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郡王大約沒料到他問話如此單刀直入,怔了好一會兒,避而不答,苦笑道:「怎麽如此問我——」
於星誠心平氣和地道:「請郡王不必顧慮,心中是何想法,隻管與下官道來,您如與韓王有怨,自然韓王的嫌疑就要大了一層,下官奉旨查案,必定盡力秉持公心,會將一切如實呈報皇上。」
延平郡王想了想,道:「好罷,我自然信任大人。我出生的時候,父王已經就藩,我長到這麽大,還不曾有機會見過韓王叔一麵,便想結怨,也無處去結。不過——」
他欲言又止。
於星誠不語,隻是鼓勵地看著他,延平郡王便接著道:「不過,我父王與韓王叔之間是否有些什麽過往,就不是我一個小輩所能盡知的了。但,雖然如此,」他話鋒又一轉,「我相信應該不是韓王叔所為,便是我父王與韓王叔也沒有什麽深仇大恨,韓王叔何至於要大費周章,遠從甘肅派人來刺殺我呢。」
「那您認為,這支長槍是別人陷害韓王的了?」
延平郡王又麵露猶豫:「我不知道。」他歎了口氣,「說實話,我自己也想了好一陣子了,想不出有誰這麽恨我,要置我於死地。我一個閑散宗室,即便如今封了郡王,又能礙著誰的路呢。」
於星誠聽聞此言,如被迷霧籠住的心中不禁失笑了一下。
戲過了。
這位郡王,他進京是去幹什麽的,隻怕天下沒有人不知道,說他隻是閑散宗室,礙不著誰,這話才真是騙不過誰。
這位郡王麵上一直風度翩翩,說話不疾不徐,顯得無害不爭,可,畢竟還是太年輕了。
把握不好分寸。
他麵上絲毫不顯,還安慰著道:「郡王不必憂思,您在這裏是全然安全的,再也不會有歹徒能傷著您。」
延平郡王顯得如驚弓之鳥般,勉強笑道:「但願罷。」
證物在這時候取來了。
為了更好地查看,於星誠沒有讓拿進屋裏,兩刀一槍,在屋門前的青石板道上一字排開,雪白的刀刃,與鋒銳的槍尖在陽光下閃著讓人心中瑟縮的光。
血光。
刀與槍上都染著血,沒有擦,經過了這麽長時間,已經變成了深深的暗褐色,很接近於黑色。
單看這三把兵刃,也可想見當時激戰劃破夜空的慘烈。
薛嘉言咋舌:「打得很厲害哪。」
於星誠先取刀看,方寒霄蹲身下來,似順手般,在他旁邊拿起了長槍。
槍上有紅纓,紅纓已凝結發沉發暗,不知飲過多少人血,順著往下看,槍尾差不多是使用時右手握持的地方,燙刻著一個小小的圖案——這個圖案是為了增加握持力,不至於因力戰出汗後手滑,同時也是個徽記。
方寒霄隻看一眼就知道,確實是韓王府的。
即便不是,這個假造得也足可亂真,挑剔不出毛病。
也就是說,這個人必然是接觸過韓王府的長槍,有機會仔細觀察過,方能一模一樣地仿造,而如果要費這個功夫和手藝,不如直接想法去順一支了。
長槍是武器,武器就有折損率,並且折損率還不低,想從這裏麵做手腳弄出一支來,不容易,但有心人又絕對能辦得到。
綜合下來,方寒霄最終的結論是,不用在槍上耗時間查了,槍就是真的。
他轉過臉,向著於星誠點了點頭。
於星誠會意,低聲道:「我知道了。」
他把手裏的刀放下,又去看另一口。
這兩口刀確如蔣知府所言,沒有任何標記,看不出個首尾頭緒。
於星誠沉吟片刻,把刀都放下,站起來向蔣知府道:「這三樣武器暫且都勞使君繼續保管,不要經他人之手。郡王還在養傷,本官不便一直打攪於他,打算先去城外那座驛站看一看,使君方便叫個人與我領路嗎?」
蔣知府不料他如此雷厲風行,一呆,道:「憲台,那驛站離城有三十裏路呢,這都快申末了,這時候出城,趕不及迴來的——」
「趕不及在驛站住一夜就是了。」於星誠話語和緩,然而不容反駁,「本官至今才來,已經算是晚了,再經不起一絲耽擱,使君公務繁忙,使衙役與我跑腿便是。」
蔣知府隻好道:「好,好,憲台真是勤於公務,下官愧不可及啊。」
又道,「下官是很想陪憲台跑一趟的,隻是郡王這裏也是要緊,下官不敢不親自守著。憲台請等一等,下官去喚鄧推官來陪憲台一同前去。」
推官是府衙佐貳官,主管當地刑名,他來陪於星誠去查案,算是應有之意。
於星誠應了,進去和延平郡王告了別,便出了門,一邊往外走,一邊等著鄧推官來匯合。
等了好一會兒,卻沒等到。
於星誠不耐煩起來,天色若再晚,就真的不便出城了,天下的府衙基本都是一個格局,他知道推官廳在哪裏,當下也不耽擱,徑直自己尋覓著往那邊走去。
未到近前,先聽見了一陣哭嚎。
「老天,你開開眼哪,看看這些賊官,他不為民做主,貪贓又枉法啊——!」
於星誠臉色變了,加快腳步往裏走去。
薛嘉言也忙跟在後麵,才走到門邊,就忙好奇地伸頭往裏打量——不是他沒同情心,一般的「民」,可真不敢來官府這麽哭,聽聽這嚷的話,透出一股豁出去的狠勁,與其說哭,更像是撒潑。
隻見廳裏極為熱鬧,一個婦人帶著兩個青年男子,抱住當地一個穿青袍的中年官員雙腳,放聲痛哭數落,那中年官員掙紮不開,狼狽之極,有兩個書辦在旁想幫忙,被青年男子賴地上抱腳攔住,差點一起滾地上去,蔣知府站在旁邊,臉色甚為難看,勸了兩句勸不住,就揚聲要向外叫衙役——
於星誠心平氣和地道:「請郡王不必顧慮,心中是何想法,隻管與下官道來,您如與韓王有怨,自然韓王的嫌疑就要大了一層,下官奉旨查案,必定盡力秉持公心,會將一切如實呈報皇上。」
延平郡王想了想,道:「好罷,我自然信任大人。我出生的時候,父王已經就藩,我長到這麽大,還不曾有機會見過韓王叔一麵,便想結怨,也無處去結。不過——」
他欲言又止。
於星誠不語,隻是鼓勵地看著他,延平郡王便接著道:「不過,我父王與韓王叔之間是否有些什麽過往,就不是我一個小輩所能盡知的了。但,雖然如此,」他話鋒又一轉,「我相信應該不是韓王叔所為,便是我父王與韓王叔也沒有什麽深仇大恨,韓王叔何至於要大費周章,遠從甘肅派人來刺殺我呢。」
「那您認為,這支長槍是別人陷害韓王的了?」
延平郡王又麵露猶豫:「我不知道。」他歎了口氣,「說實話,我自己也想了好一陣子了,想不出有誰這麽恨我,要置我於死地。我一個閑散宗室,即便如今封了郡王,又能礙著誰的路呢。」
於星誠聽聞此言,如被迷霧籠住的心中不禁失笑了一下。
戲過了。
這位郡王,他進京是去幹什麽的,隻怕天下沒有人不知道,說他隻是閑散宗室,礙不著誰,這話才真是騙不過誰。
這位郡王麵上一直風度翩翩,說話不疾不徐,顯得無害不爭,可,畢竟還是太年輕了。
把握不好分寸。
他麵上絲毫不顯,還安慰著道:「郡王不必憂思,您在這裏是全然安全的,再也不會有歹徒能傷著您。」
延平郡王顯得如驚弓之鳥般,勉強笑道:「但願罷。」
證物在這時候取來了。
為了更好地查看,於星誠沒有讓拿進屋裏,兩刀一槍,在屋門前的青石板道上一字排開,雪白的刀刃,與鋒銳的槍尖在陽光下閃著讓人心中瑟縮的光。
血光。
刀與槍上都染著血,沒有擦,經過了這麽長時間,已經變成了深深的暗褐色,很接近於黑色。
單看這三把兵刃,也可想見當時激戰劃破夜空的慘烈。
薛嘉言咋舌:「打得很厲害哪。」
於星誠先取刀看,方寒霄蹲身下來,似順手般,在他旁邊拿起了長槍。
槍上有紅纓,紅纓已凝結發沉發暗,不知飲過多少人血,順著往下看,槍尾差不多是使用時右手握持的地方,燙刻著一個小小的圖案——這個圖案是為了增加握持力,不至於因力戰出汗後手滑,同時也是個徽記。
方寒霄隻看一眼就知道,確實是韓王府的。
即便不是,這個假造得也足可亂真,挑剔不出毛病。
也就是說,這個人必然是接觸過韓王府的長槍,有機會仔細觀察過,方能一模一樣地仿造,而如果要費這個功夫和手藝,不如直接想法去順一支了。
長槍是武器,武器就有折損率,並且折損率還不低,想從這裏麵做手腳弄出一支來,不容易,但有心人又絕對能辦得到。
綜合下來,方寒霄最終的結論是,不用在槍上耗時間查了,槍就是真的。
他轉過臉,向著於星誠點了點頭。
於星誠會意,低聲道:「我知道了。」
他把手裏的刀放下,又去看另一口。
這兩口刀確如蔣知府所言,沒有任何標記,看不出個首尾頭緒。
於星誠沉吟片刻,把刀都放下,站起來向蔣知府道:「這三樣武器暫且都勞使君繼續保管,不要經他人之手。郡王還在養傷,本官不便一直打攪於他,打算先去城外那座驛站看一看,使君方便叫個人與我領路嗎?」
蔣知府不料他如此雷厲風行,一呆,道:「憲台,那驛站離城有三十裏路呢,這都快申末了,這時候出城,趕不及迴來的——」
「趕不及在驛站住一夜就是了。」於星誠話語和緩,然而不容反駁,「本官至今才來,已經算是晚了,再經不起一絲耽擱,使君公務繁忙,使衙役與我跑腿便是。」
蔣知府隻好道:「好,好,憲台真是勤於公務,下官愧不可及啊。」
又道,「下官是很想陪憲台跑一趟的,隻是郡王這裏也是要緊,下官不敢不親自守著。憲台請等一等,下官去喚鄧推官來陪憲台一同前去。」
推官是府衙佐貳官,主管當地刑名,他來陪於星誠去查案,算是應有之意。
於星誠應了,進去和延平郡王告了別,便出了門,一邊往外走,一邊等著鄧推官來匯合。
等了好一會兒,卻沒等到。
於星誠不耐煩起來,天色若再晚,就真的不便出城了,天下的府衙基本都是一個格局,他知道推官廳在哪裏,當下也不耽擱,徑直自己尋覓著往那邊走去。
未到近前,先聽見了一陣哭嚎。
「老天,你開開眼哪,看看這些賊官,他不為民做主,貪贓又枉法啊——!」
於星誠臉色變了,加快腳步往裏走去。
薛嘉言也忙跟在後麵,才走到門邊,就忙好奇地伸頭往裏打量——不是他沒同情心,一般的「民」,可真不敢來官府這麽哭,聽聽這嚷的話,透出一股豁出去的狠勁,與其說哭,更像是撒潑。
隻見廳裏極為熱鬧,一個婦人帶著兩個青年男子,抱住當地一個穿青袍的中年官員雙腳,放聲痛哭數落,那中年官員掙紮不開,狼狽之極,有兩個書辦在旁想幫忙,被青年男子賴地上抱腳攔住,差點一起滾地上去,蔣知府站在旁邊,臉色甚為難看,勸了兩句勸不住,就揚聲要向外叫衙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