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被燒後,南廷玉搬到藏書閣處理公務,這幾日也是宿在這裏。他靠到椅背上,合上眼皮,捏著鼻梁緩解疲勞。
安公公端著湯盅和糕點進來,笑著告訴他,這是鬱娘子命人送過來的。
他神色一頓,睜開眼,狀似不經意確認道:“她讓人送過來的?”
“嗯。”
他嘴角牽出微不可察的弧度,心道,這示好的方式還是一如既往的單調和愚鈍。
他伸出手,安公公忙為他舀了一碗湯,送到他手裏。不知看到什麽,他眉心皺了皺,嚐了一口,又鐵青著臉放下。
旋即,他目光落到糕點上,撚了一塊放入嘴裏,越嚼臉色越沉。
湯裏有蔥,味道也不對,糕點又甜又膩,這些東西分明不是她為他準備的。
她壓根就沒有來向他示好!
他鐵青著臉,斜睨向安公公,安公公迎上他的視線,訕訕開口:“殿下,這湯羹和糕點不對胃口嗎?”
“這些東西到底是誰備的?”
“是苗苗送給老奴的,老奴覺得應是鬱娘子命她備的。”
南廷玉皮笑肉不笑哼了一聲,隱約猜到是怎麽迴事了,這些東西壓根就不是鬱娘的心意,是苗苗想為她固寵,假借她的名義備的。
而安公公不會看不出來,估摸也是在幫著苗苗哄他。他沉下臉:“把這些東西拿下去,往後不要再給孤送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
安公公頓了頓:“是。”心中卻在歎息,不知道這二人要鬧脾氣到何時,主子不開心,他們這些做下人的也要夾著尾巴,跟著不開心。
·
“娘親,女兒的頭好疼,能不能晚些找父親……”
“琳琅,你忍忍,再忍忍罷,我們若是去都城遲了,那些本該屬於你的東西就要被人搶走……”
“娘親……可是女兒真的很難受……”
……
“琳琅,你好些了嗎?琳琅,你不要嚇唬娘親,娘親這去給你找郎中,你在這裏等娘親。”
“琳琅……琳琅你去哪兒了?”
“你找船上那小丫頭嗎?她病死嘍,屍首剛被收屍人扔到亂葬崗去了。”
“不可能,琳琅不會……不會有事……琳琅……琳琅……”
恰逢荒年,餓殍不知凡幾,亂葬崗中屍首遍野。
大雨傾盆而下,她一具具屍首翻過去,瘋了一般喊著“琳琅”二字,始終沒有聽到應聲,萬般絕望之際,忽然在腳下的死人堆裏聽到一聲微弱的“娘親”,她推開屍首,滿眼驚喜的看過去,卻又在抹開對方臉上的灰漬,瞧清楚對方的麵龐後,眼中驚喜僵住,滅頂的絕望和無助如山般壓來。
“琳琅。”她的琳琅丟了。
“娘親。”
宣夫人忽然從夢中驚醒,聽到耳邊的唿喊聲,一把攥住宣若薇的手,隻是在看清是宣若薇的麵龐後,眼中驚喜瞬間消失。
宣若薇注意到她眼神的變化,頓了頓,小聲安撫道,“娘親,你方才做噩夢了。”
宣夫人沒作聲,從枕邊摸到佛珠,轉動著佛珠,平複心情。
她常會夢到這段記憶,夢到自己在亂葬崗中找人,最終找到了人,彌補了那段遺憾。隻是近些時日,這段夢魘出現的實在有些頻繁,她心中隱隱有些不安。
宣若薇抱住她,寬慰道:“明日,我陪娘親去佛堂為……姐姐上炷香吧。”
“嗯。”宣夫人闔目,口裏又念起經文,過了會兒像是想起什麽,她道,“你怎麽這般晚來找我?”
“娘親,太子二月中旬要準備南巡,我想隨他同行。”
宣夫人蹙眉:“你是未出閣的女子,沒有理由與他同行。”
“所以女兒才來求娘親,想請娘親幫幫女兒,出個主意,讓女兒能跟隨太子一道南巡。”默了一瞬,宣若薇又解釋道,“不知是不是女兒多想,總覺得伽藍寺一事後,太子殿下對女兒態度十分冷淡。若是再這樣下去,隻怕女兒和太子之間的賜婚會……出差錯。”
宣夫人本想要拒絕宣若薇,可是聽著一聲聲“女兒”,似是和夢裏那道輾轉思念的聲音對應上,心中不由一片苦澀,忍不住將滿腔悔恨和愛意,都注在了宣若薇身上。
“你若想南巡,我幫你,隻是切忌不要生事。”
“多謝娘親。”
·
長樂宮近些時日在重建宮殿,一早便有動工聲,夜色落下後,聲音才漸消。
鬱娘住進最偏的寢房休養,遠離這些聲音。
她和南廷玉已經有半個多月沒怎麽見麵,也沒怎麽說話。苗苗倒是經常會把他的事情裝作不經意的樣子透露給她,前些時日還被她發現苗苗竟以她的名義去給南廷玉送湯送糕點,她把苗苗給說了一頓,苗苗方才消停些。
身子好了許多,她和苗苗在花園中散心。長樂宮裏的花花草草,一年要換四茬,因此四季景色各不同,現在正值初春,院裏開滿了早櫻。
白色櫻花隨風簌簌而落,在地麵堆了一層花毯。
二人踩著花毯,閑庭散步,繞過竹林,來到望舒殿舊地。新的地基已經打好,規模瞧著要比以往更為宏偉壯觀。
工匠們正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忙著事。
幾個木匠一邊做活,一邊聊著事。
“灰筒瓦換作琉璃瓦、夔龍隨梁枋變作雙鹿隨梁枋、菱花窗換作檻窗……宮殿較原先改了有幾十處,聽聞都是按照未來太子妃的喜好而動。”
有人笑道:“畢竟這以後是要作殿下的婚房,自然要考慮未來太子妃的意思。”
“聽聞前些時日遙河十六座城上書聖上,認為宣姑娘既是飛鸞燈的神女,那便有賜福百姓之力,於是請宣姑娘和太子一同南巡,賜福辟邪、澤被十六城百姓。”
提到這,又有人接話:“南巡之後,咱們太子殿下和宣姑娘就該成親了吧?”
“嗯。”
苗苗忙拉著鬱娘走遠,鬱娘還是從他們的交談聲中聽到些模糊字眼,麵上倒是平靜如常。
苗苗嘀咕著話:“這些人倒是會胡說八道。”
“南巡?太子需要去多久?”
“兩三個月左右。”
鬱娘若有所思:“倒是走得挺久的。”
他不在,她倒有了空閑和時間。
隻是沒想到當晚,她就見到了許久未見到的南廷玉。
他冷著臉,讓她去置辦東西,過兩日便隨他一同南巡。
鬱娘:“……”
安公公端著湯盅和糕點進來,笑著告訴他,這是鬱娘子命人送過來的。
他神色一頓,睜開眼,狀似不經意確認道:“她讓人送過來的?”
“嗯。”
他嘴角牽出微不可察的弧度,心道,這示好的方式還是一如既往的單調和愚鈍。
他伸出手,安公公忙為他舀了一碗湯,送到他手裏。不知看到什麽,他眉心皺了皺,嚐了一口,又鐵青著臉放下。
旋即,他目光落到糕點上,撚了一塊放入嘴裏,越嚼臉色越沉。
湯裏有蔥,味道也不對,糕點又甜又膩,這些東西分明不是她為他準備的。
她壓根就沒有來向他示好!
他鐵青著臉,斜睨向安公公,安公公迎上他的視線,訕訕開口:“殿下,這湯羹和糕點不對胃口嗎?”
“這些東西到底是誰備的?”
“是苗苗送給老奴的,老奴覺得應是鬱娘子命她備的。”
南廷玉皮笑肉不笑哼了一聲,隱約猜到是怎麽迴事了,這些東西壓根就不是鬱娘的心意,是苗苗想為她固寵,假借她的名義備的。
而安公公不會看不出來,估摸也是在幫著苗苗哄他。他沉下臉:“把這些東西拿下去,往後不要再給孤送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
安公公頓了頓:“是。”心中卻在歎息,不知道這二人要鬧脾氣到何時,主子不開心,他們這些做下人的也要夾著尾巴,跟著不開心。
·
“娘親,女兒的頭好疼,能不能晚些找父親……”
“琳琅,你忍忍,再忍忍罷,我們若是去都城遲了,那些本該屬於你的東西就要被人搶走……”
“娘親……可是女兒真的很難受……”
……
“琳琅,你好些了嗎?琳琅,你不要嚇唬娘親,娘親這去給你找郎中,你在這裏等娘親。”
“琳琅……琳琅你去哪兒了?”
“你找船上那小丫頭嗎?她病死嘍,屍首剛被收屍人扔到亂葬崗去了。”
“不可能,琳琅不會……不會有事……琳琅……琳琅……”
恰逢荒年,餓殍不知凡幾,亂葬崗中屍首遍野。
大雨傾盆而下,她一具具屍首翻過去,瘋了一般喊著“琳琅”二字,始終沒有聽到應聲,萬般絕望之際,忽然在腳下的死人堆裏聽到一聲微弱的“娘親”,她推開屍首,滿眼驚喜的看過去,卻又在抹開對方臉上的灰漬,瞧清楚對方的麵龐後,眼中驚喜僵住,滅頂的絕望和無助如山般壓來。
“琳琅。”她的琳琅丟了。
“娘親。”
宣夫人忽然從夢中驚醒,聽到耳邊的唿喊聲,一把攥住宣若薇的手,隻是在看清是宣若薇的麵龐後,眼中驚喜瞬間消失。
宣若薇注意到她眼神的變化,頓了頓,小聲安撫道,“娘親,你方才做噩夢了。”
宣夫人沒作聲,從枕邊摸到佛珠,轉動著佛珠,平複心情。
她常會夢到這段記憶,夢到自己在亂葬崗中找人,最終找到了人,彌補了那段遺憾。隻是近些時日,這段夢魘出現的實在有些頻繁,她心中隱隱有些不安。
宣若薇抱住她,寬慰道:“明日,我陪娘親去佛堂為……姐姐上炷香吧。”
“嗯。”宣夫人闔目,口裏又念起經文,過了會兒像是想起什麽,她道,“你怎麽這般晚來找我?”
“娘親,太子二月中旬要準備南巡,我想隨他同行。”
宣夫人蹙眉:“你是未出閣的女子,沒有理由與他同行。”
“所以女兒才來求娘親,想請娘親幫幫女兒,出個主意,讓女兒能跟隨太子一道南巡。”默了一瞬,宣若薇又解釋道,“不知是不是女兒多想,總覺得伽藍寺一事後,太子殿下對女兒態度十分冷淡。若是再這樣下去,隻怕女兒和太子之間的賜婚會……出差錯。”
宣夫人本想要拒絕宣若薇,可是聽著一聲聲“女兒”,似是和夢裏那道輾轉思念的聲音對應上,心中不由一片苦澀,忍不住將滿腔悔恨和愛意,都注在了宣若薇身上。
“你若想南巡,我幫你,隻是切忌不要生事。”
“多謝娘親。”
·
長樂宮近些時日在重建宮殿,一早便有動工聲,夜色落下後,聲音才漸消。
鬱娘住進最偏的寢房休養,遠離這些聲音。
她和南廷玉已經有半個多月沒怎麽見麵,也沒怎麽說話。苗苗倒是經常會把他的事情裝作不經意的樣子透露給她,前些時日還被她發現苗苗竟以她的名義去給南廷玉送湯送糕點,她把苗苗給說了一頓,苗苗方才消停些。
身子好了許多,她和苗苗在花園中散心。長樂宮裏的花花草草,一年要換四茬,因此四季景色各不同,現在正值初春,院裏開滿了早櫻。
白色櫻花隨風簌簌而落,在地麵堆了一層花毯。
二人踩著花毯,閑庭散步,繞過竹林,來到望舒殿舊地。新的地基已經打好,規模瞧著要比以往更為宏偉壯觀。
工匠們正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忙著事。
幾個木匠一邊做活,一邊聊著事。
“灰筒瓦換作琉璃瓦、夔龍隨梁枋變作雙鹿隨梁枋、菱花窗換作檻窗……宮殿較原先改了有幾十處,聽聞都是按照未來太子妃的喜好而動。”
有人笑道:“畢竟這以後是要作殿下的婚房,自然要考慮未來太子妃的意思。”
“聽聞前些時日遙河十六座城上書聖上,認為宣姑娘既是飛鸞燈的神女,那便有賜福百姓之力,於是請宣姑娘和太子一同南巡,賜福辟邪、澤被十六城百姓。”
提到這,又有人接話:“南巡之後,咱們太子殿下和宣姑娘就該成親了吧?”
“嗯。”
苗苗忙拉著鬱娘走遠,鬱娘還是從他們的交談聲中聽到些模糊字眼,麵上倒是平靜如常。
苗苗嘀咕著話:“這些人倒是會胡說八道。”
“南巡?太子需要去多久?”
“兩三個月左右。”
鬱娘若有所思:“倒是走得挺久的。”
他不在,她倒有了空閑和時間。
隻是沒想到當晚,她就見到了許久未見到的南廷玉。
他冷著臉,讓她去置辦東西,過兩日便隨他一同南巡。
鬱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