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新年快樂!
一朝穿成哥兒,嫁良人,共致富 作者:沐辭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放在鍋熱水裏溫著的麵醒好了,葉婉和好麵後分成好幾塊,然後把一塊切成包大包子的一個個的劑子。
葉婉擀包子皮,林景盛和江瓷包,林山去垛肉餡了,他們現在抱著的是蘿卜餡兒的。
葉婉一個人擀的皮兒,他們兩個人還用不完,他們兩個人包包子的速度可見不怎麽樣,不過還在包的還能看。
林景安又送迴來了一趟柴火。
葉婉喊他,“你們別撿那麽多也行,累了就去玩吧。”
“不累,我今天要把這個棚子填滿。”
看起來鬥誌滿滿,然後就快步走了。
林景安上山的速度很快,一口氣上到他們撿柴的地方,看他們都在撿柴,他歇了會也加入其中。
等到他們幾個都迴到家,一進大門就聞到撲鼻的香味。
“真香呀,是包子出鍋了。”
連忙放下手中的東西跑到廚房,把這門框問,“什麽餡兒的包子?”
“出鍋的是幹菜的和蘿卜的,去洗洗手再來吃。”
“好,這就去。”
包子剛出鍋還很燙,江瓷覺得還很燙,但是看林景盛林景安林景辰都已經吃起來了,不禁懷疑是自己的問題嗎。
然後看到同樣燙的入不了口的林景萱才找到了組織。
包子皮薄餡多,裏麵加的油也夠,調味的材料也多,各個吃的不說話。
肉包子還沒出鍋,這一鍋的包子已經下去十幾個。
葉婉把包子收起來放在櫥櫃了。
林景辰又拿了一個包子,看這包子還沒涼,他娘怎麽就收起來了。
“收起來幹什麽?”
“不收起來,這一鍋包子就讓你們幾個吃完了。”
林景辰看著三口下去一半的包子,“我這才是第三個包子。”
一隻腳剛踏進廚房的林景安,識時務的收迴來腳,出去了。
家裏有這幾個吃的,就算一天吃兩頓的饅頭,三天就得蒸一次。
臘月二十九,貼春聯、門神,掛燈籠。
這裏的習俗是早上吃早飯前貼春聯,所以他們都一早的起來了。
先貼大門,再向裏麵貼。
對聯貼好,用兩個板凳摞在一起,林景盛站在上麵貼門頭。
向裏堂屋門中間是門神,兩邊是門對,上麵是門頭福字頭。
其他的門都是貼的福字和門對。
連水井和驢棚上也貼了福字,一派喜氣洋洋。
除夕前一天,準備團圓飯,家人一起準備菜肴。
“都準備了什麽,我也來幫忙?”
葉婉把林景安趕出去了,“出去吧,你進來沒有下腳的空了。”
“那好吧。”
“娘,紅燒排骨好了,用哪個盤子。”
“用新的,我給你拿來。”
大門、廚房、堂屋門口掛著自己用紅紙糊的燈籠,即使天已經暗下來了,院子裏也能看清路。
六盤菜都做好了,端到桌子上滿滿當當。
盤子碗筷子都是新的一套的,看著也讓人賞心悅目。
葉婉從櫃子裏拿出來一小壇酒,還有當做酒杯的杯子,“景辰,把這些杯子洗洗。”
“這是上迴買的桂花酒,聞著香甜,就這這個好日子拿出來喝了。”
桌子上的菜,紅燒排骨,蒜蓉鱸魚,炒臘肉,餃子,涼拌豬耳朵,醋溜菘菜。
還有排骨湯和桂花酒。
真真是豐盛啊!
桌子上放了兩根蠟燭,照亮一室明亮。
“開飯吧!”
“好!早就餓了!”
今天桌子上的飯菜可是難得那麽豐盛。
一家人吃著美味的飯菜,偶爾小酌一口桂花酒,說說笑笑,好不幸福。
一家人說的嘴角都沒下去過。
桂花酒也沒有多喝,畢竟吃過飯還有事情要幹,還要守歲。
吃過飯,溫馨的坐在一起聊聊天,就該起身收拾殘餘了。
葉婉和林山包明天要吃的包子,林景盛和江瓷收拾堂屋,把吃剩的飯菜拌著麥糠給小狸和福仔吃。
林景萱在灶前燒水,林景辰林景安刷鍋洗碗。
亥時都做整理好了,他們去了爹娘的房間,中間點了個炭盆,或坐在床上或坐在火盆旁邊。
小狸和福仔也在房間裏,一家人整整齊齊。
床邊的小幾上放著爆米花,瓜子,麥芽糖,想吃了就抓一把。
他們聊著這一年來家裏的變化,感歎像是在做夢一樣。
然後又拿出撲克牌和五子棋來玩來打發時間。
子時一過,村長家就放了爆竹。
江瓷手中的黑子落下,“新年快樂!”
林景盛也看著江瓷,“新年快樂!”
大家互相道過新年快樂之後就迴屋睡覺去了。
“明天還要早起,趕緊睡覺吧。”
“睡覺。”
來到這裏都是規律的作息時間,到這個時間點早就困的眼睛很澀了。
迷迷糊糊的就睡著了,醒來是被外麵的鞭炮聲給吵醒的。
“該起床了。”江瓷蹭蹭身旁的林景盛。
“嗯,起了。”
他們都穿上了做的新衣服,江瓷穿的衣服比紅色要淺一點不那麽豔麗,脖子上戴著雪白的兔毛圍脖。
林景盛身上穿的是暗紅色的衣服,身上的腰帶,和裏麵一層衣服的顏色都和江瓷身上的顏色是一樣的,看著很般配。
起來過了一會兒,廚房的水燒熱了,該下餃子了。
林山和葉婉在廚房下餃子,其他的人都出去或看或放鞭炮了。
幾個炮仗很快就放完了。
他們坐在一起吃餃子的時候,村裏有陸陸續續的放炮仗的聲音。
這聲音和現在春節的時候放鞭炮的聲音是沒法比的,不過這樣也很有趣。
吃過早飯先是給自家的長輩拜年,他們一人得了一個紅包。
然後就去給村裏的其他人拜年,先給年長輩分高的人拜年,他們一家人是一起去的。
然後葉婉和林山就迴家了,等著村裏的小輩去家裏給他們拜年,而他們五個則是去村裏的其他長輩家裏拜年。
等到該去拜年的人家都拜完,村裏的一些小孩子就會成群結隊的去一些人家家裏拜年說祝福,想討一些瓜子花生,更甚者是糖果。
這些孩子去誰家裏還是有講究的,像他們每年必會去村長家,今年江瓷家裏更是他們想去的地方。
葉婉擀包子皮,林景盛和江瓷包,林山去垛肉餡了,他們現在抱著的是蘿卜餡兒的。
葉婉一個人擀的皮兒,他們兩個人還用不完,他們兩個人包包子的速度可見不怎麽樣,不過還在包的還能看。
林景安又送迴來了一趟柴火。
葉婉喊他,“你們別撿那麽多也行,累了就去玩吧。”
“不累,我今天要把這個棚子填滿。”
看起來鬥誌滿滿,然後就快步走了。
林景安上山的速度很快,一口氣上到他們撿柴的地方,看他們都在撿柴,他歇了會也加入其中。
等到他們幾個都迴到家,一進大門就聞到撲鼻的香味。
“真香呀,是包子出鍋了。”
連忙放下手中的東西跑到廚房,把這門框問,“什麽餡兒的包子?”
“出鍋的是幹菜的和蘿卜的,去洗洗手再來吃。”
“好,這就去。”
包子剛出鍋還很燙,江瓷覺得還很燙,但是看林景盛林景安林景辰都已經吃起來了,不禁懷疑是自己的問題嗎。
然後看到同樣燙的入不了口的林景萱才找到了組織。
包子皮薄餡多,裏麵加的油也夠,調味的材料也多,各個吃的不說話。
肉包子還沒出鍋,這一鍋的包子已經下去十幾個。
葉婉把包子收起來放在櫥櫃了。
林景辰又拿了一個包子,看這包子還沒涼,他娘怎麽就收起來了。
“收起來幹什麽?”
“不收起來,這一鍋包子就讓你們幾個吃完了。”
林景辰看著三口下去一半的包子,“我這才是第三個包子。”
一隻腳剛踏進廚房的林景安,識時務的收迴來腳,出去了。
家裏有這幾個吃的,就算一天吃兩頓的饅頭,三天就得蒸一次。
臘月二十九,貼春聯、門神,掛燈籠。
這裏的習俗是早上吃早飯前貼春聯,所以他們都一早的起來了。
先貼大門,再向裏麵貼。
對聯貼好,用兩個板凳摞在一起,林景盛站在上麵貼門頭。
向裏堂屋門中間是門神,兩邊是門對,上麵是門頭福字頭。
其他的門都是貼的福字和門對。
連水井和驢棚上也貼了福字,一派喜氣洋洋。
除夕前一天,準備團圓飯,家人一起準備菜肴。
“都準備了什麽,我也來幫忙?”
葉婉把林景安趕出去了,“出去吧,你進來沒有下腳的空了。”
“那好吧。”
“娘,紅燒排骨好了,用哪個盤子。”
“用新的,我給你拿來。”
大門、廚房、堂屋門口掛著自己用紅紙糊的燈籠,即使天已經暗下來了,院子裏也能看清路。
六盤菜都做好了,端到桌子上滿滿當當。
盤子碗筷子都是新的一套的,看著也讓人賞心悅目。
葉婉從櫃子裏拿出來一小壇酒,還有當做酒杯的杯子,“景辰,把這些杯子洗洗。”
“這是上迴買的桂花酒,聞著香甜,就這這個好日子拿出來喝了。”
桌子上的菜,紅燒排骨,蒜蓉鱸魚,炒臘肉,餃子,涼拌豬耳朵,醋溜菘菜。
還有排骨湯和桂花酒。
真真是豐盛啊!
桌子上放了兩根蠟燭,照亮一室明亮。
“開飯吧!”
“好!早就餓了!”
今天桌子上的飯菜可是難得那麽豐盛。
一家人吃著美味的飯菜,偶爾小酌一口桂花酒,說說笑笑,好不幸福。
一家人說的嘴角都沒下去過。
桂花酒也沒有多喝,畢竟吃過飯還有事情要幹,還要守歲。
吃過飯,溫馨的坐在一起聊聊天,就該起身收拾殘餘了。
葉婉和林山包明天要吃的包子,林景盛和江瓷收拾堂屋,把吃剩的飯菜拌著麥糠給小狸和福仔吃。
林景萱在灶前燒水,林景辰林景安刷鍋洗碗。
亥時都做整理好了,他們去了爹娘的房間,中間點了個炭盆,或坐在床上或坐在火盆旁邊。
小狸和福仔也在房間裏,一家人整整齊齊。
床邊的小幾上放著爆米花,瓜子,麥芽糖,想吃了就抓一把。
他們聊著這一年來家裏的變化,感歎像是在做夢一樣。
然後又拿出撲克牌和五子棋來玩來打發時間。
子時一過,村長家就放了爆竹。
江瓷手中的黑子落下,“新年快樂!”
林景盛也看著江瓷,“新年快樂!”
大家互相道過新年快樂之後就迴屋睡覺去了。
“明天還要早起,趕緊睡覺吧。”
“睡覺。”
來到這裏都是規律的作息時間,到這個時間點早就困的眼睛很澀了。
迷迷糊糊的就睡著了,醒來是被外麵的鞭炮聲給吵醒的。
“該起床了。”江瓷蹭蹭身旁的林景盛。
“嗯,起了。”
他們都穿上了做的新衣服,江瓷穿的衣服比紅色要淺一點不那麽豔麗,脖子上戴著雪白的兔毛圍脖。
林景盛身上穿的是暗紅色的衣服,身上的腰帶,和裏麵一層衣服的顏色都和江瓷身上的顏色是一樣的,看著很般配。
起來過了一會兒,廚房的水燒熱了,該下餃子了。
林山和葉婉在廚房下餃子,其他的人都出去或看或放鞭炮了。
幾個炮仗很快就放完了。
他們坐在一起吃餃子的時候,村裏有陸陸續續的放炮仗的聲音。
這聲音和現在春節的時候放鞭炮的聲音是沒法比的,不過這樣也很有趣。
吃過早飯先是給自家的長輩拜年,他們一人得了一個紅包。
然後就去給村裏的其他人拜年,先給年長輩分高的人拜年,他們一家人是一起去的。
然後葉婉和林山就迴家了,等著村裏的小輩去家裏給他們拜年,而他們五個則是去村裏的其他長輩家裏拜年。
等到該去拜年的人家都拜完,村裏的一些小孩子就會成群結隊的去一些人家家裏拜年說祝福,想討一些瓜子花生,更甚者是糖果。
這些孩子去誰家裏還是有講究的,像他們每年必會去村長家,今年江瓷家裏更是他們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