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迴講到,秦時月星期天主動“加班”,提前到單位作了“報到”。


    他對辦公條件,總體上還是滿意的,至少符合幹淨、整潔的基礎要求。


    讓他特別滿意的是,案頭居然放上了縣誌,辦公桌對麵的牆上還貼上了最新的秦夢掛圖。


    這兩樣東西,都是他十分喜歡的。


    下樓時,他在樓梯上遇到一個人。


    來人三十多歲,長相清秀,一雙眼睛透著幹練和機警。


    他好奇而探詢地看著秦時月。


    時月將身立住,含笑與他點頭。


    來人突然開口問他:“您是新來的秦團長麽?”


    時月迴答:“正是,請問您是……”


    對方馬上上前握手,驚喜地說:“秦團長,可把您盼來了!”


    原來,他是秦夢保安團秘書科副科長金不換。


    他今天來,也是想再看一下,秦長官的辦公室還有什麽需要添置的。


    之前,辦公室的衛生和布置,都是他負責安排的。


    “已經很好了。特別要感謝你為我準備的縣誌和地圖。”秦時月欣賞地說。


    “啊呀,起先我也沒準備,但後來想到,您是黃埔軍校的高材生,又是戰區司令部的長官,所以很可能會需要這兩樣東西。”


    “特別是地圖,以後工作上也需要的。”


    金不換補充說。


    接下去,金不換又陪秦時月去往宿舍。


    兩人一路走一路聊,讓秦時月對新單位和全縣的情況,多了不少了解。


    包括這秦夢縣名字的由來。


    原來,事情還得從秦始皇身上說起。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長途跋涉祭拜會稽山大禹陵,曾在雲龍江畔駐留。


    卻說這雲龍江的滔滔波浪,擋住了秦始皇統一六國縱橫九州的鐵蹄。


    大隊人馬車駕受阻江邊,眼見江水泱泱,卻不知何處可以過渡,又見天色將晚,便隻能在江邊設帳。


    正值十一月嚴冬,荒江如練,眾人手中雖有地圖,也不知這小地方是哪裏。差人去問江邊的漁翁,才知到了白升郡。


    這個郡縣製,就是秦始皇統一六國時設立的。白升在那時就能設郡,足見是曆史悠久的文明發祥地之一。


    “白升?為何取了這麽個怪怪的名字?”秦始皇聽了,一時來了興趣。


    匆匆趕來的縣令,便一五一十地向皇帝匯報。


    原來,這地方竟然與道士鬼穀子有關。


    鬼穀子的身世很神秘,也不知道他生於哪一年,隻知道是他娘吃了未婚夫墳前的一株水稻,懷了孕,生下了他,故名鬼穀子。


    鬼穀子身懷絕學,曾任楚國的宰相,後來隱居深山,一邊修道,一邊講學,培養出上千名出色的弟子,其中最著名的有蘇秦、張儀、孫臏、龐涓、商鞅、李斯、呂不韋、白起、徐福等。


    這些名字,聽起來都是響當當的,是叱吒風雲的大人物。


    白升山是鬼穀子的修仙地之一,秦時月少時有幸到過。


    那個白升山,當地老百姓因日日上山樵鋤,頗不以為然,稱之為“豬婆岩”,而在地方誌上,則甚是抬舉,敬稱為“毗盧岩”。


    有佛學知識的人多半知道,這“毗盧”可不是普通的名詞。


    毗盧舍那,是大日如來或法身佛的通稱。


    毗盧帽,是一種高僧所戴的帽子。


    《西遊記》中的唐僧,就戴了這種帽子,顯得端嚴異常。


    秦時月因實地去過,他傾向於第二種意思。隻為那溜長長的岩石是圍繞著山體呈弧形繞轉的,而且呈倒梯形狀,岩根縮進而岩梢撲出,遠看就是一頂巨大的毗盧帽。


    這毗盧岩以山幽、崖長、洞奇、水清而著名。


    數百米長的石崖上,有深淺大小不一的岩洞。


    洞前泉水潺潺,自岩根底部湧出,四季涓涓不絕。


    中有穀紮大小的一個水潭,名曰“靈應池”,據說水的滿淺能與月華相應,池內泉水奇清無比,觸之冰肌侵骨。


    這樣清幽的環境,一看就是適合修仙學道之人隱居的。


    曆史上便有多人在此隱修,其中著名的有鬼穀子、葛玄、葛洪等人。


    那鬼穀子所居之洞,就在毗盧岩綴蘿壁。


    由於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服氣養生和變化之術,膝下又弟子如雲,故當地人尊稱他為“鬼穀先師”。


    據說,那日一早,鬼穀先師聲稱自己疲勞欲睡,讓弟子們不要前來打擾,在洞內石床上臥睡。


    日中,在隔壁洞中打盹的書童忽然看到洞外似有白光閃過,以為是閃電,天要下雨,卻又不聞雷聲,雨也一直沒有下來。


    後來,道童再去看石床上的鬼穀先師,卻哪裏還有人?唯留衣服而已,而且連衣帶都未解開。


    經事後推斷,弟子們一致認為先生已白日飛升羽化登仙。


    從此,鬼穀子修道所在的西岩山被稱為“白升山”,住過的洞被稱為“升仙洞”,睡過的石床被稱為“升仙石”,山下的小村也改名為“白升村”,所在的郡縣當然也叫“白升郡”啦——人人都想做神仙嘛。


    其實,最想“白升”做神仙的,莫過於皇帝老兒嬴政了。


    為何?他日子好過啊。


    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皇帝以國為家,凡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全是他的,全由他支配。


    他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住的是楠木房子,出行有車馬侍衛,全天有美女帥哥伺候,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可就是一樣他要不到——長生不老。


    長生不老可謂曆代君王的夢想。


    統一六國後的秦始皇,已將皇帝的事業做得登峰造極,自然更想長生久視了,連做夢時都在想。


    即位以來,始皇他廣羅方士,談神弄丹,老想著自己長壽長壽再長壽,皇帝一世二世到萬世。


    特別當秦始皇聽到鬼穀子就是徐福的師父時,眼睛霎時一亮,為何?


    因為僅僅是那個徐福,在他眼裏就已經是一等一的高人了,何況是徐福的師父呢?何況這位師父又是白日升天的活神仙呢!


    此前,始皇曾向徐福請教長生之道,徐福告訴他,東海有蓬萊、瀛洲、方丈三座仙島,中有不死之藥,願幫皇帝求之。


    始皇信以為真,多次撥給他金銀財寶,作為訪仙尋藥的專項資金,可惜一直沒有成功。


    後來,徐福說,仙人不僅要珠寶,更需要童男童女。


    於是,在出行找藥的必備物資中,又增加了兩千童男童女。


    可是,徐福再也沒有迴來,讓秦始皇好生惆悵。


    隨著身體的每況愈下,始皇對徐福的思念越來越切,也對神仙之事更為向往,於是以巡視九州、祭拜大禹為名,帶了部下,冒著舟車勞頓之苦,踏上了求仙訪道的征途。


    其實,隻要冷靜下來想一想,這秦始皇明明白白是被徐福騙了。


    你想,尋仙訪藥要童男童女幹什麽?那不明擺著是要找個地方去繁衍後代麽?人家是要跑路了也!


    可惜,當局者迷。


    被長生不老欲望衝昏了頭腦的秦始皇,哪裏會想到這些事?


    他是多麽渴望盡快找到不死之藥,或者能夠在哪裏遇到出走許久的徐福他們,或者遇到真正的神仙。


    徐福走後,自然再無消息。秦始皇雖然失望,但也毫無辦法。


    徐福杳如黃鶴,現在卻忽然冒出個白升郡,還有徐福的師父鬼穀子,這是多麽吉祥的兆頭!


    皇帝老頭一高興,讓太監上酒。


    這太監頭頭趙高聽了,頓時欣喜若狂,公鴨嗓子拎得跟唱戲一般,說:“皇上有旨:上——酒——”


    別看皇駕威嚴,手下照顧也周到,一路美景、美人、美食侍候,可出門在外,舟車暈眩,始皇這一路還真是吃足了苦頭,身體時好時壞,脾氣也時好時壞,狀態與情緒很不穩定,所以經常不勝酒力,所以有時吃飯並不上酒。


    這會皇帝竟然說想要喝酒,可把趙高等太監和李斯等大臣們樂壞了——他們也可以跟著有酒喝了哦!


    晚飯時金杯所盛,自然是白升特產的糯米黃酒,當地人叫做“老酒”,而且是知縣從酒坊裏找來的30年陳酒,叫“升仙酒”。


    始皇聽了名字,自然龍心大悅,嚐一嚐,醇厚甘綿,於是開懷暢飲,很快就將自己喝得飄了起來,陶陶乎差不多已是神仙狀態。


    美酒佳肴之後,侍女端上了秦夢有名的好茶——白升山的“升仙茶”。


    茶水茶水,有茶有水,好茶配好水。


    根據茶聖陸羽的體驗,國內的茶葉與泉水,唯有如下搭配,方成至味:


    久負盛名的龍井茶,須用虎跑泉相煮。這泉,有“天下第三泉”之稱。


    洞庭湖的碧螺春,須得江蘇無錫的惠山泉相配。此泉有“天下第二泉”之稱。瞎子阿炳的二胡絕唱“二泉映月”,就是誕生在這泓泉水旁。


    廬山的雲霧茶,則要用發源於廬山漢陽峰的穀簾泉來相煮。穀簾泉自然就是茶水界的“天下第一泉”了。


    以上關於泉水的級別和檔次,隻是品茶人陸老先生的分法。


    濟南的趵突泉也不必生氣。它的“天下第一泉”的名號,也不是憑空得來,自有佳處。


    秦夢的“升仙茶”,在茶葉界默默無聞。煎茶用的泉水,也同樣默默無聞。可事實上,兩者皆是極品。為何?


    沒有名氣,是因為皇帝不知道,沒進貢,沒封過。


    說它們是極品,是因為東西確實太好。


    茶是罕見的老茶。


    茶樹綿延在毗盧岩上方的山梁上,有千年的樹齡,樹杆比成人的腿臂還要粗。


    這山頂野生的千年老茶,本來就是聚精吸靈之物,加上周圍群山環繞,無塵氛相擾,茶葉的質量自然是曠世稀有。


    泉是難得的清泉。


    毗盧岩綴蘿壁下滲出的石隙泉、沙土泉,能不好麽?


    從幾丈高幾百米長的岩石底下泛上來,經過無數層岩石和重重沙壤的層層過濾,可謂滌盡人間雜質,吸盡土壤、岩層和植物根莖的精華,自然是物華天寶之靈物,是醴泉中當之無愧的至寶。


    此茶此水,真係仙茶仙水,恰如宋人秦觀在《鵲橋仙》中所言: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老茶仙水相煮,豈能不產生世上絕妙的佳釀珍飲?豈能不諦造獨一無二的人間至味?


    仙茶仙水育仙人。


    據說自鬼穀子之後,有“葛仙翁”之稱的葛玄,還有他的孫子,晉代的葛洪,都在這裏隱居修仙過。


    葛洪在這裏修仙煉丹很長時間,之後在秦夢轉徙多地,後在白升山北去70裏的一座山嶺駕鶴登仙。


    老皇帝聽完掌故,頓時食指大動。


    細察宮女奉上的茶水,果真其色瑩碧;聞上一聞,其香幽遠。輕輕啜上一口,其味綿柔,留芳齒間,纏綿不去,品質與境界遠在眾茶之上。


    始皇一時龍心大悅,摟過宮女抱於膝上。


    趙太監見了,忙命人奏樂,兼以香茶美酒及秦夢當地的特產侍候。


    一時,什麽“幹炒香榧”“椒鹽白果”“幹炸響鈴”“黃金臭豆腐”“至味莧菜梗”“翡翠蒸茄子”等白升名菜,熱騰騰端上桌麵,吃得老皇帝一幹人齒頰留香,連聲叫好。


    酒過三巡,當新近進貢的幾名楚地女子進帳獻舞時,老皇帝的兩眼都瞪圓了。


    隻見帳內雲鬟飄香,纖腰悅目,恍若嫦娥下凡,仙女起舞,加上耳邊絲竹環繞,猶如置身月宮瑤台,把個老皇帝樂得心花怒放,不知今夕何夕。


    君臣歡宴,杯盤狼藉,盡歡而散。


    老皇帝龍心大悅後,頓感體力倍增。


    是夜,楚女中最美的一位姑娘沐浴侍寢。


    當衣衫被老皇帝層層退去,但見香肌勝雪,撫之柔滑細膩;柳腰圓潤,堪堪二握;酥胸蕩漾,如玉兔待桂;柳眉如彎,如新月出岫。再睹其雙眼泛波,摟之欲接還躲,觸之嬌羞難當,真個是不嬌自媚,不妖自豔。


    有道是:茶是花博士,酒為色媒人。


    老皇帝激動之下,一時奮不顧身,直赴巫山。


    於是乎,但見玉笛橫陳,直叫人吹盡風月;惟聞花塢鶯啼,真讓人行遍千山。


    幾番遊龍戲水之後,老皇帝沉沉睡去。


    過後,有位白發老翁來到始皇麵前,指點他從放馬沙南行,至一江麵狹窄處渡江。


    始皇開心之餘,欲跳上馬背前往察看。結果不慎失手跌仆於地。


    這一跌,就把老皇帝跌醒,眼見東方已白,自己卻還枕在玉女臂上,方知剛才不過是南柯一夢。


    起床用過早點後,始皇命人召來縣令,問其夢中所示之地。


    白升縣令聽了始皇之夢,當即跪唿:“恭喜萬歲!”。


    始皇問其原因,縣令說,皇上所說的夢中白發老翁,正是鬼穀先師也。


    鬼穀子所示之地,乃本邑湯家埠也。


    此地江麵極窄,水流較淺,恰可渡江。可見皇上此去,必定大吉大利;皇上龍體,必定萬壽無疆。


    皇駕啟程。


    果然,在放馬沙南5公裏處,有一名為“湯家埠”的打魚埠頭。


    縣令指揮手下征集漁船,安排皇駕順利渡江,前往會稽郡。


    舊檀有《問仙》詩一首:


    人慕神仙事,


    神仙哪可尋。


    空山雲霧起,


    何處覓仙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邑俠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舊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舊檀並收藏古邑俠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