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巴子看出他在沉思,盡管滿腹疑問,卻選擇沉默,轉而在一旁守護,防止他人打擾他。
良久,聞玉樓開口道:“事態有變,我需速迴王城向王上稟報此處異狀,大軍原地駐守,甘昆山替我坐鎮此地,郎正鳳、譚寬夫立刻隨我前往王城。”
三人離去後,甘昆山下令各軍將領返迴營地穩定軍心。劉大巴子則拉著夏仲南迴到了租賃的府邸。
夏仲南歸家後依舊沉浸在冥想中,劉大巴子則在庭院裏來迴踱步。顧秀章、塗山芳兒等人深知事態嚴重,悄然退至一旁,不敢打攪二人。
突然,劉大巴子感受到一股強烈的恐懼和壓力,令他心驚肉跳,僵立原地不敢動彈。
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壓迫感,猶如一座雄偉的山脈壓在他的元神之上,使其元神顫抖不已。
他並未察覺,一直冥想中的夏仲南正悄然注視他的反應,見他如臨大敵,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
緊接著,劉大巴子感覺到那種壓力憑空消失,仿佛從未存在過,若非額頭滲出的細密汗珠,他幾乎要懷疑這隻是錯覺。
這壓力源自夏仲南的施加。
合道之威,他身為化神修士自然無法施展。然而,經過一番思考與探索,他成功在意識海洋中以精神力模擬出異世界中的壯麗昆侖,並將其加諸於劉大巴子的元神之上。
他的精神力在異世界之力的強化下本就強大深厚,再加上昆侖山是他一點一滴在異世界凝聚而成,因此這座昆侖山無論形態還是精髓,都無比真實……
剛才對劉大巴子施展的精神威壓僅僅是輕微展示,這一招的真正力量,是用精神力凝聚成巍峨的昆侖山脈,直搗對手意識海內的靈魄核心。
從劉大巴子的驚駭中可以看出,這招威力無比,且攻擊無形無跡,必將成為夏仲南的無敵殺手鐧。想象一下,敵人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靈魄突遭重擊破碎,將是何等恐怖?
若夏仲南在戰鬥中驟然使出此技,即便敵人抵擋住,其靈魄也會動蕩不止,又如何抵擋得住銳不可當的長槍衝鋒?
他心中暗道:“在華夏,常有人以‘泰山壓頂’形容巨大的壓力,那麽我的這一招,就該被稱為‘昆侖壓頂’!”
劉大巴子剛剛從震驚中恢複,見夏仲南“恢複常態”,立刻將剛才遭受攻擊的疑慮拋諸腦後,走過來問道:“小飛,你是否已想出應對當前局勢的對策了?”
夏仲南答道:“你是指西方教的‘鈺天古佛’和‘真灼古佛’前來之事嗎?”
劉大巴子迴應:“自然,戰火再燃,問天仙宮位於這戰亂之地,我們又該如何自處?”
夏仲南說:“誰說戰火必定再起?”
劉大巴子反駁:“‘鈺天古佛’不是下了最後通牒,要五國撤出白國領土,否則兵鋒相見嗎?五國辛苦奪取的廣闊疆土,怎會輕易拱手讓人?這不是會再次挑起大戰嗎?”
夏仲南說:“大戰?西方教有何憑據?僅憑深入敵後的‘鈺天古佛’和‘真灼古佛’?”
劉大巴子問:“你的意思是?”
夏仲南答道:“還記得我對你說過的等待時機嗎?這就是我們需要的那個時刻。”
劉大巴子追問:“我們現在可以打出爭奪州牧之位的旗號了嗎?”
夏仲南答:“還不行,還需耐心等待。我們隻需按計劃步步推進。”
劉大巴子又問:“你確定‘鈺天古佛’和‘真灼古佛’的出現真的不會引發大戰?”
夏仲南答:“西方教雖是整體,東古域各國卻是各自為政。表麵實力西方教確強,但若東古域各國聯起手來,即使無法戰勝西方教,也能令其元氣大傷。在此情勢下,西方教能保住自身領地就已不易,更別提占領東古域龐大的土地。
因此,對西方教來說,最明智的策略就是逐漸滲透到東古域,培養大量信徒,壯大自身的同時蠶食東古域的土地,直至瓦解東古域可能形成的聯盟,這才是上上之策... ...”
因此,對西境教會而言,此刻絕非啟動大規模戰爭的時刻。若無大規模衝突,彌勒要塞就成了他們刺入東古地域心髒的尖刀,他們怎會輕易讓這把刀折斷呢?
劉大巴子說:“既然如此,‘鈺天古佛’和‘真灼古佛’為何要在我們大軍麵前如此高調地發出最後警告?宣告了警告卻不付諸行動,這不是自損威嚴嗎?兩位古佛的尊榮何在?”
夏仲南嗤笑道:“哪來那麽多顏麵考慮?誰會在意這些?
西境教會或稱為摩尼彌勒教,隻需對外宣稱兩位古佛威懾,使五國百萬大軍不敢輕舉妄動,對普通民眾來說,這就已是‘神跡’。
至於最後為何未動手?還不是因為遵循了之前竺法聖與五國君主訂立的休戰協定?
兩位古佛僅僅現身各軍麵前,便已令天下震動,為他們贏得了巨大威望,何樂而不為?
若他們真敢出手?五國君主定會趕來,他們深入東古地域腹地,便是插翅難飛。
這些偽善者慣用此類手段,我早已看透他們!”
夏仲南的分析讓劉大巴子豁然開朗,他又放鬆心情問道:“那麽,五國君主會主動出手消滅這兩位古佛嗎?”
夏仲南嗤笑道:“如果有這樣的膽識,現在的情形又怎會發生?若我是五國君主之一,早就一舉鏟除‘大乘彌勒’竺法聖和白止戈,將彌勒城化為廢墟,‘鈺天古佛’與‘真灼古佛’還會堂而皇之地出現嗎?”
劉大巴子問:“五國君主為何不敢動手?”
夏仲南答道:“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他們畏懼西境教會的反擊,不到萬不得已不敢直麵對手。因此,在認為局勢尚可控製時,隻能忍氣吞聲。
然而,千裏之堤毀於蟻穴,他們給了西境教會可趁之機,教會借此紮根東古地域腹地,悄然成長,終將勢不可擋。”
劉大巴子困惑地說:“西境教會有什麽手段能危害東古地域,而五國君主卻不明就裏呢?”
夏仲南想到未來的情景,劉大巴子必須了解這些,於是解釋起信仰的含義及其力量。
對來自現代社會地球的夏仲南而言,這些都是常識,但在修真界,又有多少人能理解?
或許與西境教會接壤的國家經曆過類似教訓才會知曉,但在這深居東古地域腹地,這裏的人都未與西境教會人士接觸過,他們又如何明白?
他們的交談,顧秀章、塗山芳兒和其他隨從都在仔細聆聽。塗山芳兒忍不住問:“大哥,既然你明白這一切,為什麽不告訴五國君主呢?”
夏日之南微笑著說:“我是何身份?連五大王國的君主都無法晤麵,又如何向他們揭示這些秘密呢?況且,西方教的降臨或許並非惡兆,我期待見證他們的崛起,混亂的時代才能為我們帶來生機。隻要你們理解這一點,足矣。”
塗山芳兒、劉大巴子和顧秀章聽著,即便是他們,也隻能捕捉到些許含義。但他們看見夏日之南自信滿滿的樣子,便心安下來,不再深究他話中的隱喻。
武術王國的首都,武隆海正在黃金寶殿中召開朝廷會議。近日,都城已因突然出現的九個州牧職位而爭論不休。各方勢力,凡是有能力爭奪州牧者,皆全力以赴地角逐。
徐德敬與徐壽廷兄弟也紛紛來到都城,何況其他勢力之人?起初,暗流湧動,諸多勢力聯合抗衡,形成複雜的聯盟,彼此算計。如今,爭論升級至朝廷之上,紛紛要求武隆海裁決。
然而,武隆海僅以一句“待聞玉樓元帥歸來再議”,便將眾人打發迴去。在他看來,勢力紛爭並不重要,隻需各州府按時獻上修煉資源即可。若有一方未能按照規定提供,他必將雷霆震怒,替換無法效勞之人。他隻需掌控修煉資源,如此,便難以有合道境的修士崛起。沒有合道境的修士,僅憑虛無境的修者,又能掀起多大的風浪?
在這個世界,合道境的修士代表了力量的極致,他們在合道存在麵前,其餘人都如螻蟻般渺小。
此刻,守衛通報,聞玉樓攜郎正鳳與譚寬夫歸來,正在殿外等候召見。朝廷瞬間靜默,大臣們驚訝於聞玉樓的突然迴歸。
武隆海問道:“啊,聞玉樓為何此刻返迴?難道發生了變故?請他們進來!”
聞玉樓、郎正鳳和譚寬夫步入大殿,向武隆海行禮。武隆海揮手示意免禮,說道:“有事直說!”
聞玉樓立即稟告:“稟告陛下,西方教‘翡翠古佛’與‘真焰古佛’率領十一位尊者聯袂前來,命令我軍在一個月內撤離原白雲王國領土,否則便要兵戈相見!”
武隆海驚訝:“西方教竟派出兩位古佛?”
聞玉樓迴答:“正是‘翡翠古佛’與‘真焰古佛’兩位!”
良久,聞玉樓開口道:“事態有變,我需速迴王城向王上稟報此處異狀,大軍原地駐守,甘昆山替我坐鎮此地,郎正鳳、譚寬夫立刻隨我前往王城。”
三人離去後,甘昆山下令各軍將領返迴營地穩定軍心。劉大巴子則拉著夏仲南迴到了租賃的府邸。
夏仲南歸家後依舊沉浸在冥想中,劉大巴子則在庭院裏來迴踱步。顧秀章、塗山芳兒等人深知事態嚴重,悄然退至一旁,不敢打攪二人。
突然,劉大巴子感受到一股強烈的恐懼和壓力,令他心驚肉跳,僵立原地不敢動彈。
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壓迫感,猶如一座雄偉的山脈壓在他的元神之上,使其元神顫抖不已。
他並未察覺,一直冥想中的夏仲南正悄然注視他的反應,見他如臨大敵,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
緊接著,劉大巴子感覺到那種壓力憑空消失,仿佛從未存在過,若非額頭滲出的細密汗珠,他幾乎要懷疑這隻是錯覺。
這壓力源自夏仲南的施加。
合道之威,他身為化神修士自然無法施展。然而,經過一番思考與探索,他成功在意識海洋中以精神力模擬出異世界中的壯麗昆侖,並將其加諸於劉大巴子的元神之上。
他的精神力在異世界之力的強化下本就強大深厚,再加上昆侖山是他一點一滴在異世界凝聚而成,因此這座昆侖山無論形態還是精髓,都無比真實……
剛才對劉大巴子施展的精神威壓僅僅是輕微展示,這一招的真正力量,是用精神力凝聚成巍峨的昆侖山脈,直搗對手意識海內的靈魄核心。
從劉大巴子的驚駭中可以看出,這招威力無比,且攻擊無形無跡,必將成為夏仲南的無敵殺手鐧。想象一下,敵人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靈魄突遭重擊破碎,將是何等恐怖?
若夏仲南在戰鬥中驟然使出此技,即便敵人抵擋住,其靈魄也會動蕩不止,又如何抵擋得住銳不可當的長槍衝鋒?
他心中暗道:“在華夏,常有人以‘泰山壓頂’形容巨大的壓力,那麽我的這一招,就該被稱為‘昆侖壓頂’!”
劉大巴子剛剛從震驚中恢複,見夏仲南“恢複常態”,立刻將剛才遭受攻擊的疑慮拋諸腦後,走過來問道:“小飛,你是否已想出應對當前局勢的對策了?”
夏仲南答道:“你是指西方教的‘鈺天古佛’和‘真灼古佛’前來之事嗎?”
劉大巴子迴應:“自然,戰火再燃,問天仙宮位於這戰亂之地,我們又該如何自處?”
夏仲南說:“誰說戰火必定再起?”
劉大巴子反駁:“‘鈺天古佛’不是下了最後通牒,要五國撤出白國領土,否則兵鋒相見嗎?五國辛苦奪取的廣闊疆土,怎會輕易拱手讓人?這不是會再次挑起大戰嗎?”
夏仲南說:“大戰?西方教有何憑據?僅憑深入敵後的‘鈺天古佛’和‘真灼古佛’?”
劉大巴子問:“你的意思是?”
夏仲南答道:“還記得我對你說過的等待時機嗎?這就是我們需要的那個時刻。”
劉大巴子追問:“我們現在可以打出爭奪州牧之位的旗號了嗎?”
夏仲南答:“還不行,還需耐心等待。我們隻需按計劃步步推進。”
劉大巴子又問:“你確定‘鈺天古佛’和‘真灼古佛’的出現真的不會引發大戰?”
夏仲南答:“西方教雖是整體,東古域各國卻是各自為政。表麵實力西方教確強,但若東古域各國聯起手來,即使無法戰勝西方教,也能令其元氣大傷。在此情勢下,西方教能保住自身領地就已不易,更別提占領東古域龐大的土地。
因此,對西方教來說,最明智的策略就是逐漸滲透到東古域,培養大量信徒,壯大自身的同時蠶食東古域的土地,直至瓦解東古域可能形成的聯盟,這才是上上之策... ...”
因此,對西境教會而言,此刻絕非啟動大規模戰爭的時刻。若無大規模衝突,彌勒要塞就成了他們刺入東古地域心髒的尖刀,他們怎會輕易讓這把刀折斷呢?
劉大巴子說:“既然如此,‘鈺天古佛’和‘真灼古佛’為何要在我們大軍麵前如此高調地發出最後警告?宣告了警告卻不付諸行動,這不是自損威嚴嗎?兩位古佛的尊榮何在?”
夏仲南嗤笑道:“哪來那麽多顏麵考慮?誰會在意這些?
西境教會或稱為摩尼彌勒教,隻需對外宣稱兩位古佛威懾,使五國百萬大軍不敢輕舉妄動,對普通民眾來說,這就已是‘神跡’。
至於最後為何未動手?還不是因為遵循了之前竺法聖與五國君主訂立的休戰協定?
兩位古佛僅僅現身各軍麵前,便已令天下震動,為他們贏得了巨大威望,何樂而不為?
若他們真敢出手?五國君主定會趕來,他們深入東古地域腹地,便是插翅難飛。
這些偽善者慣用此類手段,我早已看透他們!”
夏仲南的分析讓劉大巴子豁然開朗,他又放鬆心情問道:“那麽,五國君主會主動出手消滅這兩位古佛嗎?”
夏仲南嗤笑道:“如果有這樣的膽識,現在的情形又怎會發生?若我是五國君主之一,早就一舉鏟除‘大乘彌勒’竺法聖和白止戈,將彌勒城化為廢墟,‘鈺天古佛’與‘真灼古佛’還會堂而皇之地出現嗎?”
劉大巴子問:“五國君主為何不敢動手?”
夏仲南答道:“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他們畏懼西境教會的反擊,不到萬不得已不敢直麵對手。因此,在認為局勢尚可控製時,隻能忍氣吞聲。
然而,千裏之堤毀於蟻穴,他們給了西境教會可趁之機,教會借此紮根東古地域腹地,悄然成長,終將勢不可擋。”
劉大巴子困惑地說:“西境教會有什麽手段能危害東古地域,而五國君主卻不明就裏呢?”
夏仲南想到未來的情景,劉大巴子必須了解這些,於是解釋起信仰的含義及其力量。
對來自現代社會地球的夏仲南而言,這些都是常識,但在修真界,又有多少人能理解?
或許與西境教會接壤的國家經曆過類似教訓才會知曉,但在這深居東古地域腹地,這裏的人都未與西境教會人士接觸過,他們又如何明白?
他們的交談,顧秀章、塗山芳兒和其他隨從都在仔細聆聽。塗山芳兒忍不住問:“大哥,既然你明白這一切,為什麽不告訴五國君主呢?”
夏日之南微笑著說:“我是何身份?連五大王國的君主都無法晤麵,又如何向他們揭示這些秘密呢?況且,西方教的降臨或許並非惡兆,我期待見證他們的崛起,混亂的時代才能為我們帶來生機。隻要你們理解這一點,足矣。”
塗山芳兒、劉大巴子和顧秀章聽著,即便是他們,也隻能捕捉到些許含義。但他們看見夏日之南自信滿滿的樣子,便心安下來,不再深究他話中的隱喻。
武術王國的首都,武隆海正在黃金寶殿中召開朝廷會議。近日,都城已因突然出現的九個州牧職位而爭論不休。各方勢力,凡是有能力爭奪州牧者,皆全力以赴地角逐。
徐德敬與徐壽廷兄弟也紛紛來到都城,何況其他勢力之人?起初,暗流湧動,諸多勢力聯合抗衡,形成複雜的聯盟,彼此算計。如今,爭論升級至朝廷之上,紛紛要求武隆海裁決。
然而,武隆海僅以一句“待聞玉樓元帥歸來再議”,便將眾人打發迴去。在他看來,勢力紛爭並不重要,隻需各州府按時獻上修煉資源即可。若有一方未能按照規定提供,他必將雷霆震怒,替換無法效勞之人。他隻需掌控修煉資源,如此,便難以有合道境的修士崛起。沒有合道境的修士,僅憑虛無境的修者,又能掀起多大的風浪?
在這個世界,合道境的修士代表了力量的極致,他們在合道存在麵前,其餘人都如螻蟻般渺小。
此刻,守衛通報,聞玉樓攜郎正鳳與譚寬夫歸來,正在殿外等候召見。朝廷瞬間靜默,大臣們驚訝於聞玉樓的突然迴歸。
武隆海問道:“啊,聞玉樓為何此刻返迴?難道發生了變故?請他們進來!”
聞玉樓、郎正鳳和譚寬夫步入大殿,向武隆海行禮。武隆海揮手示意免禮,說道:“有事直說!”
聞玉樓立即稟告:“稟告陛下,西方教‘翡翠古佛’與‘真焰古佛’率領十一位尊者聯袂前來,命令我軍在一個月內撤離原白雲王國領土,否則便要兵戈相見!”
武隆海驚訝:“西方教竟派出兩位古佛?”
聞玉樓迴答:“正是‘翡翠古佛’與‘真焰古佛’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