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我這就去和奶奶說,讓她給你準備幾個好菜。”


    前幾天家裏人吃藕吃膩了,好不容易才歇了幾天,吃了點其他的菜。而二叔,隻在中秋節才吃到一頓藕。如今他迴家了,說什麽都要給他補上幾頓。


    “奶奶,二叔出去買羊辛苦了,我們二燉點蓮藕臘排骨,炸點藕盒,再做道解饞的蓮藕肉餡餃子吧?”


    “前幾天是誰嚷嚷著,藕都吃膩了,要換換口味了?”


    孫女再次安排蓮藕菜,劉氏似笑非笑,不知乖孫女這迴能堅持吃上幾天。


    “奶奶,這不是我二叔沒怎麽吃到蓮藕菜嗎?我隻是跟著嚐點。”


    為了吃到好吃的菜,在家人麵前,葉霜一向臉皮夠厚。


    “過一會兒就要吃飯了,燉臘排骨和包餃子等晚上再做。中午就另添個炸藕盒。”


    劉氏一錘定音,交代廚房安排妥當。


    “奶奶,天氣冷了,二叔又帶了很多羊迴來。咱們該安排人剪羊毛、紡線、織毛衣了。再晚些時候,今年的毛衣可賣不了幾件。奶奶,我們還要教會很多人織毛衣呢。”


    葉霜拉著劉氏迴了房間,說起了毛衣生意。炎熱的夏天已經過去,寒冷的冬天即將來臨。為了讓更多人過上一個有溫度的冬天,他們葉家人怎能推脫責任呢?


    咳咳,前麵半句,毫無疑問是一句優秀的廣告詞:過一個有溫度的冬天。葉霜為自己的靈感,沾沾自喜。


    “乖孫女,教人學織毛衣沒問題。家裏這麽些女子,要是都學會了,能織出不少毛衣。隻是,村裏的女人…”


    劉氏在考慮,織毛衣的活計,要不要教會村裏人?讓她們和葉家一起織毛衣。


    織毛衣可不比別的事情,需要有人教了,才會織。看起來簡單,沒見過的人,也難以靠自己琢磨會。


    織毛衣不傳出去,別人至少短時間內學不會。這樣一來,也不會泄露秘密。葉家到底是做獨門的生意,還是帶著村裏人一起?劉氏有些不好決定。


    “奶奶,家裏人還要做其他事,村裏人同樣有其他活計忙活。這樣算下來,每個人織毛衣的時間就不多了。為了讓更多人織毛衣,我們可以和村裏人簽契書。這是為了以防萬一,也好讓村裏人有個足夠的理由,拒絕別人的無理要求。如果有人泄露出去,到時候可以找人賠償。”


    “我們教會村裏人織毛衣,每一件毛衣,按照一定的價格收過來賣。她們織好一件,就可以結算工錢。”


    “要是有人同意這些條件,就讓她們到家裏來,一起織毛衣。”


    村裏人每家每戶都和葉家有淵源,想必,她們不會輕易泄露在村裏輕鬆掙錢的活計。但村裏人不斷嫁出娶進,難免有很多姻親關係在。


    葉霜為了避免村裏人被可能的姻親關係糾纏,決定說服爺奶,在自家留出一間房屋,用做女人們織毛衣的小作坊。


    織毛衣的生意,葉霜一開始就打算一步步往大了做。所以,葉家的這門生意,葉霜首先就要做好不被泄露機密的準備。


    “乖孫女,奶奶知道,你是想讓這門生意做得起來,還能盡量做得長久。同時也能帶著村裏人,一起發財。讓村裏人織毛衣的事情,等你爺爺迴來了,我再找機會和他細說,讓他和我一起,出麵解決。”


    “至於家裏人學織毛衣的事,下午就可以做。我這就讓人把空房間收拾出來,家裏的紡車都搬進去。倒座房東邊,有一個空房間,方便大家進進出出,就讓村裏的女人們進來,到那裏織毛衣。”


    “等家裏的毛衣生意做大了,再讓你爺爺給我們砌個織毛衣的作坊。這總是讓人到咱們家裏來做事,也不太方便。”


    毛衣生意還未做起來,生意前景如何,劉氏不敢花太多銀錢在上麵。為了節省開支,劉氏隻能先安排用自家的房間。


    “還是奶奶想得細致。”


    奶奶家裏是做藥材生意的,對做生意,她沒有專門學過。但奶奶從小耳濡目染,心中自有主意。


    而且,今年奶奶還投資了她和哥哥們的生意,同樣賺了個盆滿缽滿。奶奶現在的生意算盤,打得精著呢。


    “石嬤嬤,你帶上幾個丫鬟,和我一起去搬紡車和棉花。桂蘭,你帶兩個人去把倒座房最東邊的房間收拾出來,我們下午就要用。”


    “是,夫人。”


    奶奶領著她手下的精兵強將,沒有半刻耽誤地走了。葉霜看奶奶雷厲風行的樣子,頗有現代女強人的架勢。


    果然,家裏女人們的本事,同樣了得。


    要是她們再把毛衣的生意做起來,越做越紅火,就更有女強人的風範了。


    當然,環境造就人。她們還是古代的女子,溫柔賢惠的一麵,同樣兼顧。


    在現代,葉霜見多了生活中的悲喜劇。她喜歡現代生活的豐富多彩,文化多元。但骨子裏,她並不太喜歡改變。她隻是喜歡看風景,作為一個無足輕重的旁觀者,看風景。


    葉霜想起“風動,幡動,還是心動”的故事。從前看到這個故事時,她並不理解老和尚為何說小和尚,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心動。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先有風在動,風吹幡動,最後才是小和尚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亂了打坐參禪的心。


    從表麵的因果關係來說,也是風動——幡動——心動的關係。


    那時候,葉霜對佛門的禪機,一無所知。她卻自以為發現了參禪之事,屬於唯心。


    隻是後來,葉霜經過生活的磨礪,慢慢地,她終於理解了“心動”這個答案的由來。


    人生在世,如何不是源於一場“心動”?


    無論這心動,源於久遠以前的好奇心,彈指的芳華,刹那的迴眸,亦或隻是變化萬千的天邊流雲。


    葉霜無法細說其中的種種,但她相信,總有人因為溫暖的光,盛開的花,鮮活的生命,而清晰地感受到刹那的美好和永恆。


    葉霜也說不清楚,這些刹那,到底是刹那?還是永恆?還是心動?還是執著?還是以上皆有?


    葉霜不願意總是借用別人的觀點,解釋一切。她明白,這種尋求解釋本身,就是一種執著。


    但她不夠智慧,隻得先學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慢慢去找尋一條自己的路。最後,忘掉自己的路和別人的路,走大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獵戶家的團寵女兒隻想安穩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寶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寶鳶並收藏獵戶家的團寵女兒隻想安穩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