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設立稅部,財部,讓皇權下鄉


    “如絲綢瓷器,珍珠瑪瑙,寶石飾品,茶葉等等價格高昂,對普通百姓來說,沒什麽實用的奢侈品,出關運出大唐的關稅,可以按較低收,如果是進關運入大唐,則要征收最高額關稅。”


    “總之就是對我們有利的貨物入關,以最低稅額征收關稅,相反出關則要征收高額關稅。


    對大唐百姓來說,沒太大作用的珠寶等奢侈品,出關離開可減免關稅,相反如果是進關則要征收最高額關稅。


    凡是戰略物資全部禁止出關離唐,一但查出全部以通敵賣國罪論處,戰略物資隻準進關入唐免關稅。


    關稅是增加國庫收入的重要大財源,同時也是守護國門的商貿防線,由關稅司派駐官員和稅衛,同邊境軍隊配合,可以更好的防止有人將戰略物資,運出國境轉賣給敵對勢力。


    稅部在全國各地設置分部,州設州稅司,府設府稅局,縣設縣稅科,各地稅務衙門除國稅和關稅,是稅部直接領導;農稅,商稅和地稅等,由地方官府和稅部雙重領導。”


    “財部:是管理國家財政的新部級行政機構,負責管理各項國家財政收支審核查驗等事務。


    財部設總部,稅政司,國庫,審計司,鑄錢司,俸祿司,預算司,防務司,建設司,行政法禮司,文教司,會計司等十二個清吏司。


    總部負責總領日常運轉,綜合管理財部事務。


    稅政司,負責製定稅務法律,製定各項稅務征收標準,負責各項稅目增減,稅額調整,稅費減免方案,交予稅部具體實施。


    國庫,負責保管各項財稅收入和支取,每年按預算撥付錢財給各部衙門。


    審計司,負責審計核查,各行政,軍事,法製,監察等等機構衙門,每年的財政收支情況。


    鑄錢司,負責熔煉鑄造錢幣和金銀元寶,迴收舊幣重鑄等事務。


    俸祿司,負責核實發放官員俸祿。


    預算司,負責核查預算,審核管理每年各部官衙的花銷預算表。


    防務司,負責承擔軍事國防,軍械鑄造,軍服軍旗製作等方麵的支取預算管理。


    行政法禮司,負責承擔行政,法製,禮儀等官衙的支取預算管理。


    文教司,負責承擔文教事務支取預算管理。


    會計司,負責製定統一會計製度,培養所需會計人才等事務。


    在地方上設置各級地方財庫,由各地行政衙門和財部雙重領導。”


    “我建議撤銷大唐實控區內的各道設置,將原有的各道節度總管官職,改為戰時臨時任命的各軍領軍官職。


    原各道節度總管,改任京城文武各部同品級官職。


    以後地方以州為最高行政單位,行政主官為知州;之下為府,主官為知府;之下為縣,主官為知縣。


    自古皇權無法下鄉,這使得王朝對鄉村掌控無力,容易形成鄉紳豪強獨霸一方,魚肉欺淩底層百姓,甚至對抗朝廷。


    可在各鄉設置鄉公所,由縣級衙門和法司,各派一兩官吏下鄉坐班,兩到四年一輪換,可在鄉中征招一些臨時幫閑。


    設鄉靜安所,由靜安衛正副小旗,領一小隊靜安衛入駐,負責協助鄉公所坐班官吏治理鄉村。


    增設鄉級行政機構,可以讓王朝對鄉村更好掌控,防止亂起底層。


    如此皇權即可下達鄉村,防止出現勢力強大的鄉紳豪強,更好的掌控大唐上下各級。


    從京城到縣四級行政衙門,參照新七部機構設置,是逐級簡化縮小版的七部文官係統。


    地方官品級,按所主地區大小人口等具體情況定級。


    這樣做可以讓王朝上下,整體行政架構銜接順暢,各級官衙權力簡單明了,另外也是為了新科舉製度,順暢執行做準備。


    以上就是整個行政文官係統的革新方案。”李恪說完微笑看了看,聽愣的爺爺和父親。


    “說的口幹舌燥的,田老,勞煩您讓人送壺熱水來,不要茶水,就要熱水。”李恪微笑吩咐旁邊,有些聽傻的田不語。


    “哦,好的,請殿下稍等,老奴這就吩咐他們。”田不語叉手一拜,匆匆轉身走到門口,吩咐手下太監去準備熱水。


    “殿下,奴婢已經將您說的話,全部記錄好了,請您過目。”吳尚儀放下鵝毛筆,把寫滿秀美小字的紙張遞給李恪。


    “嗯,不錯,記錄的很完整。”李恪快速掃了眼微笑點讚。


    “快給阿爺看看。”李淵迫不及待地伸手討要。


    “好的,給您。”李恪微笑遞給他。


    “好好好,哈哈哈,沒想到恪兒還真胸有韜略,就單這份文官係統革新方案,阿爺就相信你要是做皇帝,肯定能讓大唐強盛百倍。”李淵再次仔細過了遍,高興的笑著稱讚。


    “父皇,給我看看吧。”皇帝有些著急的向太上皇討要。


    “給你,好好看看,我孫子可沒吹牛。”李淵得意的將紙張遞給兒子。


    “父皇,你可以讓親信的人,用毛筆重新謄抄幾卷,方便你迴頭跟大臣們商議,不過記得別透露是我提出的。”李恪微笑提醒。


    “這就是你提出的,為什麽不讓透露?”李淵不解的問。


    “阿爺,您忘了我才十一歲,我可不想成為眾矢之地,而且如果讓那些大臣,知道是我提出的方案,估計反對的聲音會很多,到時這個分權改革方案,可能就執行不了咯。”李恪微笑解釋。


    “嗯,恪兒說的對,阿爺差點忘了你才十一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確實不易讓人知道。”李淵很快反應過來點頭讚同。


    “殿下,熱水來了。”很快田不語捧著茶盤過來,為在坐四人麵前各擺上一隻茶杯,隨即提起茶壺給杯中加滿熱水。


    “謝謝田老,嗯,這水不錯挺甘甜。”李可微笑致謝,端起杯吹了吹,喝了一口點讚。


    “迴殿下,這是取自禦花園泉水井的水。”田不語微笑介紹。


    “恪兒,這隻是文官係統革新部分,還有軍事和法製方麵的呢?”皇帝看完小心將手中紙張,折疊好放入袖子中,抬頭微笑看著兒子問。


    “不急,怎麽也得讓我們喝口水,讓吳尚儀稍微休息,這做記錄可是累活。”李恪微笑寬慰。


    “殿下,能為您做記錄,奴婢不累。”吳尚儀微笑迴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來的重生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命運之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命運之魔並收藏大唐來的重生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