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到底選誰做統帥,趙普隻是裝傻,不做舉薦。
趙光義見眾大臣實在不知道推選誰作為統帥,他要的也就是這效果,見自己的目的達到,便道:“當今我朝,若論功勳卓著,德高望重,又身經百戰,還有誰比得過曹彬與潘美兩位將軍,從曹、潘兩位將軍選取一位擔任此次統帥,最為合適。”
趙光義故意停頓一下,看著眾大臣驚訝的樣子,似乎一切早在他的意料之中,繼續道:“曹彬將軍身為樞密使,尚要留在京城輔佐朕調兵遣將,不宜離開京城,朕看,就由潘美將軍出任此次統帥,眾位卿家,你們看如何?”
眾大臣又是偷偷地你看我,我看你,潘美不是與皇子趙德昭勾結意圖謀逆嗎?怎麽趙光義還相信他,委以統帥之重任,眾人不知趙光義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一時竟無人接言。
趙光義也並不解釋,道:“既然眾位大臣沒有意見,就由潘美出任河北都招討使,統帥抗遼兵馬,李繼隆任先鋒官,立即選兵擇將北上抗擊遼國。”
眾大臣反應過來,忙道官家英明,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直未作聲的潘美,連忙走出來,道:“謝聖恩,臣必率我大宋精兵,拒遼兵於大宋境外,保我大宋百姓平安,迴報官家對臣之信任。”
眾大臣實在是想不明白,趙光義為何會放過潘美的謀逆之罪,重新任用他,難道這其中有什麽內幕不成?
此事商議定妥,趙光義便宣布召見定難軍特使李光持與李光泗,眾大臣還有些奇怪,前些日子不是召見過定難軍特使了嗎,怎麽又來了特使?
李光持與李光泗上殿,按照禮儀參見趙光義,將前定難節度使李繼筠病故,遺命其弟李繼捧繼位的事稟報了,又說李繼捧現不敢稱夏國公,隻稱定難節度使留後的情況說了,希望朝廷封賞李繼捧為夏國公、定難軍節度使。
趙光義聞言,想起前幾個月北征劉漢時,李繼筠派兵相助,立下功勞,前些日子又派人來進貢,今日節度使更換,還恭恭敬敬地等著自己封賞,心裏有些高興。再說,定難軍雖仍為世襲之地,但臣服於自己,現在大宋朝的主要目標是收迴幽雲十六州,於是便宣布封賞李繼捧為夏國公、定難節度使,仍管轄夏綏五州,並遣人立即啟程隨李光持、李光泗二人到夏州去吊唁李繼筠,宣布對李繼捧的封賞。
末了,趙光義想起上次李繼遷答應向朝廷進貢五千匹戰馬的事,便問起李光持與李光泗,李光持二人答道,戰馬己在途中,即將抵達目的地,趙光義心裏又是一喜。
說起戰馬,待李光持與李光泗退下後,李繼隆便順勢提出組建一支精銳騎兵的建議,聽完李繼隆的話,趙光義便向曹彬問道:”樞密使曹彬曹卿,你有什麽建議?“
這個主意本就是曹彬與白依清討論的結果,曹彬站出來道:”國舅爺這提議甚妙,昔有漢武帝時霍去病以此將匈奴逐出漠北,封狼居士胥,如組建我朝此特種騎兵,收迴幽雲十六州指日可待。“
曹彬此言一出,李繼隆向曹彬投向會意的目光,其他人也連聲附和。
趙光義見眾人都支持,口中也是連連稱讚好,並表示,先行安排人員籌建人馬,待李繼隆抗遼勝利迴來後,由李繼隆來負責這支騎兵的訓練等事宜。
眾位大臣明顯感覺到李繼隆在趙光義心目中的地位,組建皇城司時,由李繼隆在負責,此次抗遼,又安排李繼隆為先鋒官,提升他的威望,特別是組建精銳騎兵,按照這個思路,這支騎兵可是大宋朝廷精銳中的精銳,誰掌握這支騎兵,分量自是不同一般。如今趙光義自將它交給李繼隆來負責,可見趙光義是在重點培養李繼隆了。
趙廷美見趙光義心情高興,連忙將程開山為遼國細作,故意誣陷的事提了出來。趙廷美當然說抓獲、審訊程開山,這全是他開封府的功勞,絲毫沒有透露出他與李繼遷之間的事來,因為勾連在外大臣,可是大忌。
聽完,趙光義臉色頓時一變,趙廷美將殺害溫盼盼的兇手抓到了,而且連夜審了程開山,趙光義豈能不生氣?大怒道:“遼國細作竟然潛伏在京城這麽多年,都未發覺,原來的武德司等部門做什麽去了?”
坐實徐七七、朱響遼國細作之事,可是趙光義打擊趙廷美的機會,本就是他定的調子,豈可輕易放過這個機會。又接著道:“遼國細作之事,前幾日,朕己令皇城司核查,現齊王既己發現遼國細作,況且即將由潘卿與李卿北上抗遼之際,開封府應速將這細作移到皇城司,著皇城司細細核查,務必找出其同夥來,將遼國在京城的細作鏟除幹淨。”
將程開山移交給皇城司,趙廷美不願意,這可關係到他自己的聲譽,道:“皇城司組建時間尚不長,人員尚未完全到位,況且國舅爺即將帶兵北上抗遼,皇城司人手不夠,我開封府也肩負著京城的安全,大牢也堅不可摧,不如就將這遼國細作程開山關在開封府大牢,如若審問與捉拿人員,開封府也可以幫助。”
趙光義自有他的打算,但此時趙廷美有功,不能做得太過,道:“齊王為朝廷分憂,甚好,前幾日,擒拿石重定通敵有功,如今又捉拿到潛伏京城多年的細作,應重重獎賞。隻是這間諜細作之職責是皇城司之職責,雖國舅李繼隆即將帶兵出征,但皇城司尚有他人,皇城司組建不久,正好利用這個機會好好曆煉曆煉。”
趙廷美尚未開口,趙光義又道:“上次那朱響可是齊王招攬來的人,從房中搜出遼國細作信物來,應是遼國細作無疑,如今齊王卻說是誣陷,要想讓大家信服是這程開山的遼國細作誣陷,齊王就更應避嫌,由皇城司來查個明白。”
如此一說,趙廷美不好反駁,便道:“此事既關係到朱響二人之清白,關係皇弟我之聲譽,審訊程開山,皇弟懇請皇兄同意開封府派人參與旁審。”
趙廷美這理由也很充分,趙光義也不好駁迴,便道:“也可。”
待朝議完了,趙光義又將李繼隆留下,端坐在椅子上,問道:“齊王為何舉薦你擔任此次統帥?”
李繼隆聽到趙光義此話,又看到趙光義臉色凝重,心裏一驚,知道趙光義對自己有了懷疑,連忙迴道:“官家,我也不明白。這恐怕是齊王故意為之,他明明知道我職位太低,無法服眾,故意舉薦我,為難官家的。”
趙光義見李繼隆如此一說,臉色一鬆,身子也隨即靠在椅背上,表明相信李繼隆的說辭,其實趙光義還是信任李繼隆的,剛才這一問隻是試探一下李繼隆而已。
半晌,李繼隆問道:“潘將軍上次可是參與趙德昭皇子謀逆的,擔任此次抗遼統帥,會不會他再生異心?”
趙光義看著李繼隆,道:“此事你不必擔心,朕自有主意,潘美對朕還是忠心的,如果沒有他,二皇子這個威脅隻怕還消除不了。你也不必再多問,也不得在外說什麽,否則,是什麽後果你應該明白。”
難道趙光義與潘美之間有什麽秘密嗎?潘美對趙光義是忠心的,難道是趙光義使的反間計,潘美是趙光義安排的,故意讓趙德昭產生謀逆之心,然後順理成章地被除掉?李繼隆隻是在心裏想想而已,他心裏不由得湧起一絲驚恐,作為趙光義的舅兄,又是趙光義信任之人,趙光義都還有很多事瞞著自己,真是天威難測呀。
李繼隆口中連忙稱是。
趙光義隨即臉色又是一緊道:“這齊王說捉拿了遼國細作程開山,是這程開山指使他人誣陷朱響、徐七七二人,你說說,這是什麽情況?”
李繼隆看了一眼趙光義,見趙光義正盯著自己,忙低下頭來,道:“臣不敢妄自猜測,據白依清審訊朱響與徐七七,曾懷疑二人是被誣陷。但證據確鑿,朱響、徐七七是遼國細作確認無疑,為了不讓白依清有其他想法,我便安排他另行去做其它事,不願因此多生枝節。昨日,臣己得到消息,這溫盼盼確實己經死了,隻是臣當時並沒有查清楚是誰殺了溫盼盼,今日照齊王說法,是程開山殺人滅口,但不知道程開山為何落入齊王的開封府手中。”
趙光義怒道:“你皇城司是幹什麽的,居然讓齊王先行捉拿到了程開山,而你們皇城司連溫盼盼死在誰手中都不知道,讓朕太失望了。”
李繼隆連忙謝罪。趙光義餘怒未消道:“皇城司難道除了白依清外,其他人都做不成事嗎?既然如此,你又為何擠開白依清呢?”
李繼隆道:“白依清已經懷疑朱響二人是被誣陷的,如果讓他查下去,隻會查出事情的全部真相。雖然他遲早會知道真相,但我是不希望他心生其他想法,此人是可堪大用之人,是可以成為官家您左膀右臂之人,我不希望他受到其他的打擊,所以才不要他參與的。”
趙光義歎了一口氣,語氣和緩下來,道:“朕知國舅用心良苦。白依清對朕還是忠心的,他也遲早會知道真相,朕也想他是個明白人,知道孰輕孰重。如今,程開山既然捉拿在開封府,你說怎麽辦?”
李繼隆道:“王公公是當初奉命捉拿朱響、徐七七二人的,不知他有什麽好的辦法?”
趙光義看了一眼自己的舅哥,知道他有了主意,卻又故意推給王繼恩,是不想得罪趙廷美而已。
趙光義便將王繼恩叫來,王繼恩在朝議上已經知道此事,他才不想放過朱響呢,他就是要殺了朱響為王伸報仇,見趙光義問自己的辦法,便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果然與李繼隆、趙光義想法大同小異。
趙光義道:”就按王卿的意思去辦。“
程開山、朱響、徐七七的事情商議完畢,王繼恩退了下去,李繼隆便又趙光義說起白依清那合縱連橫的事。
聽完,趙光義說道:“好計策,這都是白依清想出來的?”
李繼隆答道:“是臣安排白依清去陪審石重定時,他與曹彬將軍討論出來的。”
趙光義道:“這些不是朕沒想到,這樣的大事,非一般人能完成的,古有張騫使西域,十九載方返迴長安,況且,室韋、迴顝、吐蕃、阻卜等人,非我族燈類,其心必異,一旦強大後,又何嚐不是第二個遼國呢?曆史上這些民族,你方唱罷我登場,與中原王朝相爭上千年,遠的不說,就是這百年來的沙陀人,建立了唐、晉、漢幾個王朝,不可不慮呀。對這些民族,在弱小時,既要扶持,但也不能養虎為患。”
李繼隆道:“官家所慮極是。”
趙光義接著道:“如今這也不失一個抗遼的好法子,隻是這派誰去完成這事呢?”
李繼隆道:“白依清可是最好的人選,還有張文直、陳琦、石生寶等人,隻要稍加曆煉,也定可勝任。”
趙光義不無擔憂道:“深入未知之境,可是極度危險,十之八九有命難迴呀,白依清等人可是可堪大用之人,這也是你說的,如果他們一旦有個三長兩短,可是我大宋的損失呀。”
李繼隆一咬牙道:“不經非常之事,難成非常之才。”
趙光義讚道:“好一個不經非常之事,難成非常之才。昔日,朕與太祖也是九死一生,方才打下江山,才有大宋如今偉業。但,一定要計議清楚,確保大功能成。“
李繼隆道:”官家英明,為確保此事成功,得隱秘進行方可,不能讓無關之人知道他們真實的目的。“
趙光義道:”你所慮極是。此次你出征後,皇城司的相關事宜便由三個探事司直接向朕負責,白依清等人外出,朕要親自安排。“
李繼隆道:”官家乾綱獨斷,定難馬到成功。“
趙光義見眾大臣實在不知道推選誰作為統帥,他要的也就是這效果,見自己的目的達到,便道:“當今我朝,若論功勳卓著,德高望重,又身經百戰,還有誰比得過曹彬與潘美兩位將軍,從曹、潘兩位將軍選取一位擔任此次統帥,最為合適。”
趙光義故意停頓一下,看著眾大臣驚訝的樣子,似乎一切早在他的意料之中,繼續道:“曹彬將軍身為樞密使,尚要留在京城輔佐朕調兵遣將,不宜離開京城,朕看,就由潘美將軍出任此次統帥,眾位卿家,你們看如何?”
眾大臣又是偷偷地你看我,我看你,潘美不是與皇子趙德昭勾結意圖謀逆嗎?怎麽趙光義還相信他,委以統帥之重任,眾人不知趙光義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一時竟無人接言。
趙光義也並不解釋,道:“既然眾位大臣沒有意見,就由潘美出任河北都招討使,統帥抗遼兵馬,李繼隆任先鋒官,立即選兵擇將北上抗擊遼國。”
眾大臣反應過來,忙道官家英明,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直未作聲的潘美,連忙走出來,道:“謝聖恩,臣必率我大宋精兵,拒遼兵於大宋境外,保我大宋百姓平安,迴報官家對臣之信任。”
眾大臣實在是想不明白,趙光義為何會放過潘美的謀逆之罪,重新任用他,難道這其中有什麽內幕不成?
此事商議定妥,趙光義便宣布召見定難軍特使李光持與李光泗,眾大臣還有些奇怪,前些日子不是召見過定難軍特使了嗎,怎麽又來了特使?
李光持與李光泗上殿,按照禮儀參見趙光義,將前定難節度使李繼筠病故,遺命其弟李繼捧繼位的事稟報了,又說李繼捧現不敢稱夏國公,隻稱定難節度使留後的情況說了,希望朝廷封賞李繼捧為夏國公、定難軍節度使。
趙光義聞言,想起前幾個月北征劉漢時,李繼筠派兵相助,立下功勞,前些日子又派人來進貢,今日節度使更換,還恭恭敬敬地等著自己封賞,心裏有些高興。再說,定難軍雖仍為世襲之地,但臣服於自己,現在大宋朝的主要目標是收迴幽雲十六州,於是便宣布封賞李繼捧為夏國公、定難節度使,仍管轄夏綏五州,並遣人立即啟程隨李光持、李光泗二人到夏州去吊唁李繼筠,宣布對李繼捧的封賞。
末了,趙光義想起上次李繼遷答應向朝廷進貢五千匹戰馬的事,便問起李光持與李光泗,李光持二人答道,戰馬己在途中,即將抵達目的地,趙光義心裏又是一喜。
說起戰馬,待李光持與李光泗退下後,李繼隆便順勢提出組建一支精銳騎兵的建議,聽完李繼隆的話,趙光義便向曹彬問道:”樞密使曹彬曹卿,你有什麽建議?“
這個主意本就是曹彬與白依清討論的結果,曹彬站出來道:”國舅爺這提議甚妙,昔有漢武帝時霍去病以此將匈奴逐出漠北,封狼居士胥,如組建我朝此特種騎兵,收迴幽雲十六州指日可待。“
曹彬此言一出,李繼隆向曹彬投向會意的目光,其他人也連聲附和。
趙光義見眾人都支持,口中也是連連稱讚好,並表示,先行安排人員籌建人馬,待李繼隆抗遼勝利迴來後,由李繼隆來負責這支騎兵的訓練等事宜。
眾位大臣明顯感覺到李繼隆在趙光義心目中的地位,組建皇城司時,由李繼隆在負責,此次抗遼,又安排李繼隆為先鋒官,提升他的威望,特別是組建精銳騎兵,按照這個思路,這支騎兵可是大宋朝廷精銳中的精銳,誰掌握這支騎兵,分量自是不同一般。如今趙光義自將它交給李繼隆來負責,可見趙光義是在重點培養李繼隆了。
趙廷美見趙光義心情高興,連忙將程開山為遼國細作,故意誣陷的事提了出來。趙廷美當然說抓獲、審訊程開山,這全是他開封府的功勞,絲毫沒有透露出他與李繼遷之間的事來,因為勾連在外大臣,可是大忌。
聽完,趙光義臉色頓時一變,趙廷美將殺害溫盼盼的兇手抓到了,而且連夜審了程開山,趙光義豈能不生氣?大怒道:“遼國細作竟然潛伏在京城這麽多年,都未發覺,原來的武德司等部門做什麽去了?”
坐實徐七七、朱響遼國細作之事,可是趙光義打擊趙廷美的機會,本就是他定的調子,豈可輕易放過這個機會。又接著道:“遼國細作之事,前幾日,朕己令皇城司核查,現齊王既己發現遼國細作,況且即將由潘卿與李卿北上抗遼之際,開封府應速將這細作移到皇城司,著皇城司細細核查,務必找出其同夥來,將遼國在京城的細作鏟除幹淨。”
將程開山移交給皇城司,趙廷美不願意,這可關係到他自己的聲譽,道:“皇城司組建時間尚不長,人員尚未完全到位,況且國舅爺即將帶兵北上抗遼,皇城司人手不夠,我開封府也肩負著京城的安全,大牢也堅不可摧,不如就將這遼國細作程開山關在開封府大牢,如若審問與捉拿人員,開封府也可以幫助。”
趙光義自有他的打算,但此時趙廷美有功,不能做得太過,道:“齊王為朝廷分憂,甚好,前幾日,擒拿石重定通敵有功,如今又捉拿到潛伏京城多年的細作,應重重獎賞。隻是這間諜細作之職責是皇城司之職責,雖國舅李繼隆即將帶兵出征,但皇城司尚有他人,皇城司組建不久,正好利用這個機會好好曆煉曆煉。”
趙廷美尚未開口,趙光義又道:“上次那朱響可是齊王招攬來的人,從房中搜出遼國細作信物來,應是遼國細作無疑,如今齊王卻說是誣陷,要想讓大家信服是這程開山的遼國細作誣陷,齊王就更應避嫌,由皇城司來查個明白。”
如此一說,趙廷美不好反駁,便道:“此事既關係到朱響二人之清白,關係皇弟我之聲譽,審訊程開山,皇弟懇請皇兄同意開封府派人參與旁審。”
趙廷美這理由也很充分,趙光義也不好駁迴,便道:“也可。”
待朝議完了,趙光義又將李繼隆留下,端坐在椅子上,問道:“齊王為何舉薦你擔任此次統帥?”
李繼隆聽到趙光義此話,又看到趙光義臉色凝重,心裏一驚,知道趙光義對自己有了懷疑,連忙迴道:“官家,我也不明白。這恐怕是齊王故意為之,他明明知道我職位太低,無法服眾,故意舉薦我,為難官家的。”
趙光義見李繼隆如此一說,臉色一鬆,身子也隨即靠在椅背上,表明相信李繼隆的說辭,其實趙光義還是信任李繼隆的,剛才這一問隻是試探一下李繼隆而已。
半晌,李繼隆問道:“潘將軍上次可是參與趙德昭皇子謀逆的,擔任此次抗遼統帥,會不會他再生異心?”
趙光義看著李繼隆,道:“此事你不必擔心,朕自有主意,潘美對朕還是忠心的,如果沒有他,二皇子這個威脅隻怕還消除不了。你也不必再多問,也不得在外說什麽,否則,是什麽後果你應該明白。”
難道趙光義與潘美之間有什麽秘密嗎?潘美對趙光義是忠心的,難道是趙光義使的反間計,潘美是趙光義安排的,故意讓趙德昭產生謀逆之心,然後順理成章地被除掉?李繼隆隻是在心裏想想而已,他心裏不由得湧起一絲驚恐,作為趙光義的舅兄,又是趙光義信任之人,趙光義都還有很多事瞞著自己,真是天威難測呀。
李繼隆口中連忙稱是。
趙光義隨即臉色又是一緊道:“這齊王說捉拿了遼國細作程開山,是這程開山指使他人誣陷朱響、徐七七二人,你說說,這是什麽情況?”
李繼隆看了一眼趙光義,見趙光義正盯著自己,忙低下頭來,道:“臣不敢妄自猜測,據白依清審訊朱響與徐七七,曾懷疑二人是被誣陷。但證據確鑿,朱響、徐七七是遼國細作確認無疑,為了不讓白依清有其他想法,我便安排他另行去做其它事,不願因此多生枝節。昨日,臣己得到消息,這溫盼盼確實己經死了,隻是臣當時並沒有查清楚是誰殺了溫盼盼,今日照齊王說法,是程開山殺人滅口,但不知道程開山為何落入齊王的開封府手中。”
趙光義怒道:“你皇城司是幹什麽的,居然讓齊王先行捉拿到了程開山,而你們皇城司連溫盼盼死在誰手中都不知道,讓朕太失望了。”
李繼隆連忙謝罪。趙光義餘怒未消道:“皇城司難道除了白依清外,其他人都做不成事嗎?既然如此,你又為何擠開白依清呢?”
李繼隆道:“白依清已經懷疑朱響二人是被誣陷的,如果讓他查下去,隻會查出事情的全部真相。雖然他遲早會知道真相,但我是不希望他心生其他想法,此人是可堪大用之人,是可以成為官家您左膀右臂之人,我不希望他受到其他的打擊,所以才不要他參與的。”
趙光義歎了一口氣,語氣和緩下來,道:“朕知國舅用心良苦。白依清對朕還是忠心的,他也遲早會知道真相,朕也想他是個明白人,知道孰輕孰重。如今,程開山既然捉拿在開封府,你說怎麽辦?”
李繼隆道:“王公公是當初奉命捉拿朱響、徐七七二人的,不知他有什麽好的辦法?”
趙光義看了一眼自己的舅哥,知道他有了主意,卻又故意推給王繼恩,是不想得罪趙廷美而已。
趙光義便將王繼恩叫來,王繼恩在朝議上已經知道此事,他才不想放過朱響呢,他就是要殺了朱響為王伸報仇,見趙光義問自己的辦法,便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果然與李繼隆、趙光義想法大同小異。
趙光義道:”就按王卿的意思去辦。“
程開山、朱響、徐七七的事情商議完畢,王繼恩退了下去,李繼隆便又趙光義說起白依清那合縱連橫的事。
聽完,趙光義說道:“好計策,這都是白依清想出來的?”
李繼隆答道:“是臣安排白依清去陪審石重定時,他與曹彬將軍討論出來的。”
趙光義道:“這些不是朕沒想到,這樣的大事,非一般人能完成的,古有張騫使西域,十九載方返迴長安,況且,室韋、迴顝、吐蕃、阻卜等人,非我族燈類,其心必異,一旦強大後,又何嚐不是第二個遼國呢?曆史上這些民族,你方唱罷我登場,與中原王朝相爭上千年,遠的不說,就是這百年來的沙陀人,建立了唐、晉、漢幾個王朝,不可不慮呀。對這些民族,在弱小時,既要扶持,但也不能養虎為患。”
李繼隆道:“官家所慮極是。”
趙光義接著道:“如今這也不失一個抗遼的好法子,隻是這派誰去完成這事呢?”
李繼隆道:“白依清可是最好的人選,還有張文直、陳琦、石生寶等人,隻要稍加曆煉,也定可勝任。”
趙光義不無擔憂道:“深入未知之境,可是極度危險,十之八九有命難迴呀,白依清等人可是可堪大用之人,這也是你說的,如果他們一旦有個三長兩短,可是我大宋的損失呀。”
李繼隆一咬牙道:“不經非常之事,難成非常之才。”
趙光義讚道:“好一個不經非常之事,難成非常之才。昔日,朕與太祖也是九死一生,方才打下江山,才有大宋如今偉業。但,一定要計議清楚,確保大功能成。“
李繼隆道:”官家英明,為確保此事成功,得隱秘進行方可,不能讓無關之人知道他們真實的目的。“
趙光義道:”你所慮極是。此次你出征後,皇城司的相關事宜便由三個探事司直接向朕負責,白依清等人外出,朕要親自安排。“
李繼隆道:”官家乾綱獨斷,定難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