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再見寒暄,府中隱秘
五旬老太守侯門,杖打糊塗忤逆兒 作者:閃開要發光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日早朝過後,陽光灑落在金碧輝煌的宮門之上,薑綸邁著沉穩的步伐走出,卻在宮門外意外地遇見了梁傅山。
兩人同為朝廷命官,昔日又曾有過同窗共讀的深厚情誼,此刻相見,心中不禁湧起一陣喜悅。
“梁兄,多日不見,風采依舊啊!”薑綸率先開口,聲音中透露出深深的感慨和親切。
梁傅山聞言,抬頭望去,見是薑綸,眼中也閃過一絲驚喜的光芒。他忙上前拱手道:“薑兄,幸會幸會!沒想到今日能在此處重逢,實乃幸事。”
兩人相視而笑,仿佛迴到了當年同窗共讀的美好時光。那時,他們一同探討學問,共同追求理想,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如今,雖然各自在朝中擔任要職,但那份情誼卻始終未曾改變。
“梁兄此次升任內閣侍讀學士,實在是可喜可賀。”薑綸再次開口,語氣中充滿了誠摯的祝賀,“你在青州的政績卓著,為百姓謀福祉,實在是我輩楷模。”
梁傅山謙虛地擺了擺手,道:“薑兄過獎了。傅山隻是盡忠職守,此次調迴京城,升任要職,更感責任重大,不敢有絲毫懈怠。”
“梁兄客氣了。”薑綸笑道,“你我同朝為官,來日方長,理應互相扶持。”
梁傅山微微一笑,道:“倒是薑兄你高中狀元時,傅山正在青州任職,未能及時道賀,實在是失禮之至。今日得見正好補上這句恭賀高中,還望薑兄莫要嫌晚。”
兩人談笑風生,越說越投機。薑綸忽然想起妻子薛慧春一直對梁傅山的妻子頗為好奇,便趁機說道:“內子一直想要登門拜訪尊夫人,不知梁兄何時方便?”
梁傅山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他略一遲疑,卻還是應了下來:“薑兄和弟妹光臨寒舍,實乃傅山之幸。隻是近日家中瑣事頗多,待得閑暇之餘,定當掃榻相迎。”
薑綸察覺到梁傅山的遲疑,心中不免有些疑惑。但他並未多問,隻是點頭笑道:“如此甚好,那就靜候佳音了。”
兩人又閑聊了幾句,便各自告辭離去。
薑綸迴到府中,將梁傅山的迴應告訴了薛慧春。薛慧春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期待的光芒:“如此說來,我們很快就能見到梁少夫人了?”
“應該快了。”薑綸說道,“不過看梁傅山的神情,似乎家中有些隱情。我們屆時拜訪時,還需多加留意。”
薛慧春點頭應允,心中卻已迫不及待想要見到那位傳聞中的梁少夫人了。
……
梁府後宅,小張氏自從榮獲誥命之後,麵上的喜色便如春日桃花般綻放。
多年的艱辛等待,如今終於苦盡甘來,她心中的滿足與自豪不言而喻。
丫鬟春梅輕聲稟報,張府的親家夫人有意來訪,探望病中的女兒。
小張氏聞言,輕輕歎了口氣,眉宇間掠過一絲無奈:“此事我無法定奪,需得征求太夫人的意見。”
見廳內無人,春梅忍不住低聲抱怨:“若論親疏,大公子迴府時喚您母親,喚太夫人為祖母,終究與您更近一層。可府中大小事務,太夫人卻緊握不放,實在令人費解。”
小張氏聞言,再次歎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複雜:“你不知道,我這位姑母在娘家時,便以手段狠辣著稱。當時府中的伯母、嬸子們,無一不折服於她的手腕之下。”
說起梁傅山,小張氏心中並無太多怨念。她在娘家時,曾親眼目睹難產而亡的嬸母,那段記憶至今仍讓她心有餘悸。
更何況,梁傅山這孩子對她始終恭敬有加,日子一長,她也就漸漸不再執著於是否親生。
就如這次皇帝冊封她為五品安人,不正是活人在世的風光,遠勝過那些去世的人們。
“老夫人,少夫人這陣子病情愈發頻繁,看上去真的讓人心疼。且不論她是大公子的妻子,她也是您和太夫人的娘家侄女、侄孫女啊。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她這樣受苦吧?”春梅的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憂慮,語氣中滿是懇求。
小張氏輕輕端起茶盞,微笑著瞥了春梅一眼,“你這丫頭,心地倒是善良,真當我會不知道你的小心思?”
春梅聽了,臉上立刻泛起一抹緋紅,有些羞澀地低下了頭。
小張氏細細打量了她一會兒,緩緩開口,“你說得也對,姝兒的這病,怕是難以為梁家延續血脈了。與其從外麵納妾,讓她心裏難受,倒不如在府裏挑個人,至少知道規矩,也不會亂了分寸。”
春梅聞言,毫不猶豫地跪下磕頭,“如果老夫人覺得奴婢還算懂事,奴婢定會全心全意侍奉大公子。”
小張氏淡淡地笑了笑,“這件事我還得先問問大公子的意思,你也不用太著急。”
春梅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擔憂,“奴婢並不擔心大公子會拒絕,他是個讀書人,自然懂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道理。隻是,因為少夫人的病,這件事才一直拖著。奴婢隻是擔心太夫人那邊……”
小張氏眼中閃過一絲淩厲,“那個丫鬟是自己不小心掉進井裏淹死的,你別胡思亂想!”
春梅被小張氏的語氣嚇了一跳,連忙唯唯諾諾地點頭,“是,是,奴婢不會亂想的。”
這件事宛如梁府深處的一道隱秘疤痕,亦是小張氏心中難以解開的一個結。
想當年,梁傅山一舉高中進士,被外派至青州任職。
小張氏心知肚明,張若姝的身體狀況並不樂觀。
於是她曾打算選派一名既能幹又聰慧的丫鬟隨行,一方麵可以悉心照料張若姝的起居,另一方麵,也是出於她自己的私心——她擔憂,萬一梁傅山得知了妻子的病情,會因此對自己這個繼母心生怨恨。
有個貼心的丫鬟在側,或許能在關鍵時刻為她斡旋一二,化解可能的誤會與衝突。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這件本已安排妥當的事情,卻不慎傳入了太夫人大張氏的耳中。
結果,那名本已選定的丫鬟被太夫人攔了下來,未能成行。
更令人扼腕的是,不到半年光景,這名丫鬟便意外跌落井中,不幸身亡。
兩人同為朝廷命官,昔日又曾有過同窗共讀的深厚情誼,此刻相見,心中不禁湧起一陣喜悅。
“梁兄,多日不見,風采依舊啊!”薑綸率先開口,聲音中透露出深深的感慨和親切。
梁傅山聞言,抬頭望去,見是薑綸,眼中也閃過一絲驚喜的光芒。他忙上前拱手道:“薑兄,幸會幸會!沒想到今日能在此處重逢,實乃幸事。”
兩人相視而笑,仿佛迴到了當年同窗共讀的美好時光。那時,他們一同探討學問,共同追求理想,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如今,雖然各自在朝中擔任要職,但那份情誼卻始終未曾改變。
“梁兄此次升任內閣侍讀學士,實在是可喜可賀。”薑綸再次開口,語氣中充滿了誠摯的祝賀,“你在青州的政績卓著,為百姓謀福祉,實在是我輩楷模。”
梁傅山謙虛地擺了擺手,道:“薑兄過獎了。傅山隻是盡忠職守,此次調迴京城,升任要職,更感責任重大,不敢有絲毫懈怠。”
“梁兄客氣了。”薑綸笑道,“你我同朝為官,來日方長,理應互相扶持。”
梁傅山微微一笑,道:“倒是薑兄你高中狀元時,傅山正在青州任職,未能及時道賀,實在是失禮之至。今日得見正好補上這句恭賀高中,還望薑兄莫要嫌晚。”
兩人談笑風生,越說越投機。薑綸忽然想起妻子薛慧春一直對梁傅山的妻子頗為好奇,便趁機說道:“內子一直想要登門拜訪尊夫人,不知梁兄何時方便?”
梁傅山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他略一遲疑,卻還是應了下來:“薑兄和弟妹光臨寒舍,實乃傅山之幸。隻是近日家中瑣事頗多,待得閑暇之餘,定當掃榻相迎。”
薑綸察覺到梁傅山的遲疑,心中不免有些疑惑。但他並未多問,隻是點頭笑道:“如此甚好,那就靜候佳音了。”
兩人又閑聊了幾句,便各自告辭離去。
薑綸迴到府中,將梁傅山的迴應告訴了薛慧春。薛慧春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期待的光芒:“如此說來,我們很快就能見到梁少夫人了?”
“應該快了。”薑綸說道,“不過看梁傅山的神情,似乎家中有些隱情。我們屆時拜訪時,還需多加留意。”
薛慧春點頭應允,心中卻已迫不及待想要見到那位傳聞中的梁少夫人了。
……
梁府後宅,小張氏自從榮獲誥命之後,麵上的喜色便如春日桃花般綻放。
多年的艱辛等待,如今終於苦盡甘來,她心中的滿足與自豪不言而喻。
丫鬟春梅輕聲稟報,張府的親家夫人有意來訪,探望病中的女兒。
小張氏聞言,輕輕歎了口氣,眉宇間掠過一絲無奈:“此事我無法定奪,需得征求太夫人的意見。”
見廳內無人,春梅忍不住低聲抱怨:“若論親疏,大公子迴府時喚您母親,喚太夫人為祖母,終究與您更近一層。可府中大小事務,太夫人卻緊握不放,實在令人費解。”
小張氏聞言,再次歎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複雜:“你不知道,我這位姑母在娘家時,便以手段狠辣著稱。當時府中的伯母、嬸子們,無一不折服於她的手腕之下。”
說起梁傅山,小張氏心中並無太多怨念。她在娘家時,曾親眼目睹難產而亡的嬸母,那段記憶至今仍讓她心有餘悸。
更何況,梁傅山這孩子對她始終恭敬有加,日子一長,她也就漸漸不再執著於是否親生。
就如這次皇帝冊封她為五品安人,不正是活人在世的風光,遠勝過那些去世的人們。
“老夫人,少夫人這陣子病情愈發頻繁,看上去真的讓人心疼。且不論她是大公子的妻子,她也是您和太夫人的娘家侄女、侄孫女啊。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她這樣受苦吧?”春梅的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憂慮,語氣中滿是懇求。
小張氏輕輕端起茶盞,微笑著瞥了春梅一眼,“你這丫頭,心地倒是善良,真當我會不知道你的小心思?”
春梅聽了,臉上立刻泛起一抹緋紅,有些羞澀地低下了頭。
小張氏細細打量了她一會兒,緩緩開口,“你說得也對,姝兒的這病,怕是難以為梁家延續血脈了。與其從外麵納妾,讓她心裏難受,倒不如在府裏挑個人,至少知道規矩,也不會亂了分寸。”
春梅聞言,毫不猶豫地跪下磕頭,“如果老夫人覺得奴婢還算懂事,奴婢定會全心全意侍奉大公子。”
小張氏淡淡地笑了笑,“這件事我還得先問問大公子的意思,你也不用太著急。”
春梅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擔憂,“奴婢並不擔心大公子會拒絕,他是個讀書人,自然懂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道理。隻是,因為少夫人的病,這件事才一直拖著。奴婢隻是擔心太夫人那邊……”
小張氏眼中閃過一絲淩厲,“那個丫鬟是自己不小心掉進井裏淹死的,你別胡思亂想!”
春梅被小張氏的語氣嚇了一跳,連忙唯唯諾諾地點頭,“是,是,奴婢不會亂想的。”
這件事宛如梁府深處的一道隱秘疤痕,亦是小張氏心中難以解開的一個結。
想當年,梁傅山一舉高中進士,被外派至青州任職。
小張氏心知肚明,張若姝的身體狀況並不樂觀。
於是她曾打算選派一名既能幹又聰慧的丫鬟隨行,一方麵可以悉心照料張若姝的起居,另一方麵,也是出於她自己的私心——她擔憂,萬一梁傅山得知了妻子的病情,會因此對自己這個繼母心生怨恨。
有個貼心的丫鬟在側,或許能在關鍵時刻為她斡旋一二,化解可能的誤會與衝突。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這件本已安排妥當的事情,卻不慎傳入了太夫人大張氏的耳中。
結果,那名本已選定的丫鬟被太夫人攔了下來,未能成行。
更令人扼腕的是,不到半年光景,這名丫鬟便意外跌落井中,不幸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