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臉盲症
獵戶家的團寵女兒隻想安穩種田 作者:寶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葉清海一家就帶著下人們,到隔壁的葉清源家幫忙收拾東西、搬家、拆除舊房。
等到中午,葉霜他們迴家時,葉清源家的房屋已經拆除完畢。拆下來的房梁、木板等物,被整整齊齊地堆放在了一邊。
原來的地基也被重新平整了一番,加上前些天葉家已經修整好的地基,下午葉清源家的新房就可以打地基了。
葉霜站在二爺爺家的舊房空地上,內心再次感慨了一會兒。
上迴拆自家房屋的時候,葉霜全程都沒有離開,就站在那裏,看著自家的舊房屋,一點一點被拆除。在她的內心深處,對舊房是很有感情,戀戀不舍的。
在舊房裏,她度過了四年多幸福得冒泡泡的童年,她享受到一家人的寵愛和嗬護,她還努力地和家人們一起辛勤掙錢,發家致富。
可以說,舊房功不可沒。隻是,舊房的使命已經完成,他們家更美好的生活要從新房開啟。
“建房子不容易,拆房子卻一個上午不到,就拆成這樣了。”
“舊房不拆,新房不修。妹妹,等再過一個多月,你又要感歎新房建起來快了。”
葉承言兄弟幾個和妹妹一樣,站在自家舊房空地,沉默了一會兒。聽聞妹妹歎息,忍不住在一旁打趣。
葉承言對拆除的舊房雖有不舍,但他心中更多的,是對新生活的憧憬。他們家每個人都在努力掙錢,不就是為了住上新房子,過上幸福的日子嗎?
“四哥說得對。拆舊房,是為了修新房,還是寬敞明亮的新房住著更舒適。”
吃早飯的時候,葉霜就見到了原嬤嬤,跟在奶奶身邊的石嬤嬤,還有那些丫鬟和小丫頭。
“霜霜,以後原嬤嬤和丫鬟木丹,就留在你身邊照顧你。還有這六個小丫頭,你要願意,也讓她們先跟著你。”
前兩天,劉氏和老頭子就商議過,按照家裏的人數,每人至少可以安排一個人跟在身邊。
孩子們去上學時,不必安排人跟著,就讓他們的人留在家裏,幫忙打掃房間,或是幫著家裏做些事。
石嬤嬤和原嬤嬤都留在家裏,可以幫著教養兩個孫女。所以,劉氏決定給妯娌楊氏安排兩個大些的丫鬟照顧。剩下的兩個丫鬟,霜霜和小雨一人一個。
至於六個小丫頭,就留給原嬤嬤和石嬤嬤教導著。平常,安排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讓小丫頭學著做。霜霜要是願意,也可以先帶著這些小丫頭。等小雨長大些了,再分給她幾個。
上次買人迴來後,葉霜見過原嬤嬤,所以認識她。但其他人姓甚名誰,哪張臉對應哪個名字,她有些懵,一直沒記住。
誰讓葉霜有那麽一點點臉盲症狀呢?平時,她一次認識三兩個人,沒什麽問題。要是一次超過六七八個,她看誰的模樣都覺得沒區別了。
隻有等到相處的時間長了,葉霜才能慢慢分辨過來。啊,原來那些人長得都不一樣。
早上急著上學,葉霜也沒仔細認識家裏的下人們,就匆匆忙忙出門了。到了中午吃飯,葉霜才發現,家裏下人一下子冒出來這麽多,事情有點麻煩了。
眼前不斷出現和她打招唿的大小丫鬟們,哥哥們的小書童,還有爺爺和叔叔們身邊的跟班。除了原嬤嬤和木丹,其他人,她根本就認不出來誰是誰?他們分別又跟著哪一個家裏人?
“六哥,這麽多人,你分得清楚他們的名字麽?”
“妹妹,我沒記。我隻知道我的小書童名叫家和。”
“星辰哥哥,你記住了嗎?”
“嗯。”
“星辰哥哥,沒想到你認識人也這麽厲害。你教教我怎麽記住的吧?”
“我找葉爺爺要了他們所有人的名字,誰以前幹什麽的,現在跟著誰,都寫在上麵。再對照人,把他們都認識一遍,就記住了。”
“你是說家裏新來的五十個人,你都記下來了?”
“嗯。”
“星辰哥哥,你把名單給我背一背,我再慢慢照著人,仔細認認。”
“在書房裏。”
“星辰哥哥,我們也要名單背一背。”
葉家的其他幾個男孩,看到人那麽多,也是沒記住。
除了穆星辰,還有葉家的長孫,葉霜的大哥葉承廉,記住了所有下人的名字。葉家的其他幾個孩子,沒有一個人能記住所有人的名字。
“二哥,你記住了嗎?”
“啊?誰能像大哥和星辰一樣,這麽快就記住所有人的。”
“二哥,想想你以後想幹什麽?要是你連底下人都認識不完,還怎麽…”
葉霜好心眼地提醒二哥,他以後是要當大將軍的人,可不能連手下和敵人都分不清楚。
“咳咳,妹妹,二哥知道了。”
為防止更多人知道他的秘密,葉承直迅速咳了兩聲,給妹妹遞眼神,阻止她說下去。
“妹妹,我跟你們去書房讀會兒書。”
葉承直對記東西,本來就不擅長。要他一下子記住五十個名字,分清他們的長相,就是在為難他。
不過,大哥和穆星辰都認識了他們家的下人。他作為一個葉家人,總不能連自己家裏的人都認不完吧?這也太丟臉了。
就這樣,葉家的孩子們一放學迴家,都直奔了書房,去背誦下人名單去了。
等到把名單背熟了,他們又跑到院子各處,仔細觀察家裏的下人們,爭取把他們的名字和外貌聯係起來記。
就這樣,葉霜也花了三天時間,才分清楚家裏的所有下人。那六個小丫頭,她把她們留在了身邊。
葉霜上學的時候,六個小丫鬟就交給原嬤嬤安排。好在原嬤嬤認識一些字,葉霜就讓原嬤嬤有空的時候,教小丫鬟們認字寫字。每天不用多認多寫,隻要一天寫三個字就夠了。
葉霜不要求她家的丫鬟成為才女,但至少字是認識且會寫的。無論什麽時候,認字對她們來說都有益無害。
劉氏聽原嬤嬤說,孫女安排小丫鬟們練字,也把家裏的其他丫鬟召集起來,讓她們都跟著原嬤嬤認字寫字。
等到中午,葉霜他們迴家時,葉清源家的房屋已經拆除完畢。拆下來的房梁、木板等物,被整整齊齊地堆放在了一邊。
原來的地基也被重新平整了一番,加上前些天葉家已經修整好的地基,下午葉清源家的新房就可以打地基了。
葉霜站在二爺爺家的舊房空地上,內心再次感慨了一會兒。
上迴拆自家房屋的時候,葉霜全程都沒有離開,就站在那裏,看著自家的舊房屋,一點一點被拆除。在她的內心深處,對舊房是很有感情,戀戀不舍的。
在舊房裏,她度過了四年多幸福得冒泡泡的童年,她享受到一家人的寵愛和嗬護,她還努力地和家人們一起辛勤掙錢,發家致富。
可以說,舊房功不可沒。隻是,舊房的使命已經完成,他們家更美好的生活要從新房開啟。
“建房子不容易,拆房子卻一個上午不到,就拆成這樣了。”
“舊房不拆,新房不修。妹妹,等再過一個多月,你又要感歎新房建起來快了。”
葉承言兄弟幾個和妹妹一樣,站在自家舊房空地,沉默了一會兒。聽聞妹妹歎息,忍不住在一旁打趣。
葉承言對拆除的舊房雖有不舍,但他心中更多的,是對新生活的憧憬。他們家每個人都在努力掙錢,不就是為了住上新房子,過上幸福的日子嗎?
“四哥說得對。拆舊房,是為了修新房,還是寬敞明亮的新房住著更舒適。”
吃早飯的時候,葉霜就見到了原嬤嬤,跟在奶奶身邊的石嬤嬤,還有那些丫鬟和小丫頭。
“霜霜,以後原嬤嬤和丫鬟木丹,就留在你身邊照顧你。還有這六個小丫頭,你要願意,也讓她們先跟著你。”
前兩天,劉氏和老頭子就商議過,按照家裏的人數,每人至少可以安排一個人跟在身邊。
孩子們去上學時,不必安排人跟著,就讓他們的人留在家裏,幫忙打掃房間,或是幫著家裏做些事。
石嬤嬤和原嬤嬤都留在家裏,可以幫著教養兩個孫女。所以,劉氏決定給妯娌楊氏安排兩個大些的丫鬟照顧。剩下的兩個丫鬟,霜霜和小雨一人一個。
至於六個小丫頭,就留給原嬤嬤和石嬤嬤教導著。平常,安排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讓小丫頭學著做。霜霜要是願意,也可以先帶著這些小丫頭。等小雨長大些了,再分給她幾個。
上次買人迴來後,葉霜見過原嬤嬤,所以認識她。但其他人姓甚名誰,哪張臉對應哪個名字,她有些懵,一直沒記住。
誰讓葉霜有那麽一點點臉盲症狀呢?平時,她一次認識三兩個人,沒什麽問題。要是一次超過六七八個,她看誰的模樣都覺得沒區別了。
隻有等到相處的時間長了,葉霜才能慢慢分辨過來。啊,原來那些人長得都不一樣。
早上急著上學,葉霜也沒仔細認識家裏的下人們,就匆匆忙忙出門了。到了中午吃飯,葉霜才發現,家裏下人一下子冒出來這麽多,事情有點麻煩了。
眼前不斷出現和她打招唿的大小丫鬟們,哥哥們的小書童,還有爺爺和叔叔們身邊的跟班。除了原嬤嬤和木丹,其他人,她根本就認不出來誰是誰?他們分別又跟著哪一個家裏人?
“六哥,這麽多人,你分得清楚他們的名字麽?”
“妹妹,我沒記。我隻知道我的小書童名叫家和。”
“星辰哥哥,你記住了嗎?”
“嗯。”
“星辰哥哥,沒想到你認識人也這麽厲害。你教教我怎麽記住的吧?”
“我找葉爺爺要了他們所有人的名字,誰以前幹什麽的,現在跟著誰,都寫在上麵。再對照人,把他們都認識一遍,就記住了。”
“你是說家裏新來的五十個人,你都記下來了?”
“嗯。”
“星辰哥哥,你把名單給我背一背,我再慢慢照著人,仔細認認。”
“在書房裏。”
“星辰哥哥,我們也要名單背一背。”
葉家的其他幾個男孩,看到人那麽多,也是沒記住。
除了穆星辰,還有葉家的長孫,葉霜的大哥葉承廉,記住了所有下人的名字。葉家的其他幾個孩子,沒有一個人能記住所有人的名字。
“二哥,你記住了嗎?”
“啊?誰能像大哥和星辰一樣,這麽快就記住所有人的。”
“二哥,想想你以後想幹什麽?要是你連底下人都認識不完,還怎麽…”
葉霜好心眼地提醒二哥,他以後是要當大將軍的人,可不能連手下和敵人都分不清楚。
“咳咳,妹妹,二哥知道了。”
為防止更多人知道他的秘密,葉承直迅速咳了兩聲,給妹妹遞眼神,阻止她說下去。
“妹妹,我跟你們去書房讀會兒書。”
葉承直對記東西,本來就不擅長。要他一下子記住五十個名字,分清他們的長相,就是在為難他。
不過,大哥和穆星辰都認識了他們家的下人。他作為一個葉家人,總不能連自己家裏的人都認不完吧?這也太丟臉了。
就這樣,葉家的孩子們一放學迴家,都直奔了書房,去背誦下人名單去了。
等到把名單背熟了,他們又跑到院子各處,仔細觀察家裏的下人們,爭取把他們的名字和外貌聯係起來記。
就這樣,葉霜也花了三天時間,才分清楚家裏的所有下人。那六個小丫頭,她把她們留在了身邊。
葉霜上學的時候,六個小丫鬟就交給原嬤嬤安排。好在原嬤嬤認識一些字,葉霜就讓原嬤嬤有空的時候,教小丫鬟們認字寫字。每天不用多認多寫,隻要一天寫三個字就夠了。
葉霜不要求她家的丫鬟成為才女,但至少字是認識且會寫的。無論什麽時候,認字對她們來說都有益無害。
劉氏聽原嬤嬤說,孫女安排小丫鬟們練字,也把家裏的其他丫鬟召集起來,讓她們都跟著原嬤嬤認字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