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的上午,方孟來到了西市。
看著已經裝修完成的店麵,他滿意的點點頭。
“少爺,這還是老仆第一次見這種裝潢,果真稀奇。”
王同這幾天一直在忙碌食肆,連方府的事情都沒時間管理。
“郭嫂,你看如何?”
方孟借鑒的是二十一世紀,燒臘飯館的格局,裏麵的食材全部曝光在眼皮子底下,由客人點餐,然後自主取餐。
郭穎與他一起過來,如此新穎的食肆,她有些不明所以。
當方孟將經營方式跟她講述了一遍之後,郭穎還是很憂慮,畢竟這種經營理念是她第一次聽說。
方孟卻一點都不擔心,隻要味道衛生過關,就不怕沒有客人光顧。
酒香不怕巷子深。
千萬不要小瞧當今時代那些腰纏萬貫之人,他們不僅財富驚人而且出手闊綽。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對於這些富豪來說更是如此。他們平日裏對食物品質和口感極其講究,不惜花費重金去品嚐各種珍饈美饌、山珍海味。一年下來光用在飲食方麵的開銷就絕非小數,普通人可能連想都不敢想!
“郭嫂,豬肉和羊肉的供應有沒有解決?”
郭穎點頭:“我昨日與人談了,從明天起,每天將固定的肉塊送來,不用我們自己切。”
“如此便好,”方孟滿意道:“如果麵對的是一整頭豬,僅憑你一個人絕對是應付不來的。畢竟殺豬可不是一件輕鬆活,而那些能夠熟練地將豬肉切割成塊兒的人呢?咱們不妨多付點工錢給他們吧!別去計較這點蠅頭小利了,要知道,提高工作效率才是至關重要的。一旦效率上去了,咱們最終獲得的收益將會遠遠超過現在所付出的那一點點成本,所以說,眼光放長遠一些,不要隻盯著眼前。”
“我明白了方少爺。”
“王同,你讓梁叔去秦家一趟,將老爺子和秦江、秦倫接過來,家中若是沒有重要的東西,就不要了,所有東西重新采買,郭嫂,後院有四間房,你們就在這裏住下來,這樣就不用來迴跑那麽遠,省下來的時間可以看店,或者休息。”
秦江和秦倫是郭穎膝下的二子,由於家境貧困,這倆孩子一直沒有機會接受教育。平日裏他倆鬥雞走狗、爬樹掏鳥蛋之類的事沒少幹。與其讓他倆這麽虛度光陰,倒不如來店裏幫襯著些,這樣郭穎也能輕鬆一點,待到日後時機成熟,方孟再替他們尋覓一家私塾就讀,如此一來,也算對得起秦怒這位老人家了。
郭穎正苦惱西市與家中的距離太過漫長,沒想到方孟連這個都想到了,頓時感動道:“多謝方少爺。”
“郭嫂,以後秦家食肆就看你的了,我不會對你的經營指手畫腳,隻有一個要求,咱們堂堂正正做生意,不耍陰招,不訛人,誠信為本,所有的價格都要擺在明麵上來,隻要做到這點,咱們就站住了理,有理誰也不怕。”
“我明白的。”
“那我就不囉嗦了,雖然教了你迴鍋肉,但還是要多練一練,我先寫一張海報,放在門口,為明天開業預熱。”
“什麽叫海報?”
方孟也不解釋:“你等著看就知道了。”
他早有準備,從馬車裏麵拿出了一張a2左右大小的五雲紙鋪在幹淨的桌麵上。
這些餐桌是他找蘇韶安排人照著現代飯館的尺寸來打造的,與這個時代的飯桌有著天壤之別。
這個時代的飯桌不僅矮,坐下來還得盤膝,宮宴的時候,方孟就受夠了,當時起身雙腿發麻,感覺兩條腿都不是自己的了。
太受罪了。
如今這個餐桌,不僅舒適,也更為美觀。
昨天,方孟心癢難耐,當即就抬了一張餐桌四張餐椅迴方府,惹得郭穎一臉的幽怨。
好在方孟定的夠多,三十多張餐桌,暫時夠用了。
“秦家食肆,全新菜品,保證你沒吃過,八月十九開業大酬賓,當天半價,一碗迴鍋肉隻需一百文,一碗紅燒肉或者扣肉隻需一百五十文,十串烤串隻需一百文,第二天價格全部恢複,走過路過不要錯過,隻要客官說了一句不好吃,本店一文錢不收,免費請您。”
郭穎發愁道:“方少爺,這價格如此昂貴,真的會有人來嗎?而且最後麵……若是他們違心說不好吃,那我們豈不是虧了?”
方孟哈哈一笑:“郭嫂,若是說經營食肆,我可能比不過你,但做廣告和把握人心,你可就不是我的對手了,放心吧,我保證,明天食肆的生意絕對超乎你的想象,貼出去吧。”
郭嫂半信半疑的拿著五雲紙,將紙張糊在了牆上。
沒多久,就有人看到了這張公示,頓時來了興趣,但是當他們看到上麵的字跡時,腦中頓時轟然作響,若不是郭穎虎視眈眈守著,他們已經開始哄搶了。
“這是什麽字體?為何我從未見過?”
“好字,好字啊,用筆勁健挺拔又不失嫵媚,遊絲行空,如同春雨纏綿,真是好字。”
“不知是何方神聖,竟然能寫出如此美妙的字體,讓在下恨不得此時便臨摹。”
“你們不要隻看字,看看內容,這紅燒肉和扣肉是何物,迴鍋肉和烤串又是何物?”
“小弟也不知,不過看這昂貴的價格,想來不是凡品。”
“嘿嘿,明日來嚐一嚐不就是了。”
“在下可吃不起,一百文錢,可是五張五雲紙。”
“你傻啊,沒看到後麵隻要說一句不好吃,就能免費嗎?到時候即便很好吃,隻要你不承認,不就不用付錢了?”
“我等乃是讀書人,若是難吃還道罷了,如果真的好吃,如何能說出違心之言?在下做不出此等違背聖人教誨之事。”
“不管了,明天我定然要來此嚐一嚐,究竟是何美食,能讓店家說出如此狂妄之言,若是味道不好,我定不罷休。”
隨著觀看公示的人越來越多,秦家食肆也算是初步打響了名聲。
就在方孟擺弄食肆時。
皇宮之中,陸正年與方若臻和金景二人正在禦書房商議。
……
靜謐的氣氛中,陸正年開口。
“怨鬼有把握嗎?”
此話,已經表明了他的態度。
雖然榮登大寶二十餘年,但小皇子一直是他心中的一根刺,隻要小皇子在世一日,他就不可能睡得安穩。
既然方若臻有了小皇子的下落,並且對此做出了部署,陸正年當然沒有理由拒絕。
方若臻道:“皇上,怨鬼這麽多年還未失過手,微臣保證,萬無一失。”
陸正年喟然一歎:“方愛卿,金愛卿,自從朕登基上位之後,這大風……應當是比先皇治理的要好吧?為何還有人要興風作浪?難道要將大風攪亂,迴到先皇治理時民不聊生、易子而食的亂象他們才滿意?”
金景躬身道:“陛下不必如此慍怒,世人誰不知您是中興之主,先皇將大風敗落的千瘡百孔,是陛下您勵精圖治,日理萬機,勤勉克己,這才將大風這艘到處漏水的大船給拉迴了正軌,陛下的功績,後人自有評判。”
方若臻森冷道:“陛下仁慈,但也不用心懷愧意,那人活著,隻會成為他人對抗朝廷的借口,日後遺患無窮。”
“朕又何嚐不知,但那人與朕畢竟是兄弟。”
方若臻跪拜:“陛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請皇上賜予微臣臨時決斷之權。”
陸正年心知,這是方若臻為自己解決後顧之憂,他不能讓對方寒心:“罷了,罷了,方愛卿,朕會密令關盟配合你行動。”
“多謝皇上。”
“月國公那裏,到時候金愛卿想好說辭,不要讓月國公對朕產生嫌隙。”
丁開遠畢竟對於大風來說還是有功勞的,陸正年不想與這位可愛可敬的國公越走越遠。
金景道:“臣遵旨。”
“方愛卿,倒是你家的那個小娃子,有幾分護犢子。”
“陛下勿怪。”
陸正年大手一揮:“朕怎麽會怪一個孩子,隻是沒想到,小小年紀便如此重情重義,真是讓朕刮目相看啊。”
“這孩子是蠢了一些,他沒別的優點,就是重情義。”
陸正年笑道:“方愛卿此言差矣,前些日子,這孩子可是連做了三首詩詞,技驚全場,如今那首蝶戀花,已經開始傳唱開了,整個明京城誰人不知?連後宮也沒有幸免。至於另外的那兩首詩,咱們的文臣武將可是喜歡得緊,聽聞蒯愛卿和王愛卿家的門檻都被其他大臣踏破了,他們為的就是一睹方孟的墨寶。”
聽到這裏,金景羨慕的口水都流出來了,他也看過那兩首詩,當時就驚為天人。
他怎麽也沒想到,一個喜愛做美食的孩子,怎麽在書法上也有如此之高的造詣,為此,他央求方若臻將方孟的墨寶讓他幾幅,可惜,方若臻以方孟不喜練字為由給搪塞了過去。
金景哪裏會信方若臻這蹩腳的理由,正琢磨著怎麽忽悠方孟,從他那裏掏點東西出來。
看著已經裝修完成的店麵,他滿意的點點頭。
“少爺,這還是老仆第一次見這種裝潢,果真稀奇。”
王同這幾天一直在忙碌食肆,連方府的事情都沒時間管理。
“郭嫂,你看如何?”
方孟借鑒的是二十一世紀,燒臘飯館的格局,裏麵的食材全部曝光在眼皮子底下,由客人點餐,然後自主取餐。
郭穎與他一起過來,如此新穎的食肆,她有些不明所以。
當方孟將經營方式跟她講述了一遍之後,郭穎還是很憂慮,畢竟這種經營理念是她第一次聽說。
方孟卻一點都不擔心,隻要味道衛生過關,就不怕沒有客人光顧。
酒香不怕巷子深。
千萬不要小瞧當今時代那些腰纏萬貫之人,他們不僅財富驚人而且出手闊綽。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對於這些富豪來說更是如此。他們平日裏對食物品質和口感極其講究,不惜花費重金去品嚐各種珍饈美饌、山珍海味。一年下來光用在飲食方麵的開銷就絕非小數,普通人可能連想都不敢想!
“郭嫂,豬肉和羊肉的供應有沒有解決?”
郭穎點頭:“我昨日與人談了,從明天起,每天將固定的肉塊送來,不用我們自己切。”
“如此便好,”方孟滿意道:“如果麵對的是一整頭豬,僅憑你一個人絕對是應付不來的。畢竟殺豬可不是一件輕鬆活,而那些能夠熟練地將豬肉切割成塊兒的人呢?咱們不妨多付點工錢給他們吧!別去計較這點蠅頭小利了,要知道,提高工作效率才是至關重要的。一旦效率上去了,咱們最終獲得的收益將會遠遠超過現在所付出的那一點點成本,所以說,眼光放長遠一些,不要隻盯著眼前。”
“我明白了方少爺。”
“王同,你讓梁叔去秦家一趟,將老爺子和秦江、秦倫接過來,家中若是沒有重要的東西,就不要了,所有東西重新采買,郭嫂,後院有四間房,你們就在這裏住下來,這樣就不用來迴跑那麽遠,省下來的時間可以看店,或者休息。”
秦江和秦倫是郭穎膝下的二子,由於家境貧困,這倆孩子一直沒有機會接受教育。平日裏他倆鬥雞走狗、爬樹掏鳥蛋之類的事沒少幹。與其讓他倆這麽虛度光陰,倒不如來店裏幫襯著些,這樣郭穎也能輕鬆一點,待到日後時機成熟,方孟再替他們尋覓一家私塾就讀,如此一來,也算對得起秦怒這位老人家了。
郭穎正苦惱西市與家中的距離太過漫長,沒想到方孟連這個都想到了,頓時感動道:“多謝方少爺。”
“郭嫂,以後秦家食肆就看你的了,我不會對你的經營指手畫腳,隻有一個要求,咱們堂堂正正做生意,不耍陰招,不訛人,誠信為本,所有的價格都要擺在明麵上來,隻要做到這點,咱們就站住了理,有理誰也不怕。”
“我明白的。”
“那我就不囉嗦了,雖然教了你迴鍋肉,但還是要多練一練,我先寫一張海報,放在門口,為明天開業預熱。”
“什麽叫海報?”
方孟也不解釋:“你等著看就知道了。”
他早有準備,從馬車裏麵拿出了一張a2左右大小的五雲紙鋪在幹淨的桌麵上。
這些餐桌是他找蘇韶安排人照著現代飯館的尺寸來打造的,與這個時代的飯桌有著天壤之別。
這個時代的飯桌不僅矮,坐下來還得盤膝,宮宴的時候,方孟就受夠了,當時起身雙腿發麻,感覺兩條腿都不是自己的了。
太受罪了。
如今這個餐桌,不僅舒適,也更為美觀。
昨天,方孟心癢難耐,當即就抬了一張餐桌四張餐椅迴方府,惹得郭穎一臉的幽怨。
好在方孟定的夠多,三十多張餐桌,暫時夠用了。
“秦家食肆,全新菜品,保證你沒吃過,八月十九開業大酬賓,當天半價,一碗迴鍋肉隻需一百文,一碗紅燒肉或者扣肉隻需一百五十文,十串烤串隻需一百文,第二天價格全部恢複,走過路過不要錯過,隻要客官說了一句不好吃,本店一文錢不收,免費請您。”
郭穎發愁道:“方少爺,這價格如此昂貴,真的會有人來嗎?而且最後麵……若是他們違心說不好吃,那我們豈不是虧了?”
方孟哈哈一笑:“郭嫂,若是說經營食肆,我可能比不過你,但做廣告和把握人心,你可就不是我的對手了,放心吧,我保證,明天食肆的生意絕對超乎你的想象,貼出去吧。”
郭嫂半信半疑的拿著五雲紙,將紙張糊在了牆上。
沒多久,就有人看到了這張公示,頓時來了興趣,但是當他們看到上麵的字跡時,腦中頓時轟然作響,若不是郭穎虎視眈眈守著,他們已經開始哄搶了。
“這是什麽字體?為何我從未見過?”
“好字,好字啊,用筆勁健挺拔又不失嫵媚,遊絲行空,如同春雨纏綿,真是好字。”
“不知是何方神聖,竟然能寫出如此美妙的字體,讓在下恨不得此時便臨摹。”
“你們不要隻看字,看看內容,這紅燒肉和扣肉是何物,迴鍋肉和烤串又是何物?”
“小弟也不知,不過看這昂貴的價格,想來不是凡品。”
“嘿嘿,明日來嚐一嚐不就是了。”
“在下可吃不起,一百文錢,可是五張五雲紙。”
“你傻啊,沒看到後麵隻要說一句不好吃,就能免費嗎?到時候即便很好吃,隻要你不承認,不就不用付錢了?”
“我等乃是讀書人,若是難吃還道罷了,如果真的好吃,如何能說出違心之言?在下做不出此等違背聖人教誨之事。”
“不管了,明天我定然要來此嚐一嚐,究竟是何美食,能讓店家說出如此狂妄之言,若是味道不好,我定不罷休。”
隨著觀看公示的人越來越多,秦家食肆也算是初步打響了名聲。
就在方孟擺弄食肆時。
皇宮之中,陸正年與方若臻和金景二人正在禦書房商議。
……
靜謐的氣氛中,陸正年開口。
“怨鬼有把握嗎?”
此話,已經表明了他的態度。
雖然榮登大寶二十餘年,但小皇子一直是他心中的一根刺,隻要小皇子在世一日,他就不可能睡得安穩。
既然方若臻有了小皇子的下落,並且對此做出了部署,陸正年當然沒有理由拒絕。
方若臻道:“皇上,怨鬼這麽多年還未失過手,微臣保證,萬無一失。”
陸正年喟然一歎:“方愛卿,金愛卿,自從朕登基上位之後,這大風……應當是比先皇治理的要好吧?為何還有人要興風作浪?難道要將大風攪亂,迴到先皇治理時民不聊生、易子而食的亂象他們才滿意?”
金景躬身道:“陛下不必如此慍怒,世人誰不知您是中興之主,先皇將大風敗落的千瘡百孔,是陛下您勵精圖治,日理萬機,勤勉克己,這才將大風這艘到處漏水的大船給拉迴了正軌,陛下的功績,後人自有評判。”
方若臻森冷道:“陛下仁慈,但也不用心懷愧意,那人活著,隻會成為他人對抗朝廷的借口,日後遺患無窮。”
“朕又何嚐不知,但那人與朕畢竟是兄弟。”
方若臻跪拜:“陛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請皇上賜予微臣臨時決斷之權。”
陸正年心知,這是方若臻為自己解決後顧之憂,他不能讓對方寒心:“罷了,罷了,方愛卿,朕會密令關盟配合你行動。”
“多謝皇上。”
“月國公那裏,到時候金愛卿想好說辭,不要讓月國公對朕產生嫌隙。”
丁開遠畢竟對於大風來說還是有功勞的,陸正年不想與這位可愛可敬的國公越走越遠。
金景道:“臣遵旨。”
“方愛卿,倒是你家的那個小娃子,有幾分護犢子。”
“陛下勿怪。”
陸正年大手一揮:“朕怎麽會怪一個孩子,隻是沒想到,小小年紀便如此重情重義,真是讓朕刮目相看啊。”
“這孩子是蠢了一些,他沒別的優點,就是重情義。”
陸正年笑道:“方愛卿此言差矣,前些日子,這孩子可是連做了三首詩詞,技驚全場,如今那首蝶戀花,已經開始傳唱開了,整個明京城誰人不知?連後宮也沒有幸免。至於另外的那兩首詩,咱們的文臣武將可是喜歡得緊,聽聞蒯愛卿和王愛卿家的門檻都被其他大臣踏破了,他們為的就是一睹方孟的墨寶。”
聽到這裏,金景羨慕的口水都流出來了,他也看過那兩首詩,當時就驚為天人。
他怎麽也沒想到,一個喜愛做美食的孩子,怎麽在書法上也有如此之高的造詣,為此,他央求方若臻將方孟的墨寶讓他幾幅,可惜,方若臻以方孟不喜練字為由給搪塞了過去。
金景哪裏會信方若臻這蹩腳的理由,正琢磨著怎麽忽悠方孟,從他那裏掏點東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