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衝麵帶微笑:“朕在位近二十年,得益於謝卿的輔佐,晉國朝堂才能平穩運作,國家才能安寧,百姓才能安居樂業。謝卿的功績,眾人皆知。朕,信任謝卿,起身發言吧。”
“陛下聖明。”
謝崇再次匍匐在地,行禮後起身:“陛下,謝峻舉止狂妄,既是臣教導無方,也是他放縱無度。”
“臣請求陛下,罷免謝峻工部侍郎之職,讓他閉門思過。此外,鍾仲康抓捕江羽,無視國法,濫用公權。臣提議,革除鍾仲康職務,貶為庶民。”
司馬衝迴應:“謝卿,這樣的處罰是否過於嚴厲了?”
謝崇道:“陛下,此事若不嚴厲處置,無法震懾群妖,請陛下批準。”
“朕同意了。”
司馬衝點頭迴應。
此言一出,朝廷上下,諸多官員,特別是眾多謝氏族人,皆心中震撼。
未曾料到,帝王竟應允了。
他們心中又浮現出一個疑慮,帝王向來不斷鞏固權力,隻是手段隱蔽,漸進推進。如今借江羽之力,一舉拿下謝峻和鍾仲康。
謝崇再次進言:“陛下,晉國與夏國聯兵攻打大秦,實乃對晉國有利之舉。因大秦近年來日益強盛,若不削弱其勢力,必然帶來災禍。”
“此事,老臣甘願置身事外,請陛下另擇官員和將領負責。”
“如此,便與老臣無幹。”
“望陛下明察。”
謝崇一副赤膽忠心的模樣,認真說道:“晉國此刻占據優勢,既然有機會,為何不從秦國奪取利益,反而助其渡過危機?關乎國之存亡,望陛下明察。”
司馬衝轉向江羽,微眯著眼,問道:“江羽,對於謝卿的看法,你怎麽看?大秦危急,晉國本可得利,為何要撤軍?憑何援助大秦?”
謝崇站立一旁,神色仿佛遙思遠古,眼眸中卻多了幾分期許。
他想看江羽如何應對。
原以為謝峻會安排,讓眾臣與江羽辯論。未料,江羽非但反駁眾人,還拋出了殺手鐧,說什麽謝家要更上一層樓?
這簡直是質疑其心誌。
就算謝崇毫無異心,也無法承受這樣的言論,畢竟他的地位已至人臣之巔,再進一步則會引人側目。因此麵對江羽的質問,謝崇隻能服軟。
即便謝崇認輸,卻退一步,將決定權交給了帝王。尤其是涉及晉國利益之事,謝崇與帝王立場一致。
江羽神情平靜,毫無慌張,因為他早已預料到這一切。
謝崇的刁難,對他而言並不困難。
江羽輕輕一笑,緩緩道:“陛下剛才的話語,歸根結底就是一點,大秦陷入困境,我晉國欲乘勢掠利,對吧?”
司馬衝麵色一沉。
乘勢掠利?
江羽這少年,真是直率啊!
當然,事實確實如此。隻是江羽當著所有人麵前揭示了晉國的打算,多少有些失禮。 司馬衝神色複原,淡然道:“國與國之間的互動,都暗藏玄機。正如你所說,國與國之間存在著利益交換。那麽,何來乘勢掠利之說呢?晉國援助大秦度過危機,自然有其益處。”
謝崇淡然道:“陛下英明,所謂他人之賊,吾之英雄。在大秦看來,我們乘人之危,但在我國萬民眼中,我們索取的利益,便是為國家爭取福祉和利益。”
江羽神色莊重:“陛下和謝公的見解,皆有其深意,我亦認同。故此,我為大秦的繁榮獻策,同時也為晉國擘畫未來,兩者兼得。我對晉國的規劃,有兩大益處。”
司馬衝迴應:“朕願聞其詳。”
江羽娓娓道來:“首先,大秦的稀世佳釀‘西風醉’,將在晉國境內釀造。晉國官府將獲取四成的純利,其餘六成歸大秦,由我們大秦分配。不知陛下是否了解‘西風醉’呢?”
“朕略知一二。”司馬衝點頭示意。
他的目光中閃爍著好奇:“‘西風醉’確為世間美酒,不遜於我國的‘百裏香’,這是人盡皆知的事實。這樣的佳釀,確實能帶來豐厚的收益。隻是四成的純利,似乎少了些。”
江羽解釋:“陛下無需出人出力,僅憑空就能分得四成,已是極大的恩惠。我雖掌控六成利潤,但在晉國挑選合作夥伴,招募民眾勞作,這些都需要付出代價,最後大秦能占據兩成純利,已是相當可觀。這,已是晉國能得到的最大誠意了。”
司馬衝聞言微微點頭,但仍保持沉默。盡管他對江羽讚賞有加,但江羽與徐琉璃的關係尚未明朗,況且涉及晉國利益,司馬衝不會輕易讓步。
謝崇撫著下巴的胡須,從容道:“江羽,大秦的‘西風醉’確有價值,也能盈利,這點老夫並不否認。然而,你需要明白,我晉國並不缺錢。‘西風醉’帶來的些許利潤,對我們晉國來說,實屬微不足道。這樣的利益,遠遠不足以打動我們。”
工部尚書曹騰附議:“謝尚書所言甚是,這點利益實在微不足道。”
“江羽,你需要提供更多的好處。”
“江羽,金錢並無大用。”
“沒有足夠的利益,晉國無法援助大秦,也無法與大秦結盟。”
謝崇一派的人相繼發言。
眾人開始施壓。
江羽先前提出的觀點,稱謝崇應更上一層樓,震撼人心,等同於絕殺,無人敢直接反駁,因為牽涉其中風險太大。如今,皇帝與謝崇站在同一立場,情況自然不同。
眾人紛紛附和。
顧喜目睹這一切,眼中多了幾分憂慮。他想幫助江羽,但涉及晉國的利益,他不能不顧晉國而幫江羽。這是他的底線。
其他反對開戰的官員也保持沉默,隻能寄希望於江羽能夠壓過謝崇一派。
江羽鎮定自若地說:“各位,你們都談論利益,我自然以利益為出發點。方才提及的晉國利益分為兩部分,我隻說了‘西風醉’的第一點。第二部分,關乎汝南郡。”
“汝南郡位於夏國西南邊境,乃夏國的一郡,與晉國相鄰。一百八十年前,晉國宣宗在位時,晉國強盛無比,而夏國正處於衰落期……”
在古老的埃拉裏亞大陸,夏國被北方的烏爾岡王國侵襲,無力抵擋那冰霜巨龍的鐵蹄。夏國哀帝無畏,為保王國存續,無奈之下,朝臣們割讓了神秘的汝南領地,以求遙遠的伊薩尼亞王國伸出援手。
“提及此事,伊薩尼亞的宣帝實乃公正無私,未曾趁亂掠奪,反而援助夏國,阻擋烏爾岡的猛烈進犯,自此汝南領地成為伊薩尼亞的領土。”
“八十年過去,汝南領失而複歸夏國之手,伊薩尼亞的邊界黯然收縮,國民為此深感悲憤。”
“敢問陛下,可曾考慮收複汝南領?那片土地,本是夏國自願贈予伊薩尼亞的神聖之地。然而夏國一旦崛起,竟悍然反噬,此舉實為背信棄義。”
“夏國之舉,首當其衝地破壞了公理。”
“現下的夏國,國力式微,故此刻正是奪迴汝南領的大好時機。”
江羽擲地有聲:“若伊薩尼亞與強盛的秦國結盟,必定能洗刷恥辱,重奪汝南。話說迴來,謝尚書身為百官之首,不思雪恥,反而與敵結盟,您辜負了陛下對您的期望與信任。”
謝崇心神劇震,厲聲迴應:“江羽,休得信口開河!”
他見識過無數文人,強者亦不在少數,但無人能像江羽這般棘手。江羽的話語如刀,直指核心,言辭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同時,他善於打破常規,讓人防不勝防。
謝崇沉著聲道:“江羽,你說奪迴汝南領,但此事非易,困難重重,幾乎無法實現。”
江羽揮袖反擊:“謝尚書,若因困難便放棄,豈不是默認晉國的恥辱無足輕重?難道你身為百官之首,竟無視國家之痛,反而與夏國合謀攻打秦國?”
“若連你都不在乎晉國的恥辱,又有誰還會在乎呢?你這個天下的首席大臣,實在不盡職,令人痛心。”
“陛下信賴你,萬民依賴你,百官畏懼並聽從你,有如此背景,你卻無法雪恥,反而與夏國聯手對付秦國?”
“攻打秦國,能得到多少財富?無非空洞的幻想,秦國貧瘠如洗。又能奪得多少領土?不可能,晉國與秦國接壤稀少,無法長久占領。”
江羽威嚴道:“如此決策毫無益處,你有機會收複汝南領,卻不願行動,真是讓人感歎。”
謝崇頓時麵露苦澀,麵對江羽的伶牙俐齒,他感到棘手無比。江羽的目光掃過朝廷,官員們紛紛避讓,謝崇尚且敗下陣來,更何況其他人?
無人敢與之爭鋒。
在神秘的伊秦之地,將牽製住所有夏國的銳氣。因此,夏土空虛,晉國自應向北挺進,一舉征服汝南郡。這樣的天賜良機,若不去深思熟慮,反而舍近求遠,援助夏國,實令我費解啊。”
江羽言辭激昂:“謝尚書,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契機。”
謝崇一時語塞,沉吟半晌後,才緩緩迴應:“夏國雖稍顯疲弱,即使伊秦牽製了夏國的兵力,但進攻之事,仍需謹慎。”
江羽搖頭反駁:“不,正宜攻打。不僅晉國,齊國會一同對夏國下手,從邊疆奪取其領土。”
“齊夏兩國的世仇由來已久。因此,我將親赴齊國,勸說齊皇出兵馬踏夏土。設想一下,齊、晉、夏三國合力對抗伊秦,而得益者卻是無邊境相鄰的夏國。”
“此刻改變戰略,齊晉聯兵攻打夏國,局麵必然不同。伊秦負責牽製夏軍,齊晉兩國皆可獲利。”
江羽環視四周,目光炯炯:“各位大人,何樂而不為呢?”
“陛下,微臣讚同此策。”
顧喜神情莊重,抱拳道:“晉國曾對夏國有恩,然而夏國以怨報德。如今機緣巧合,微臣提議奪取汝南郡。”
“陛下,微臣附議。”
此時,大理寺卿陸雍也開口讚同。
陸雍道:“陛下,晉軍雄壯,但汝南郡被夏國奪走,是晉國的恥辱。若能收複汝南,我晉國曆代先祖必感欣慰。”
“陛下,微臣附議。”
“陛下,微臣也附議。”
……
晉國的大臣們紛紛改口,多數人轉而支持江羽的主張。
原因無他,此舉有利於晉國擴大權益。特別是其中一部分人,不願挑起戰爭。現在江羽提出的方案,由伊秦牽製夏國,晉齊兩國便可伺機漁翁得利。
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也是瓜分夏土疆域的良機。
司馬衝眼中閃爍著異彩,看向謝崇問道:“謝卿,你意下如何?”
謝崇瞥了眼江羽。他低估了江羽,這少年確實高明,再次施展絕妙之計。因為江羽的提議,是晉國無法拒絕的。謝崇也不得不承認,夏秦交戰,齊晉暗襲,正是上佳戰術。
謝崇明白反對無效,主動說道:“陛下,微臣附議。”
“好!”
司馬衝的臉上綻放笑容。
他看著江羽,正色道:“江羽,晉國與伊秦結盟之事,朕允了。晉秦兩國結為盟友,互助互守。我晉國即刻撤軍,並對外宣告,不再聯合夏國攻打伊秦。”
“陛下英明!”
江羽拱手致謝,笑意更濃。
事情成了!
司馬衝未作片刻停留,即刻下令草擬與大秦結盟的神契,蓋上龍紋玉璽,交予江羽。他話題一轉,又道:“江羽留下,其他人退下。有些秘密,朕隻想與你共享。”
“微臣告退!”
一眾官員行禮後紛紛退去。他們望向江羽的目光中充滿疑惑,陛下單獨留下他,實屬出人意料。
不消多久,大殿內僅剩陛下與江羽二人相對而立。
江羽略感驚訝,雖自己成功說服陛下結盟,不再侵犯大秦,但陛下與他並無親緣,卻獨獨留下了他。
司馬衝沉聲言道:“江羽,你做得很好。”
江羽更為困惑。
這是何意?
陛下居然讚揚他。
深知陛下讚譽的背後必有深意,江羽正色迴應:“陛下的意思,在下不明其詳。”
司馬衝肅然道:“徐琉璃。”
啊!
江羽失聲驚唿。
即便江羽心性堅韌,此刻也無法掩飾情緒的波動。
徐琉璃!
怎麽會扯上徐琉璃?
她是大禪天的天女,即便大禪天受皇家庇護,可……江羽突然想到一種可能性,問道:“陛下,難道徐琉璃是您的女兒?”
司馬衝微微點頭:“不愧是荀子門徒,難怪贏九霄那老者對你另眼相看。你的智謀,確實非同一般。徐琉璃確是朕之女,隻是她隨了皇後之姓,並非司馬一族。”
江羽心中卻生出奇異之感。
司馬衝之女,晉國公主,竟然去了大禪天靜修,此事背後似乎有隱情。
司馬衝繼續說道:“江羽,你知道為何朕會如此爽快地答應與你結盟嗎?哪怕你把話說得再動聽,晉國想要征服汝南郡絕非易事。但朕依然選擇了同意。”
江羽推測道:“莫非是因為我救了徐琉璃,陛下以德報恩?”
司馬衝迴答:“確實有一部分原因。昨晚琉璃得知你被捕,親自進宮求見朕,希望朕釋放你,以免你遭難。”
“另一原因在於,朕需要你答應一個條件。隻要你應允,朕承諾不會進犯大秦,甚至會協助你守護汝南郡。若你不接受,即使朕已答應,一切也將化為泡影。” 江羽答道:“請陛下指示。”
司馬衝言道:“如今的徐琉璃僅是大禪天的天女,未來將承繼祭司之位。但她修為尚淺,暫時無法勝任祭司之職。”
“朕要你答應,在徐琉璃即將成為大禪天祭司之時,你必須出手阻止,不可讓她登上那個位置。這就是朕的要求。隻要你同意,朕定會全力以赴支持你。”
江羽反問:“陛下,真的就這麽簡單嗎?”
司馬衝沉聲道:“此事絕不簡單,意味著你要對抗大禪天,甚至對抗宗師級強者。你需要仔細考慮,朕不會強迫於你。”
江羽迴應:“陛下,在下答應。”
走到這一步,江羽已無法迴避。更何況,徐琉璃在危難時刻求助黃帝,對江羽而言,已是厚重的恩情。
於是,江羽應允了。
司馬衝微笑著說:“你答應了,卻不問原因?”
江羽迴答:“在這世間,父輩隻會守護子女,絕不會加害。所以我相信陛下所策劃的,必有其深意。”
司馬衝嘴角揚起一絲笑意,揮手道:“你聰慧過人,去吧。至於詳情,你自會慢慢探明。”
“在下告退。”
江羽行禮後,轉身離去。
司馬衝目送江羽的背影,低聲道:“簡興茂,你覺得江羽能成功阻止嗎?”
“老奴不敢妄言。”
簡興茂答道:“陛下,江羽年少便已達到先天三品,根基深厚,成為宗師必然不凡。將來,他甚至有可能步入大宗師之境。”
司馬衝點頭,卻長歎一聲:“朕,拭目以待。”
江羽離開宮殿,看見殿外等候的顧喜。
顧喜滿麵憂心:“小師叔終於出來了,走,到我家赴宴。我早有準備,設宴為你洗塵,也為了感謝你救了我的逆子,還請小師叔勿拒。”
江羽笑道:“恭敬不如從命。”
顧喜笑容燦爛,領著江羽出城,但剛出皇城,便遇上謝崇的馬車,依然停在宮門外。
謝崇站在馬車旁,靜靜等待。見江羽到來,他倚在車身上,開口道:“江羽,今日朝堂上的辯論,你表現極佳,老夫甚為敬佩。若有空閑,歡迎你到謝府做客,老夫必掃榻以待。”
“陛下聖明。”
謝崇再次匍匐在地,行禮後起身:“陛下,謝峻舉止狂妄,既是臣教導無方,也是他放縱無度。”
“臣請求陛下,罷免謝峻工部侍郎之職,讓他閉門思過。此外,鍾仲康抓捕江羽,無視國法,濫用公權。臣提議,革除鍾仲康職務,貶為庶民。”
司馬衝迴應:“謝卿,這樣的處罰是否過於嚴厲了?”
謝崇道:“陛下,此事若不嚴厲處置,無法震懾群妖,請陛下批準。”
“朕同意了。”
司馬衝點頭迴應。
此言一出,朝廷上下,諸多官員,特別是眾多謝氏族人,皆心中震撼。
未曾料到,帝王竟應允了。
他們心中又浮現出一個疑慮,帝王向來不斷鞏固權力,隻是手段隱蔽,漸進推進。如今借江羽之力,一舉拿下謝峻和鍾仲康。
謝崇再次進言:“陛下,晉國與夏國聯兵攻打大秦,實乃對晉國有利之舉。因大秦近年來日益強盛,若不削弱其勢力,必然帶來災禍。”
“此事,老臣甘願置身事外,請陛下另擇官員和將領負責。”
“如此,便與老臣無幹。”
“望陛下明察。”
謝崇一副赤膽忠心的模樣,認真說道:“晉國此刻占據優勢,既然有機會,為何不從秦國奪取利益,反而助其渡過危機?關乎國之存亡,望陛下明察。”
司馬衝轉向江羽,微眯著眼,問道:“江羽,對於謝卿的看法,你怎麽看?大秦危急,晉國本可得利,為何要撤軍?憑何援助大秦?”
謝崇站立一旁,神色仿佛遙思遠古,眼眸中卻多了幾分期許。
他想看江羽如何應對。
原以為謝峻會安排,讓眾臣與江羽辯論。未料,江羽非但反駁眾人,還拋出了殺手鐧,說什麽謝家要更上一層樓?
這簡直是質疑其心誌。
就算謝崇毫無異心,也無法承受這樣的言論,畢竟他的地位已至人臣之巔,再進一步則會引人側目。因此麵對江羽的質問,謝崇隻能服軟。
即便謝崇認輸,卻退一步,將決定權交給了帝王。尤其是涉及晉國利益之事,謝崇與帝王立場一致。
江羽神情平靜,毫無慌張,因為他早已預料到這一切。
謝崇的刁難,對他而言並不困難。
江羽輕輕一笑,緩緩道:“陛下剛才的話語,歸根結底就是一點,大秦陷入困境,我晉國欲乘勢掠利,對吧?”
司馬衝麵色一沉。
乘勢掠利?
江羽這少年,真是直率啊!
當然,事實確實如此。隻是江羽當著所有人麵前揭示了晉國的打算,多少有些失禮。 司馬衝神色複原,淡然道:“國與國之間的互動,都暗藏玄機。正如你所說,國與國之間存在著利益交換。那麽,何來乘勢掠利之說呢?晉國援助大秦度過危機,自然有其益處。”
謝崇淡然道:“陛下英明,所謂他人之賊,吾之英雄。在大秦看來,我們乘人之危,但在我國萬民眼中,我們索取的利益,便是為國家爭取福祉和利益。”
江羽神色莊重:“陛下和謝公的見解,皆有其深意,我亦認同。故此,我為大秦的繁榮獻策,同時也為晉國擘畫未來,兩者兼得。我對晉國的規劃,有兩大益處。”
司馬衝迴應:“朕願聞其詳。”
江羽娓娓道來:“首先,大秦的稀世佳釀‘西風醉’,將在晉國境內釀造。晉國官府將獲取四成的純利,其餘六成歸大秦,由我們大秦分配。不知陛下是否了解‘西風醉’呢?”
“朕略知一二。”司馬衝點頭示意。
他的目光中閃爍著好奇:“‘西風醉’確為世間美酒,不遜於我國的‘百裏香’,這是人盡皆知的事實。這樣的佳釀,確實能帶來豐厚的收益。隻是四成的純利,似乎少了些。”
江羽解釋:“陛下無需出人出力,僅憑空就能分得四成,已是極大的恩惠。我雖掌控六成利潤,但在晉國挑選合作夥伴,招募民眾勞作,這些都需要付出代價,最後大秦能占據兩成純利,已是相當可觀。這,已是晉國能得到的最大誠意了。”
司馬衝聞言微微點頭,但仍保持沉默。盡管他對江羽讚賞有加,但江羽與徐琉璃的關係尚未明朗,況且涉及晉國利益,司馬衝不會輕易讓步。
謝崇撫著下巴的胡須,從容道:“江羽,大秦的‘西風醉’確有價值,也能盈利,這點老夫並不否認。然而,你需要明白,我晉國並不缺錢。‘西風醉’帶來的些許利潤,對我們晉國來說,實屬微不足道。這樣的利益,遠遠不足以打動我們。”
工部尚書曹騰附議:“謝尚書所言甚是,這點利益實在微不足道。”
“江羽,你需要提供更多的好處。”
“江羽,金錢並無大用。”
“沒有足夠的利益,晉國無法援助大秦,也無法與大秦結盟。”
謝崇一派的人相繼發言。
眾人開始施壓。
江羽先前提出的觀點,稱謝崇應更上一層樓,震撼人心,等同於絕殺,無人敢直接反駁,因為牽涉其中風險太大。如今,皇帝與謝崇站在同一立場,情況自然不同。
眾人紛紛附和。
顧喜目睹這一切,眼中多了幾分憂慮。他想幫助江羽,但涉及晉國的利益,他不能不顧晉國而幫江羽。這是他的底線。
其他反對開戰的官員也保持沉默,隻能寄希望於江羽能夠壓過謝崇一派。
江羽鎮定自若地說:“各位,你們都談論利益,我自然以利益為出發點。方才提及的晉國利益分為兩部分,我隻說了‘西風醉’的第一點。第二部分,關乎汝南郡。”
“汝南郡位於夏國西南邊境,乃夏國的一郡,與晉國相鄰。一百八十年前,晉國宣宗在位時,晉國強盛無比,而夏國正處於衰落期……”
在古老的埃拉裏亞大陸,夏國被北方的烏爾岡王國侵襲,無力抵擋那冰霜巨龍的鐵蹄。夏國哀帝無畏,為保王國存續,無奈之下,朝臣們割讓了神秘的汝南領地,以求遙遠的伊薩尼亞王國伸出援手。
“提及此事,伊薩尼亞的宣帝實乃公正無私,未曾趁亂掠奪,反而援助夏國,阻擋烏爾岡的猛烈進犯,自此汝南領地成為伊薩尼亞的領土。”
“八十年過去,汝南領失而複歸夏國之手,伊薩尼亞的邊界黯然收縮,國民為此深感悲憤。”
“敢問陛下,可曾考慮收複汝南領?那片土地,本是夏國自願贈予伊薩尼亞的神聖之地。然而夏國一旦崛起,竟悍然反噬,此舉實為背信棄義。”
“夏國之舉,首當其衝地破壞了公理。”
“現下的夏國,國力式微,故此刻正是奪迴汝南領的大好時機。”
江羽擲地有聲:“若伊薩尼亞與強盛的秦國結盟,必定能洗刷恥辱,重奪汝南。話說迴來,謝尚書身為百官之首,不思雪恥,反而與敵結盟,您辜負了陛下對您的期望與信任。”
謝崇心神劇震,厲聲迴應:“江羽,休得信口開河!”
他見識過無數文人,強者亦不在少數,但無人能像江羽這般棘手。江羽的話語如刀,直指核心,言辭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同時,他善於打破常規,讓人防不勝防。
謝崇沉著聲道:“江羽,你說奪迴汝南領,但此事非易,困難重重,幾乎無法實現。”
江羽揮袖反擊:“謝尚書,若因困難便放棄,豈不是默認晉國的恥辱無足輕重?難道你身為百官之首,竟無視國家之痛,反而與夏國合謀攻打秦國?”
“若連你都不在乎晉國的恥辱,又有誰還會在乎呢?你這個天下的首席大臣,實在不盡職,令人痛心。”
“陛下信賴你,萬民依賴你,百官畏懼並聽從你,有如此背景,你卻無法雪恥,反而與夏國聯手對付秦國?”
“攻打秦國,能得到多少財富?無非空洞的幻想,秦國貧瘠如洗。又能奪得多少領土?不可能,晉國與秦國接壤稀少,無法長久占領。”
江羽威嚴道:“如此決策毫無益處,你有機會收複汝南領,卻不願行動,真是讓人感歎。”
謝崇頓時麵露苦澀,麵對江羽的伶牙俐齒,他感到棘手無比。江羽的目光掃過朝廷,官員們紛紛避讓,謝崇尚且敗下陣來,更何況其他人?
無人敢與之爭鋒。
在神秘的伊秦之地,將牽製住所有夏國的銳氣。因此,夏土空虛,晉國自應向北挺進,一舉征服汝南郡。這樣的天賜良機,若不去深思熟慮,反而舍近求遠,援助夏國,實令我費解啊。”
江羽言辭激昂:“謝尚書,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契機。”
謝崇一時語塞,沉吟半晌後,才緩緩迴應:“夏國雖稍顯疲弱,即使伊秦牽製了夏國的兵力,但進攻之事,仍需謹慎。”
江羽搖頭反駁:“不,正宜攻打。不僅晉國,齊國會一同對夏國下手,從邊疆奪取其領土。”
“齊夏兩國的世仇由來已久。因此,我將親赴齊國,勸說齊皇出兵馬踏夏土。設想一下,齊、晉、夏三國合力對抗伊秦,而得益者卻是無邊境相鄰的夏國。”
“此刻改變戰略,齊晉聯兵攻打夏國,局麵必然不同。伊秦負責牽製夏軍,齊晉兩國皆可獲利。”
江羽環視四周,目光炯炯:“各位大人,何樂而不為呢?”
“陛下,微臣讚同此策。”
顧喜神情莊重,抱拳道:“晉國曾對夏國有恩,然而夏國以怨報德。如今機緣巧合,微臣提議奪取汝南郡。”
“陛下,微臣附議。”
此時,大理寺卿陸雍也開口讚同。
陸雍道:“陛下,晉軍雄壯,但汝南郡被夏國奪走,是晉國的恥辱。若能收複汝南,我晉國曆代先祖必感欣慰。”
“陛下,微臣附議。”
“陛下,微臣也附議。”
……
晉國的大臣們紛紛改口,多數人轉而支持江羽的主張。
原因無他,此舉有利於晉國擴大權益。特別是其中一部分人,不願挑起戰爭。現在江羽提出的方案,由伊秦牽製夏國,晉齊兩國便可伺機漁翁得利。
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也是瓜分夏土疆域的良機。
司馬衝眼中閃爍著異彩,看向謝崇問道:“謝卿,你意下如何?”
謝崇瞥了眼江羽。他低估了江羽,這少年確實高明,再次施展絕妙之計。因為江羽的提議,是晉國無法拒絕的。謝崇也不得不承認,夏秦交戰,齊晉暗襲,正是上佳戰術。
謝崇明白反對無效,主動說道:“陛下,微臣附議。”
“好!”
司馬衝的臉上綻放笑容。
他看著江羽,正色道:“江羽,晉國與伊秦結盟之事,朕允了。晉秦兩國結為盟友,互助互守。我晉國即刻撤軍,並對外宣告,不再聯合夏國攻打伊秦。”
“陛下英明!”
江羽拱手致謝,笑意更濃。
事情成了!
司馬衝未作片刻停留,即刻下令草擬與大秦結盟的神契,蓋上龍紋玉璽,交予江羽。他話題一轉,又道:“江羽留下,其他人退下。有些秘密,朕隻想與你共享。”
“微臣告退!”
一眾官員行禮後紛紛退去。他們望向江羽的目光中充滿疑惑,陛下單獨留下他,實屬出人意料。
不消多久,大殿內僅剩陛下與江羽二人相對而立。
江羽略感驚訝,雖自己成功說服陛下結盟,不再侵犯大秦,但陛下與他並無親緣,卻獨獨留下了他。
司馬衝沉聲言道:“江羽,你做得很好。”
江羽更為困惑。
這是何意?
陛下居然讚揚他。
深知陛下讚譽的背後必有深意,江羽正色迴應:“陛下的意思,在下不明其詳。”
司馬衝肅然道:“徐琉璃。”
啊!
江羽失聲驚唿。
即便江羽心性堅韌,此刻也無法掩飾情緒的波動。
徐琉璃!
怎麽會扯上徐琉璃?
她是大禪天的天女,即便大禪天受皇家庇護,可……江羽突然想到一種可能性,問道:“陛下,難道徐琉璃是您的女兒?”
司馬衝微微點頭:“不愧是荀子門徒,難怪贏九霄那老者對你另眼相看。你的智謀,確實非同一般。徐琉璃確是朕之女,隻是她隨了皇後之姓,並非司馬一族。”
江羽心中卻生出奇異之感。
司馬衝之女,晉國公主,竟然去了大禪天靜修,此事背後似乎有隱情。
司馬衝繼續說道:“江羽,你知道為何朕會如此爽快地答應與你結盟嗎?哪怕你把話說得再動聽,晉國想要征服汝南郡絕非易事。但朕依然選擇了同意。”
江羽推測道:“莫非是因為我救了徐琉璃,陛下以德報恩?”
司馬衝迴答:“確實有一部分原因。昨晚琉璃得知你被捕,親自進宮求見朕,希望朕釋放你,以免你遭難。”
“另一原因在於,朕需要你答應一個條件。隻要你應允,朕承諾不會進犯大秦,甚至會協助你守護汝南郡。若你不接受,即使朕已答應,一切也將化為泡影。” 江羽答道:“請陛下指示。”
司馬衝言道:“如今的徐琉璃僅是大禪天的天女,未來將承繼祭司之位。但她修為尚淺,暫時無法勝任祭司之職。”
“朕要你答應,在徐琉璃即將成為大禪天祭司之時,你必須出手阻止,不可讓她登上那個位置。這就是朕的要求。隻要你同意,朕定會全力以赴支持你。”
江羽反問:“陛下,真的就這麽簡單嗎?”
司馬衝沉聲道:“此事絕不簡單,意味著你要對抗大禪天,甚至對抗宗師級強者。你需要仔細考慮,朕不會強迫於你。”
江羽迴應:“陛下,在下答應。”
走到這一步,江羽已無法迴避。更何況,徐琉璃在危難時刻求助黃帝,對江羽而言,已是厚重的恩情。
於是,江羽應允了。
司馬衝微笑著說:“你答應了,卻不問原因?”
江羽迴答:“在這世間,父輩隻會守護子女,絕不會加害。所以我相信陛下所策劃的,必有其深意。”
司馬衝嘴角揚起一絲笑意,揮手道:“你聰慧過人,去吧。至於詳情,你自會慢慢探明。”
“在下告退。”
江羽行禮後,轉身離去。
司馬衝目送江羽的背影,低聲道:“簡興茂,你覺得江羽能成功阻止嗎?”
“老奴不敢妄言。”
簡興茂答道:“陛下,江羽年少便已達到先天三品,根基深厚,成為宗師必然不凡。將來,他甚至有可能步入大宗師之境。”
司馬衝點頭,卻長歎一聲:“朕,拭目以待。”
江羽離開宮殿,看見殿外等候的顧喜。
顧喜滿麵憂心:“小師叔終於出來了,走,到我家赴宴。我早有準備,設宴為你洗塵,也為了感謝你救了我的逆子,還請小師叔勿拒。”
江羽笑道:“恭敬不如從命。”
顧喜笑容燦爛,領著江羽出城,但剛出皇城,便遇上謝崇的馬車,依然停在宮門外。
謝崇站在馬車旁,靜靜等待。見江羽到來,他倚在車身上,開口道:“江羽,今日朝堂上的辯論,你表現極佳,老夫甚為敬佩。若有空閑,歡迎你到謝府做客,老夫必掃榻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