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知青男主拋棄的孩子 08
快穿:炮灰他媽手撕劇本打臉成神 作者:楊八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管知青所裏有什麽矛盾,改變不了的是每天早上的上工。第二天,周希若他們才算真正開始了下鄉的生活。一大早五點多,負責管知青的大隊幹部就來知青所,把新來的知青叫了起來。村裏人的生活都是早睡早起,所以大家上工都是起一個大早。知青也就隻能入鄉隨俗。
老知青早就習慣了,但是新來的四人從沒有這麽早起過,紛紛叫苦不迭。不過更苦的還在後麵。大隊長為了體現公平,所有知青們都是一樣的活兒,男知青一畝地,女知青半畝地,除了能算工分,每年自己地裏的收成還能分到一部分作為口糧。所以在這裏過好過壞,就跟村裏人一樣,全看地裏的收成。
大隊幹部給周希若他們分好工作,便離開了。周希若和錢欣正好分到一畝地。另外兩名男知青一人一畝。
周希若倆人站在田裏,倆人臉色都不好,雖然周希若在眾人麵前表現的很大度,但是心裏實際上十分討厭錢欣。
錢欣對周希若的討厭是直接表現在明麵上的,她直接在地上畫了一個線,說道:“咱們一人一半,互不打擾。”
說完便開始研究領到的農具如何用。周希若沒說什麽,這也是她的意思。她上輩子嫁給了當地人,也經常會下地,這些活兒她早就熟悉了,哪像錢欣什麽都不會。錢欣主動開口撇清界限,倒省了她的麻煩。
不過,即使周希若這些活兒都會,但是她並不想幹,上輩子她就是,天天下地曬得又黃又黑,完全融入了當地,這並不是她想要的。
所以她走到旁邊的樹陰涼下,看著錢欣在那裏折騰,心裏思索著下麵該怎麽辦。知青下鄉是必須要賺工分的。當務之急,是要先換一個工作。但是在村裏好工作早就被當地人搶去了,根本輪不到知青。而且換句話講,像看倉庫這種當地人心裏的完美工作,在周希若看來就是浪費時間。她現在有兩個目標,第一個是自己創業開廠,讓村裏人出資入股,之前好些富起來的人都是靠著這種方法。但是這個難度有點大,得等自己混出些名堂,才能讓村民信服。第二個是去城裏開公營攤位,以村裏的名義開攤位,即使賺到的大部分錢都要上交給村裏,但是總還能撈到些好處,比種地強很多。上輩子,廖彥謹發家致富的故事家喻戶曉,他最開始就是靠擺公營攤位賺到了第一桶金。
周希若這邊思索著如何才能說服村裏讓自己擺攤。另一邊錢欣幹了一身汗,才翻了一點地。她看了看舒舒服服在樹底下乘涼的周希若,大大的翻了個白眼。雖然錢欣也不喜歡下地,但是既然下鄉就是要幹農活,這個覺悟她還是有的,所以見周希若偷懶,她是越發瞧不上。
周希若並不在乎錢欣的想法,她也不打算一直偷懶,因為她知道隊裏的人會巡邏,查看知青們的進度,畢竟工分也不是白拿的。於是她看時間差不多了,便開始熟練的翻地,幹了一會兒竟然就超過了錢欣的進度,把錢欣看的目瞪口呆。
知青們幹了一天活兒,到了晚上都累的不行,尤其是新來的知青個個累得懷疑人生。即使是周希若也累的不想說話。畢竟這輩子重生迴來,她已經在城裏過了好多年不用下地幹活兒的日子,突然幹起農活,也累的受不了。
不過她心裏還裝著事兒,吃了飯洗了澡,她便出門了。她剛剛已經想到了換工作的辦法。在這裏她唯一能依靠的人就是廖彥謹。畢竟兩人是老鄉,而且她還給了廖彥謹那麽寶貴的消息,就憑著這個,她相信廖彥謹一定會幫自己的。而且廖彥謹是大隊長的女婿,在村裏想做什麽最重要還是大隊長點頭,所以也隻有他能幫上自己。
另一邊,廖彥謹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惦記上了。在晚飯的時候,宮家人一樣一邊聊天一邊吃飯。廖彥謹其實還挺喜歡宮家的氛圍,即使宮黛的兩個嫂子對宮黛有些意見,但是大家不吵不鬧,都很團結和睦的過日子。廖彥謹很喜歡這種感覺,這是他在家的時候從沒體會過的。想到這裏,正好宮大隊長在問廖彥謹有沒有首都的消息。
廖彥謹便順勢說道:“我聽說近幾年可能要恢複高考了。”周希若說的話他並沒有完全相信,但是高考恢複這個事兒,他覺得是真的。對這個事情,他不像周希若,他沒想私藏這個消息。拿到消息後,他第一時間就想告訴宮隊長。畢竟不想知青還能通過迴城指標離開農村,這裏的孩子想去大城市,可能唯一的方式就是考大學了。而農村的孩子基礎一般都很差,所以早知道這個消息,就能早一些複習的時間。
宮隊長聽到這話,連飯都不吃了,不可置信地問道:“真的假的,消息可靠嗎?”這消息可是翻天覆地的大消息,所以宮隊長一時不敢相信。
“八九不離十。而且這事兒寧可信其有。多複習一天就多些保障。”廖彥謹怕宮隊長不重視,連忙勸說道。
其他人也都停下了筷子,聽著倆人說話。這消息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大消息也是好消息。
宮黛猜測這消息估計是女主告訴廖彥謹的,這跟自己拿到的劇情一樣,女主將高考恢複的消息告訴廖彥謹,獲得了對方的好感。不過原劇情中,女主並沒有這麽早就告訴廖彥謹。估計是因為第一天的矛盾,讓女主有了危機感。
“小廖說得對,早準備,省的到時候萬一真開了高考,咱們兩眼一摸瞎。”王美華也連忙勸說道。要知道這年頭高中生都很了不起了,別說大學生。要是她家能出個大學生,她出去都覺得有麵子。
宮隊長抽了口煙杆子,說道:“黛黛,你明天不用管家裏的活兒了,去趟城裏,告訴你二哥一聲。咱家最有希望考上高中的,就是你二哥和小廖了,你到時候讓你哥請假,和你一起順便去買點課本,讓你哥和小廖複習。”然後他看了一眼廖彥謹,說道:“待會兒吃完飯,小廖咱們商量下,這事兒不能就讓咱們撈好處,得告訴村裏人。不管相不相信,多學習總是好事兒”
老知青早就習慣了,但是新來的四人從沒有這麽早起過,紛紛叫苦不迭。不過更苦的還在後麵。大隊長為了體現公平,所有知青們都是一樣的活兒,男知青一畝地,女知青半畝地,除了能算工分,每年自己地裏的收成還能分到一部分作為口糧。所以在這裏過好過壞,就跟村裏人一樣,全看地裏的收成。
大隊幹部給周希若他們分好工作,便離開了。周希若和錢欣正好分到一畝地。另外兩名男知青一人一畝。
周希若倆人站在田裏,倆人臉色都不好,雖然周希若在眾人麵前表現的很大度,但是心裏實際上十分討厭錢欣。
錢欣對周希若的討厭是直接表現在明麵上的,她直接在地上畫了一個線,說道:“咱們一人一半,互不打擾。”
說完便開始研究領到的農具如何用。周希若沒說什麽,這也是她的意思。她上輩子嫁給了當地人,也經常會下地,這些活兒她早就熟悉了,哪像錢欣什麽都不會。錢欣主動開口撇清界限,倒省了她的麻煩。
不過,即使周希若這些活兒都會,但是她並不想幹,上輩子她就是,天天下地曬得又黃又黑,完全融入了當地,這並不是她想要的。
所以她走到旁邊的樹陰涼下,看著錢欣在那裏折騰,心裏思索著下麵該怎麽辦。知青下鄉是必須要賺工分的。當務之急,是要先換一個工作。但是在村裏好工作早就被當地人搶去了,根本輪不到知青。而且換句話講,像看倉庫這種當地人心裏的完美工作,在周希若看來就是浪費時間。她現在有兩個目標,第一個是自己創業開廠,讓村裏人出資入股,之前好些富起來的人都是靠著這種方法。但是這個難度有點大,得等自己混出些名堂,才能讓村民信服。第二個是去城裏開公營攤位,以村裏的名義開攤位,即使賺到的大部分錢都要上交給村裏,但是總還能撈到些好處,比種地強很多。上輩子,廖彥謹發家致富的故事家喻戶曉,他最開始就是靠擺公營攤位賺到了第一桶金。
周希若這邊思索著如何才能說服村裏讓自己擺攤。另一邊錢欣幹了一身汗,才翻了一點地。她看了看舒舒服服在樹底下乘涼的周希若,大大的翻了個白眼。雖然錢欣也不喜歡下地,但是既然下鄉就是要幹農活,這個覺悟她還是有的,所以見周希若偷懶,她是越發瞧不上。
周希若並不在乎錢欣的想法,她也不打算一直偷懶,因為她知道隊裏的人會巡邏,查看知青們的進度,畢竟工分也不是白拿的。於是她看時間差不多了,便開始熟練的翻地,幹了一會兒竟然就超過了錢欣的進度,把錢欣看的目瞪口呆。
知青們幹了一天活兒,到了晚上都累的不行,尤其是新來的知青個個累得懷疑人生。即使是周希若也累的不想說話。畢竟這輩子重生迴來,她已經在城裏過了好多年不用下地幹活兒的日子,突然幹起農活,也累的受不了。
不過她心裏還裝著事兒,吃了飯洗了澡,她便出門了。她剛剛已經想到了換工作的辦法。在這裏她唯一能依靠的人就是廖彥謹。畢竟兩人是老鄉,而且她還給了廖彥謹那麽寶貴的消息,就憑著這個,她相信廖彥謹一定會幫自己的。而且廖彥謹是大隊長的女婿,在村裏想做什麽最重要還是大隊長點頭,所以也隻有他能幫上自己。
另一邊,廖彥謹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惦記上了。在晚飯的時候,宮家人一樣一邊聊天一邊吃飯。廖彥謹其實還挺喜歡宮家的氛圍,即使宮黛的兩個嫂子對宮黛有些意見,但是大家不吵不鬧,都很團結和睦的過日子。廖彥謹很喜歡這種感覺,這是他在家的時候從沒體會過的。想到這裏,正好宮大隊長在問廖彥謹有沒有首都的消息。
廖彥謹便順勢說道:“我聽說近幾年可能要恢複高考了。”周希若說的話他並沒有完全相信,但是高考恢複這個事兒,他覺得是真的。對這個事情,他不像周希若,他沒想私藏這個消息。拿到消息後,他第一時間就想告訴宮隊長。畢竟不想知青還能通過迴城指標離開農村,這裏的孩子想去大城市,可能唯一的方式就是考大學了。而農村的孩子基礎一般都很差,所以早知道這個消息,就能早一些複習的時間。
宮隊長聽到這話,連飯都不吃了,不可置信地問道:“真的假的,消息可靠嗎?”這消息可是翻天覆地的大消息,所以宮隊長一時不敢相信。
“八九不離十。而且這事兒寧可信其有。多複習一天就多些保障。”廖彥謹怕宮隊長不重視,連忙勸說道。
其他人也都停下了筷子,聽著倆人說話。這消息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大消息也是好消息。
宮黛猜測這消息估計是女主告訴廖彥謹的,這跟自己拿到的劇情一樣,女主將高考恢複的消息告訴廖彥謹,獲得了對方的好感。不過原劇情中,女主並沒有這麽早就告訴廖彥謹。估計是因為第一天的矛盾,讓女主有了危機感。
“小廖說得對,早準備,省的到時候萬一真開了高考,咱們兩眼一摸瞎。”王美華也連忙勸說道。要知道這年頭高中生都很了不起了,別說大學生。要是她家能出個大學生,她出去都覺得有麵子。
宮隊長抽了口煙杆子,說道:“黛黛,你明天不用管家裏的活兒了,去趟城裏,告訴你二哥一聲。咱家最有希望考上高中的,就是你二哥和小廖了,你到時候讓你哥請假,和你一起順便去買點課本,讓你哥和小廖複習。”然後他看了一眼廖彥謹,說道:“待會兒吃完飯,小廖咱們商量下,這事兒不能就讓咱們撈好處,得告訴村裏人。不管相不相信,多學習總是好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