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西城顧府。
顧長庚迴家後,因父親顧喜還在皇宮官署辦公,尚未歸來,於是他在家中等待。他先去拜訪了母親,然後又去找兄長。
顧長庚雖是最小的兒子,但他是由父親的正室所出,地位頗高。即便未來爵位由嫡長子繼承,顧長庚的地位也不會低落。
顧長庚在庭院中思考著江羽的事情,他知道一旦向父親提起,父親一定會很高興。
所以他期待著父親的歸來... ...
顧長庚在永恆的黃昏中等待,父親的歸來仿佛遙不可及,無聊之際,他喚來歌伶詠唱古老的咒語。江羽編織的詩詞,宛如神秘符文,令人百聽不倦,如同沉浸在柔和的魔法之中。
顧長庚熱愛文學,但他知道自己無法觸及那份深邃的魔法天賦。
他對江羽的敬仰,猶如星辰仰望蒼穹。
這位小師叔祖不僅武道天賦超凡,文采更是如繁星閃爍,讓人隻能遙望而讚歎。
正當顧長庚沉浸於樂曲之際,一陣慌亂的腳步聲打破寧靜,他的貼身侍衛疾步走入,來到顧長庚身邊低語:“少爺,外麵有江大師的消息,據說他被捕了。”
“什麽?”
顧長庚驚愕地失聲。
他臉上寫滿了震驚與難以置信。
被捕了?
誰膽敢觸碰江羽這位神祗般的存在?
顧長庚示意歌伶退下,轉而凝視侍衛,沉聲道:“詳細告訴我,究竟發生了何事,師叔祖好端端在靈風樓,為何會遭此厄運?”
侍衛躬身迴答:“金陵縣令鍾仲康率隊突襲靈風樓,聲稱收到密報,指控江大師與謝玄密謀危害晉國,兩人皆已被鍾仲康囚禁。此刻,此消息在金陵城內傳得沸沸揚揚,引來無數人的熱議。”
“荒謬!”
顧長庚咬緊牙關,憤慨地說:“師叔祖怎會危害晉國,這簡直是無稽之談。”
侍衛詢問:“少爺,我們該如何應對?”
顧長庚思考對策,他身無官職,無力影響大局。單憑他的力量,救出江羽無異於天方夜譚。想要營救江羽,唯有父親出麵才有可能。
顧長庚吩咐:“你去聯絡宮廷的刑部,通知父親立即迴府,就說有重大變故,我必須立刻與父親商議。”
侍衛遲疑道:“這樣可行嗎?”
顧長庚堅定地說:“照辦吧。”
“是!”
侍衛領命,急忙離去安排。
顧長庚坐在後院,心中反複琢磨江羽的困境。然而,他平日並不涉足此類紛爭,如今麵對混亂的局麵,束手無策,隻能等待父親的決策。
時光悄然流逝,夜幕降臨,四周陷入幽暗。
踏!踏!!
急促的腳步聲再次響起。
原來是顧喜歸來。
正值壯年的顧喜,望著一臉憂鬱的顧長庚,臉色驟變,沉聲責問:“孽子,你急匆匆派人稟報,說什麽大事,說來聽聽。”
話音剛落,顧喜藏在背後的手中現出一根荊棘鞭。
顧長庚心中一凜,忙起身恭敬地迴應:“父親,您這是何意?孩兒並未做錯,為何又要動用荊棘鞭?”
顧喜質問道:“先告訴我,所謂的大事是什麽?”
顧長庚答道:“是師叔祖,江羽師叔祖,他被金陵縣令鍾仲康逮捕了。”
顧喜疑惑道:“江師叔不是在秦地嗎?”
顧長庚連忙解釋:“稟告父親,師叔祖已來到晉國。孩兒從襄陽返迴金陵,途中遭遇長江盜匪巴熊的襲擊,那時,是師叔祖出手斬殺巴熊,救下了孩兒。”
\"隨後,兒子與那位來自幽靈森林的師叔祖一同歸返魔法之都金陵。甫一抵達渡河的魔法碼頭,謝家的傑出魔法師謝玄親自前來迎接師叔祖,並在浮光閣設宴款待,同時也邀請了兒子出席。\"
\"當時的情景,謝玄對師叔祖似乎有所托付,因此宴席過半後,兒子便自行返迴。不料,不久後傳來消息,金陵的魔法師領袖鍾仲康帶領人馬闖入浮光閣,以師叔祖和謝玄密謀顛覆魔法王國為由,將二人一同囚禁。\"
顧長庚敘述道:\"此事件如今已在金陵城內傳得沸沸揚揚,眾人紛紛議論此事。\"
顧喜的眉頭立刻緊鎖。
顧長庚見父親沉默不語,焦急道:\"父親,撇開師叔祖與我們的親緣不論,他對兒子有救命之恩。懇請您出手相救師叔祖。\"
\"住口!\"
顧喜嗬斥一聲。
撲通!
顧長庚跪倒在地,挺直脖子,一臉堅定,抬頭說道:\"父親,關乎師叔祖安危,我們顧家必須營救他。您不是常教誨兒子要尊敬法師,重視道義嗎?師叔祖身處險境,在這陌生的魔法王國孤立無援,唯有仰仗父親了。\"
顧喜看著焦慮的顧長庚,嚴峻的麵龐掠過一絲欣慰。
他的兒子雖有些放蕩不羈,缺乏上進心,隻懂得享受風花雪月,但孝心尚在,心地純樸,隻是可惜難擔大任。
顧喜沉聲迴應:\"身為荀氏家族的法師,我不需要你的提醒,自會去解救小師叔。所以此事,你無需多言。\"
顧長庚心中大喜,起身恢複慵懶的姿態,笑道:\"原來如此,兒子剛才誤解了您,看您沒有表態,還以為您會選擇置身事外。\" 顧喜道:\"即使了解情況,要解救小師叔也不能輕舉妄動。沒有周全的計劃便隨意行動,非但無法幫助,反而可能帶來更大的麻煩。\"
\"你提到的謝玄,他是謝崇的子嗣,也是謝家的法師新秀。\"
\"至於鍾仲康,他是謝家一手栽培的,被視為謝家的心腹。他竟然逮捕了謝玄和師叔,這背後的問題可不小。\"
顧長庚聞言,眉頭緊鎖,頗感震驚。
這其中竟有如此複雜的關係?
顧長庚問道:\"父親,那麽您認為,這背後意味著什麽?\"
顧喜說道:\"這次小師叔來到魔法王國,他可有透露過來此的目的?\"
\"未曾提及。\"
顧長庚搖搖頭。
顧喜撫摩著下巴的胡須,深思熟慮,甚至背著手來迴踱步。顧長庚雖然看見這一幕,卻無力理解其中的含義——他對此並不擅長。
片刻後,顧喜停下腳步,緊皺的眉頭緩緩舒展,沉聲道:\"目前的情形來看,師叔和謝玄被捕,很可能與謝峻的策劃有關。\"
顧長庚急道:\"父親,您就別賣關子了,直接說吧,兒子實在想不通。\"
\"沒用的東西!\"
顧喜斥責一聲。
顧長庚神秘一笑,道:“家族中有大哥守護家園,我無需擔憂,無需憂慮,何必插手過多,以免擾亂親族間的和諧。”
顧喜輕哼一聲,心中暗自惋惜。他的這個兒子,實則聰穎過人,隻是未曾將才智用於正途。
隻知道沉迷於歡愉之中。
顧喜沉聲說道:“泰瑞亞與艾澤利亞即將開戰,這是人盡皆知之事。小師叔親臨金陵,其目的不言而喻,必是為了協商和平,讓泰瑞亞撤兵,終止對艾澤利亞的侵犯。”
“這是師叔的使命。”
“若謝崇欲加害師叔,憑他身為帝國宰相的地位,絕不會指派一個縣令來拘捕師叔,因為此舉風險過大,如今輿論沸騰,已無法平息。”
“擒獲小師叔的手法過於粗糙,根本無需如此,因此定是謝峻所為。”
“眾所周知,謝家門檻高聳,門衛亦傲氣衝天,非尋常人可輕易踏入。即便是三品官員,來到謝家門口,也需恭敬有禮。”
“謝崇的長子謝峻,雖任工部侍郎,雖未實際主持工部,但工部侍郎曹騰,實為謝崇的門生,故工部事務,仍受謝峻影響。”
“而謝家內外,早已由謝峻打理。”
顧喜目光如炬,緩緩道:“至於謝玄,他一直效忠於艾澤利亞,作為在鹹陽的使者,也是艾澤利亞的眼線。此次他自艾澤利亞返迴,顯然他知曉了泰瑞亞的意圖。”
“可以推測,謝峻清楚小師叔來艾澤利亞的目的。或許,師叔與謝玄相識,是想借謝玄之力,通過謝崇這條線行事。然而,這次攻打艾澤利亞正是謝崇倡議,他公開表明支持進攻艾澤利亞。”
“所以不難判斷,謝峻必定會貫徹謝崇的意願,擅自決定,派遣鍾仲康囚禁師叔,事情並不複雜。”
顧喜繼續說道:“大致情況如此,隻是複雜的點在於,盡管有人反對這次進攻艾澤利亞,但決策已定,戰略已立。要推翻這個戰略,等同於與謝崇對抗。”
顧長庚聽完分析,眼中滿是驚異。
竟有如此多的內幕?
顧長庚訥訥道:“父親,您的分析是否正確?”
“你這孽子,頑固不化!”
顧喜聞言勃然大怒,他怎麽會有這樣的兒子,毫無頭腦,隻知道追逐女子,隻懂風月場所的享樂,實在是荒唐至極。
顧長庚尷尬一笑,道:“父親,別生氣,別生氣,此刻救出師叔祖才是當務之急。您看此事該如何解決?”
“報!”
此時,府中的管家進來,來到顧喜身邊,躬身稟告:“老爺,外麵流傳著荀夫子弟子江羽的消息,已傳遍大街小巷,無人不知。”
“據說荀子的弟子江羽,作為泰瑞亞的使者前往艾澤利亞,試圖促成兩國停戰。然而,艾澤利亞的金陵縣令鍾仲康,卻直接將江羽逮捕入獄。”
“外麵的人們都在議論,說艾澤利亞失了禮數,不守規矩。”
“巨龍帝國遣送使者,而晉國竟以一郡之令扣押,有損邦交尊嚴。此刻,批評晉國失禮之言沸沸揚揚,已如風暴般席卷王都。”
顧喜聞言,眸光微斂,沉思片刻後,袍袖一揮:“明白了。”
管家立刻退下。
顧喜忽地笑了,說道:“如今小師叔的事已人盡皆知,此事若是鬧大,必然震動天庭,陛下也會知曉。如此看來,小師叔或許安排了人煽動輿情。看樣子小師叔已有布局,老夫去獄中會一會小師叔,再做打算。”
他轉向顧長庚,吩咐:“你乖乖留在府中,不可四處亂跑。”
“諾!”
顧長庚應聲遵命。
顧喜輕哼一聲,乘馬車離開居所,直奔金陵郡的幽冥地牢。
身為刑部尚書,他欲見人易如反掌,不久,顧喜踏入地牢,見到住在清幽牢室中的江羽和謝玄。進入牢房後,他拱手行禮:“弟子顧喜,拜見小師叔。” 江羽連忙起身:“尚書大人過譽了。”
顧喜道:“師恩重於山,小師叔勿須謙虛。長話短說,我此行是為了小師叔被捕之事。此次,小師叔欲促晉秦兩國化幹戈為玉帛,雙方不再兵戈相見,此事恐怕不易。畢竟,攻打秦地乃是謝崇一手策劃的決策。”
聞言,江羽臉上掠過一抹笑意,當初在鹹陽,韓千秋曾言顧喜可信賴。然而,人心難測。
顧喜究竟是何許人,江羽未曾深識,因此始終心存疑慮。現在聽到顧喜的話語,江羽才徹底放心。
江羽正色道:“尚書大人,關於……”
“小師叔!”
顧喜神色莊重,說道:“我是小師叔的晚輩,您直接喚我表字‘長樂’即可。小師叔稱我尚書,實乃折煞在下。”
江羽道:“好吧,依你所願。”
顧喜這才安心,又道:“小師叔,請繼續。”
江羽道:“如今整個金陵城,都在傳揚晉國朝廷無視禮法,擅自拘捕秦使,企圖治其罪。對於講究規製的晉國而言,消息發酵後,我相信陛下必定會召見。”
“我需要的,是在朝堂之上,麵對晉國群臣,闡明我的立場。”
“此外,長樂你應當知道,那秦地產的西風醉酒是我所創。為了促使晉國撤兵,關於西風醉的釀造,秦方可提供技術與工匠,晉國負責銷售,直接在晉國市場推行。”
“凡支持我的人,皆可參與其中。”
“當然,商業合作的細節,之後再商議。當下我首要任務,是勸說晉國陛下在朝堂上撤兵時,能得到些許支持。”
顧喜在心中編織思緒,開口道:“在王廷之上,早有些人反對遠征,隻可惜他們的聲音被謝崇壓製了。但小師叔,你能確保真的能在辯論中戰勝他們嗎?這次領軍的人物,可是謝崇本人。那時在朝堂舌戰,謝家之人必定群起攻之。”
江羽迴應:“如果連這樣的挑戰都無法應對,何談代表晉國出使?論辯之事,我會獨力應對,無須諸位插手。隻要我在辯論中勝出,望長樂與各位能站在我這邊。”
顧喜堅定地說:“我信任小師叔,我會著手聯絡盟友的。”
江羽拱手致謝:“多謝長樂兄的支持。”
顧喜避開他的目光,搖頭道:“小師叔太過謙虛了,荀氏一族的首要規矩就是同門互助。荀家從不受人欺淩,我們始終同心協力。小師叔的事,我責無旁貸。在不損害晉國利益的前提下,我會全力支持你。”
江羽再次表示感激,顧喜隨即離去,未曾停留。
江羽心中也稍感寬慰,有了顧喜的支持,勸說晉國之事將更為順利。就算麵臨謝家的阻撓,江羽也不再畏懼。
謝玄坐在一旁,感歎道:“賢弟,這次是我們謝家虧欠你,是我對不起你。如果不是我提議讓你與謝家聯姻,你也不會落得如今這步田地。這一切,是我謝家咎由自取。”
江羽微笑道:“謝兄,你的好意我心領了,不會怪你。況且這次你身處兩難之中。不過我有個問題想請教謝兄。”
謝玄問道:“什麽問題?”
江羽眼中閃爍銳利的光芒,說道:“謝峻雖是嫡長子,是謝家的繼承人,但自古以來,繼承人也有被廢黜的時候。不知謝兄是否有意願更進一步,將來執掌謝家大權呢?”
謝玄眉峰一挑,心中泛起漣漪,隨即搖頭笑道:“不,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賢弟,你別開玩笑了。”
江羽認真地說:“我是認真的。”
對於江羽來說,他從未忘記對夏國的複仇,隻是這複仇之路非一日之功。
單憑秦國之力還不夠強大。
在晉國,如果能拉攏更多人心,建立起自己的勢力網。那麽攻打夏國時,他一聲號召,便能有更多人一同討伐,複仇之路也將更加順利。
謝玄審視著江羽,見他眼神堅定,說道:“如果有這樣的可能,自然最好。不過,這確實很難。”
“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隻要用心籌劃,總會找到機會。”
江羽的目光炯炯有神,道:“隻要謝兄願意,現在就是對付謝峻的契機。此事交給在下,我會在促使晉國撤軍的同時,削弱謝峻的勢力。”
“這一次,他是禍首,若不處置,我們豈不是白白坐牢?現在我們隻能等待消息,等待朝堂上的辯論。”
“好!”
謝玄應道:“我們,靜待佳音。”
江羽坐在幽暗的監牢中,心中燃燒著熾烈的戰意,期待著未知的挑戰。謝家又算得了什麽?謝峻又能如何?他就是要在這神秘的世界裏,與他們一較高下。
顧長庚迴家後,因父親顧喜還在皇宮官署辦公,尚未歸來,於是他在家中等待。他先去拜訪了母親,然後又去找兄長。
顧長庚雖是最小的兒子,但他是由父親的正室所出,地位頗高。即便未來爵位由嫡長子繼承,顧長庚的地位也不會低落。
顧長庚在庭院中思考著江羽的事情,他知道一旦向父親提起,父親一定會很高興。
所以他期待著父親的歸來... ...
顧長庚在永恆的黃昏中等待,父親的歸來仿佛遙不可及,無聊之際,他喚來歌伶詠唱古老的咒語。江羽編織的詩詞,宛如神秘符文,令人百聽不倦,如同沉浸在柔和的魔法之中。
顧長庚熱愛文學,但他知道自己無法觸及那份深邃的魔法天賦。
他對江羽的敬仰,猶如星辰仰望蒼穹。
這位小師叔祖不僅武道天賦超凡,文采更是如繁星閃爍,讓人隻能遙望而讚歎。
正當顧長庚沉浸於樂曲之際,一陣慌亂的腳步聲打破寧靜,他的貼身侍衛疾步走入,來到顧長庚身邊低語:“少爺,外麵有江大師的消息,據說他被捕了。”
“什麽?”
顧長庚驚愕地失聲。
他臉上寫滿了震驚與難以置信。
被捕了?
誰膽敢觸碰江羽這位神祗般的存在?
顧長庚示意歌伶退下,轉而凝視侍衛,沉聲道:“詳細告訴我,究竟發生了何事,師叔祖好端端在靈風樓,為何會遭此厄運?”
侍衛躬身迴答:“金陵縣令鍾仲康率隊突襲靈風樓,聲稱收到密報,指控江大師與謝玄密謀危害晉國,兩人皆已被鍾仲康囚禁。此刻,此消息在金陵城內傳得沸沸揚揚,引來無數人的熱議。”
“荒謬!”
顧長庚咬緊牙關,憤慨地說:“師叔祖怎會危害晉國,這簡直是無稽之談。”
侍衛詢問:“少爺,我們該如何應對?”
顧長庚思考對策,他身無官職,無力影響大局。單憑他的力量,救出江羽無異於天方夜譚。想要營救江羽,唯有父親出麵才有可能。
顧長庚吩咐:“你去聯絡宮廷的刑部,通知父親立即迴府,就說有重大變故,我必須立刻與父親商議。”
侍衛遲疑道:“這樣可行嗎?”
顧長庚堅定地說:“照辦吧。”
“是!”
侍衛領命,急忙離去安排。
顧長庚坐在後院,心中反複琢磨江羽的困境。然而,他平日並不涉足此類紛爭,如今麵對混亂的局麵,束手無策,隻能等待父親的決策。
時光悄然流逝,夜幕降臨,四周陷入幽暗。
踏!踏!!
急促的腳步聲再次響起。
原來是顧喜歸來。
正值壯年的顧喜,望著一臉憂鬱的顧長庚,臉色驟變,沉聲責問:“孽子,你急匆匆派人稟報,說什麽大事,說來聽聽。”
話音剛落,顧喜藏在背後的手中現出一根荊棘鞭。
顧長庚心中一凜,忙起身恭敬地迴應:“父親,您這是何意?孩兒並未做錯,為何又要動用荊棘鞭?”
顧喜質問道:“先告訴我,所謂的大事是什麽?”
顧長庚答道:“是師叔祖,江羽師叔祖,他被金陵縣令鍾仲康逮捕了。”
顧喜疑惑道:“江師叔不是在秦地嗎?”
顧長庚連忙解釋:“稟告父親,師叔祖已來到晉國。孩兒從襄陽返迴金陵,途中遭遇長江盜匪巴熊的襲擊,那時,是師叔祖出手斬殺巴熊,救下了孩兒。”
\"隨後,兒子與那位來自幽靈森林的師叔祖一同歸返魔法之都金陵。甫一抵達渡河的魔法碼頭,謝家的傑出魔法師謝玄親自前來迎接師叔祖,並在浮光閣設宴款待,同時也邀請了兒子出席。\"
\"當時的情景,謝玄對師叔祖似乎有所托付,因此宴席過半後,兒子便自行返迴。不料,不久後傳來消息,金陵的魔法師領袖鍾仲康帶領人馬闖入浮光閣,以師叔祖和謝玄密謀顛覆魔法王國為由,將二人一同囚禁。\"
顧長庚敘述道:\"此事件如今已在金陵城內傳得沸沸揚揚,眾人紛紛議論此事。\"
顧喜的眉頭立刻緊鎖。
顧長庚見父親沉默不語,焦急道:\"父親,撇開師叔祖與我們的親緣不論,他對兒子有救命之恩。懇請您出手相救師叔祖。\"
\"住口!\"
顧喜嗬斥一聲。
撲通!
顧長庚跪倒在地,挺直脖子,一臉堅定,抬頭說道:\"父親,關乎師叔祖安危,我們顧家必須營救他。您不是常教誨兒子要尊敬法師,重視道義嗎?師叔祖身處險境,在這陌生的魔法王國孤立無援,唯有仰仗父親了。\"
顧喜看著焦慮的顧長庚,嚴峻的麵龐掠過一絲欣慰。
他的兒子雖有些放蕩不羈,缺乏上進心,隻懂得享受風花雪月,但孝心尚在,心地純樸,隻是可惜難擔大任。
顧喜沉聲迴應:\"身為荀氏家族的法師,我不需要你的提醒,自會去解救小師叔。所以此事,你無需多言。\"
顧長庚心中大喜,起身恢複慵懶的姿態,笑道:\"原來如此,兒子剛才誤解了您,看您沒有表態,還以為您會選擇置身事外。\" 顧喜道:\"即使了解情況,要解救小師叔也不能輕舉妄動。沒有周全的計劃便隨意行動,非但無法幫助,反而可能帶來更大的麻煩。\"
\"你提到的謝玄,他是謝崇的子嗣,也是謝家的法師新秀。\"
\"至於鍾仲康,他是謝家一手栽培的,被視為謝家的心腹。他竟然逮捕了謝玄和師叔,這背後的問題可不小。\"
顧長庚聞言,眉頭緊鎖,頗感震驚。
這其中竟有如此複雜的關係?
顧長庚問道:\"父親,那麽您認為,這背後意味著什麽?\"
顧喜說道:\"這次小師叔來到魔法王國,他可有透露過來此的目的?\"
\"未曾提及。\"
顧長庚搖搖頭。
顧喜撫摩著下巴的胡須,深思熟慮,甚至背著手來迴踱步。顧長庚雖然看見這一幕,卻無力理解其中的含義——他對此並不擅長。
片刻後,顧喜停下腳步,緊皺的眉頭緩緩舒展,沉聲道:\"目前的情形來看,師叔和謝玄被捕,很可能與謝峻的策劃有關。\"
顧長庚急道:\"父親,您就別賣關子了,直接說吧,兒子實在想不通。\"
\"沒用的東西!\"
顧喜斥責一聲。
顧長庚神秘一笑,道:“家族中有大哥守護家園,我無需擔憂,無需憂慮,何必插手過多,以免擾亂親族間的和諧。”
顧喜輕哼一聲,心中暗自惋惜。他的這個兒子,實則聰穎過人,隻是未曾將才智用於正途。
隻知道沉迷於歡愉之中。
顧喜沉聲說道:“泰瑞亞與艾澤利亞即將開戰,這是人盡皆知之事。小師叔親臨金陵,其目的不言而喻,必是為了協商和平,讓泰瑞亞撤兵,終止對艾澤利亞的侵犯。”
“這是師叔的使命。”
“若謝崇欲加害師叔,憑他身為帝國宰相的地位,絕不會指派一個縣令來拘捕師叔,因為此舉風險過大,如今輿論沸騰,已無法平息。”
“擒獲小師叔的手法過於粗糙,根本無需如此,因此定是謝峻所為。”
“眾所周知,謝家門檻高聳,門衛亦傲氣衝天,非尋常人可輕易踏入。即便是三品官員,來到謝家門口,也需恭敬有禮。”
“謝崇的長子謝峻,雖任工部侍郎,雖未實際主持工部,但工部侍郎曹騰,實為謝崇的門生,故工部事務,仍受謝峻影響。”
“而謝家內外,早已由謝峻打理。”
顧喜目光如炬,緩緩道:“至於謝玄,他一直效忠於艾澤利亞,作為在鹹陽的使者,也是艾澤利亞的眼線。此次他自艾澤利亞返迴,顯然他知曉了泰瑞亞的意圖。”
“可以推測,謝峻清楚小師叔來艾澤利亞的目的。或許,師叔與謝玄相識,是想借謝玄之力,通過謝崇這條線行事。然而,這次攻打艾澤利亞正是謝崇倡議,他公開表明支持進攻艾澤利亞。”
“所以不難判斷,謝峻必定會貫徹謝崇的意願,擅自決定,派遣鍾仲康囚禁師叔,事情並不複雜。”
顧喜繼續說道:“大致情況如此,隻是複雜的點在於,盡管有人反對這次進攻艾澤利亞,但決策已定,戰略已立。要推翻這個戰略,等同於與謝崇對抗。”
顧長庚聽完分析,眼中滿是驚異。
竟有如此多的內幕?
顧長庚訥訥道:“父親,您的分析是否正確?”
“你這孽子,頑固不化!”
顧喜聞言勃然大怒,他怎麽會有這樣的兒子,毫無頭腦,隻知道追逐女子,隻懂風月場所的享樂,實在是荒唐至極。
顧長庚尷尬一笑,道:“父親,別生氣,別生氣,此刻救出師叔祖才是當務之急。您看此事該如何解決?”
“報!”
此時,府中的管家進來,來到顧喜身邊,躬身稟告:“老爺,外麵流傳著荀夫子弟子江羽的消息,已傳遍大街小巷,無人不知。”
“據說荀子的弟子江羽,作為泰瑞亞的使者前往艾澤利亞,試圖促成兩國停戰。然而,艾澤利亞的金陵縣令鍾仲康,卻直接將江羽逮捕入獄。”
“外麵的人們都在議論,說艾澤利亞失了禮數,不守規矩。”
“巨龍帝國遣送使者,而晉國竟以一郡之令扣押,有損邦交尊嚴。此刻,批評晉國失禮之言沸沸揚揚,已如風暴般席卷王都。”
顧喜聞言,眸光微斂,沉思片刻後,袍袖一揮:“明白了。”
管家立刻退下。
顧喜忽地笑了,說道:“如今小師叔的事已人盡皆知,此事若是鬧大,必然震動天庭,陛下也會知曉。如此看來,小師叔或許安排了人煽動輿情。看樣子小師叔已有布局,老夫去獄中會一會小師叔,再做打算。”
他轉向顧長庚,吩咐:“你乖乖留在府中,不可四處亂跑。”
“諾!”
顧長庚應聲遵命。
顧喜輕哼一聲,乘馬車離開居所,直奔金陵郡的幽冥地牢。
身為刑部尚書,他欲見人易如反掌,不久,顧喜踏入地牢,見到住在清幽牢室中的江羽和謝玄。進入牢房後,他拱手行禮:“弟子顧喜,拜見小師叔。” 江羽連忙起身:“尚書大人過譽了。”
顧喜道:“師恩重於山,小師叔勿須謙虛。長話短說,我此行是為了小師叔被捕之事。此次,小師叔欲促晉秦兩國化幹戈為玉帛,雙方不再兵戈相見,此事恐怕不易。畢竟,攻打秦地乃是謝崇一手策劃的決策。”
聞言,江羽臉上掠過一抹笑意,當初在鹹陽,韓千秋曾言顧喜可信賴。然而,人心難測。
顧喜究竟是何許人,江羽未曾深識,因此始終心存疑慮。現在聽到顧喜的話語,江羽才徹底放心。
江羽正色道:“尚書大人,關於……”
“小師叔!”
顧喜神色莊重,說道:“我是小師叔的晚輩,您直接喚我表字‘長樂’即可。小師叔稱我尚書,實乃折煞在下。”
江羽道:“好吧,依你所願。”
顧喜這才安心,又道:“小師叔,請繼續。”
江羽道:“如今整個金陵城,都在傳揚晉國朝廷無視禮法,擅自拘捕秦使,企圖治其罪。對於講究規製的晉國而言,消息發酵後,我相信陛下必定會召見。”
“我需要的,是在朝堂之上,麵對晉國群臣,闡明我的立場。”
“此外,長樂你應當知道,那秦地產的西風醉酒是我所創。為了促使晉國撤兵,關於西風醉的釀造,秦方可提供技術與工匠,晉國負責銷售,直接在晉國市場推行。”
“凡支持我的人,皆可參與其中。”
“當然,商業合作的細節,之後再商議。當下我首要任務,是勸說晉國陛下在朝堂上撤兵時,能得到些許支持。”
顧喜在心中編織思緒,開口道:“在王廷之上,早有些人反對遠征,隻可惜他們的聲音被謝崇壓製了。但小師叔,你能確保真的能在辯論中戰勝他們嗎?這次領軍的人物,可是謝崇本人。那時在朝堂舌戰,謝家之人必定群起攻之。”
江羽迴應:“如果連這樣的挑戰都無法應對,何談代表晉國出使?論辯之事,我會獨力應對,無須諸位插手。隻要我在辯論中勝出,望長樂與各位能站在我這邊。”
顧喜堅定地說:“我信任小師叔,我會著手聯絡盟友的。”
江羽拱手致謝:“多謝長樂兄的支持。”
顧喜避開他的目光,搖頭道:“小師叔太過謙虛了,荀氏一族的首要規矩就是同門互助。荀家從不受人欺淩,我們始終同心協力。小師叔的事,我責無旁貸。在不損害晉國利益的前提下,我會全力支持你。”
江羽再次表示感激,顧喜隨即離去,未曾停留。
江羽心中也稍感寬慰,有了顧喜的支持,勸說晉國之事將更為順利。就算麵臨謝家的阻撓,江羽也不再畏懼。
謝玄坐在一旁,感歎道:“賢弟,這次是我們謝家虧欠你,是我對不起你。如果不是我提議讓你與謝家聯姻,你也不會落得如今這步田地。這一切,是我謝家咎由自取。”
江羽微笑道:“謝兄,你的好意我心領了,不會怪你。況且這次你身處兩難之中。不過我有個問題想請教謝兄。”
謝玄問道:“什麽問題?”
江羽眼中閃爍銳利的光芒,說道:“謝峻雖是嫡長子,是謝家的繼承人,但自古以來,繼承人也有被廢黜的時候。不知謝兄是否有意願更進一步,將來執掌謝家大權呢?”
謝玄眉峰一挑,心中泛起漣漪,隨即搖頭笑道:“不,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賢弟,你別開玩笑了。”
江羽認真地說:“我是認真的。”
對於江羽來說,他從未忘記對夏國的複仇,隻是這複仇之路非一日之功。
單憑秦國之力還不夠強大。
在晉國,如果能拉攏更多人心,建立起自己的勢力網。那麽攻打夏國時,他一聲號召,便能有更多人一同討伐,複仇之路也將更加順利。
謝玄審視著江羽,見他眼神堅定,說道:“如果有這樣的可能,自然最好。不過,這確實很難。”
“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隻要用心籌劃,總會找到機會。”
江羽的目光炯炯有神,道:“隻要謝兄願意,現在就是對付謝峻的契機。此事交給在下,我會在促使晉國撤軍的同時,削弱謝峻的勢力。”
“這一次,他是禍首,若不處置,我們豈不是白白坐牢?現在我們隻能等待消息,等待朝堂上的辯論。”
“好!”
謝玄應道:“我們,靜待佳音。”
江羽坐在幽暗的監牢中,心中燃燒著熾烈的戰意,期待著未知的挑戰。謝家又算得了什麽?謝峻又能如何?他就是要在這神秘的世界裏,與他們一較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