。
姚娘恍若是個奇女子,隻讓他當麵留下墨寶一幅,就微笑著予了這支發簪……
“恩師讓我趕在入冬之前進京,這一去,興許數年不得歸。”他拿了簪子,抬手認真為她插在發髻上,“你可願等我?”
李桃聽他說要離去許久,心裏頭驟然缺失了一塊什麽似的,有些悵惘,有些難受,空落落的。
他留意著她臉上的神情,微微歎息了一下,雙手扶住她的細肩,複又問了一遍:“你願等我嗎?”
她倏爾一愣。
他再道:“等我有了功名在身,便迎娶你過門。”
此時兩人離的頗近。李桃盯著麵前的他,一張臉漸漸漲得紅紅的,宛如熟透的桃子。
晌午,李荷把炒臘肉和著米飯一起塞入嘴裏,接著迅速端起手邊的白水灌了下去。然後,她又夾起一片色香皆有的醋溜蓮藕,嚼了兩口,寡淡無味。
抬臉去看爹爹與姐姐,前者默不作聲的細嚼慢咽著,後者神色怔怔,兩頰似乎泛著淡淡的桃紅色。
李荷有些苦惱的擰著眉頭。
入夜,籬笆牆的另一邊,在月光下疏影橫斜。
“娘親做了酒鋪東家後,說是事務繁雜,不見爹爹的麵了。”她臥在篾椅上,一籌莫展的敘著,“他真可憐,時時的牽掛著娘親。”
“那我這個光棍豈不是更為可憐?”沈焱仰躺在另一把篾椅上,對著餅子一樣的月亮說道,“無牽無掛的。”
李荷烏濃的眸子轉了過來,瞥了瞥他。
細究起來,她的幾個舅舅皆是孑然一身。鎮上早已蜚短流長,說沈家的男丁有這般那般不可告人的隱疾……
“荷兒想什麽呢。”他嘿嘿笑了聲,“肚子沒吃飽,不高興了?”說著,指尖朝她一彈,軟軟的草莖在半空劃出一道優美弧線,輕落在了她臉頰旁邊。
“您屬牛的,成天都愛吃草!”李荷抓住草莖,揚手要扔迴去。倏忽,靈光乍現般的一頓,把它舉起,湊近亮著一豆燈光的窗棱外又看了看。
這草並不稀罕,甚至隨處可見。草稈兒細細的,頂上一片圓葉子拉聳著,細瞧之下,葉背還覆著白紫相間的柔毛。
“找到了!”她眼裏含著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