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戶部尚書,唐儉向陛下直言部內困難,一是擔心陛下尚未體會治理國家需知民間疾苦,二是擔憂朝中諸位官員驕奢淫逸,肆意揮霍。


    對於張家聖的責難,他沒有為自己辯解的必要。


    承認自己的失職,也罷!


    張玉陽悠悠然說道:“實則,天寶司掌天下財源,大乾帝國的各項開支幾乎皆由天寶司負責。”


    “然而,天寶司僅依賴每年的田租靈石收入與少許商貿靈石稅,在朝廷急需資源之時,其力難免顯得捉襟見肘。”


    仙凡之間的貿易稅收,又豈止這些呢?


    因抗擊瘟疫之策所積累的一絲好感,如今也近乎消耗殆盡。


    唐逸軒問道:“敢問萬年縣令可有高明見解?”


    “方才不是提過了麽,仙寶券啊。”


    唐逸軒滿臉不解:“前輩,恕晚輩孤陋寡聞,不知仙寶券為何物?”


    “仙,即指朝廷;寶,指的是契約之責。簡而言之,便是朝廷發行仙寶券,讓百姓購入。”


    此言一出,唐逸軒瞬間頭皮發麻。


    身為天寶司尚書,他受限於時代局限,對所謂仙寶券的確一頭霧水。


    然而,經張玉陽一番解說,他立刻領悟到其中的關鍵所在。


    唐逸軒瞪圓雙眼,皺眉斥道:“不可行!朝廷竟欲向黎民百姓借貸,豈非荒謬至極?”


    “此舉置朝廷威嚴於何地?”


    “此事斷不可行!”


    他的憂慮並非無理。


    如此一來,朝廷的顏麵將蕩然無存。


    一旦開了這個先例,李家王朝的動蕩紛爭恐怕也將隨之而來。


    一個連修煉資源都要仰仗百姓的朝廷,離滅門之災亦不遠矣。


    張玉陽無奈搖頭:“能否容我將話講完?怎會有讓朝廷向百姓借錢的道理?這不是自掘墳墓麽?”


    唐逸軒憤然道:“剛才萬年縣令所提及的仙寶券,不正是這個意思嗎?”


    “老夫還未老眼昏花,不至於連這話都聽不明白,無需再贅言。”


    張玉陽淡笑一聲:“您真的不願繼續聽下去了嗎?”


    “不願聽了!”唐逸軒拂袖轉身,便欲離去,不再踏入萬年縣令府邸半步。


    張玉陽卻不急不躁地道:“且慢,待我去一趟天寶司,以縣令身份嚐試拜會尊駕上官唐逸軒唐尚書,順便詳談一下仙寶券的具體事宜。”


    “我說,明日您怕是要被迫致仕迴鄉了吧?”


    唐逸軒停住腳步。


    哼!


    竟敢威脅老夫?


    身為天寶司尚書的上官,老夫豈能受你這般言語左右?


    卑鄙之徒的棋子,老夫不做也罷!


    既然如此,看你如何玩弄這個愚笨的皇家血脈,讓他永世不得迴歸皇族!


    不過,唐逸軒倒想聽聽這個卑鄙之徒的私生子會如何狡辯。


    卑鄙之人,你以為滿朝文武唯有魏征敢於直言進諫?


    今日,老夫也要讓你見識一下老夫的傲骨節操!


    念頭至此,唐逸軒挺直腰杆,站在原地未動。


    張玉陽對此並不在意,心想自家父親的朋友怕是沒有一個是尋常人。


    還是保持鎮定好了。


    隨後,張玉陽開始詳細闡述仙寶券的實質。


    “仙寶券,首要並非錢財,而是一種國家信譽的表現。”


    “其次,發行仙寶券並非單純向百姓借貸,而是引領百姓共同走向富裕之路。”


    唐逸軒冷笑一聲。


    仙寶券還能帶來富裕?


    簡直是胡言亂語!


    騙鬼去吧!


    “你休要以為我不信,發行仙寶券需經過精密的計算,並確保其額度在可控範圍之內。而且,仙寶券的迴饋利益同樣需要精確計算,否則朝廷恐怕會陷入虧損境地。”


    “自當如此,也不能令購入仙緣寶券的黎民受損失。其中,務必有一番公正明智之取舍。”


    “除此之外,並非任何人都能隨意取得此寶券。”


    “欲購仙緣寶券者,需立下嚴明根基的要求。”


    “一:三代之內靈根不清者,不得購買。”


    “二:品行惡劣者,不得染指。”


    “三:與仙緣寶券發放有所牽連的親族,亦不得購置。”


    唐儉險些笑出聲。


    竟然還有不允許別人買的事?


    誰要是買了,誰就是不懂修煉之道的愣頭青!


    “如今朝廷劍指北荒之地,征伐所需的大筆元氣石和靈穀,可考慮借由仙緣寶券的形式,自民間交換而來。”


    “待戰事平息後,在特定時日內,朝廷應與持有寶券者兌換,使得百姓手中的仙緣寶券得以兌現,轉化為實際價值。”


    唐儉按捺不住心中怒火,幾乎要出口咒罵。


    朝廷發動大戰,無數元氣石和靈穀耗費無算。


    竟為北荒一役發行仙緣寶券,向百姓募款。


    先前言之鑿鑿的仙緣寶券不僅僅是為了籌款,更是引導百姓走向修行富裕之路。


    然而戰事過後,國庫空虛。


    如今又要兌現寶券,朝廷自身尚且捉襟見肘,又有何錢財可供兌現?


    張真人看出他的疑慮,立刻打斷準備指責的唐儉,先行詢問道:“唐大人,您是否認為戰爭定然會耗損財力,對否?”


    唐儉冷冷地哼了一聲:“自然!”


    張真人長歎一聲:“各位皆持此念,怪不得每逢戰事後,朝廷總會窮困潦倒。”


    “昔日,大漢仙朝蕩平匈虜,何等雄霸,彰顯我大漢天威。”


    “然而,耗盡數代積累的龐大財富,也在這場消滅匈虜之戰中揮霍殆盡。”


    “由此,才導致民生凋敝。”


    “匈虜雖滅,大漢仙朝之傲骨確乎挺拔,但也隻能勒緊腰帶勉強度日。”


    “這一切,皆因當時的時代局限,致使大漢仙朝未能洞悉匈虜土地之下蘊藏的無盡寶藏。”


    “否則,若是戰事運作得當,又怎會導致窮途末路呢?”


    身為穿越者的張真人,深知戰爭亦可成為修真門派發展壯大之道。


    切勿忘記,那些掌控世界的武道大國,是如何崛起壯大。


    每戰必勝,每次都能撈得盆滿缽滿。


    乃至沒有戰爭的日子,他們都會因為囊中羞澀而痛哭不已。


    雖然聽起來頗為誇大,但事實就是這般道理。


    唐儉聽罷,心中憤憤不平。


    靠戰爭也能發家致富?


    簡直是癡心妄想!


    張真人不疾不徐地反問:“請問唐大人,北荒之地的鄰邦是誰?”


    這個問題還需要迴答嗎?


    唐儉冷笑一聲:“韃鞨。”


    張真人接著追問:“韃靼擁有何物?”


    唐儉以看待愚笨孩童的眼神瞥了一眼張真人。


    真是個可憐的孩子!


    韃靼若有我大唐一般的豐厚資源,何必冒著生命危險,每隔三岔五便前來騷擾劫掠大唐疆域?


    張真人攤開雙臂,說道:“韃靼乃是一片廣袤的草原,草肥水美,極其適宜牧養靈獸。”


    “故此,韃靼之人餐餐食肉,身強力壯猶如蠻牛。”


    “再看我大唐,耕牛乃是支撐國家根本的重器,不可輕易宰殺食用。”


    編號6


    “靈羊之肉,非尋常百姓所能供養,大多仍以修煉靈田為主。豬妖之肉腥膻難忍,唯有貧苦修士勉強食用。即便如此,仍有無數修士連豬妖之肉都無法負擔。”


    唐儉越聽越是羞愧不已。


    此話之中,已隱含朝廷無力之意,


    身居戶部仙令使之職,他的麵皮不禁泛起熱意。


    “倘若能將草原上的仙獸牛羊引入大唐交易,突厥族群得以用仙獸交換所需,又怎會有修士還要仰仗大唐生存呢?”


    “安穩修煉,不更為修士之道麽?”


    唐儉一時愕然。


    竟有此種設想?


    “如此一來,大唐修士便也能享用到平價的仙獸肉食,體魄自會強健,我大唐仙軍定能無敵於天下。”


    唐儉不自覺地反問:“草原遙不可及,又有何人願往?”


    話音剛落,他又麵露慚色。


    畢竟,商賈重利,隻要有足夠利潤,自然不乏甘願冒險者。


    “欲前往草原從事那仙獸貿易,自是可以,隻是需經過朝廷的仙緣考核,並繳納一定的保質信物。”


    唐儉眼中瞬間閃爍出精光。


    商機顯現矣!


    張家聖洞悉其心意,無奈搖頭:“唐仙令,你隻適合擔任戶部小小仙吏,此言不虛。若戶部仙令使唐儉在此,我們溝通起來豈不是更加順暢?”


    唐儉默然——


    戶部小仙吏之稱謂,貶低了老夫;戶部仙令使唐儉的身份,在這位黃公子眼中竟也有如草芥?


    “你還是呈給你那位上級看看吧,你的領悟力似乎有待提升啊。”


    唐儉接過那一遝厚厚的卷宗,突然警覺。


    不對勁啊!


    黃公子提及的是突厥草原之事,然而此刻朝廷正針對朔方之地用兵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誤會了我不是你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差不多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差不多一並收藏大唐:誤會了我不是你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