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三,小年,祭灶神。


    葉婉和林山在忙活祭灶神的事情,江瓷總是好奇的這祭灶神的準備過程。


    在現代的時候,他一直不知道有祭灶神的事,畢竟很多人都不信這個了,後來小年的時候去村西頭一家人借東西,碰到了他們在祭灶神。


    祭灶神,過了午時,那些貢品就可以吃了。


    所以村裏的小孩子也都很期待祭灶神。


    臘月二十四,開始進行大掃除,打掃房屋、清洗器具等,寓意除舊迎新。


    一家人出動一起打掃房屋,裏裏外外都打掃了一遍,忙活了一上午終於打掃完了。


    房間裏確實幹淨整潔了不少,把院子裏沒用的東西都收起來也變得更加整潔了。


    太陽正好,又多拉了兩根繩,把放在櫃子裏冬天穿的衣服都拿出來曬曬。


    臘月二十五,磨製豆腐,準備過年期間的食用。


    但是這邊會做豆腐的不多,磨豆腐的墨也不夠每家每戶磨的,所以他們都是買豆腐。


    小葉村有一家賣豆腐的,做了幾十年,味道非常純正口感細膩,這幾個村子裏都向那邊去買。


    臘月二十六,殺豬宰羊,為新年的宴席做準備。


    他們村裏殺了一隻羊,比鎮上價錢便宜的賣給村裏人。


    那家的鄰裏和親戚每家去了一個人去吃用羊的內髒加菘菜蘿卜燉出來的湯。


    下午又下起了小雪,好像是知道底下的人們要過年了,小雪來視察一番,沒下多長時間就停了。


    臘月二十七,購買年貨,如糖果、瓜子、年畫等。


    他們家已經買過了,就不用去鎮上擠著買了。


    這天肥皂廠也放年假了,江瓷和林景盛去鎮上給大院裏的孩子買了些年貨。


    吃過午飯,他們把放在堂屋裏的桌子抬出來。


    把之前買的紅紙對聯給鋪到桌子上,林景辰把書房的筆墨紙硯拿出來放到桌子上,提筆在紅紙上寫字。


    寫了幾個門對,把剩下的幾個方塊都寫上福字。


    看林景辰這熟練程度,一看就不是第一年寫了。


    把這些對聯幅字都晾幹,葉舒雲和林長楓過來了,掂了一個籃子,裏麵放的都是紅紙。


    “來找景辰寫門對了。”


    陸陸續續的還有很多人,一下午林景辰都沒怎麽休息的坐在院子裏寫對聯。


    送走最後一個人,看到了桌子旁邊幾個籃子裏的東西。


    來找他寫對聯的人都會帶些東西以表感謝,有帶過來幾顆菘菜或者兩個蘿卜。


    菘菜是在這裏冬天唯一的長的菜了,雖然在他們村裏不值什麽錢,但在鎮上很好賣,蘿卜的是在地窖裏藏著的。


    也有的帶幾顆雞蛋鴨蛋,雞蛋鴨蛋可謂和銅錢一樣是硬通貨。


    在鎮上也有一些了字的對聯,但是這價錢可比空白的紅紙要貴上好幾倍。


    買寫好字的不值當的,村裏還有一些人沒有來他們家找林景辰寫對聯。


    家裏有個會寫字的人,找出塵封的筆墨紙硯,拿出來在對聯上寫字,不那麽好看也沒關係。


    林景萱掂著廚房裏放雞蛋的籃子過來,把在這邊的雞蛋撿進去,順便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個。


    看到這桌子旁邊的那麽多東西,又感歎,“二哥,你好厲害呀,一下午,你看村裏人拿來了多少東西。”


    “也算對得起教的上這麽多年的學堂了。”


    林景萱不讚成的對林景辰搖搖頭,“不能這麽說,二哥你可是要考秀才的人,然後再向上考,做個官。”


    林景萱心裏想的美滋滋,“瓷哥和大哥賺錢,二哥你做官。”


    林景辰摸了一把林景萱編著的小辮子,“怪會想。”


    林景萱把雞蛋都數到那個籃子裏,就掂著去廚房了,“娘,一共有30個雞蛋,5個鴨蛋。”


    “好,放那吧,家裏的雞蛋不多了,這些雞蛋來的正好。”


    江瓷剛來到這個家的時候,也就給受著傷的林景盛能隔兩天吃一迴雞蛋,其他的人一個月吃不了兩迴,剩下的其他留著去鎮上賣錢。


    而現在,他們每個人能每隔一兩天吃一個雞蛋,家裏的雞蛋就再也沒有去賣過。


    熱騰騰的飯菜端上桌,桌子中間放著的蠟燭映出忙碌的端著盤子的身影,映出冒著熱氣的飯菜,映出這一堂幸福。


    桌子上有三個菜,一個炒蘿卜,一個送菜炒臘肉,還有一個炒鴨蛋。


    “快嚐嚐這個炒鴨蛋,比炒雞蛋更香。”


    “好,娘你也吃。”


    一派合家歡樂。


    臘月二十八,發麵蒸饃,製作各種麵食。


    “娘我們今天包什麽包子?”


    “幹菜的,蘿卜的,肉的都包半鍋,再蒸盤鍋饅頭。”


    “好。”


    江瓷弄點熱水泡幹菜,林景盛在洗蘿卜,葉婉在垛肉餡兒,林山在燒熱水。


    林景安林景辰帶著林景萱去山上砍柴了,冬天柴火下去的就是快,一大堆的柴火幾天下去就完了。


    特別是經過秋冬天的風吹雨打雪壓,地上有很多條的枯樹枝。


    林景辰拿砍刀砍那些大的還在樹上的枯樹枝林景辰和林景安在地上撿枯樹枝。


    兩個小哥兒正從山腳往上走,沒走多遠,找來一個合適的地方撿枯樹枝。


    韓昭看周喜臉色還是不好看,再次出聲解釋,“麵醒需要時間,我在那邊也沒什麽事,還不如我們兩個一起來撿樹枝,多少撿一點,晚上我們燒水洗洗澡,都好長時間沒洗澡了。”


    “那好吧。”


    兩個人手腳確實是比一個人要快,周喜看著已經放了兩小堆的柴火,才突然想起他們沒帶什麽背的東西。


    隻拿了麻繩,沒有拿扁擔,這山腳下的枯樹枝可不能當扁擔用,脆的很。


    周喜把一捆包一半和另一捆捆在一起,“昭昭,我忘記那扁擔了,我先把這一塊給送迴去,順便拿過來扁擔,你在這裏先撿著,不要走遠。”


    韓昭轉身定定的看著對他好一番叮囑周喜,“周大喜,你隻比我大三歲,怎麽像之前劉婆婆一樣。”


    劉婆婆是之前在他院子裏照顧他的一個老人。


    周喜不予計較,“我說的話你記住,我走了。”


    韓昭還是給出保證,讓周喜放心,“我絕對不會亂跑的。”


    林景安林景辰他們想多撿點柴,把家裏的那個拆我房子都給填滿。


    林景安就先把這捆好的幾捆給擔下山了。


    走到半路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小哥兒,“昭哥兒,你也來撿柴火呀!”


    韓昭聽到聲音從柴火裏抬起頭,“林景安呀,我們家裏沒柴火了,就來這邊撿點。”


    林景安看看這邊的地上給出提議,“我先把這些柴火送迴家,待會我把你帶到山上我們撿柴的地方撿吧,那邊去的人少柴火多。”


    林景安又連忙說,“還有我二哥和妹妹都在那邊,你可以放心。”


    韓昭被林景安慌忙解釋的樣子給逗笑了。


    “周喜去迴家送柴火了,等到你迴來,帶著我們一起去。”


    “好,那我就先走了。”


    韓昭看著林景安擔著好捆柴火朝山下走的身影看了一會兒,才又低下身撿柴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朝穿成哥兒,嫁良人,共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沐辭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沐辭兮並收藏一朝穿成哥兒,嫁良人,共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