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立春”到來。次日即是元宵節。
時月自燕落村迴來後,一直在思考著如何才能找到傷害師父的那個蒙麵人。
如果光從“二十四響”及其槍聲上去找,希望是很渺茫的。
有“二十四響”的人,既然平時不肯亮出來,那肯定是諱莫如深的,藏在家裏,人家又怎麽知道?
至於槍聲,也比較麻煩。屏峰園處在深山塢裏,幾下駁殼槍聲,附近的村莊不一定能夠聽到。即使有人聽到,也不會引起多少注意。
有人還會誤以為是獵槍聲、鞭炮聲。
山上夜獵的事常有。
時近年關,農村裏不分時段燃放爆竹的事多的是,加上做紅白喜事要放,小孩玩樂時要放……
特別是鞭炮聲,與打槍的聲音很像。
村民有幾個聽到過手槍,步槍和機槍聲的?沒聽到過的話,很容易會把槍聲當作鞭炮聲。
所以,對於普通人而言,屏峰園的槍聲,就像沒有響起過一樣。
如果從虎口有著紅色胎記和會“靈鱉掌”這兩個條件上去找,則要簡單得多。有就有,沒有就沒有。除非有漏網之魚,除非對方不是本地人。
2月5日元宵節次日,排查布製盤扣和虎口胎記兩件事,才布置下去。
秦夢這邊有個傳統,正月半(元宵)之前,除了飯店、客棧等特殊行業,通常的商號、店鋪是不開門的。老百姓有句話:“拜年拜到正月半。”正月十六放了“開門炮”,店家新年的營業才算真正開始。
要在全縣完成一輪排查,按照秦夢警察局和保安團的那種辦事效率,少說也得一星期,長則十天半月。
按照時月的作風,或許三天就夠了。可是,他現在已經是縣裏的領導,手不能伸得過長,去直接代替局長、團長等人發號施令,甚至代替保長去走村串戶,否則真會得罪一大批人。
也正是考慮到下麵的辦事效率,時月才將查盤扣、查胎記兩件事情一並布置的,以方便下麵行事,至少可以少跑一趟。
接下去,他隻能靜待結果。而上黃天蕩一事,也就隻能暫時擱置下來。
果然,10天後,排查結果出來:全縣各鄉各村都沒有出現過補綴老式盤扣的事。要有,都是整件或整套衣服新製的,用於祝壽或作老衣。
至於虎口胎記,所有的爹娘都說沒生過這樣的子女;所有的子女都說沒見過這樣的爹娘,那不是也有答案了?
兩條線索就到此為止了,案情也就無法進展。
這個結果,其實在時月意料之中。
你想,凡是謹慎之人,又怎會去冒天大的風險補一顆尚無小指大的紐扣?萬一東窗事發,豈不是得不償失?隻要腦子不糊塗,那是寧可衣服不穿了,也不會冒著風險去外麵釘盤扣的。
而胎記呢?要麽本來就沒人有,要麽那個人死了,或者去了異地,或者本來就是外地人……要麽早年有,後來隨著年齡的增大,退化了,消失了,損壞了,或者割掉了,用什麽顏料塗蓋了,等等,有多種可能。
此後,除了秦時月和周家姐妹,還有俞水榮、燕自立、老焦、張小薯等幾個人惦記著暗夜遭襲這件事,再沒有人提起,也沒有人提到過哪怕與它有一絲關聯的事。
再過三天,就是“雨水”,時月心內不禁開始焦躁起來。為何?
才晴了半月,天上的雨水又要開始多起來了——雨水之後,3月初的4號為“花朝節”,6號為“驚蟄”。那時,萬物蘇醒,嗷嗷待哺,春雨就會如期而至,幫助它們萌發生長……所以民間有“春雨貴如油”之說。於是,到處會是一派“潤物細無聲”“微雨燕雙飛”“多少樓台煙雨中”“春雨斷橋人不渡”之類濕漉漉的景象……那時再去黃天蕩,則山濕、石滑、泉流多、視野差,上下山的人又要叫“皇天”了。
時月遂讓小薯準備好食物、水等一應物資,即刻取道甑山浮雲嶺,前往黃天蕩。之後在山上先見上閉目師父,把探寶的事商量起來,然後能探幾天就是幾天,直到雨季來臨方才告一段落。
總之,要著手做起來,不能長時間地掛在心頭,幹著急,空累。
他剛吩咐完小薯,電話鈴響了,原來是扈老會長,邀請他前去吃晚飯。
時月這才想起,過年後迴到秦夢,除了托小薯捎去一些龍須粉、番薯澱粉、炒米糖等土特產,他還沒有與老會長好好地吃上一頓飯呢,於是決定推遲半天,吃了晚飯,次日再去浮雲嶺。
就讓山上的瀑布和泉水多衝半天吧,明天上山,水勢總會小一點。他這樣安慰自己說。如此一想,眉頭就舒展開來。下午四點多,時月就帶了小薯,兩人開開心心地打馬前往扈府。
時月這次帶的禮物很特別,是他一次下鄉時從農家收購來的,叫作蔓陀蘿花幹,可當作卷煙或填在煙頭裏吸,據說在治療哮喘發作方麵有奇效。
在秦時月交往的這個圈子中,唯有扈春生有哮喘,還比較嚴重。
有一次時月去看他,曾親見老會長發病時的恐怖情景:頭像鴨子一樣往上伸,嘴裏喘得跟隻破風箱似的,雙手還拚命地扒拉自己的咽喉……那天幸虧時月看到,幫老會長取了急救用的進口霧化劑,要不晚幾分鍾,後果不堪設想。
那時候,時月才知道這種疾病的可怕。所以當他看到農家院中曬著的蔓陀蘿花,得知它的功用後,馬上想到了扈會長,毫不猶豫就買了下來。
扈春生與自己,雖非家人,也非親戚關係,但又是最不能忽略的一種關係——隻因為他是一位孤獨的父親,一位失去了愛女的父親。而其愛女,又是秦時月以前的同事,並且又是因公而死,死時時月還在場,所以總覺得很是內疚。如果莊厚德負有直接的領導責任,那麽,作為事發時在場的秦時月,難道能說自己毫不相幹?難道就沒有不作為的責任?沒有“大意失荊州”的責任?他至少沒能保護好手下啊。
秦時月與扈小芹雖無情感上的瓜葛,平時相處也不多,但在他看來,小芹除了平時刁蠻一些,會使小姐脾氣,本質上還是個好人,直率,純粹,不戴假麵具,人也長得好看。最重要的一點,她是因公而死。她去陪同特派員就餐一事,並非自己願意,而是團長莊厚德要她去陪——那是不折不扣的公務接待啊,性質就是公務在身。
不管怎麽樣,小芹小姐的死,總與工作和保安團有著這樣那樣的關係。
所以,他親近扈春生,既是在替個人表達心意,又是在替公家傳達歉意和關懷。他這不是在唱高調,也沒有必要唱高調。如果扈小芹的事發生在別的同事身上,他也會這麽做。
再說,一想到扈會長的安靜與和藹,秦時月就會覺得溫暖。
他曾經想過,是不是因為自己失去父親太早,才會對別人的父親如此上心?他當然予以否定,但又覺得這個否定似乎中氣不足。
因為老會長身上散發出來的獨特氣質,那是讓他真心喜歡的那一種。
那是一種成熟的安靜,曆盡滄桑笑看風雲變幻的那種從容與淡靜。
平時,秦時月經常會在某天下班以後,買上一點水果或糕點,信馬悠悠地來到扈公館。但他一般都不吃飯,因為兩人的年齡不一樣,生物鍾不一樣,作息時間自然也不一樣。等秦時月進門,扈家往往已經吃好了晚飯。
今天是受邀專程前來吃飯的,因此時月和小薯提前一個時辰到來。
進入扈家院子,見大門兩邊的紅梅和階前金黃的迎春花正開得鬧猛。
時月想,中國人常以“花好月圓”來形容一戶人家的幸福祥和,可老會長恰恰相反,花好人不圓。也許,正因為人不圓,侍者才會千方百計讓庭院內四時都充滿了芬芳美麗的鮮花,來慰藉老人的內心吧?
老會長早在堂前太師椅上等候。見時月與小薯一到,即從座起,邀請他們進入書房,並讓侍者上茶。
寬大的書房內,靠窗新置了一張書畫桌,上麵鋪陳著一幅山水畫,時月看了環境,覺得似曾相識,仔細一看題跋,赫然寫著“馬嶺春早圖”,落款正是扈春生本人。
時月頓時讚歎連連,說,啥時候,扈老的字可以題到石馬嶺的亭子裏去了。
扈春生搖搖頭說,他的字畫隻是用來寄托思念之情,也用來寄托閑情逸致,至於小芹那邊,有你們三位父母官的字,已經令扈家蓬蓽生輝了,要他的字幹什麽?一是濫竽充數,附庸風雅,二是白發人題黑發人,徒添悲涼。
時月表示讚同第二個觀點,至於“附庸風雅”一說,並不讚同。他覺得扈老的字雖然結體有點自由體,但能夠中鋒運筆,筆力雄厚,基礎已經很好。下一步隻要多臨帖,多在熟悉字形結構上下功夫,完全可以寫出好字來,至少比袁楚才、莊厚德他們的字要好上許多。
扈春生聽了,開懷大笑說:“多謝秦縣長鼓勵。長江後浪推前浪,自古英雄出少年。小秦縣長隻要繼續努力,前程不可限量啊。走,咱們去吃飯。認識這麽久,咱倆都還沒好好喝一杯。來來來,今天我們不醉不散,喝它個盡興!”
說完,扈春生陪著時月他們來到附房。這房兩間兩層,一樓是餐廳,二樓是廚房。這樣,油煙可以直接排出屋頂,不會熏到餐廳和房屋的其他部位。時月二人看了結構,對此設計理念大加讚賞。
一樓的餐廳設了大中小三個包間。今天專請秦時月與張小薯,故而安排在可容六七個人坐的小包間。扈春生坐主人位,時月與小薯打橫。桌上放著花生米、海蜇頭、鹹魚等冷盤,還有一個燉鍋,裏麵是冒著熱氣的豆腐包。兩瓶酒已經打開,是四川的“劍南春”。
扈春生說:“菜是素的為主,有些還在燒,咱們邊吃邊上。”
時月說:“甚合我胃口,我就是以素食為主的,並且尤好蔬菜。‘劍南春’是名酒,又是價格比較實惠的好酒,是我素來喜歡的。”
扈春生聽了,一時開心得哈哈大笑,說:“咱們兩個,不是父子,胃口卻勝似父子,怎麽會如此相像?真是緣分啊!”
秦時月笑著稱“是”。言談中,他聽扈老喜歡用“咱們”,想是年輕時一定在北方待過不少時間,一問,果然。扈春生當年求學就在北平,後來又經商,前後待過十年光景呢。
時月突然想起什麽來,著急地說:“啊呀,扈老,您那個哮喘,要不要緊?不是不能喝酒嗎?您看,我藥都給您帶來了,難道還想看著您發病不成?”
扈春生看了看蔓陀蘿花幹,一聽此藥的功用,立馬說:“人生在世,自當及時行樂。有情方喝酒,無聊才讀書。我這病確實是不適合喝酒,有時還會有生命危險,但與朋友相聚時的歡欣和喜悅,實在具有誘惑力。這樣吧,咱今天難得喝一迴,想來老天定會垂憐,不會有事的,哈哈。再說,你幫我拿來了特效藥,那我心裏就有底氣了。今晚要是因為喝酒而誘發了哮喘,正好試試它的奇效!哈哈哈。”
老會長的樂觀、豪爽與盛情,一下感染了秦時月,讓他深為感動,於是說:“好,有您這句話,我今天就是喝死了也值,來,今晚我陪扈老好好幹幾杯!隻是,我對您老提個要求,前三杯隨您便,第四杯開始,您就得聽我的了,每杯最多隻能倒到我的一半,怎麽樣?”
兩人擊掌為定,小薯將三隻杯子斟滿。
扈春生先敬秦時月一杯,說:“秦縣長,您在秦夢掛職,時間應該不會長。為前途考慮,盡量多幹幾件漂亮的事。如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但說無妨,老夫一定盡力為之。您是有來曆的人,要珍惜這個機會,要不太過可惜。”
秦時月說:“沒事,我自努力工作,以後的事聽天由命,請會長不必掛懷。另外,在我這裏,稱‘你’即可,不必多禮,要不折煞小輩。”
扈春生笑著答應,一老二少敞開了互敬。
時月覺得與老會長對飲,氣氛特別好,感覺特別親切,人也很是放鬆,難道這是因為扈小芹的關係?還是自己早早沒了父親的原因?還是兩個人脾氣、性格比較相投的原因?
三杯之後,三人放鬆下來,話題也寬泛起來。
時月喟然而歎,說:“眼下手頭有件事很棘手,想得老會長指點一二。”
扈春生問他何事,時月方才覺得失言,隻得實言相告,說有個案子,涉及到一位虎口有胎記的人,隻是全縣作了地毯式的排查,也未發現此人,不知下一步該怎麽辦?
扈春生聽了,將手抬起,向時月一亮虎口,問:“是這合穀穴麽?”
時月點點頭說:“是啊,上麵有一塊銅錢大的紅色胎記。會長可曾見過此人?年齡至少應該是60歲以上吧。”
阿餅今年75歲,按照他的講法,他沒見過他師弟的真容,也自然不知他的歲數,但憑聲音判斷,應該與他不相上下。為保守起見,時月把年齡範圍放大了一些。
“虎口?紅色胎記?”扈春生下意識地將兩手肘支在餐桌上,兩手交叉互握豎於下巴前,兩個大拇指一開一合,神情若有所思,之後以雙手頂著下巴,若有所思地說,“好像在哪見過啊,隻是一時想不起來……確定不了,就不能亂說,但應該是見過的,看看能不能迴憶起來……不過要看運氣了。”
“是嗎?”秦時月高興地從椅子上站起來,“既然您見過,那多半就在秦夢,請扈老幫助迴憶迴憶……我呢,再加強查訪工作,慢慢的,就一定能夠找到他!”
三人又共飲一杯。
人一興奮,心情就好。接下去,時月與小薯又敬了老會長幾杯,覺得自己有點暈暈乎乎了,才起身告辭,信馬由韁地打道迴府。
舊檀有《無題》詩陳扈春生喪女之痛:
花自飄零水自流,
鳥飛魚躍各何求。
嬌兒一去親情絕,
白發鏡前懶再修。
時月自燕落村迴來後,一直在思考著如何才能找到傷害師父的那個蒙麵人。
如果光從“二十四響”及其槍聲上去找,希望是很渺茫的。
有“二十四響”的人,既然平時不肯亮出來,那肯定是諱莫如深的,藏在家裏,人家又怎麽知道?
至於槍聲,也比較麻煩。屏峰園處在深山塢裏,幾下駁殼槍聲,附近的村莊不一定能夠聽到。即使有人聽到,也不會引起多少注意。
有人還會誤以為是獵槍聲、鞭炮聲。
山上夜獵的事常有。
時近年關,農村裏不分時段燃放爆竹的事多的是,加上做紅白喜事要放,小孩玩樂時要放……
特別是鞭炮聲,與打槍的聲音很像。
村民有幾個聽到過手槍,步槍和機槍聲的?沒聽到過的話,很容易會把槍聲當作鞭炮聲。
所以,對於普通人而言,屏峰園的槍聲,就像沒有響起過一樣。
如果從虎口有著紅色胎記和會“靈鱉掌”這兩個條件上去找,則要簡單得多。有就有,沒有就沒有。除非有漏網之魚,除非對方不是本地人。
2月5日元宵節次日,排查布製盤扣和虎口胎記兩件事,才布置下去。
秦夢這邊有個傳統,正月半(元宵)之前,除了飯店、客棧等特殊行業,通常的商號、店鋪是不開門的。老百姓有句話:“拜年拜到正月半。”正月十六放了“開門炮”,店家新年的營業才算真正開始。
要在全縣完成一輪排查,按照秦夢警察局和保安團的那種辦事效率,少說也得一星期,長則十天半月。
按照時月的作風,或許三天就夠了。可是,他現在已經是縣裏的領導,手不能伸得過長,去直接代替局長、團長等人發號施令,甚至代替保長去走村串戶,否則真會得罪一大批人。
也正是考慮到下麵的辦事效率,時月才將查盤扣、查胎記兩件事情一並布置的,以方便下麵行事,至少可以少跑一趟。
接下去,他隻能靜待結果。而上黃天蕩一事,也就隻能暫時擱置下來。
果然,10天後,排查結果出來:全縣各鄉各村都沒有出現過補綴老式盤扣的事。要有,都是整件或整套衣服新製的,用於祝壽或作老衣。
至於虎口胎記,所有的爹娘都說沒生過這樣的子女;所有的子女都說沒見過這樣的爹娘,那不是也有答案了?
兩條線索就到此為止了,案情也就無法進展。
這個結果,其實在時月意料之中。
你想,凡是謹慎之人,又怎會去冒天大的風險補一顆尚無小指大的紐扣?萬一東窗事發,豈不是得不償失?隻要腦子不糊塗,那是寧可衣服不穿了,也不會冒著風險去外麵釘盤扣的。
而胎記呢?要麽本來就沒人有,要麽那個人死了,或者去了異地,或者本來就是外地人……要麽早年有,後來隨著年齡的增大,退化了,消失了,損壞了,或者割掉了,用什麽顏料塗蓋了,等等,有多種可能。
此後,除了秦時月和周家姐妹,還有俞水榮、燕自立、老焦、張小薯等幾個人惦記著暗夜遭襲這件事,再沒有人提起,也沒有人提到過哪怕與它有一絲關聯的事。
再過三天,就是“雨水”,時月心內不禁開始焦躁起來。為何?
才晴了半月,天上的雨水又要開始多起來了——雨水之後,3月初的4號為“花朝節”,6號為“驚蟄”。那時,萬物蘇醒,嗷嗷待哺,春雨就會如期而至,幫助它們萌發生長……所以民間有“春雨貴如油”之說。於是,到處會是一派“潤物細無聲”“微雨燕雙飛”“多少樓台煙雨中”“春雨斷橋人不渡”之類濕漉漉的景象……那時再去黃天蕩,則山濕、石滑、泉流多、視野差,上下山的人又要叫“皇天”了。
時月遂讓小薯準備好食物、水等一應物資,即刻取道甑山浮雲嶺,前往黃天蕩。之後在山上先見上閉目師父,把探寶的事商量起來,然後能探幾天就是幾天,直到雨季來臨方才告一段落。
總之,要著手做起來,不能長時間地掛在心頭,幹著急,空累。
他剛吩咐完小薯,電話鈴響了,原來是扈老會長,邀請他前去吃晚飯。
時月這才想起,過年後迴到秦夢,除了托小薯捎去一些龍須粉、番薯澱粉、炒米糖等土特產,他還沒有與老會長好好地吃上一頓飯呢,於是決定推遲半天,吃了晚飯,次日再去浮雲嶺。
就讓山上的瀑布和泉水多衝半天吧,明天上山,水勢總會小一點。他這樣安慰自己說。如此一想,眉頭就舒展開來。下午四點多,時月就帶了小薯,兩人開開心心地打馬前往扈府。
時月這次帶的禮物很特別,是他一次下鄉時從農家收購來的,叫作蔓陀蘿花幹,可當作卷煙或填在煙頭裏吸,據說在治療哮喘發作方麵有奇效。
在秦時月交往的這個圈子中,唯有扈春生有哮喘,還比較嚴重。
有一次時月去看他,曾親見老會長發病時的恐怖情景:頭像鴨子一樣往上伸,嘴裏喘得跟隻破風箱似的,雙手還拚命地扒拉自己的咽喉……那天幸虧時月看到,幫老會長取了急救用的進口霧化劑,要不晚幾分鍾,後果不堪設想。
那時候,時月才知道這種疾病的可怕。所以當他看到農家院中曬著的蔓陀蘿花,得知它的功用後,馬上想到了扈會長,毫不猶豫就買了下來。
扈春生與自己,雖非家人,也非親戚關係,但又是最不能忽略的一種關係——隻因為他是一位孤獨的父親,一位失去了愛女的父親。而其愛女,又是秦時月以前的同事,並且又是因公而死,死時時月還在場,所以總覺得很是內疚。如果莊厚德負有直接的領導責任,那麽,作為事發時在場的秦時月,難道能說自己毫不相幹?難道就沒有不作為的責任?沒有“大意失荊州”的責任?他至少沒能保護好手下啊。
秦時月與扈小芹雖無情感上的瓜葛,平時相處也不多,但在他看來,小芹除了平時刁蠻一些,會使小姐脾氣,本質上還是個好人,直率,純粹,不戴假麵具,人也長得好看。最重要的一點,她是因公而死。她去陪同特派員就餐一事,並非自己願意,而是團長莊厚德要她去陪——那是不折不扣的公務接待啊,性質就是公務在身。
不管怎麽樣,小芹小姐的死,總與工作和保安團有著這樣那樣的關係。
所以,他親近扈春生,既是在替個人表達心意,又是在替公家傳達歉意和關懷。他這不是在唱高調,也沒有必要唱高調。如果扈小芹的事發生在別的同事身上,他也會這麽做。
再說,一想到扈會長的安靜與和藹,秦時月就會覺得溫暖。
他曾經想過,是不是因為自己失去父親太早,才會對別人的父親如此上心?他當然予以否定,但又覺得這個否定似乎中氣不足。
因為老會長身上散發出來的獨特氣質,那是讓他真心喜歡的那一種。
那是一種成熟的安靜,曆盡滄桑笑看風雲變幻的那種從容與淡靜。
平時,秦時月經常會在某天下班以後,買上一點水果或糕點,信馬悠悠地來到扈公館。但他一般都不吃飯,因為兩人的年齡不一樣,生物鍾不一樣,作息時間自然也不一樣。等秦時月進門,扈家往往已經吃好了晚飯。
今天是受邀專程前來吃飯的,因此時月和小薯提前一個時辰到來。
進入扈家院子,見大門兩邊的紅梅和階前金黃的迎春花正開得鬧猛。
時月想,中國人常以“花好月圓”來形容一戶人家的幸福祥和,可老會長恰恰相反,花好人不圓。也許,正因為人不圓,侍者才會千方百計讓庭院內四時都充滿了芬芳美麗的鮮花,來慰藉老人的內心吧?
老會長早在堂前太師椅上等候。見時月與小薯一到,即從座起,邀請他們進入書房,並讓侍者上茶。
寬大的書房內,靠窗新置了一張書畫桌,上麵鋪陳著一幅山水畫,時月看了環境,覺得似曾相識,仔細一看題跋,赫然寫著“馬嶺春早圖”,落款正是扈春生本人。
時月頓時讚歎連連,說,啥時候,扈老的字可以題到石馬嶺的亭子裏去了。
扈春生搖搖頭說,他的字畫隻是用來寄托思念之情,也用來寄托閑情逸致,至於小芹那邊,有你們三位父母官的字,已經令扈家蓬蓽生輝了,要他的字幹什麽?一是濫竽充數,附庸風雅,二是白發人題黑發人,徒添悲涼。
時月表示讚同第二個觀點,至於“附庸風雅”一說,並不讚同。他覺得扈老的字雖然結體有點自由體,但能夠中鋒運筆,筆力雄厚,基礎已經很好。下一步隻要多臨帖,多在熟悉字形結構上下功夫,完全可以寫出好字來,至少比袁楚才、莊厚德他們的字要好上許多。
扈春生聽了,開懷大笑說:“多謝秦縣長鼓勵。長江後浪推前浪,自古英雄出少年。小秦縣長隻要繼續努力,前程不可限量啊。走,咱們去吃飯。認識這麽久,咱倆都還沒好好喝一杯。來來來,今天我們不醉不散,喝它個盡興!”
說完,扈春生陪著時月他們來到附房。這房兩間兩層,一樓是餐廳,二樓是廚房。這樣,油煙可以直接排出屋頂,不會熏到餐廳和房屋的其他部位。時月二人看了結構,對此設計理念大加讚賞。
一樓的餐廳設了大中小三個包間。今天專請秦時月與張小薯,故而安排在可容六七個人坐的小包間。扈春生坐主人位,時月與小薯打橫。桌上放著花生米、海蜇頭、鹹魚等冷盤,還有一個燉鍋,裏麵是冒著熱氣的豆腐包。兩瓶酒已經打開,是四川的“劍南春”。
扈春生說:“菜是素的為主,有些還在燒,咱們邊吃邊上。”
時月說:“甚合我胃口,我就是以素食為主的,並且尤好蔬菜。‘劍南春’是名酒,又是價格比較實惠的好酒,是我素來喜歡的。”
扈春生聽了,一時開心得哈哈大笑,說:“咱們兩個,不是父子,胃口卻勝似父子,怎麽會如此相像?真是緣分啊!”
秦時月笑著稱“是”。言談中,他聽扈老喜歡用“咱們”,想是年輕時一定在北方待過不少時間,一問,果然。扈春生當年求學就在北平,後來又經商,前後待過十年光景呢。
時月突然想起什麽來,著急地說:“啊呀,扈老,您那個哮喘,要不要緊?不是不能喝酒嗎?您看,我藥都給您帶來了,難道還想看著您發病不成?”
扈春生看了看蔓陀蘿花幹,一聽此藥的功用,立馬說:“人生在世,自當及時行樂。有情方喝酒,無聊才讀書。我這病確實是不適合喝酒,有時還會有生命危險,但與朋友相聚時的歡欣和喜悅,實在具有誘惑力。這樣吧,咱今天難得喝一迴,想來老天定會垂憐,不會有事的,哈哈。再說,你幫我拿來了特效藥,那我心裏就有底氣了。今晚要是因為喝酒而誘發了哮喘,正好試試它的奇效!哈哈哈。”
老會長的樂觀、豪爽與盛情,一下感染了秦時月,讓他深為感動,於是說:“好,有您這句話,我今天就是喝死了也值,來,今晚我陪扈老好好幹幾杯!隻是,我對您老提個要求,前三杯隨您便,第四杯開始,您就得聽我的了,每杯最多隻能倒到我的一半,怎麽樣?”
兩人擊掌為定,小薯將三隻杯子斟滿。
扈春生先敬秦時月一杯,說:“秦縣長,您在秦夢掛職,時間應該不會長。為前途考慮,盡量多幹幾件漂亮的事。如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但說無妨,老夫一定盡力為之。您是有來曆的人,要珍惜這個機會,要不太過可惜。”
秦時月說:“沒事,我自努力工作,以後的事聽天由命,請會長不必掛懷。另外,在我這裏,稱‘你’即可,不必多禮,要不折煞小輩。”
扈春生笑著答應,一老二少敞開了互敬。
時月覺得與老會長對飲,氣氛特別好,感覺特別親切,人也很是放鬆,難道這是因為扈小芹的關係?還是自己早早沒了父親的原因?還是兩個人脾氣、性格比較相投的原因?
三杯之後,三人放鬆下來,話題也寬泛起來。
時月喟然而歎,說:“眼下手頭有件事很棘手,想得老會長指點一二。”
扈春生問他何事,時月方才覺得失言,隻得實言相告,說有個案子,涉及到一位虎口有胎記的人,隻是全縣作了地毯式的排查,也未發現此人,不知下一步該怎麽辦?
扈春生聽了,將手抬起,向時月一亮虎口,問:“是這合穀穴麽?”
時月點點頭說:“是啊,上麵有一塊銅錢大的紅色胎記。會長可曾見過此人?年齡至少應該是60歲以上吧。”
阿餅今年75歲,按照他的講法,他沒見過他師弟的真容,也自然不知他的歲數,但憑聲音判斷,應該與他不相上下。為保守起見,時月把年齡範圍放大了一些。
“虎口?紅色胎記?”扈春生下意識地將兩手肘支在餐桌上,兩手交叉互握豎於下巴前,兩個大拇指一開一合,神情若有所思,之後以雙手頂著下巴,若有所思地說,“好像在哪見過啊,隻是一時想不起來……確定不了,就不能亂說,但應該是見過的,看看能不能迴憶起來……不過要看運氣了。”
“是嗎?”秦時月高興地從椅子上站起來,“既然您見過,那多半就在秦夢,請扈老幫助迴憶迴憶……我呢,再加強查訪工作,慢慢的,就一定能夠找到他!”
三人又共飲一杯。
人一興奮,心情就好。接下去,時月與小薯又敬了老會長幾杯,覺得自己有點暈暈乎乎了,才起身告辭,信馬由韁地打道迴府。
舊檀有《無題》詩陳扈春生喪女之痛:
花自飄零水自流,
鳥飛魚躍各何求。
嬌兒一去親情絕,
白發鏡前懶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