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童鈺早早躺下。
“怎麽睡得這麽早?”海青問,“是不是不舒服啊?”摸了摸他的額頭,冰涼,沒事兒。
童鈺說:“就是覺得有點累。想早點休息。”
海青點頭,讓他早點睡,他去院子裏轉轉。
月亮快圓了,馬上正月十五呢!他一邊看月亮,一邊想,蘭若和竹若在幹什麽呢?窗下看月亮,還是燈下繡荷包?
他喜歡安穩的踏實的看得見摸得著的生活。他跟著父親,在太醫院勤學醫術,也隻是想給妻子孩子一個溫暖的家,豐盛的物質生活。他覺得自己一直很幸運,有一個慈祥而正直的父親,還有一群好兄弟。他和童鈺、鳳岡、又希最大的區別是,是他更注重眼前實實在在的生活,隻有腳下踩實了他才有安全感,也才能給別人安全感。他是他們中年紀最大的一個,也是心性最穩定的一個,他不擅說教,但他知道,既然年紀最長,就應該以自己的言行舉止做示範,處處做榜樣。
他一個人坐著,在清冷的山風中,幸福地想著近在眼前的兄弟,遠在京城的妻兒。尤其是竹若,一想到她肚子裏的孩子,就情不自禁地笑起來。
晚上在寺裏吃素,劉鳳岡感覺沒吃飽,饞起了驢肉火燒,就讓馬爾佳偷偷從山下弄了幾個迴來。給沈又希、巴雅送了一份,把剩下的提了迴來。
“快,海青,還是熱乎的。叫童鈺來,”劉鳳岡悄聲說。
“你怎麽能把這個帶到寺裏來?”海青帶著責備的口吻。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劉鳳岡拉著海青進了屋。
“鈺兒,鈺兒,快來快來,正宗驢肉火燒。”
“他睡了。今天有點怪,早早就躺下了。”
“沒事吧?沒事兒就讓他睡,咱就不打擾他。咱倆趁熱吃了。給他留一份。”劉鳳岡站在童鈺床邊,一邊啃火燒一邊說。
他倆哪知道,此刻的童鈺,正魂遊封龍山呢!
隨著他一步一步的行走,故事在他腳下鋪展開來。
少年童鈺,哦,不對,少年梁山伯辭家前往封龍書院求學,途中遇到女扮男裝的祝英台(梅嬉)也去封龍山求學,兩人結伴而行。
故事裏的梅嬉還是那麽活潑跳脫,小精靈一樣。她小小的身軀上扛著一個大大的竹背包,蹦蹦跳跳地在山路上走著,哼唱著,見到小鳥打招唿,見到花草嗅一嗅,明亮的大眼睛,看哪兒都格外新鮮。
童鈺走在她的身後,瞧著她一身是光,照亮了周圍,也照亮了他。
越過山巒,行過一處溪流,她腳下打滑,跌進了水裏。幸好他在身後及時接住了她的竹背包,才不致連人帶包一起落水。
她迴頭,衝他展顏一笑。莫名的喜悅和心動,像電流一樣流過他全身。
兩個濕衣濕鞋人,找了一個高處,坐下來。
她不肯脫鞋。童鈺過來幫她脫了下來,她的臉瞬間就紅成了一樹桃花。
世間男子,再怎樣也裝不出這小女兒情態。
童鈺心下明了。他不說,無須說。
她不說,是因為在他的眼睛裏,她看到了“我明白”“請相信”六個字。
至此,梁山伯與祝英台相遇了。
命運真是很奇妙。花了十七年時間來成長,攢夠了陽光和雨露,攢夠了激情和力量,就為了這一刻的相遇。
為了保護她,童鈺搶著跟她住一個房間。把有陽光的窗台給她。每天早早去井邊打水。夏天采艾驅蚊蟲,冬天買炭燒熱水。那一世最好的三年時光,童鈺是在這窗下度過。那株素心臘梅,日日都見證著。
那時劉鳳岡叫白樸,家境優渥。當然,來封龍書院的,家境都不差。畢竟這是私塾。白樸作為元好問先生的幹兒子,在書院裏橫著走的。那傲嬌、人模狗樣的德性,跟現在有一比。哈哈哈~ ~ ~ ~
海青居然是書院的先生,叫劉自然,教授天文地理,特別嚴肅,特別一板一眼。居然還留著山羊胡子。
而沈又希,居然是書院看門的,叫李德佑。喜歡喝酒、吃花生米、下棋。而他的棋藝,跟李冶不相上下。
你看命運多奇妙。那些重要的人,總是會以不同的身份,聚在一起。
所以,你看,遇見的,都是該遇見的。發生的,都是該發生的。
梅嬉性子好動,最喜歡去集市上買東西。童鈺自然是亦步亦趨地跟著。
這晚他們迴來晚了,院門已經關上了。
童鈺找了一處稍矮的院牆,準備翻牆而入。
他托著梅嬉爬上牆,自己也上了牆。兩個正準備跳呢,發現白樸舉著火把,帶著幾個來到院門口。
“李德佑,起來起來!”他大力拍門。
李德佑慢條斯理地爬起來,打著哈欠問什麽事。
“看到梁山伯和祝英台了嗎?”他問。
“沒有。”李德佑點點頭,準備繼續去睡覺。他昨天跟李冶那老瘋子拚了一夜象棋,需要補覺呢!
“他們迴來,不許給他們開門!太不像話了!院長多次說了,除了放假期間,其他時候,不許外出。這兩個膽子太大了,簡直是膽大包天。”白樸說。
“膽子再大,也包不了天。人體的膽,最大也隻有這麽大,是吧?”劉自然掐著自己的大拇指,“你知道這天有多大嗎?無邊無際。人隻有一個地方,可以與之匹敵。”他又指了指自己的心,“隻有心,可以包天。”
劉自然最喜歡去龍興寺,找廟裏的老和尚聊天,有時候聊晚了就睡在那裏。今天看天還早,就迴來了。
“先生。”白樸雖然跋扈,但對院內的每個先生,是非常尊敬的。他就是看不慣這梁祝二人同穿一條褲子的親密樣。
“行了,都迴去睡吧!”劉自然對一群人揮了揮手。
幾個人不情願地迴去了。
童鈺待人都退去,先跳了下去,在牆下伸手接梅嬉。
梅嬉縱身躍下,直接把童鈺撲倒在地。
童鈺後腦著地,眼冒金星。
梅嬉生怕他叫出聲來,立即捂住了他的嘴巴。
這是他們第一次親密接觸。他摟著梅嬉的身體不想撒手。梅嬉趴在他身上不願離開。
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看著看著吧,那啥,沉睡了十七年的荷爾蒙被叫醒了。
童鈺想也沒想,就親了上去。
這一幕,被起夜的李德佑看到。但他什麽也沒說。以他的智商和眼力,梅嬉的女兒身,怕是早就被識破了吧?
鳥在叫,風在笑。兩個人好不容易才清醒了。
於是牽著手迴屋。
“別忙!”童鈺想了想,拉著梅嬉去了藏書樓。
兩人翻窗進去後,在裏麵大喊:“開門啦!開門啦!”
終於驚動了藏書樓的管理員。你道這管理員是誰,居然是童鈺的爸爸童一山!哈哈!
這動靜大得,直接把劉鳳岡一夥兒招來了。大家一看,這倆貨被鎖進了藏書樓,難怪屋裏找不到人。自行散去。
劉鳳岡自然是不信的。他搬進了童鈺和梅嬉的房間。
這人咋這討厭,是吧?
這一天,童鈺幫梅嬉打好水,就在門口守著她洗澡。
劉鳳岡跑過來說:“童鈺,童鈺,不好了,不好了!李先生家的貓跑到元先生家偷了一條魚,元師母正拿著菜刀四處追趕,要剁了這偷吃的貓。你趕緊去看看。”
這可不得了。這貓是李冶的心頭愛,沒了貓,先生怕是活不了。
等童鈺飛奔而去,劉鳳岡就返迴了屋。不就是洗個澡嗎,搞得這麽神秘兮兮的,他倒要看看,有什麽貓膩!
他笑嘻嘻地推開門,準備給梅嬉一個出其不意地驚喜。推開門,才知道,這不是驚喜,是驚嚇。不僅驚嚇了梅嬉,也驚嚇到自己了。
他連聲道歉,紅著臉退了出去。
知道了梅嬉女兒身,劉鳳岡不僅不再為難他們倆,還處處維護他們,替他們打掩護,和童鈺成了好朋友。
三個人結成了攻守同盟。
元好問:“祝英台怎麽沒來上課?”
梁山伯:“迴先生,李先生讓他去給貓洗澡了。”
白樸:“是的。李先生的貓不小心掉進了糞坑。”
元好問心下說,這髒活,李冶自然是不肯自己幹的。
李冶:“梁山伯和祝英台怎麽沒來上課?”
白樸:“元師母讓他們去山上摘桃子去了。”
李冶心想,也是,不能讓一個女人自己上山摘桃吧?
劉自然:“梁山伯、祝英台、白樸,幹什麽去了?”
其他人:“報告先生,他們幫師母砍柴去了。”
劉自然心想,下次也讓他們幫我砍點柴。
也怪,人家是頭懸梁錐刺骨,考試卻不及格。
他們三個人一天到晚在外麵晃蕩,卻科科考滿分。
所以,先生們真有什麽事兒,就直接差遣他們三個人了。
李冶甚至讓童鈺幫他整理手稿。那些數學上的東西,除了童鈺,也找不到能看懂的人。
差遣別人,先生們有負疚感。
他們都是父母花了大價錢,來刻苦攻讀參加科考的。萬一考不中,學生說都是先生平素裏不讓學習,天天幫著先生做事情,豈不攤上大事了?
差遣他們三個,事情辦得好,用著也順手,成績也不賴,自然是於雙方都有利。不,於先生們利益是更大的。
就這樣,他們成了書院最得力的幫辦。上至院長元好問,下至守門的李德佑,莫不與之交好。
其他同窗效仿他們,幫老師們砍柴、種地、跑腿,每每被老師嗬斥。不得已,他們隻好向這三個人靠近。
“怎麽睡得這麽早?”海青問,“是不是不舒服啊?”摸了摸他的額頭,冰涼,沒事兒。
童鈺說:“就是覺得有點累。想早點休息。”
海青點頭,讓他早點睡,他去院子裏轉轉。
月亮快圓了,馬上正月十五呢!他一邊看月亮,一邊想,蘭若和竹若在幹什麽呢?窗下看月亮,還是燈下繡荷包?
他喜歡安穩的踏實的看得見摸得著的生活。他跟著父親,在太醫院勤學醫術,也隻是想給妻子孩子一個溫暖的家,豐盛的物質生活。他覺得自己一直很幸運,有一個慈祥而正直的父親,還有一群好兄弟。他和童鈺、鳳岡、又希最大的區別是,是他更注重眼前實實在在的生活,隻有腳下踩實了他才有安全感,也才能給別人安全感。他是他們中年紀最大的一個,也是心性最穩定的一個,他不擅說教,但他知道,既然年紀最長,就應該以自己的言行舉止做示範,處處做榜樣。
他一個人坐著,在清冷的山風中,幸福地想著近在眼前的兄弟,遠在京城的妻兒。尤其是竹若,一想到她肚子裏的孩子,就情不自禁地笑起來。
晚上在寺裏吃素,劉鳳岡感覺沒吃飽,饞起了驢肉火燒,就讓馬爾佳偷偷從山下弄了幾個迴來。給沈又希、巴雅送了一份,把剩下的提了迴來。
“快,海青,還是熱乎的。叫童鈺來,”劉鳳岡悄聲說。
“你怎麽能把這個帶到寺裏來?”海青帶著責備的口吻。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劉鳳岡拉著海青進了屋。
“鈺兒,鈺兒,快來快來,正宗驢肉火燒。”
“他睡了。今天有點怪,早早就躺下了。”
“沒事吧?沒事兒就讓他睡,咱就不打擾他。咱倆趁熱吃了。給他留一份。”劉鳳岡站在童鈺床邊,一邊啃火燒一邊說。
他倆哪知道,此刻的童鈺,正魂遊封龍山呢!
隨著他一步一步的行走,故事在他腳下鋪展開來。
少年童鈺,哦,不對,少年梁山伯辭家前往封龍書院求學,途中遇到女扮男裝的祝英台(梅嬉)也去封龍山求學,兩人結伴而行。
故事裏的梅嬉還是那麽活潑跳脫,小精靈一樣。她小小的身軀上扛著一個大大的竹背包,蹦蹦跳跳地在山路上走著,哼唱著,見到小鳥打招唿,見到花草嗅一嗅,明亮的大眼睛,看哪兒都格外新鮮。
童鈺走在她的身後,瞧著她一身是光,照亮了周圍,也照亮了他。
越過山巒,行過一處溪流,她腳下打滑,跌進了水裏。幸好他在身後及時接住了她的竹背包,才不致連人帶包一起落水。
她迴頭,衝他展顏一笑。莫名的喜悅和心動,像電流一樣流過他全身。
兩個濕衣濕鞋人,找了一個高處,坐下來。
她不肯脫鞋。童鈺過來幫她脫了下來,她的臉瞬間就紅成了一樹桃花。
世間男子,再怎樣也裝不出這小女兒情態。
童鈺心下明了。他不說,無須說。
她不說,是因為在他的眼睛裏,她看到了“我明白”“請相信”六個字。
至此,梁山伯與祝英台相遇了。
命運真是很奇妙。花了十七年時間來成長,攢夠了陽光和雨露,攢夠了激情和力量,就為了這一刻的相遇。
為了保護她,童鈺搶著跟她住一個房間。把有陽光的窗台給她。每天早早去井邊打水。夏天采艾驅蚊蟲,冬天買炭燒熱水。那一世最好的三年時光,童鈺是在這窗下度過。那株素心臘梅,日日都見證著。
那時劉鳳岡叫白樸,家境優渥。當然,來封龍書院的,家境都不差。畢竟這是私塾。白樸作為元好問先生的幹兒子,在書院裏橫著走的。那傲嬌、人模狗樣的德性,跟現在有一比。哈哈哈~ ~ ~ ~
海青居然是書院的先生,叫劉自然,教授天文地理,特別嚴肅,特別一板一眼。居然還留著山羊胡子。
而沈又希,居然是書院看門的,叫李德佑。喜歡喝酒、吃花生米、下棋。而他的棋藝,跟李冶不相上下。
你看命運多奇妙。那些重要的人,總是會以不同的身份,聚在一起。
所以,你看,遇見的,都是該遇見的。發生的,都是該發生的。
梅嬉性子好動,最喜歡去集市上買東西。童鈺自然是亦步亦趨地跟著。
這晚他們迴來晚了,院門已經關上了。
童鈺找了一處稍矮的院牆,準備翻牆而入。
他托著梅嬉爬上牆,自己也上了牆。兩個正準備跳呢,發現白樸舉著火把,帶著幾個來到院門口。
“李德佑,起來起來!”他大力拍門。
李德佑慢條斯理地爬起來,打著哈欠問什麽事。
“看到梁山伯和祝英台了嗎?”他問。
“沒有。”李德佑點點頭,準備繼續去睡覺。他昨天跟李冶那老瘋子拚了一夜象棋,需要補覺呢!
“他們迴來,不許給他們開門!太不像話了!院長多次說了,除了放假期間,其他時候,不許外出。這兩個膽子太大了,簡直是膽大包天。”白樸說。
“膽子再大,也包不了天。人體的膽,最大也隻有這麽大,是吧?”劉自然掐著自己的大拇指,“你知道這天有多大嗎?無邊無際。人隻有一個地方,可以與之匹敵。”他又指了指自己的心,“隻有心,可以包天。”
劉自然最喜歡去龍興寺,找廟裏的老和尚聊天,有時候聊晚了就睡在那裏。今天看天還早,就迴來了。
“先生。”白樸雖然跋扈,但對院內的每個先生,是非常尊敬的。他就是看不慣這梁祝二人同穿一條褲子的親密樣。
“行了,都迴去睡吧!”劉自然對一群人揮了揮手。
幾個人不情願地迴去了。
童鈺待人都退去,先跳了下去,在牆下伸手接梅嬉。
梅嬉縱身躍下,直接把童鈺撲倒在地。
童鈺後腦著地,眼冒金星。
梅嬉生怕他叫出聲來,立即捂住了他的嘴巴。
這是他們第一次親密接觸。他摟著梅嬉的身體不想撒手。梅嬉趴在他身上不願離開。
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看著看著吧,那啥,沉睡了十七年的荷爾蒙被叫醒了。
童鈺想也沒想,就親了上去。
這一幕,被起夜的李德佑看到。但他什麽也沒說。以他的智商和眼力,梅嬉的女兒身,怕是早就被識破了吧?
鳥在叫,風在笑。兩個人好不容易才清醒了。
於是牽著手迴屋。
“別忙!”童鈺想了想,拉著梅嬉去了藏書樓。
兩人翻窗進去後,在裏麵大喊:“開門啦!開門啦!”
終於驚動了藏書樓的管理員。你道這管理員是誰,居然是童鈺的爸爸童一山!哈哈!
這動靜大得,直接把劉鳳岡一夥兒招來了。大家一看,這倆貨被鎖進了藏書樓,難怪屋裏找不到人。自行散去。
劉鳳岡自然是不信的。他搬進了童鈺和梅嬉的房間。
這人咋這討厭,是吧?
這一天,童鈺幫梅嬉打好水,就在門口守著她洗澡。
劉鳳岡跑過來說:“童鈺,童鈺,不好了,不好了!李先生家的貓跑到元先生家偷了一條魚,元師母正拿著菜刀四處追趕,要剁了這偷吃的貓。你趕緊去看看。”
這可不得了。這貓是李冶的心頭愛,沒了貓,先生怕是活不了。
等童鈺飛奔而去,劉鳳岡就返迴了屋。不就是洗個澡嗎,搞得這麽神秘兮兮的,他倒要看看,有什麽貓膩!
他笑嘻嘻地推開門,準備給梅嬉一個出其不意地驚喜。推開門,才知道,這不是驚喜,是驚嚇。不僅驚嚇了梅嬉,也驚嚇到自己了。
他連聲道歉,紅著臉退了出去。
知道了梅嬉女兒身,劉鳳岡不僅不再為難他們倆,還處處維護他們,替他們打掩護,和童鈺成了好朋友。
三個人結成了攻守同盟。
元好問:“祝英台怎麽沒來上課?”
梁山伯:“迴先生,李先生讓他去給貓洗澡了。”
白樸:“是的。李先生的貓不小心掉進了糞坑。”
元好問心下說,這髒活,李冶自然是不肯自己幹的。
李冶:“梁山伯和祝英台怎麽沒來上課?”
白樸:“元師母讓他們去山上摘桃子去了。”
李冶心想,也是,不能讓一個女人自己上山摘桃吧?
劉自然:“梁山伯、祝英台、白樸,幹什麽去了?”
其他人:“報告先生,他們幫師母砍柴去了。”
劉自然心想,下次也讓他們幫我砍點柴。
也怪,人家是頭懸梁錐刺骨,考試卻不及格。
他們三個人一天到晚在外麵晃蕩,卻科科考滿分。
所以,先生們真有什麽事兒,就直接差遣他們三個人了。
李冶甚至讓童鈺幫他整理手稿。那些數學上的東西,除了童鈺,也找不到能看懂的人。
差遣別人,先生們有負疚感。
他們都是父母花了大價錢,來刻苦攻讀參加科考的。萬一考不中,學生說都是先生平素裏不讓學習,天天幫著先生做事情,豈不攤上大事了?
差遣他們三個,事情辦得好,用著也順手,成績也不賴,自然是於雙方都有利。不,於先生們利益是更大的。
就這樣,他們成了書院最得力的幫辦。上至院長元好問,下至守門的李德佑,莫不與之交好。
其他同窗效仿他們,幫老師們砍柴、種地、跑腿,每每被老師嗬斥。不得已,他們隻好向這三個人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