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腳踩崖壁,手抓樹枝藤蔓,很快就到了崖頂。


    在公良先生的指點之下,時月才明了自己所在的位置,原來是在浮雲嶺之上接近黃天蕩峰頂的一座山嶺上。


    抬頭望去,左有野牛嶺,中有餓狼峰,右有雙弓尖,另外還有一些起起伏伏叫不出名字的山峰隱約其中。


    站在崖頂往天坑下麵看,秦時月覺得褲襠內都在一陣陣發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剛才是從那麽深的坑底爬上來的。


    “憑你的手腳,多上下幾次,也就習慣了,”公良先生顯然看出了時月的心思,朝他笑笑,說,“來,我教你一個動作,迴去每天練,練後必定受益,也就不會恐高了。”


    說完,教了他一個樁法,叫乾坤益壽樁。


    具體功法很簡單:身子直立,兩腳與肩同寬,舌抵上齶,自然唿吸。


    除百會、會陰上領外,全身放鬆,鬆至極限,意求骨肉分離。


    同時意想天地能量從頭頂百會穴源源灌入,滋潤全身。朝可采日光,晚可采月光、星光。


    日日堅持,渾身自有不竭之動力。並且因為體內充滿了天地之間的能量,身體會非常健康,百病不侵。


    時月聽了,想起《黃帝內經》中講的一句話: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剛才公良先生所教樁功之原理,與此甚合,又見其所傳功法,與白猿先師所傳之“白猿鬆柔術”,幾乎異曲同工,於是單膝跪地行禮,口稱:“感謝仙長教誨之恩!”


    公良先生將他攙起,然後捋須緩言:“嗯,年輕人,你很懂得感恩,而這恰恰是很多世人丟失了的寶貝。俗話說,‘人有良心,狗不吃屎’,鞭笞的就是這種薄情寡義的世象。這世上有多少人,受了人家的恩惠,一發達就忘,一轉眼就忘,甚至一轉腚就忘。至於我們老祖宗‘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教導,更是不知道被丟在了哪裏。本來我隻想指點你一下,現在看你是個忠義有情之人,聰慧可造之材,看了心內歡喜,就幹脆收你為徒吧,哈哈哈……”


    不想秦時月卻說:“恕晚輩不敢。”


    “什麽?我好心收你為徒,你竟然還不領情?”公良先生收起了笑容,皺起了眉頭,有些狐疑地看著他。


    “不是,不是,請仙長萬勿誤解。不是晚輩不想,而是晚輩不敢,也不能。隻因為我之前已經有師父了……而且還是兩位。”


    “哦?是哪兩位?”公良先生來了興趣。


    “我大師父是一個石神,被供在一處廟裏的山洞內。二師父姓周,住在一處深山裏。我既有兩位恩師,豈可再拜?”


    說完,秦時月將大師父傳內功心法及點穴術、二師父傳暗器與翻騰術等事一一作了匯報。


    “哦,原來是這樣,”公良先生捋須沉吟,說,“江湖上傳說有一位姓周的隱士,是周侗的子孫,功夫十分了得……師父當然得尊敬,也要從一而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嘛。但特殊情況可特殊處理。有好的師父,多拜幾個又有何妨?這是古人提倡的‘轉益多師’嘛!再說你拜周先生為師之前,不是已經拜石人為師了麽?那麽,在兩個師父的基礎上再多一個,又有何妨?君子重信取義,但可以不拘小節,不拘一格。你放心好了,這拜師學藝,又不是偷東西,光明正大,問心無愧啊。不必擔心,你周師會理解你的。日後我有機會,也會替你解釋的。”


    秦時月聽了,求之不得,於是納頭便拜,口稱“三師父”。其虔誠之樣,把閉目先生樂得跟個孩子似的。


    等時月拜完,公良先生急著將他扶起,說:“徒兒請起。你要笑死我不成?這世上哪有‘三師父’這樣拗口的稱唿?以後叫我‘閉目師父’即可。”


    時月詫異:“哪有徒兒直唿師父名字的道理?何況師父這小名怪怪的,唿之甚為不雅,我看還是叫‘仙師’比較好。”


    公良先生搖搖頭,說:“唔——仙師之類,後人尊稱那是沒有辦法,我還活著,哪敢受此名號?這不是自己損自己嗎?世上多少人,皆為虛名所累!聽我的,你就叫我‘閉目’。閉上眼睛多輕鬆啊。我從小喜歡盤坐,一坐下就閉上眼睛,因此父母喚我‘閉目’,後幹脆作了名字。閉目好啊,眼不見,心不煩。閉目還是通向大道的門徑呢。神不外露,可養浩蕩之氣也,是求真修仙的第一步。以後,你也要學會經常閉目。這混沌世界,睜眼即是紅塵,閉目即是深山。紅塵即是非,深山方為道。‘閉目’好聽啊,朗朗上口,親切自然。”


    時月聽了,深深作禮說:“聽師一言,深受教益!原來貌似俗之又俗的‘閉目’,竟然有這麽多的好處,包含著這麽深的道理。閉目原來是一種境界,是通向仙道的一種方法,那我恭敬不如從命,感謝閉目師父的諄諄教誨!”


    “哈哈哈哈,徒兒真是爽快之人,看來我是看對人了。久處深山,竟然與你能夠一見如故,可見宿世之緣,為師並非了盡,所以確實還不能稱‘仙’啊……對啦,下次再來,可以嘯音為號。”


    說完,閉目師父教時月放鬆下頷,氣沉丹田,然後長嘯一聲,隻聽身邊的鬆果噗噗掉落,遠處深穀久久迴音。


    這種充沛的內力,讓秦時月肅然起敬。


    秦時月依樣作嘯,雖然聲音要短許多,倒也有幾分相像。


    閉目師父再授以養丹功,讓時月每晚子時打坐習練,久之便可結丹,那時聲音自然雄強不息。


    但練此功,有個前提,就是不能近女色。


    “五色令人目盲,女色令人氣殘。氣殘非身殘,眼不能見,身卻能感。身殘行動不便,氣殘飛行不便也。眼下你也許不知所雲,日後你自會明白。徒兒切記!切記!”


    時月深深一拜,說:“徒兒謹記,請閉目師父放心為好。”


    之後,閉目師父又教了時月一套雲拳,是從元末明初道人張三豐所創的“十三勢軟手”演化而來。


    由於動作不多,卻能循環演練,所以秦時月很快學會,再次跪謝恩師。


    閉目師父見了,哈哈大笑,說:“真情大恩,均不必言謝,一切自在心中。記情惜福者,不僅利益他人,更是自受福報也,徒兒以後不必多禮,”說完將秦時月扶起,“走,咱師徒倆初次見麵,理該豪飲三十碗,喝它個痛快!”


    時月想,這閉目師父還真是豪爽,太對自己的胃口了。隻是這荒山野嶺的,去哪裏豪飲呢?難道取澗水當酒麽?酒在市井乃尋常之物,到了這裏,就成稀罕之物了。該不會他的住所裏藏有許多美酒麽?


    舊檀有《三師父讚》詩相寄:


    兩耳不聞事,


    平生哪有愁?


    做人能閉目,


    萬事卻心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邑俠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舊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舊檀並收藏古邑俠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