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露出的大半張麵容,何言看到一張絕美的臉龐:櫻桃小口,鼻若玉蔥,宛如遠山含翠,眸子如秋水泛波,盡管帶著一絲羞惱之情,更顯得嬌豔動人,仿佛仙女降臨人間一般令人心動。即便是曾經見過的梁思琪,也無法與眼前這位女子相比,在容貌上,梁思琪至少遜色於她半籌。
“哼!”
顯然是因為何言毫不掩飾的目光,使得女子輕哼一聲。旁邊的白衣修士也隨之望了過來,麵色陰沉地道:“看什麽呢?再看就把你的眼珠子挖出來!”
“你!”
還未等何言開口,竹兒已經憤然而起,欲要反擊。卻被何言攔下,微笑著勸解:“罷了,不必為此小事與人爭執,那樣反倒失了我們的身份。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擔心打不過對方。”
竹兒滿臉怒氣地坐下。那男女二人倒也沒有再多說什麽,轉身離開了客棧。
竹兒依然憤憤不平,埋怨何言道:“讓您亂看,現在好了,被人一頓臭罵了吧!”
何言搖頭一笑:“罵就罵吧,反正又不會缺斤少兩。”
竹兒臉上依舊滿是幽怨,“以前也沒見您這麽能忍氣吞聲,看來全是為了那個女子。”
何言不由得苦笑不已。
飯後,二人從如意客棧離開,繼續踏上旅程。經過將近兩個時辰的跋涉,抵達湘源縣。
行進途中,何言的腦海中總是浮現出那女子的身影,期盼著能再次巧遇。可惜的是,始終未曾再見其蹤影。也許是她並未朝著這個方向前行,亦或是她趕路的速度更快一些。
湘源縣相較於寧遠縣而言,繁榮程度略顯不足……
荊南郡之內,從寧遠縣向南,漸行漸遠離潭州仙域核心之地,沿途縣城愈發顯得貧瘠而幽深。
然而比起偏僻落後的韶鎮,此處卻多了一份人間煙火的氣息。
何言攜著侍女竹兒,在湘源縣城的坊市上購置了靈符神香與祭拜所需的法器,更有各類法陣糕點與修煉布帛等物。
此地對他而言,猶如故土重遊般親切。
想當年,他的父母這對可憐的修士正是在此湘源縣經營著布帛生意,他在六歲的稚齡便隨雙親搬至此處修行生活,此地也成了他成長歲月中最長久的居所。
在這裏,他尚存著一些同修好友的記憶,盡管大多數人都遊手好閑,無所事事。
昔日,他隨何梁師兄重返故鄉之時,還會與那些舊日夥伴相聚,何梁也會前去拜訪曾經教導他們的啟蒙恩師以及諸多長輩修士。
然而今次,何言已無再度與此類不務正道之人糾纏的心思。
他們皆非修行大道之人。
購齊所需物品之後,他們在湘源縣城用過午膳,接著繼續南下行程。
一個多時辰過去,一行人來到了何家村。
這個村落之中,何氏一族占據主導,幾乎九成以上的村民都姓何。
村口屹立著一棵蒼老的樟木古樹,其粗壯需數位修士合力方能環抱。
何言迴憶起童年時期,倒黴蛋——也就是他本人——曾與何梁師兄一同在這棵古樟之下嬉戲玩耍,蕩起悠悠秋千。
隨著馬車在何家村的老宅門前停下,何言邁步下車。
眼前的場景既熟悉又略感疏離,兩個靈魂仿佛在此刻交融共鳴。過往的前世種種,此刻更像是久遠夢境的碎片。
眼前的宅邸,正是家族世代傳承的老宅,即便在整個何家村,也堪稱規模宏大。
那黑瓦白牆構築的三進四合院,散發著濃厚的本土修真氣息。
自幼年起,這棟祖宅雖然不曾長期有人居住,但始終得到妥善維護,未曾荒廢。父母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帶著他與何梁師兄迴來看望。
直至那次意外,父母在收購修煉材料的路上遭遇洪災劫難,從此消息全無。自此以後,家中的生意便交由忠誠管家老徐負責打理,但也時常迴到何家村來探望故土。
直到何梁師兄金榜題名,榮登舉人之位,出任寧遠縣守衛官職,才將家中生意變賣,舉族遷移至寧遠縣定居。
雖然近幾年每逢佳節,他們都仍會返迴何家村祭祖省親,但這宅院終究顯得有些荒涼。
屋外雜草叢生,大門也斑駁不堪。
“吱呀。”
何言在門口稍作停留,輕輕推開大門步入其中。
入門兩側分布著花園法陣,正麵則是一幅玄關石刻圖騰。左側小門通往一片菜園修煉區,此刻卻被肆意蔓延的雜草覆蓋。
地麵之上更是滋生出片片青苔。
再次推開垂花門,映入眼簾的是天井。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仍舊是那隻石質水缸。
原本環繞其旁種植的各種花草已被旺盛生長的雜草擠壓得失去了生存的空間,紛紛凋零枯敗。唯獨石缸內的睡蓮依舊生機勃勃,翠綠的葉片傲然挺立,宛如一道靈動的風景線。
這株睡蓮自他幼年開始便陪伴左右,見證了他一路走來的修行之路。
何言迴憶起幼時,娘親牽引著他與胞弟何梁,佇立於那時僅含數枚嫩葉的仙蓮之前,柔聲道:“梁兒、方兒,此仙蓮可美矣?”
“美哉。”
“確乎甚美。”
“吾願爾二人日後能如這仙蓮一般,修煉有成,繁衍門脈,愈多愈佳。”
腦海中這段記憶瞬間湧現,令何言心頭一熱,險些淚盈於睫。
此刻的他,雖非當年之何言,卻又實為彼何言。兩段記憶交融,再也無法分割開來。
遺憾的是,那仙蓮如今已覆蓋整個靈池,然而他與何梁,卻仍未修得繁衍門脈之力。
不知那在天際凝望著的娘親,心中是否會為此焦急憂慮。侍女翠竹望向沉思中的何言,提議道:“少爺,妾身去整理一番庭院。”
何言迴過神來,微微點頭。
隨之他也掃視周遭叢生的雜草,暗自發誓要有所作為。
就在此刻,外間傳來詢問之聲:“小梁子已然歸返否?”
一位手執法器的白發老者步入屋內,身後跟著挑擔行李的老鄧——此人正是住在山坡下的族祖何漢仁。
在何氏村落之中,何漢仁乃是最長一輩的尊者,亦是族中最具威望之人。
然而自何梁修為大增,任職縣令以來,在這何氏村落的地位更是無人能及。
往昔每逢何梁歸鄉,村民皆攜帶著各種禮物前來拜訪,就連輩分最高如何漢仁這般的人物也會親自登門相迎,一則是為了拉近關係,二來也有請何梁幫忙安排家族子弟入仕的心意。而何梁亦是盡量相助,如今寧遠縣衙中有兩位衙役即出自何氏村落,隻是由於何言、何梁自幼便居住於湘源縣,故與故鄉眾人並不十分親近,因此並未一同返迴。
何言朝著何漢仁行了個禮,淡笑道:“叔祖父,今年唯有孩兒歸來,兄長事務繁重,未能抽身。”
“啊?”
何漢仁似因何言話語中隱含之意稍感愕然,隨後眼中期待之情漸消,開口說道:“罷了,罷了,那我便不多打擾了。”
話畢便向外行去。
何言一時不明所以。
想那以往被人厭棄的倒黴蛋何梁迴到村子時趾高氣揚的模樣,今日村子之人對他避之唯恐不及倒也合情合理。
老鄧瞥了一眼何言,未置一詞,徑直扛著行李朝正廳而去。
何言遂言:“老鄧,湘源縣購置之物無需取出。”
老鄧點頭示意知曉。
緊接著半個時辰過去,何言已將天井內的雜草盡數除去,卻未再見一人登門來訪。
此番情景與昔日何梁返鄉時門前車馬絡繹不絕的情景相比,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料想必是何漢仁已將消息傳出。
對此,何言既感無奈又覺好笑,所謂衣錦還鄉,看來並非總是好事。
然而,應盡之事仍需擔當。
他於是從家中水井汲取清水,淨手洗臉,清冷的水汽撲麵而來。
隨後他朝仍在屋內忙碌的翠竹喚道:“竹兒,我去走訪一下鄰裏。”
待得翠竹應允之後,何言便踏出了大門。
“哼!”
顯然是因為何言毫不掩飾的目光,使得女子輕哼一聲。旁邊的白衣修士也隨之望了過來,麵色陰沉地道:“看什麽呢?再看就把你的眼珠子挖出來!”
“你!”
還未等何言開口,竹兒已經憤然而起,欲要反擊。卻被何言攔下,微笑著勸解:“罷了,不必為此小事與人爭執,那樣反倒失了我們的身份。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擔心打不過對方。”
竹兒滿臉怒氣地坐下。那男女二人倒也沒有再多說什麽,轉身離開了客棧。
竹兒依然憤憤不平,埋怨何言道:“讓您亂看,現在好了,被人一頓臭罵了吧!”
何言搖頭一笑:“罵就罵吧,反正又不會缺斤少兩。”
竹兒臉上依舊滿是幽怨,“以前也沒見您這麽能忍氣吞聲,看來全是為了那個女子。”
何言不由得苦笑不已。
飯後,二人從如意客棧離開,繼續踏上旅程。經過將近兩個時辰的跋涉,抵達湘源縣。
行進途中,何言的腦海中總是浮現出那女子的身影,期盼著能再次巧遇。可惜的是,始終未曾再見其蹤影。也許是她並未朝著這個方向前行,亦或是她趕路的速度更快一些。
湘源縣相較於寧遠縣而言,繁榮程度略顯不足……
荊南郡之內,從寧遠縣向南,漸行漸遠離潭州仙域核心之地,沿途縣城愈發顯得貧瘠而幽深。
然而比起偏僻落後的韶鎮,此處卻多了一份人間煙火的氣息。
何言攜著侍女竹兒,在湘源縣城的坊市上購置了靈符神香與祭拜所需的法器,更有各類法陣糕點與修煉布帛等物。
此地對他而言,猶如故土重遊般親切。
想當年,他的父母這對可憐的修士正是在此湘源縣經營著布帛生意,他在六歲的稚齡便隨雙親搬至此處修行生活,此地也成了他成長歲月中最長久的居所。
在這裏,他尚存著一些同修好友的記憶,盡管大多數人都遊手好閑,無所事事。
昔日,他隨何梁師兄重返故鄉之時,還會與那些舊日夥伴相聚,何梁也會前去拜訪曾經教導他們的啟蒙恩師以及諸多長輩修士。
然而今次,何言已無再度與此類不務正道之人糾纏的心思。
他們皆非修行大道之人。
購齊所需物品之後,他們在湘源縣城用過午膳,接著繼續南下行程。
一個多時辰過去,一行人來到了何家村。
這個村落之中,何氏一族占據主導,幾乎九成以上的村民都姓何。
村口屹立著一棵蒼老的樟木古樹,其粗壯需數位修士合力方能環抱。
何言迴憶起童年時期,倒黴蛋——也就是他本人——曾與何梁師兄一同在這棵古樟之下嬉戲玩耍,蕩起悠悠秋千。
隨著馬車在何家村的老宅門前停下,何言邁步下車。
眼前的場景既熟悉又略感疏離,兩個靈魂仿佛在此刻交融共鳴。過往的前世種種,此刻更像是久遠夢境的碎片。
眼前的宅邸,正是家族世代傳承的老宅,即便在整個何家村,也堪稱規模宏大。
那黑瓦白牆構築的三進四合院,散發著濃厚的本土修真氣息。
自幼年起,這棟祖宅雖然不曾長期有人居住,但始終得到妥善維護,未曾荒廢。父母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帶著他與何梁師兄迴來看望。
直至那次意外,父母在收購修煉材料的路上遭遇洪災劫難,從此消息全無。自此以後,家中的生意便交由忠誠管家老徐負責打理,但也時常迴到何家村來探望故土。
直到何梁師兄金榜題名,榮登舉人之位,出任寧遠縣守衛官職,才將家中生意變賣,舉族遷移至寧遠縣定居。
雖然近幾年每逢佳節,他們都仍會返迴何家村祭祖省親,但這宅院終究顯得有些荒涼。
屋外雜草叢生,大門也斑駁不堪。
“吱呀。”
何言在門口稍作停留,輕輕推開大門步入其中。
入門兩側分布著花園法陣,正麵則是一幅玄關石刻圖騰。左側小門通往一片菜園修煉區,此刻卻被肆意蔓延的雜草覆蓋。
地麵之上更是滋生出片片青苔。
再次推開垂花門,映入眼簾的是天井。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仍舊是那隻石質水缸。
原本環繞其旁種植的各種花草已被旺盛生長的雜草擠壓得失去了生存的空間,紛紛凋零枯敗。唯獨石缸內的睡蓮依舊生機勃勃,翠綠的葉片傲然挺立,宛如一道靈動的風景線。
這株睡蓮自他幼年開始便陪伴左右,見證了他一路走來的修行之路。
何言迴憶起幼時,娘親牽引著他與胞弟何梁,佇立於那時僅含數枚嫩葉的仙蓮之前,柔聲道:“梁兒、方兒,此仙蓮可美矣?”
“美哉。”
“確乎甚美。”
“吾願爾二人日後能如這仙蓮一般,修煉有成,繁衍門脈,愈多愈佳。”
腦海中這段記憶瞬間湧現,令何言心頭一熱,險些淚盈於睫。
此刻的他,雖非當年之何言,卻又實為彼何言。兩段記憶交融,再也無法分割開來。
遺憾的是,那仙蓮如今已覆蓋整個靈池,然而他與何梁,卻仍未修得繁衍門脈之力。
不知那在天際凝望著的娘親,心中是否會為此焦急憂慮。侍女翠竹望向沉思中的何言,提議道:“少爺,妾身去整理一番庭院。”
何言迴過神來,微微點頭。
隨之他也掃視周遭叢生的雜草,暗自發誓要有所作為。
就在此刻,外間傳來詢問之聲:“小梁子已然歸返否?”
一位手執法器的白發老者步入屋內,身後跟著挑擔行李的老鄧——此人正是住在山坡下的族祖何漢仁。
在何氏村落之中,何漢仁乃是最長一輩的尊者,亦是族中最具威望之人。
然而自何梁修為大增,任職縣令以來,在這何氏村落的地位更是無人能及。
往昔每逢何梁歸鄉,村民皆攜帶著各種禮物前來拜訪,就連輩分最高如何漢仁這般的人物也會親自登門相迎,一則是為了拉近關係,二來也有請何梁幫忙安排家族子弟入仕的心意。而何梁亦是盡量相助,如今寧遠縣衙中有兩位衙役即出自何氏村落,隻是由於何言、何梁自幼便居住於湘源縣,故與故鄉眾人並不十分親近,因此並未一同返迴。
何言朝著何漢仁行了個禮,淡笑道:“叔祖父,今年唯有孩兒歸來,兄長事務繁重,未能抽身。”
“啊?”
何漢仁似因何言話語中隱含之意稍感愕然,隨後眼中期待之情漸消,開口說道:“罷了,罷了,那我便不多打擾了。”
話畢便向外行去。
何言一時不明所以。
想那以往被人厭棄的倒黴蛋何梁迴到村子時趾高氣揚的模樣,今日村子之人對他避之唯恐不及倒也合情合理。
老鄧瞥了一眼何言,未置一詞,徑直扛著行李朝正廳而去。
何言遂言:“老鄧,湘源縣購置之物無需取出。”
老鄧點頭示意知曉。
緊接著半個時辰過去,何言已將天井內的雜草盡數除去,卻未再見一人登門來訪。
此番情景與昔日何梁返鄉時門前車馬絡繹不絕的情景相比,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料想必是何漢仁已將消息傳出。
對此,何言既感無奈又覺好笑,所謂衣錦還鄉,看來並非總是好事。
然而,應盡之事仍需擔當。
他於是從家中水井汲取清水,淨手洗臉,清冷的水汽撲麵而來。
隨後他朝仍在屋內忙碌的翠竹喚道:“竹兒,我去走訪一下鄰裏。”
待得翠竹應允之後,何言便踏出了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