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蓮村是壺頸最大的中心村,地位相當於壺肚的永王與壺底的排潭。
故燕落村附近的山民,平時采購日常生活用品,不是去下遊的永王,就是去上遊的石蓮。
燕自立由於身上有案子,當然不會選擇熟人很多的永王與排潭,而是選擇了沒人認識的壺頸石蓮。
這天他去石蓮,還拎了一籃自製的葛根粉,想到集市上出售了,換幾個錢,再買一些食品。
明天就是農曆八月半,壺溪一帶最熱鬧的節頭就到了,到時各村各檔、家家戶戶,會比過年還要熱鬧。
他燕自立自從遷到浮雲嶺,除了結識了一個方義雲,另外也沒有特別的知交,所以門戶不大。但出於習慣和對舊俗的尊重,他還是想準備一下,讓家裏的物資盡量多一點,特別是待客的酒,瓜子、落花生之類的下酒菜,他多少得準備一些。
卻說這燕自立拎了一袋葛粉,下了浮雲嶺,來到燕落村渡口,到茅屋小店門口高叫了幾聲“困著”。
裏麵應了一聲,出來一個矮個子男人,身高一米六十不到,頭向著天,兩眼眯成兩條線,想睜卻睜不開,實足一副睡夢未醒的困著模樣。
燕自立讓“困著”渡他到對岸,順著溪東的主路,直去石蓮村。
卻說這石蓮村所在的壺溪,溪麵異常開闊。兩岸連山相夾,溪中又有一大塊汀洲,朝晚鳶鷺翔集,平添一份詩情畫意。
更絕的是,溪東綿延的群山中,突然一峰兀起,且是整塊巨岩,狀如蓮花盛開,故名石蓮峰。
石蓮村麵向壺溪,背靠石蓮,可謂綠水青山,山奇水秀,秀奪人寰。加上其萬山叢中一平地的開闊麵貌,又與浦陽、暨陽兩縣交界,故而成為商賈雲集之地。
燕自立到了集市,找一處角落,麵向行人,擺出葛粉。自己抱來點柴禾在地上墊上,盤坐下來看街景。
可過不多久,就聽前方躁動起來,燕自立一問,說是保安隊在抓壯丁。
這什麽世道。
當兵應該自願才對,怎麽可以強迫?那不是比古代還不如了?
古代的義軍也好,朝廷的軍隊也好,何曾聽到過靠拉夫抓丁來充實部隊的事情?
劉備、關羽、張飛他們,也都是想要建功立業,自己去投軍的,對不?
嶽飛、湯懷、王貴、張顯他們,也都是在周侗門下學藝之後,為了報國安民才去投軍的。
怎麽到了國民政府統治了,打著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旗號的,倒開始拉夫抓壯丁了?這不是倒退麽!那麽“民權”又在哪裏,“民生”怎麽能好?
看來奉化那廝,不過是個欺世盜名的家夥,比之前的軍閥也好不到哪裏去。
燕自立想了想,自己來到浮雲嶺之後,還沒有上過戶口。按照老百姓的講法,還是一個“黑人”。保安隊是管查戶口的,自己要不要迴避一下?於是整理著葛粉,打算去小巷子裏避一避風頭再說。
這時,前方突然傳來一陣喝斥聲,隻見一夥人往這邊衝來,人群紛紛靠邊。
燕自立想走,但顯得太蒼促了一點,怕引起懷疑,便幹脆留在原地觀望。
跑在前方的是一名二十左右的小夥子,眼見被人追上,就停了下來,拚命抵抗。
三個保安隊隊員拎著步槍趕到,一把將小夥子推倒在地,上去就招唿了一頓腳頭,然後一人一腳將他踩在地上,還有一個則拿了麻繩上前捆綁。
小夥子在那蹄子下麵嗷嗷直叫,口中哭喊著“姆媽”。
有人站在燕自立身邊說:“這缸哥罪過啊!兩個哥哥都被抓了壯丁,隻剩下他在家侍候一個八十歲的老母,這些天殺的還要逼他去當兵。”
“這世道,還讓不讓人活了!日本佬都投降了,要這麽多當兵的幹什麽,還要去打誰啊!”
鄉親們你一言我一語,議論紛紛。
有個知情的鄉親說:“啊呀,你們哪裏知道真相。這明的是要他去當兵,暗的是要他去送命,好占他家的房子呀。”
燕自立忙問緣故。
那鄉人說,要抓他的是本地的保長婁二虎,正是缸哥的鄰居加族人。
婁二虎本來就是這一帶出了名的地痞流氓,以前仗著有哥哥在白軍部隊當連長,氣焰很是囂張。自從當上保長,就更加飛揚跋扈,不知道欺侮過多少鄉親。這會,他又想霸占這對孤兒寡母的老房子。
隻要把缸哥家的房地占了,那婁二虎家的房子就從大路邊直通壺溪邊了,剛好占了一座小山的整個山腳。到時倚山臨水,風水別提多好。
至於那背後山上的地和林,這些年已經全部被婁二虎弄到了自家名下……
燕自立聽了,想,這不成了惡霸地主麽?並且連族人都要欺侮,心也太狠了吧!於是憤憤不平地說:“黑心做財主。這麽兇惡,就沒人治得了他麽?”
“誰去治啊?人家是保長,又是保安隊長,手裏有槍!”鄉民說。
“不僅他有槍,他哥哥手裏更有槍。聽說現在已經當上營長了,手下有三四百號人呢。”有人在一旁補充。
“有槍也不能這樣,還讓老百姓活麽?”另一鄉民說。
燕自立想到自己早早死去的爹娘,再想想這缸哥八十歲的老母,一時按捺不住,上前就去勸解幾個保安隊員,讓他們放了小夥子,說人家還有老娘需要照顧。他走了,老母怎麽過活?誰為她送終?那可是一人兩命啊!
一團丁將燕自立一推,說:“你誰啊?敢來管保安隊的事,是吃了豹子膽不成?快滾開!”
燕自立說:“兄弟,你也是爹娘養的,可憐可憐人家孤兒寡母吧。”
另一團丁上來對著燕自立大腿上就是一槍托,罵道:“你一個務農胚,敢來教訓我們?再不滾,連你一塊抓了!”
這些能算是同胞嗎?簡直比日本兵還要壞!
燕自立從小到大都沒有碰到過這麽蠻橫的人,於是將那槍托一推,說:“這槍是用來打日本佬的,不要衝著我們老百姓好不好?”
“找死!”隻聽一聲怒喝,一名團丁掄起槍托,衝著燕自立的後背就砸過來。
燕自立急忙側身閃過,當時手裏沒家夥,隻有一袋葛粉,剛才由於急,還沒來得及紮上袋口,這會見團丁兇悍無比,便急中生智,搬起手中的口袋就擲向團丁的麵門。
刹那間,葛粉淋了團丁一頭一臉,連眼睛都睜不開了。
旁邊的團丁見狀,端起步槍就朝燕自立胸口捅來。
自立腳都沒挪,隻將上身一側,右手一把紮牢槍身,飛起一腳踢向那持槍的爪子,一把就把槍奪了過來。
這時,他聽到“哢嚓”一聲,知是子彈上膛之音,立時一個就地翻滾,滾到持槍欲射的第三個團丁身下,左手用力將槍往上一架,右手並指成刀,對準團丁褲襠用力插了一掌。
隻聽“啪”的一聲,子彈淩空飛去。同時,又是“啊——”的一聲慘叫,團丁仰麵朝天,掉下幾米高的石坎,“撲通”一聲摔落在壺溪裏。
丟了槍的團丁,扭頭就跑,邊跑邊叫:“造反啦!有人造反啊!”
燕自立一看這勢頭,心想,“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還是快點撤了的好。可他剛跑出集市,還沒到村口,就見一黑瘦的男人,帶了一夥人追來。
那為首的三角眼瘦子,揮舞著一把匣槍,正指揮著手下圍截燕自立。
燕自立這才後悔來時沒有將義兄送的“二十響”帶在身上,也沒將剛才奪下的長槍拿在手裏,隻好另覓兵器。
他看到邊上有個漢子在賣柴,牆上靠著扡杠與跺柱,於是立即衝過去,將扡杠操在手裏,突然一個轉身,兩手一挺扡杠,如趙雲抖著銀槍,又如張飛挺著丈八蛇矛,猛虎下山一般衝向來人。
這扡杠,叫是叫“杠”,其實就是老毛竹製成的竹杠,粗細剛好一握,兩頭削尖,是專門用來挑柴的。
裝擔時,一頭插進一捆柴。再扛著去插另一捆柴,之後拎起跺柱就能上路。
因此這扡杠,說說是農具,其實兩頭鋒利得跟麥葉槍一樣。鄉裏人打群架,經常會拿它當兵器。一旦被它戳中,也是非死即傷。
打蛇打七寸,擒賊先擒王。
隻見青光閃過,三角眼瘦子的手槍已被燕自立一扡杠打落在地。
之後,燕自立順勢往前挺刺,一個團丁應聲倒下。
燕自立未等轉身,將扡杠往迴一抽,又戳中一個。後腿一記“蠍子擺尾”,踢翻一個,迴身一記裏合腿,踢中一個。然後身子往下一蹲呈歇步,同時雙手持杠,使個“橫掃千軍”,周圍幾個全都倒了。
燕自立本想就此逃出,可拿眼一瞄,見三角眼已再次將槍操在手裏,覺得再跑也跑不過人家的子彈,便決定拚死一搏,急使一個“猛虎跳澗”,放長擊遠,將手裏的扡杠盡數一遞。
隻聽“卟哧”一聲,扡杠頭整個紮進了瘦子的肚子。
上動未停,燕自立身形遽止,落地生根,同時一聲大喝,雙手持槍往上一撥,生生地將三角眼的身體拋向了空中……
原來,這燕自立所使,乃是嶽家瀝泉槍法中最著名的一招,叫“大漠孤煙”。
使招之人須手握槍把,放長擊遠,隻是對膂力的要求非常高。沒有500斤以上的膂力,根本就使不出來。
當年嶽鵬舉槍挑小梁王,使的就是這一招。
正當眾人被此舉嚇得魂飛魄散之時,燕自立將扡杠往地上一插,一個側空翻起在空中,落地時身子原地轉了一圈,同時將扡杠在身邊由下往上、由左到右畫了兩圈。
周圍哀叫連連,好幾個人被杠尖紮傷,在地上掙紮。
餘下的“嘩啦”一下作鳥獸散,紛紛開始後退。
燕自立這一招,又是“瀝泉”槍法中的另一絕招,喚作“長河落日”。
這一招,本來是槍尖由下往上掃,畫的是一個立圓。燕自立卻在刺殺中作了創造性的變化,多畫了一個平圓,無形中大大增強了動作難度和殺傷力。
燕自立搶了地上的匣槍,對天“啪”地開了一槍,然後飛一樣往村口而去。
餘下的人顯然已被這陌生漢子的功夫與氣勢嚇破了膽,這會見他有槍在手,更是如虎添翼,於是連滾帶爬就跑,跑得屁滾尿流,隻恨爹媽沒給他們多生兩條腿。
他們一邊跑,一邊在叫:“隊長死啦!”“保長被人打死啦!”
燕自立心想,莫非剛才那個三角眼瘦子,就是鄉人口中為害一方的婁二虎不成?
這樣倒好,再也不會有人去迫害缸哥母子了,這地方上也少了一害。
隻是自己怎麽辦?看來這浮雲嶺上也無法待了。
死了地頭蛇,縣裏肯定會逐村進行追查。細致一點的話,恐怕連浮雲嶺都不會放過。
他想到來時有“困著”送他,所以還是留下了痕跡,加上燕落村等附近幾個小村也有人認識他,所以還是離開為好。
由於情況緊急,他也沒在燕落村過渡,而是提前在上遊一處水淺流窄之處過了壺溪,然後走山徑攀上甑山,鑽山過嶺迴到浮雲嶺。
到家後,他拎了張小板凳,悶聲不響地坐在石壁下,對著對麵的青山發呆。
餘山妹見了,馬上用毛竹罐製成的杯子泡了杯茶,遞在他手裏,一邊溫柔地伏在他膝頭,輕輕地問:“怎麽啦?發生什麽事了?是不是跟人吵架了?”
燕自立將茶杯放在草地上,一手攬過她肩膀,輕輕地說:“吵什麽架,殺人了。殺了好幾個。”
餘山妹一聽,神情一凜,之後溫柔地將手心放在男人胸口,臉貼著他臉,柔聲說:“我的男人,從來不殺無辜之人。他殺的,都是該死之人!”
燕自立緊緊抱住女人,許久都沒有開口。
他覺得,有了這樣的女人,再苦再累,他也是心甘情願的。
苦,也是甜的。
累,也是快樂的。
後來,男人把經過說了,並檢討說今天還是太衝動了一些,沒能忍住,害得女人又要流離失所,過不了安生日子。
女人說,我們不安生了,有人卻能安生了。
男人說,酈姑妹妹,你有一顆多麽善良的心啊。真是對不起,這些年跟著我,讓你受苦了。
女人深情地看著男人,說,田寶哥,我願意,我願意。
我也願意。為了你,去麵對一切困難,去殺敵,去踏遍千山。男人說。
女人坐在草地上,將上身緊緊依偎在男人懷裏。
男人擁住她,用手細細地撫摸,從長長的眉毛到挺秀的鼻梁,再到紅紅的唇,像是在撫摸一件光滑細膩的瓷器,像是生怕不小心會掉在地上摔碎了一樣。
四周青山逶迤,白雲悠悠。林子裏的鳥,一聲一聲地傳來,像是在挽留,又似在送行。
他們又要起程了,所以無須再隱姓埋名。但這裏是他們避世過的地方啊,如此靜謐祥和,如此生死相依,怎能不讓人留戀?
兩個人從板凳上起身後,一邊收拾東西,一邊商議著去處。
臨走,燕自立在腰間插上了“二十響”,還帶上了一些子彈,將餘下的子彈埋進附近的石縫裏。
他開始認識到槍的重要性。在豺狼遍地的時代,雙拳難敵四手,再不能單純地依靠拳頭了。
他在居住的石洞口放了幾棵大大的枯樹,又堆了幾捆樓板高的柴禾。
外人到此,多半會認為這裏隻是一處樵夫裝擔、歇擔的地方,絕不會懷疑到樹和柴的背後,還另有玄機。
兩人也沒有順著壺溪走,而是翻越野牛嶺,一路往西的青草、桐江方向而去。
舊檀有《壯士》詩相讚:
浮雲嶺上更名姓,
利祿功名無所求。
待到匹夫衝冠怒,
恰如猛虎出荒丘。
故燕落村附近的山民,平時采購日常生活用品,不是去下遊的永王,就是去上遊的石蓮。
燕自立由於身上有案子,當然不會選擇熟人很多的永王與排潭,而是選擇了沒人認識的壺頸石蓮。
這天他去石蓮,還拎了一籃自製的葛根粉,想到集市上出售了,換幾個錢,再買一些食品。
明天就是農曆八月半,壺溪一帶最熱鬧的節頭就到了,到時各村各檔、家家戶戶,會比過年還要熱鬧。
他燕自立自從遷到浮雲嶺,除了結識了一個方義雲,另外也沒有特別的知交,所以門戶不大。但出於習慣和對舊俗的尊重,他還是想準備一下,讓家裏的物資盡量多一點,特別是待客的酒,瓜子、落花生之類的下酒菜,他多少得準備一些。
卻說這燕自立拎了一袋葛粉,下了浮雲嶺,來到燕落村渡口,到茅屋小店門口高叫了幾聲“困著”。
裏麵應了一聲,出來一個矮個子男人,身高一米六十不到,頭向著天,兩眼眯成兩條線,想睜卻睜不開,實足一副睡夢未醒的困著模樣。
燕自立讓“困著”渡他到對岸,順著溪東的主路,直去石蓮村。
卻說這石蓮村所在的壺溪,溪麵異常開闊。兩岸連山相夾,溪中又有一大塊汀洲,朝晚鳶鷺翔集,平添一份詩情畫意。
更絕的是,溪東綿延的群山中,突然一峰兀起,且是整塊巨岩,狀如蓮花盛開,故名石蓮峰。
石蓮村麵向壺溪,背靠石蓮,可謂綠水青山,山奇水秀,秀奪人寰。加上其萬山叢中一平地的開闊麵貌,又與浦陽、暨陽兩縣交界,故而成為商賈雲集之地。
燕自立到了集市,找一處角落,麵向行人,擺出葛粉。自己抱來點柴禾在地上墊上,盤坐下來看街景。
可過不多久,就聽前方躁動起來,燕自立一問,說是保安隊在抓壯丁。
這什麽世道。
當兵應該自願才對,怎麽可以強迫?那不是比古代還不如了?
古代的義軍也好,朝廷的軍隊也好,何曾聽到過靠拉夫抓丁來充實部隊的事情?
劉備、關羽、張飛他們,也都是想要建功立業,自己去投軍的,對不?
嶽飛、湯懷、王貴、張顯他們,也都是在周侗門下學藝之後,為了報國安民才去投軍的。
怎麽到了國民政府統治了,打著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旗號的,倒開始拉夫抓壯丁了?這不是倒退麽!那麽“民權”又在哪裏,“民生”怎麽能好?
看來奉化那廝,不過是個欺世盜名的家夥,比之前的軍閥也好不到哪裏去。
燕自立想了想,自己來到浮雲嶺之後,還沒有上過戶口。按照老百姓的講法,還是一個“黑人”。保安隊是管查戶口的,自己要不要迴避一下?於是整理著葛粉,打算去小巷子裏避一避風頭再說。
這時,前方突然傳來一陣喝斥聲,隻見一夥人往這邊衝來,人群紛紛靠邊。
燕自立想走,但顯得太蒼促了一點,怕引起懷疑,便幹脆留在原地觀望。
跑在前方的是一名二十左右的小夥子,眼見被人追上,就停了下來,拚命抵抗。
三個保安隊隊員拎著步槍趕到,一把將小夥子推倒在地,上去就招唿了一頓腳頭,然後一人一腳將他踩在地上,還有一個則拿了麻繩上前捆綁。
小夥子在那蹄子下麵嗷嗷直叫,口中哭喊著“姆媽”。
有人站在燕自立身邊說:“這缸哥罪過啊!兩個哥哥都被抓了壯丁,隻剩下他在家侍候一個八十歲的老母,這些天殺的還要逼他去當兵。”
“這世道,還讓不讓人活了!日本佬都投降了,要這麽多當兵的幹什麽,還要去打誰啊!”
鄉親們你一言我一語,議論紛紛。
有個知情的鄉親說:“啊呀,你們哪裏知道真相。這明的是要他去當兵,暗的是要他去送命,好占他家的房子呀。”
燕自立忙問緣故。
那鄉人說,要抓他的是本地的保長婁二虎,正是缸哥的鄰居加族人。
婁二虎本來就是這一帶出了名的地痞流氓,以前仗著有哥哥在白軍部隊當連長,氣焰很是囂張。自從當上保長,就更加飛揚跋扈,不知道欺侮過多少鄉親。這會,他又想霸占這對孤兒寡母的老房子。
隻要把缸哥家的房地占了,那婁二虎家的房子就從大路邊直通壺溪邊了,剛好占了一座小山的整個山腳。到時倚山臨水,風水別提多好。
至於那背後山上的地和林,這些年已經全部被婁二虎弄到了自家名下……
燕自立聽了,想,這不成了惡霸地主麽?並且連族人都要欺侮,心也太狠了吧!於是憤憤不平地說:“黑心做財主。這麽兇惡,就沒人治得了他麽?”
“誰去治啊?人家是保長,又是保安隊長,手裏有槍!”鄉民說。
“不僅他有槍,他哥哥手裏更有槍。聽說現在已經當上營長了,手下有三四百號人呢。”有人在一旁補充。
“有槍也不能這樣,還讓老百姓活麽?”另一鄉民說。
燕自立想到自己早早死去的爹娘,再想想這缸哥八十歲的老母,一時按捺不住,上前就去勸解幾個保安隊員,讓他們放了小夥子,說人家還有老娘需要照顧。他走了,老母怎麽過活?誰為她送終?那可是一人兩命啊!
一團丁將燕自立一推,說:“你誰啊?敢來管保安隊的事,是吃了豹子膽不成?快滾開!”
燕自立說:“兄弟,你也是爹娘養的,可憐可憐人家孤兒寡母吧。”
另一團丁上來對著燕自立大腿上就是一槍托,罵道:“你一個務農胚,敢來教訓我們?再不滾,連你一塊抓了!”
這些能算是同胞嗎?簡直比日本兵還要壞!
燕自立從小到大都沒有碰到過這麽蠻橫的人,於是將那槍托一推,說:“這槍是用來打日本佬的,不要衝著我們老百姓好不好?”
“找死!”隻聽一聲怒喝,一名團丁掄起槍托,衝著燕自立的後背就砸過來。
燕自立急忙側身閃過,當時手裏沒家夥,隻有一袋葛粉,剛才由於急,還沒來得及紮上袋口,這會見團丁兇悍無比,便急中生智,搬起手中的口袋就擲向團丁的麵門。
刹那間,葛粉淋了團丁一頭一臉,連眼睛都睜不開了。
旁邊的團丁見狀,端起步槍就朝燕自立胸口捅來。
自立腳都沒挪,隻將上身一側,右手一把紮牢槍身,飛起一腳踢向那持槍的爪子,一把就把槍奪了過來。
這時,他聽到“哢嚓”一聲,知是子彈上膛之音,立時一個就地翻滾,滾到持槍欲射的第三個團丁身下,左手用力將槍往上一架,右手並指成刀,對準團丁褲襠用力插了一掌。
隻聽“啪”的一聲,子彈淩空飛去。同時,又是“啊——”的一聲慘叫,團丁仰麵朝天,掉下幾米高的石坎,“撲通”一聲摔落在壺溪裏。
丟了槍的團丁,扭頭就跑,邊跑邊叫:“造反啦!有人造反啊!”
燕自立一看這勢頭,心想,“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還是快點撤了的好。可他剛跑出集市,還沒到村口,就見一黑瘦的男人,帶了一夥人追來。
那為首的三角眼瘦子,揮舞著一把匣槍,正指揮著手下圍截燕自立。
燕自立這才後悔來時沒有將義兄送的“二十響”帶在身上,也沒將剛才奪下的長槍拿在手裏,隻好另覓兵器。
他看到邊上有個漢子在賣柴,牆上靠著扡杠與跺柱,於是立即衝過去,將扡杠操在手裏,突然一個轉身,兩手一挺扡杠,如趙雲抖著銀槍,又如張飛挺著丈八蛇矛,猛虎下山一般衝向來人。
這扡杠,叫是叫“杠”,其實就是老毛竹製成的竹杠,粗細剛好一握,兩頭削尖,是專門用來挑柴的。
裝擔時,一頭插進一捆柴。再扛著去插另一捆柴,之後拎起跺柱就能上路。
因此這扡杠,說說是農具,其實兩頭鋒利得跟麥葉槍一樣。鄉裏人打群架,經常會拿它當兵器。一旦被它戳中,也是非死即傷。
打蛇打七寸,擒賊先擒王。
隻見青光閃過,三角眼瘦子的手槍已被燕自立一扡杠打落在地。
之後,燕自立順勢往前挺刺,一個團丁應聲倒下。
燕自立未等轉身,將扡杠往迴一抽,又戳中一個。後腿一記“蠍子擺尾”,踢翻一個,迴身一記裏合腿,踢中一個。然後身子往下一蹲呈歇步,同時雙手持杠,使個“橫掃千軍”,周圍幾個全都倒了。
燕自立本想就此逃出,可拿眼一瞄,見三角眼已再次將槍操在手裏,覺得再跑也跑不過人家的子彈,便決定拚死一搏,急使一個“猛虎跳澗”,放長擊遠,將手裏的扡杠盡數一遞。
隻聽“卟哧”一聲,扡杠頭整個紮進了瘦子的肚子。
上動未停,燕自立身形遽止,落地生根,同時一聲大喝,雙手持槍往上一撥,生生地將三角眼的身體拋向了空中……
原來,這燕自立所使,乃是嶽家瀝泉槍法中最著名的一招,叫“大漠孤煙”。
使招之人須手握槍把,放長擊遠,隻是對膂力的要求非常高。沒有500斤以上的膂力,根本就使不出來。
當年嶽鵬舉槍挑小梁王,使的就是這一招。
正當眾人被此舉嚇得魂飛魄散之時,燕自立將扡杠往地上一插,一個側空翻起在空中,落地時身子原地轉了一圈,同時將扡杠在身邊由下往上、由左到右畫了兩圈。
周圍哀叫連連,好幾個人被杠尖紮傷,在地上掙紮。
餘下的“嘩啦”一下作鳥獸散,紛紛開始後退。
燕自立這一招,又是“瀝泉”槍法中的另一絕招,喚作“長河落日”。
這一招,本來是槍尖由下往上掃,畫的是一個立圓。燕自立卻在刺殺中作了創造性的變化,多畫了一個平圓,無形中大大增強了動作難度和殺傷力。
燕自立搶了地上的匣槍,對天“啪”地開了一槍,然後飛一樣往村口而去。
餘下的人顯然已被這陌生漢子的功夫與氣勢嚇破了膽,這會見他有槍在手,更是如虎添翼,於是連滾帶爬就跑,跑得屁滾尿流,隻恨爹媽沒給他們多生兩條腿。
他們一邊跑,一邊在叫:“隊長死啦!”“保長被人打死啦!”
燕自立心想,莫非剛才那個三角眼瘦子,就是鄉人口中為害一方的婁二虎不成?
這樣倒好,再也不會有人去迫害缸哥母子了,這地方上也少了一害。
隻是自己怎麽辦?看來這浮雲嶺上也無法待了。
死了地頭蛇,縣裏肯定會逐村進行追查。細致一點的話,恐怕連浮雲嶺都不會放過。
他想到來時有“困著”送他,所以還是留下了痕跡,加上燕落村等附近幾個小村也有人認識他,所以還是離開為好。
由於情況緊急,他也沒在燕落村過渡,而是提前在上遊一處水淺流窄之處過了壺溪,然後走山徑攀上甑山,鑽山過嶺迴到浮雲嶺。
到家後,他拎了張小板凳,悶聲不響地坐在石壁下,對著對麵的青山發呆。
餘山妹見了,馬上用毛竹罐製成的杯子泡了杯茶,遞在他手裏,一邊溫柔地伏在他膝頭,輕輕地問:“怎麽啦?發生什麽事了?是不是跟人吵架了?”
燕自立將茶杯放在草地上,一手攬過她肩膀,輕輕地說:“吵什麽架,殺人了。殺了好幾個。”
餘山妹一聽,神情一凜,之後溫柔地將手心放在男人胸口,臉貼著他臉,柔聲說:“我的男人,從來不殺無辜之人。他殺的,都是該死之人!”
燕自立緊緊抱住女人,許久都沒有開口。
他覺得,有了這樣的女人,再苦再累,他也是心甘情願的。
苦,也是甜的。
累,也是快樂的。
後來,男人把經過說了,並檢討說今天還是太衝動了一些,沒能忍住,害得女人又要流離失所,過不了安生日子。
女人說,我們不安生了,有人卻能安生了。
男人說,酈姑妹妹,你有一顆多麽善良的心啊。真是對不起,這些年跟著我,讓你受苦了。
女人深情地看著男人,說,田寶哥,我願意,我願意。
我也願意。為了你,去麵對一切困難,去殺敵,去踏遍千山。男人說。
女人坐在草地上,將上身緊緊依偎在男人懷裏。
男人擁住她,用手細細地撫摸,從長長的眉毛到挺秀的鼻梁,再到紅紅的唇,像是在撫摸一件光滑細膩的瓷器,像是生怕不小心會掉在地上摔碎了一樣。
四周青山逶迤,白雲悠悠。林子裏的鳥,一聲一聲地傳來,像是在挽留,又似在送行。
他們又要起程了,所以無須再隱姓埋名。但這裏是他們避世過的地方啊,如此靜謐祥和,如此生死相依,怎能不讓人留戀?
兩個人從板凳上起身後,一邊收拾東西,一邊商議著去處。
臨走,燕自立在腰間插上了“二十響”,還帶上了一些子彈,將餘下的子彈埋進附近的石縫裏。
他開始認識到槍的重要性。在豺狼遍地的時代,雙拳難敵四手,再不能單純地依靠拳頭了。
他在居住的石洞口放了幾棵大大的枯樹,又堆了幾捆樓板高的柴禾。
外人到此,多半會認為這裏隻是一處樵夫裝擔、歇擔的地方,絕不會懷疑到樹和柴的背後,還另有玄機。
兩人也沒有順著壺溪走,而是翻越野牛嶺,一路往西的青草、桐江方向而去。
舊檀有《壯士》詩相讚:
浮雲嶺上更名姓,
利祿功名無所求。
待到匹夫衝冠怒,
恰如猛虎出荒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