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有糧隻是有了打勝仗的基礎,要驅逐韃虜光複中原還得要靠軍事實力。經過幾年的潛心建設,霹靂軍的陸軍可謂兵強馬壯,截止到霹靂軍十四年底,已有二十萬野戰軍和五十萬民兵預備役,蓄有戰馬十五萬匹,大小火炮超過二千門。海軍雖然沒有達到《海軍發展綱要》的進度,但也是千帆林立,擁有一百艘主力戰艦和數百艘輔助船隻。水兵總人數達到了十萬人,其中有六萬水手和四萬餘人的海軍陸戰隊。在十餘處大型軍港及數十處補給據點的支撐下,控製著縱橫數萬裏的水域,已成為不折不扣的四海霸主。
隨著抗蒙形勢的變化和技術發展,霹靂軍的編製和裝備也在不斷調整變化。陸軍野戰集團軍統一調整為下轄四師一旅的編製,即每個集團軍下轄一個重型步兵師、二個輕型步兵師、一個騎兵師及一個軍部直屬旅,兵員增加至五萬三千人。各師乃是主戰單位,裝備有重型火炮二十四門,中型和輕型火炮一百餘門。軍部直屬旅五千人,由偵察團、特種團和通訊、警衛等部隊組成。民兵預備役部隊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要地守備部隊,分別駐守在州府和重要的堡壘、關隘及兵工廠等要地;另一部分則是隨野戰軍行動的輜重部隊,隨擔著運輸後勤任務。
軍隊的戰力由多種因素構成,其中訓練、後勤、裝備尤為重要,這三個方麵也是歐陽軒最關注之事。按照他的要求,總參謀長曾勇牽頭製定了十萬餘字《陸上野戰軍訓練大綱》,用以指導訓練。對於基層的軍官和士兵來說,軍事訓練主要分為體能、武器使用、紀律養成和戰術協同等方麵。按照《大綱》要求,除了短暫的農忙時節不訓練外,野戰軍步兵每日皆需完成訓練計劃。其訓練日程極為緊湊,每日上午是體能和格鬥訓練,下午則是武器使用和戰術操演;晚上則是學習,包括文化課、戰術理論和政治學習討論。每隔十日,還要進行一次全副武裝的長途百裏行軍,每人需要負重六十斤以上。曹軒、昝萬壽、張鈺等人本就治軍嚴厲,實際的訓練強度還要超出《大綱》不少。
炮兵、醫療兵、工兵等技術兵種的訓練強度比步兵減半,但訓煉的時間並沒有減少,除了專業理論學習外,更要定期考核實際操作技能,補考不合格者會被轉入非技術兵種或預備役。與技術兵種一樣,騎術考核不過關的騎兵,也會被轉為步兵。與步兵相比,作為軍中菁英騎兵,雖然平常的體能訓練減半,但仍然要進行十日一次的負重長途行軍——不是騎馬,而是徒步。雖說有了大理這個產馬地,又從蕃區和海外購入了大量的馬匹,但霹靂軍的馬匹缺口仍然不小。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各軍都舍不得在訓練中使用戰馬,以節省馬力。
支撐高強度訓練的,是充裕的後勤保障。霹靂軍不缺糧,在吃方麵自然是管飽管夠,每日兩餐都有充足的油水,其中晚餐還肉類。按照歐陽軒“不僅要保證數量,也要保證質量”的要求,士兵的主食有大米、小麥、玉米,雜糧有豆類、土豆、紅薯,肉類主要是豬羊肉和禽肉,偶爾還有魚,新鮮蔬菜也是頓頓皆有。充足的飲食不僅讓士兵們極為滿意,士氣也十分高昂。話說,他們也找不到不滿意的理由,因為軍官也與他們同灶吃飯。按照霹靂軍傳統,軍官也和士兵一樣的夥食標準,並無特殊待遇。
高強度訓練讓士兵們變得又黑又壯,也帶來不少負麵效果——衣服鞋子磨損太快了。雖然一切要貼近實戰,但真槍真刀和實彈射擊在訓練中的次數畢竟並不多,故武器甲胄的磨損雖大,卻也在可接受範圍內。但衣服鞋子在每日的摸爬滾打中,難免會被劃破掛壞。在長途負重行軍特別是在雨後的道路行走之後,大部分士兵的鞋子都會損壞。後勤部門為野戰步兵配備的衣服有幹爽利汗麻衣和輕軟保暖的棉布衣服,鞋有草鞋、布鞋和皮鞋。一則基本每日都有訓練,另一則是士兵們多是窮苦出身,在訓練時都穿著麻衣和草鞋,將棉布衣服和布鞋和皮鞋都珍藏起來。故每名士兵每月要消耗的二件麻衣和四雙草鞋。
火器技術的進步不僅帶來戰術的變化,使得霹靂軍裝備由冷兵器和火器各半,變為以火器為主,刀矛盾為輔。以步兵為例,其主要裝備一支備彈一百發的火槍,配五枚手雷,另有一支兩尺長的刺刀,可裝配在火槍上成為短矛,用於近身肉搏。頭盔和甲胄由兩層組成,外層是皮甲,重要部位用鐵片加固,內層縫襯絲綢和棉布。這種複合甲防箭矢的效果極佳,也能防住彎刀劈砍,對長矛和錘類擊打武器也有一定防護效果。承擔突擊衝陣任務的步兵,則會配備全身鐵製板甲。這種鐵甲由水力驅動的冷鍛設備擠壓成型,重量不超過六十斤,但防護力遠超蒙軍和宋軍的鐵甲。
炮兵被歐陽軒稱之為戰爭之王,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兵種。火炮及防不及近,威力巨大但防禦薄弱,需要靠步兵和騎兵作保護。一旦敵軍特別是騎兵突入陣地,炮兵唯有引頸待戮之命。霹靂軍當然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因為這往往意味著全軍的一敗塗地。故總參謀部明確規定,出動炮兵必須有相當數量的步騎兵隨行。承擔保護任務的步兵或騎兵如果擅自出擊,導致炮兵被敵人偷襲,其指揮官會受到嚴厲處理,後果嚴重的會被當場處決。故霹靂軍的炮兵除了短刀和火槍,並沒有配備其它單兵武器,也沒有裝備甲胄,是軍中少有的無甲部隊。
騎兵也與步兵一樣,分為輕裝和突擊部隊。輕騎兵也被歐陽軒稱為龍騎兵,本質上是騎馬步兵,抵達戰場後下馬,列陣作戰。其配備的火槍比步兵更短更輕,甲胄也是輕便型,但配備的子彈和手雷數量是步兵的三倍。故名思義,突擊騎兵承擔的是衝擊敵陣和正麵截擊敵人騎兵的任務,也叫槍騎兵。他們裝備一把轉輪短火槍、一根三米餘長的騎矛、五顆手雷,還有一把長長的馬刀。其甲胄也與重步兵一樣為冷煆鐵甲,但隻有頭盔和胸甲,下半身並無甲胄。其座下戰馬也著甲甚少,隻有頭頸和胸前有綴了鐵片的皮甲。
霹靂軍根據身高、大小和體型,將戰馬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輕型馬,主要用於偵察、通訊等騎兵;第二種是中型馬,其爆發力、耐力和速度均衡,是霹靂軍龍騎兵和矛騎兵的主要戰馬,既用於長途奔襲,也用於敵人正麵作戰;第三種是重型馬,也叫挽馬,其體型大力量足,但速度慢,主要是炮兵部隊用於拖拽火炮。要培育專門的戰馬根本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以上戰馬隻是簡單按體格大小分類,並沒有形成專門的馬種。按照歐陽軒的命令,霹靂軍的戰馬管理部門已對優良馬種建了係譜,開始專門的馬種選育。
隨著抗蒙形勢的變化和技術發展,霹靂軍的編製和裝備也在不斷調整變化。陸軍野戰集團軍統一調整為下轄四師一旅的編製,即每個集團軍下轄一個重型步兵師、二個輕型步兵師、一個騎兵師及一個軍部直屬旅,兵員增加至五萬三千人。各師乃是主戰單位,裝備有重型火炮二十四門,中型和輕型火炮一百餘門。軍部直屬旅五千人,由偵察團、特種團和通訊、警衛等部隊組成。民兵預備役部隊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要地守備部隊,分別駐守在州府和重要的堡壘、關隘及兵工廠等要地;另一部分則是隨野戰軍行動的輜重部隊,隨擔著運輸後勤任務。
軍隊的戰力由多種因素構成,其中訓練、後勤、裝備尤為重要,這三個方麵也是歐陽軒最關注之事。按照他的要求,總參謀長曾勇牽頭製定了十萬餘字《陸上野戰軍訓練大綱》,用以指導訓練。對於基層的軍官和士兵來說,軍事訓練主要分為體能、武器使用、紀律養成和戰術協同等方麵。按照《大綱》要求,除了短暫的農忙時節不訓練外,野戰軍步兵每日皆需完成訓練計劃。其訓練日程極為緊湊,每日上午是體能和格鬥訓練,下午則是武器使用和戰術操演;晚上則是學習,包括文化課、戰術理論和政治學習討論。每隔十日,還要進行一次全副武裝的長途百裏行軍,每人需要負重六十斤以上。曹軒、昝萬壽、張鈺等人本就治軍嚴厲,實際的訓練強度還要超出《大綱》不少。
炮兵、醫療兵、工兵等技術兵種的訓練強度比步兵減半,但訓煉的時間並沒有減少,除了專業理論學習外,更要定期考核實際操作技能,補考不合格者會被轉入非技術兵種或預備役。與技術兵種一樣,騎術考核不過關的騎兵,也會被轉為步兵。與步兵相比,作為軍中菁英騎兵,雖然平常的體能訓練減半,但仍然要進行十日一次的負重長途行軍——不是騎馬,而是徒步。雖說有了大理這個產馬地,又從蕃區和海外購入了大量的馬匹,但霹靂軍的馬匹缺口仍然不小。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各軍都舍不得在訓練中使用戰馬,以節省馬力。
支撐高強度訓練的,是充裕的後勤保障。霹靂軍不缺糧,在吃方麵自然是管飽管夠,每日兩餐都有充足的油水,其中晚餐還肉類。按照歐陽軒“不僅要保證數量,也要保證質量”的要求,士兵的主食有大米、小麥、玉米,雜糧有豆類、土豆、紅薯,肉類主要是豬羊肉和禽肉,偶爾還有魚,新鮮蔬菜也是頓頓皆有。充足的飲食不僅讓士兵們極為滿意,士氣也十分高昂。話說,他們也找不到不滿意的理由,因為軍官也與他們同灶吃飯。按照霹靂軍傳統,軍官也和士兵一樣的夥食標準,並無特殊待遇。
高強度訓練讓士兵們變得又黑又壯,也帶來不少負麵效果——衣服鞋子磨損太快了。雖然一切要貼近實戰,但真槍真刀和實彈射擊在訓練中的次數畢竟並不多,故武器甲胄的磨損雖大,卻也在可接受範圍內。但衣服鞋子在每日的摸爬滾打中,難免會被劃破掛壞。在長途負重行軍特別是在雨後的道路行走之後,大部分士兵的鞋子都會損壞。後勤部門為野戰步兵配備的衣服有幹爽利汗麻衣和輕軟保暖的棉布衣服,鞋有草鞋、布鞋和皮鞋。一則基本每日都有訓練,另一則是士兵們多是窮苦出身,在訓練時都穿著麻衣和草鞋,將棉布衣服和布鞋和皮鞋都珍藏起來。故每名士兵每月要消耗的二件麻衣和四雙草鞋。
火器技術的進步不僅帶來戰術的變化,使得霹靂軍裝備由冷兵器和火器各半,變為以火器為主,刀矛盾為輔。以步兵為例,其主要裝備一支備彈一百發的火槍,配五枚手雷,另有一支兩尺長的刺刀,可裝配在火槍上成為短矛,用於近身肉搏。頭盔和甲胄由兩層組成,外層是皮甲,重要部位用鐵片加固,內層縫襯絲綢和棉布。這種複合甲防箭矢的效果極佳,也能防住彎刀劈砍,對長矛和錘類擊打武器也有一定防護效果。承擔突擊衝陣任務的步兵,則會配備全身鐵製板甲。這種鐵甲由水力驅動的冷鍛設備擠壓成型,重量不超過六十斤,但防護力遠超蒙軍和宋軍的鐵甲。
炮兵被歐陽軒稱之為戰爭之王,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兵種。火炮及防不及近,威力巨大但防禦薄弱,需要靠步兵和騎兵作保護。一旦敵軍特別是騎兵突入陣地,炮兵唯有引頸待戮之命。霹靂軍當然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因為這往往意味著全軍的一敗塗地。故總參謀部明確規定,出動炮兵必須有相當數量的步騎兵隨行。承擔保護任務的步兵或騎兵如果擅自出擊,導致炮兵被敵人偷襲,其指揮官會受到嚴厲處理,後果嚴重的會被當場處決。故霹靂軍的炮兵除了短刀和火槍,並沒有配備其它單兵武器,也沒有裝備甲胄,是軍中少有的無甲部隊。
騎兵也與步兵一樣,分為輕裝和突擊部隊。輕騎兵也被歐陽軒稱為龍騎兵,本質上是騎馬步兵,抵達戰場後下馬,列陣作戰。其配備的火槍比步兵更短更輕,甲胄也是輕便型,但配備的子彈和手雷數量是步兵的三倍。故名思義,突擊騎兵承擔的是衝擊敵陣和正麵截擊敵人騎兵的任務,也叫槍騎兵。他們裝備一把轉輪短火槍、一根三米餘長的騎矛、五顆手雷,還有一把長長的馬刀。其甲胄也與重步兵一樣為冷煆鐵甲,但隻有頭盔和胸甲,下半身並無甲胄。其座下戰馬也著甲甚少,隻有頭頸和胸前有綴了鐵片的皮甲。
霹靂軍根據身高、大小和體型,將戰馬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輕型馬,主要用於偵察、通訊等騎兵;第二種是中型馬,其爆發力、耐力和速度均衡,是霹靂軍龍騎兵和矛騎兵的主要戰馬,既用於長途奔襲,也用於敵人正麵作戰;第三種是重型馬,也叫挽馬,其體型大力量足,但速度慢,主要是炮兵部隊用於拖拽火炮。要培育專門的戰馬根本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以上戰馬隻是簡單按體格大小分類,並沒有形成專門的馬種。按照歐陽軒的命令,霹靂軍的戰馬管理部門已對優良馬種建了係譜,開始專門的馬種選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