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劉禪出征,並非讓他親身奔赴涼州。不論諸葛亮是否有此膽識,就算他有此想法,眾多文臣武將也不會允許他這般冒險行事。君子避險,何況國君。
諸葛亮讓劉禪出征的原因,在於涼州尚有一支未動用的兵馬,那是劉禪秘密儲備的力量。他的舅舅糜芳,以及劉禪昔日的親衛,已故車騎將軍西鄉侯張翼德的長子張苞。
雖然隻有二人,但他們曾在北伐前為漢中輸送大量人口和牲畜,可見糜芳和張苞在涼州的地位不容小覷......
此刻,遠古的涼州軍團正朝向神秘的隴右秘境挺進,唯有劉禪能尋找到糜芳二人,借他們的力量從內部策應,共同發動一場雙重突襲,粉碎涼州軍團的鋼鐵洪流。
當然,這一切依賴於兩個關鍵條件。
其一,糜芳的部眾必須擁有足夠的奇幻兵力,盡管糜芳身為經驗豐富的老兵,他的戰術才華並不突出,但他率領部隊的威嚴足以讓人信服,除卻那次未戰先降的恥辱。
其二,劉禪必須及時與他們取得聯絡,速度至關重要。
否則一旦四路甚至五路敵軍形成合圍,局麵將難以挽迴。
此刻,在漢中雄偉的軍營中,即使魏延和句扶等勇士已重返陣營,壓力依然沉重。加之魏延先前的子午穀奇襲,誰又能保證曹魏不會故技重施?
西川之所以不敢輕舉妄動,是因實力的局限,一次敗績可能使他們數年都無法恢複元氣,但曹魏無此顧慮,以他們的力量,或許真能將奇襲變為常備策略。
上一次激戰後,鄧芝鄧範重傷未愈,王平兀突骨仍在病榻之上。劉禪雖派遣援軍給諸葛亮,但依舊捉襟見肘。目前,陳式駐守著安寧之地,第二批救援,即張嶷率領的軍隊,正火速趕往安定郡。
張嶷馳援安定郡,旨在支持馬超,眾人皆知楊阜等人的出現,與在安定郡邊境徘徊的馬孟起脫不了幹係。若無法在兵法上戰勝他,那麽隻能從心理上設下陷阱。這陰險的計策,雖然不知出自何人,卻讓諸葛亮也深感棘手。
張合此番對抗剛至隴右的吳懿。身為皇族親眷,又是吳家子孫,若非迫不得已,劉禪實不願動用吳懿。然而,最終在吳懿與嚴燕之間,他做出了抉擇,並非嚴顏不足,隻因年歲不饒人,無人知曉他何時會……悄然離去。
時間,是世間最無情的存在,連劉禪也不敢掉以輕心。
此外,兵馬問題是核心。南中的異族和蠻人固然忠誠,但若繼續征召或調動,恐南中將動蕩不安。如今,南中已顯不穩定,高定麾下的逃亡者在南中肆虐,馬忠多次欲下殺手。
西川剛剛平息的混亂再次湧現,劉禪不禁閃過退迴隴右,等待日後複興的念頭。然而,這思緒剛浮現,簡雍、龐羲和嚴顏三人便來訪。
盡管他們在朝堂上扮演著穩住局勢的角色,但不得不承認,他們三位老者的洞察力極為精準...
他們的意念清晰無誤,僅憑益州一隅之地,對抗強敵的勝算微乎其微,雙方的實力懸殊巨大。一旦失去隴右這片戰略要地,曹魏隻需固守蜀道重鎮,便可令他們寸步難行。
其餘的事便簡單多了,嚴密防守,等待時機成熟,那時便能順流而下,以一州之力挑戰天下,此舉絕非明智之舉。
當前雖處境艱險,但並非絕無生機。隻要他們堅韌不屈,定能扭轉乾坤。若涼州能落入囊中,這天下將大有可為!
三人苦口婆心的勸告確實影響了劉禪的決策,然而真正發布政令時,他卻猶豫不決起來。
前線戰報每日三次,字字染血,每日的損失讓劉禪心如刀絞。
但此刻啟用糜芳,他又有些於心不忍,並非糜芳的軍隊另有所需,而是他內心深處的恐懼作祟。
今日,簡雍再次踏入皇宮,主動攜帶棋盤,欲與劉禪對弈一番,盡管劉禪清楚這是在催促他盡快下令,他還是欣然接受了。
\"陛下憂慮涼州危局,若輕舉妄動,恐糜芳身處險境,對吧?\"
不出所料,棋局甫一開始,兩人的心思便已不在棋盤上。簡雍不愧是劉禪的啟蒙之人,一語戳中了他的心事。
他確實憂慮,揚州的戰況傳來,即便劉禪從史書中預知曹休敗局,親曆此事後,他對遠在涼州的糜芳仍是擔憂。
同樣是孤軍深入,曹休尚有十萬大軍及王淩、孫禮等名將為伴,而糜芳身邊似乎隻有尚未嶄露頭角的張苞。
如此境況,怎能讓他心安?
那是照料自己多年的舅父,若將他置於危地,劉禪心中實有不忍。
\"叔父,侄兒知曉為君者不應婦人之仁,但您也曾教導過,朕的一言一行可能導致的後果皆難以預知。\"
此刻的劉禪對當年南充縣之事體會更深,當年是因他的魯莽無知,如今卻是主動抉擇,兩者間的差異令他倍感壓力。
簡雍看透了他的糾結,卻並不驚訝。劉禪越來越像他不久前離世的父親劉備,當年劉備同樣優柔寡斷,婦人之仁。
中原大地滿目良機,卻因顧慮重重而錯失。那些年,他們嚐盡辛酸,然而,在亂世之中,這樣的仁義實屬難能可貴... ...
世間紛擾,肉食者為領主巫師,苦勞者乃黎民凡人,若王者公正仁慈,庶民亦能稍享安寧。
“你,的確出色,極為出色!”
簡雍追憶往事,忽然收起勸說,笑盈盈起身,連道數聲讚賞,旋即離去。
望著滿桌的未盡棋局,劉禪握著手中的棋子,卻再難落下。目送簡雍離去的背影,他也陷入困惑之中。
近兩日,他竟生出抽自己耳光以喚醒自我的衝動。
這一日,又有數封戰報如雪片般飛來,每一封都映照著累累白骨。吳懿與張合的激鬥,曹魏猛將張虎、樂綝,果然不愧為名將之後,一個決斷非凡,一個勇猛無畏,皆承襲了先祖的英姿。
尤其是樂進之子樂綝,首戰便幾乎直搗黃龍,當年的吳懿也算蜀地豪傑,即便久疏戰場,武藝卻未曾荒廢。
首日,吳懿險些吃了大虧,若非家傳死士舍命阻擋樂綝,他可能早已身負重傷。
麵對如此攻勢,吳懿無奈,隻得頻頻求援。他雖勇猛過王平,但麾下兵馬並非那不怕死的無當飛軍。
最終,諸葛亮隻得派出不久前歸順的薑維,並帶領身邊精銳協助,方能穩住戰局。
另一邊,馬超不負期望,立刻與楊阜等人交鋒,然而,大敗而歸!楊阜等人雖武藝、兵法皆不及馬孟起,卻因趙昂有一位賢妻而得益。當年隴右之戰,趙昂九計連環,致命無比,王異功不可沒。
盡管如今歲月催人,二人風采依舊,趙昂夫婦步步算計,馬超步步受製,不僅預見到他的突襲,甚至料定其戰術,牽著馬超走向敗局。
此刻的馬孟起仿佛陷入狂亂,明知前路艱險,仍固執不退,堅持與楊阜等人殊死搏殺。
與此同時,魏延與曹真在斜穀大營中激戰,雙方損失慘重。南安郡的夏侯儒數次登上城牆,似欲隨時打開通往隴右的大門。
在此情勢下,劉禪的猶豫不決無異於火上澆油。
“太傅簡雍,司空龐羲監國執政,衛將軍嚴顏統兵巡查西川,令軍師徐庶,征西將軍陳到,中護軍鄂煥等將領隨朕親征前線,鎮守漢中,抵禦曹賊侵襲!”
深夜的皇宮,終於傳來這道震人心魄的皇命。
禦駕親征並不適合劉禪,但坐鎮漢中足以保其安危,且此刻大漢需要一股力量提振士氣,尤其是在涼州失陷之前。
諸葛亮讓劉禪出征的原因,在於涼州尚有一支未動用的兵馬,那是劉禪秘密儲備的力量。他的舅舅糜芳,以及劉禪昔日的親衛,已故車騎將軍西鄉侯張翼德的長子張苞。
雖然隻有二人,但他們曾在北伐前為漢中輸送大量人口和牲畜,可見糜芳和張苞在涼州的地位不容小覷......
此刻,遠古的涼州軍團正朝向神秘的隴右秘境挺進,唯有劉禪能尋找到糜芳二人,借他們的力量從內部策應,共同發動一場雙重突襲,粉碎涼州軍團的鋼鐵洪流。
當然,這一切依賴於兩個關鍵條件。
其一,糜芳的部眾必須擁有足夠的奇幻兵力,盡管糜芳身為經驗豐富的老兵,他的戰術才華並不突出,但他率領部隊的威嚴足以讓人信服,除卻那次未戰先降的恥辱。
其二,劉禪必須及時與他們取得聯絡,速度至關重要。
否則一旦四路甚至五路敵軍形成合圍,局麵將難以挽迴。
此刻,在漢中雄偉的軍營中,即使魏延和句扶等勇士已重返陣營,壓力依然沉重。加之魏延先前的子午穀奇襲,誰又能保證曹魏不會故技重施?
西川之所以不敢輕舉妄動,是因實力的局限,一次敗績可能使他們數年都無法恢複元氣,但曹魏無此顧慮,以他們的力量,或許真能將奇襲變為常備策略。
上一次激戰後,鄧芝鄧範重傷未愈,王平兀突骨仍在病榻之上。劉禪雖派遣援軍給諸葛亮,但依舊捉襟見肘。目前,陳式駐守著安寧之地,第二批救援,即張嶷率領的軍隊,正火速趕往安定郡。
張嶷馳援安定郡,旨在支持馬超,眾人皆知楊阜等人的出現,與在安定郡邊境徘徊的馬孟起脫不了幹係。若無法在兵法上戰勝他,那麽隻能從心理上設下陷阱。這陰險的計策,雖然不知出自何人,卻讓諸葛亮也深感棘手。
張合此番對抗剛至隴右的吳懿。身為皇族親眷,又是吳家子孫,若非迫不得已,劉禪實不願動用吳懿。然而,最終在吳懿與嚴燕之間,他做出了抉擇,並非嚴顏不足,隻因年歲不饒人,無人知曉他何時會……悄然離去。
時間,是世間最無情的存在,連劉禪也不敢掉以輕心。
此外,兵馬問題是核心。南中的異族和蠻人固然忠誠,但若繼續征召或調動,恐南中將動蕩不安。如今,南中已顯不穩定,高定麾下的逃亡者在南中肆虐,馬忠多次欲下殺手。
西川剛剛平息的混亂再次湧現,劉禪不禁閃過退迴隴右,等待日後複興的念頭。然而,這思緒剛浮現,簡雍、龐羲和嚴顏三人便來訪。
盡管他們在朝堂上扮演著穩住局勢的角色,但不得不承認,他們三位老者的洞察力極為精準...
他們的意念清晰無誤,僅憑益州一隅之地,對抗強敵的勝算微乎其微,雙方的實力懸殊巨大。一旦失去隴右這片戰略要地,曹魏隻需固守蜀道重鎮,便可令他們寸步難行。
其餘的事便簡單多了,嚴密防守,等待時機成熟,那時便能順流而下,以一州之力挑戰天下,此舉絕非明智之舉。
當前雖處境艱險,但並非絕無生機。隻要他們堅韌不屈,定能扭轉乾坤。若涼州能落入囊中,這天下將大有可為!
三人苦口婆心的勸告確實影響了劉禪的決策,然而真正發布政令時,他卻猶豫不決起來。
前線戰報每日三次,字字染血,每日的損失讓劉禪心如刀絞。
但此刻啟用糜芳,他又有些於心不忍,並非糜芳的軍隊另有所需,而是他內心深處的恐懼作祟。
今日,簡雍再次踏入皇宮,主動攜帶棋盤,欲與劉禪對弈一番,盡管劉禪清楚這是在催促他盡快下令,他還是欣然接受了。
\"陛下憂慮涼州危局,若輕舉妄動,恐糜芳身處險境,對吧?\"
不出所料,棋局甫一開始,兩人的心思便已不在棋盤上。簡雍不愧是劉禪的啟蒙之人,一語戳中了他的心事。
他確實憂慮,揚州的戰況傳來,即便劉禪從史書中預知曹休敗局,親曆此事後,他對遠在涼州的糜芳仍是擔憂。
同樣是孤軍深入,曹休尚有十萬大軍及王淩、孫禮等名將為伴,而糜芳身邊似乎隻有尚未嶄露頭角的張苞。
如此境況,怎能讓他心安?
那是照料自己多年的舅父,若將他置於危地,劉禪心中實有不忍。
\"叔父,侄兒知曉為君者不應婦人之仁,但您也曾教導過,朕的一言一行可能導致的後果皆難以預知。\"
此刻的劉禪對當年南充縣之事體會更深,當年是因他的魯莽無知,如今卻是主動抉擇,兩者間的差異令他倍感壓力。
簡雍看透了他的糾結,卻並不驚訝。劉禪越來越像他不久前離世的父親劉備,當年劉備同樣優柔寡斷,婦人之仁。
中原大地滿目良機,卻因顧慮重重而錯失。那些年,他們嚐盡辛酸,然而,在亂世之中,這樣的仁義實屬難能可貴... ...
世間紛擾,肉食者為領主巫師,苦勞者乃黎民凡人,若王者公正仁慈,庶民亦能稍享安寧。
“你,的確出色,極為出色!”
簡雍追憶往事,忽然收起勸說,笑盈盈起身,連道數聲讚賞,旋即離去。
望著滿桌的未盡棋局,劉禪握著手中的棋子,卻再難落下。目送簡雍離去的背影,他也陷入困惑之中。
近兩日,他竟生出抽自己耳光以喚醒自我的衝動。
這一日,又有數封戰報如雪片般飛來,每一封都映照著累累白骨。吳懿與張合的激鬥,曹魏猛將張虎、樂綝,果然不愧為名將之後,一個決斷非凡,一個勇猛無畏,皆承襲了先祖的英姿。
尤其是樂進之子樂綝,首戰便幾乎直搗黃龍,當年的吳懿也算蜀地豪傑,即便久疏戰場,武藝卻未曾荒廢。
首日,吳懿險些吃了大虧,若非家傳死士舍命阻擋樂綝,他可能早已身負重傷。
麵對如此攻勢,吳懿無奈,隻得頻頻求援。他雖勇猛過王平,但麾下兵馬並非那不怕死的無當飛軍。
最終,諸葛亮隻得派出不久前歸順的薑維,並帶領身邊精銳協助,方能穩住戰局。
另一邊,馬超不負期望,立刻與楊阜等人交鋒,然而,大敗而歸!楊阜等人雖武藝、兵法皆不及馬孟起,卻因趙昂有一位賢妻而得益。當年隴右之戰,趙昂九計連環,致命無比,王異功不可沒。
盡管如今歲月催人,二人風采依舊,趙昂夫婦步步算計,馬超步步受製,不僅預見到他的突襲,甚至料定其戰術,牽著馬超走向敗局。
此刻的馬孟起仿佛陷入狂亂,明知前路艱險,仍固執不退,堅持與楊阜等人殊死搏殺。
與此同時,魏延與曹真在斜穀大營中激戰,雙方損失慘重。南安郡的夏侯儒數次登上城牆,似欲隨時打開通往隴右的大門。
在此情勢下,劉禪的猶豫不決無異於火上澆油。
“太傅簡雍,司空龐羲監國執政,衛將軍嚴顏統兵巡查西川,令軍師徐庶,征西將軍陳到,中護軍鄂煥等將領隨朕親征前線,鎮守漢中,抵禦曹賊侵襲!”
深夜的皇宮,終於傳來這道震人心魄的皇命。
禦駕親征並不適合劉禪,但坐鎮漢中足以保其安危,且此刻大漢需要一股力量提振士氣,尤其是在涼州失陷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