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條鈑金成形生產線正在製造的是我們中國騰飛為尼日利亞空軍生產的初教6max教練機的中段翼身融合體,材料是高強度鋁鋰合金,采用的是我們中國騰飛獨創的一體化成型技術,效率比傳統的製造工藝提高了5倍,成本降低了3倍的同時,集體壽命增加了2倍……”
就在巴洛托夫等人看著兩條生產線循環往複的生產場景吃驚的不知道該說什麽是好之時,莊建業緩緩介紹起兩條生產線所生產的產品。
初教6max,是初教6pro的改進型,算是近些年中國騰飛的主打產品,同時也是騰飛係軍用品類裏的銷冠。
一方麵是因為初教6pro開創了渦輪螺旋槳飛機模擬初、中級教練機的先河,從而大大降低用戶的使用成本和培訓時間。
另一方麵便是中國騰飛靈活多變的銷售方式,畢竟初教6pro隻是一架單發渦輪螺旋槳飛機,拆除武器係統也就是一架性能不錯的運動類飛機。
正因為如此,中國騰飛可以將其列入民用飛機,以航空運動器材的名義對外銷售。
早期的緬甸便是以這個形式從當時的騰飛集團進口了36架初教6pro。
之後泰國調整空軍教練機培養模式,從中國騰飛進口48架升級版的初教6max。
使得泰國空軍從原先的“風扇噴氣”和t—37初級教練機,t—38中級教練機以及f—5雙座型構成了三級教學體係,正式被初教6max和f—5雙座型的兩級體係所替代。
為此,泰國空軍每年將節省大約1.6億美元的維護費用。
不僅如此,泰國采購的初教6max屬於該係列的加強版,不但擁有完善的航電設備,同時強化了對地攻擊力,外掛重量達到1.5噸,除了常規的炸彈和火箭彈外,還可以配合對地攻擊吊艙使用中國騰飛研發的dzb—250等一係列激光製導炸彈,從而成為當今世界為數不多能夠投放精確製導武器的攻擊平台。
當然了,初教6max的這種能力對於區域大國來說雞肋的很,畢竟初教6max隻是個螺旋槳飛機,速度和航程都有限,很難應對現代化的防空係統。
因此根本就入不得這些國家的法眼。
但是在東南亞、非洲、中南美洲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甚至是欠發達國家和地區,初教6max卻有著非常廣闊的市場。
因為這些國家主要威脅並不是國家間的競爭,更多的則是應對國內的叛亂和反政府武裝,使用f—16,蘇—25這類噴氣式飛機顯然是大炮打蚊子,特別不劃算不說,這些國家也負擔不起。
初教6係列就不一樣了,維護成本低不說,本身還結實耐造,非常適用於這些國家對本國反政府武裝的打擊。
至於區域大國擔心的防空問題,這些國家根本就不擔心,對於輕武器是ak,重武器是rpg的反政府武裝來說,防空武器長什麽樣都不知道,又有什麽威脅?
所以手握初教6係列的這些國家完全是一麵倒的虐菜。
尼日利亞空軍便是出於這個目的,才在上個月從中國騰飛訂購12架初教6max。
當然了,想要獲得如尼日利亞和緬甸這樣國家的認可和訂單,除了性能適合外,價格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否則哪怕東西再好這些國家也不會碰一下,因為買不起。
在這方麵,中國騰飛真真正正的是做到了性價比之王。
低配的初教6pro不過188萬美元;高配的初教6max也隻有288萬美元。
這個價格已經不是便宜這麽簡單,而是差不多將這一級別的教練機做成了白菜價,要知道其他國家同級別機型最低配也要500萬美元,中國騰飛高配也不到300萬美元,這對其他國家的航空製造商是不敢想象的。
不說別的,他們所使用的高性能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的成本就要100多萬美元,再加上其他複雜的製造工藝和人工成本,無論如何也沒法將成本降到300萬美元以下。
然而中國騰飛卻把這種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以至於這些年初教6係列在非洲和東南亞幾乎橫掃。
盡管各個國家的采購數量不多,甚至有的國家購買量隻有個位數,但架不住買的國家多,無形中就把總數給提了上去,以至於到如今,中國騰飛手裏的初教6係列訂單已經高達807架,累計交付247架,實現銷售收入6.8億美元。
數額不算太大,最起碼巨頭們是看不上眼的;但也絕不小,最起碼三、四線的航空製造商還是很眼紅的,奈何實力上幹不過中國騰飛,隻能是幹瞪眼。
於是他們隻能無奈的指著東方某大國人力成本太低,不然怎麽解釋初教6係列售價那麽低的同時還能獲得豐厚的利潤?
還不是中國騰飛壓榨工人的血汗,成就自己的產業?
抱有類似看法的自然是有俄國的身影,要知道整個經濟崩潰的俄國對錢有著執著般的狂熱,而且絕不挑食,完全做到了蚊子腿的肉要也是蛋白質的超脫境界。
對於這種螺旋槳飛機在亞非拉欠發達地區大賣的情況早就注意到了。
眼瞅著中國人大發橫財,老毛子哪裏能坐得住,不就是螺旋槳飛機嘛,老子二戰的時候就玩兒的飛起,還不是手到擒來。
結果興衝衝的推出好幾個款式,擺出各種姿勢讓亞非拉的窮兄弟挑,結果亞非拉的窮兄弟們連看都不看,直接撲向了初教6係列。
原因很簡單,最低配也要350萬美元的俄國造還是比中國造的貴,在亞非拉窮兄弟眼裏性能如何無所謂,貴卻是一切的原罪。
於是乎老毛子的飛機撲的是一塌糊塗,不但沒賺到錢,而且賠了個底兒朝天。
正因為如此,某些俄國製造商與其他國家的航空企業一道,經常聲討東方某大國的人力成本,總覺得這才是他們打不過中國騰飛的根源所在。
在來到中國騰飛之前,巴洛托夫也是這麽認為的,覺得中國騰飛的競爭力除了技術外,更多的則是得益於東方某大國的人口紅利。
然而當他見識到鈑金成形車間的兩條翼身融合體生產線後,他才猛然發現自己之前的想法是多麽的可笑,中國騰飛的低成本奧義哪裏是人海戰術,分明就是科技碾壓!
就在巴洛托夫等人看著兩條生產線循環往複的生產場景吃驚的不知道該說什麽是好之時,莊建業緩緩介紹起兩條生產線所生產的產品。
初教6max,是初教6pro的改進型,算是近些年中國騰飛的主打產品,同時也是騰飛係軍用品類裏的銷冠。
一方麵是因為初教6pro開創了渦輪螺旋槳飛機模擬初、中級教練機的先河,從而大大降低用戶的使用成本和培訓時間。
另一方麵便是中國騰飛靈活多變的銷售方式,畢竟初教6pro隻是一架單發渦輪螺旋槳飛機,拆除武器係統也就是一架性能不錯的運動類飛機。
正因為如此,中國騰飛可以將其列入民用飛機,以航空運動器材的名義對外銷售。
早期的緬甸便是以這個形式從當時的騰飛集團進口了36架初教6pro。
之後泰國調整空軍教練機培養模式,從中國騰飛進口48架升級版的初教6max。
使得泰國空軍從原先的“風扇噴氣”和t—37初級教練機,t—38中級教練機以及f—5雙座型構成了三級教學體係,正式被初教6max和f—5雙座型的兩級體係所替代。
為此,泰國空軍每年將節省大約1.6億美元的維護費用。
不僅如此,泰國采購的初教6max屬於該係列的加強版,不但擁有完善的航電設備,同時強化了對地攻擊力,外掛重量達到1.5噸,除了常規的炸彈和火箭彈外,還可以配合對地攻擊吊艙使用中國騰飛研發的dzb—250等一係列激光製導炸彈,從而成為當今世界為數不多能夠投放精確製導武器的攻擊平台。
當然了,初教6max的這種能力對於區域大國來說雞肋的很,畢竟初教6max隻是個螺旋槳飛機,速度和航程都有限,很難應對現代化的防空係統。
因此根本就入不得這些國家的法眼。
但是在東南亞、非洲、中南美洲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甚至是欠發達國家和地區,初教6max卻有著非常廣闊的市場。
因為這些國家主要威脅並不是國家間的競爭,更多的則是應對國內的叛亂和反政府武裝,使用f—16,蘇—25這類噴氣式飛機顯然是大炮打蚊子,特別不劃算不說,這些國家也負擔不起。
初教6係列就不一樣了,維護成本低不說,本身還結實耐造,非常適用於這些國家對本國反政府武裝的打擊。
至於區域大國擔心的防空問題,這些國家根本就不擔心,對於輕武器是ak,重武器是rpg的反政府武裝來說,防空武器長什麽樣都不知道,又有什麽威脅?
所以手握初教6係列的這些國家完全是一麵倒的虐菜。
尼日利亞空軍便是出於這個目的,才在上個月從中國騰飛訂購12架初教6max。
當然了,想要獲得如尼日利亞和緬甸這樣國家的認可和訂單,除了性能適合外,價格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否則哪怕東西再好這些國家也不會碰一下,因為買不起。
在這方麵,中國騰飛真真正正的是做到了性價比之王。
低配的初教6pro不過188萬美元;高配的初教6max也隻有288萬美元。
這個價格已經不是便宜這麽簡單,而是差不多將這一級別的教練機做成了白菜價,要知道其他國家同級別機型最低配也要500萬美元,中國騰飛高配也不到300萬美元,這對其他國家的航空製造商是不敢想象的。
不說別的,他們所使用的高性能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的成本就要100多萬美元,再加上其他複雜的製造工藝和人工成本,無論如何也沒法將成本降到300萬美元以下。
然而中國騰飛卻把這種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以至於這些年初教6係列在非洲和東南亞幾乎橫掃。
盡管各個國家的采購數量不多,甚至有的國家購買量隻有個位數,但架不住買的國家多,無形中就把總數給提了上去,以至於到如今,中國騰飛手裏的初教6係列訂單已經高達807架,累計交付247架,實現銷售收入6.8億美元。
數額不算太大,最起碼巨頭們是看不上眼的;但也絕不小,最起碼三、四線的航空製造商還是很眼紅的,奈何實力上幹不過中國騰飛,隻能是幹瞪眼。
於是他們隻能無奈的指著東方某大國人力成本太低,不然怎麽解釋初教6係列售價那麽低的同時還能獲得豐厚的利潤?
還不是中國騰飛壓榨工人的血汗,成就自己的產業?
抱有類似看法的自然是有俄國的身影,要知道整個經濟崩潰的俄國對錢有著執著般的狂熱,而且絕不挑食,完全做到了蚊子腿的肉要也是蛋白質的超脫境界。
對於這種螺旋槳飛機在亞非拉欠發達地區大賣的情況早就注意到了。
眼瞅著中國人大發橫財,老毛子哪裏能坐得住,不就是螺旋槳飛機嘛,老子二戰的時候就玩兒的飛起,還不是手到擒來。
結果興衝衝的推出好幾個款式,擺出各種姿勢讓亞非拉的窮兄弟挑,結果亞非拉的窮兄弟們連看都不看,直接撲向了初教6係列。
原因很簡單,最低配也要350萬美元的俄國造還是比中國造的貴,在亞非拉窮兄弟眼裏性能如何無所謂,貴卻是一切的原罪。
於是乎老毛子的飛機撲的是一塌糊塗,不但沒賺到錢,而且賠了個底兒朝天。
正因為如此,某些俄國製造商與其他國家的航空企業一道,經常聲討東方某大國的人力成本,總覺得這才是他們打不過中國騰飛的根源所在。
在來到中國騰飛之前,巴洛托夫也是這麽認為的,覺得中國騰飛的競爭力除了技術外,更多的則是得益於東方某大國的人口紅利。
然而當他見識到鈑金成形車間的兩條翼身融合體生產線後,他才猛然發現自己之前的想法是多麽的可笑,中國騰飛的低成本奧義哪裏是人海戰術,分明就是科技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