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街談巷議
獵戶家的團寵女兒隻想安穩種田 作者:寶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且,顧先生開辦書院,受恩惠的是西陵府的子孫後代。也有可能,是每一個西陵人的子孫後代。
一時之間,顧為民在西陵府民間和上層社會聲名鵲起。不少人為了子孫後代,四處打聽顧先生開辦書院的事情。
隻要西陵人聽說,有誰被邀請參加書院的募捐宴會,誰就能成為百姓們街談巷議的對象。
“劉有才劉員外家有錢有地又有商鋪,你們說,他家會捐多少錢辦書院?”
“你們不要忘了,劉家是怎麽發家致富的?他們家就是田裏的一根稻草,都不會放過。給家仆吃的,還不如別人家喂的一條狗。家仆們吃剩飯剩菜不說,聽說還吃不飽,一個個瘦得,都快成皮包骨頭了。”
“你們不要說劉家仆人了,就是劉有才自己,吃了飯之後,都能把碗裏的米粒和湯水,加了水再喝得幹幹淨淨能照出人臉來。”
“你聽誰說的?劉有才當真有這麽摳門?”
“還聽誰說的,我可是親眼見過。去年葉家魚館開業,前三位顧客免費吃。劉有才不知怎麽,就搶到了免費吃魚。結果,他把桌上的魚菜都吃光了。不僅如此,他還把每個盤子都用水涮了兩遍,喝下去了。”
“嘶,竟然有這樣摳的人。恐怕顧先生辦書院,別想他掏出一個銅板了。”
“這樣的人,就不應該給他發請帖赴宴會。我看他即便去了宴會,也是為了免費吃一頓。”
“這可不一定。”
“哦?不知兄台有何高見?”
“你們忘了?劉有才四十歲得子,聽說,他極其寵愛那個十歲的兒子,平常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可這和他捐不捐錢有什麽關係?”
“我說你這人,怎麽就是一竅不通呢?他兒子不讀書啊?還是不想當官發財?難道還是和他爹一樣,做個西陵府的土財主?”
“說得也是。我要有劉家那個錢財,我也得想方設法把兒子送去顧先生的書院。”
“我也是。”
“我同樣。”
“那你們猜,劉員外會捐多少銀兩?”
“十兩?他還不如不去了。百兩?為了他兒子的前途,估計不止百兩。所以,怎麽著,劉員外也得出到一千兩,才勉強拿得出手吧?”
“一千兩算什麽?聽說,有人已經給顧先生捐了六萬兩。”
“多少?六…萬兩?”
“也不知是咱們西陵府哪家,竟能這麽大手筆,支持顧先生開辦書院?”
“不會是謝家吧?”
“我看不像。謝家有權有勢有錢,他們自己也辦了私學,不像會出那麽多幫顧先生辦學。他們還不如把那些錢給自家子弟進學。”
“不管是哪家,人家能拿出六萬兩銀錢,幫助顧先生建書院,我就打從心眼裏佩服。”
“王家經營不少金銀首飾和玉石珠寶,你們猜他們家能拿出多少銀兩?”
“我看,頂天也就三五千兩。”
“沒那麽少吧?”
“聽說,捐款多的人家,子弟入學可以優先考核,還可以給予適當的獎勵加分。這不是比一般的孩子,機會多了不少嗎?”
“而且,捐款人的名字會被記錄在書院的石碑上,被一代代的書院學子傳頌感念。你們仔細想想,這可是世代傳承的榮耀。”
“咱們老百姓,隻有羨慕的份。”
“誰說的?”
“我們普通人家沒什麽錢,不能給自家孩子謀個好出路。難道不應該羨慕那些富家子弟?”
“有什麽可羨慕的?”
“你以為顧先生隻收富家子弟嗎?有才學的貧家子弟,書院照樣收。聽說,還可以根據他們的學習情況和家庭情況,給予適當減免束修。”
“當真?”
“如假包換。知府衙門前貼著告示,我親耳聽到會識字的蔣秀才念的。”
“那咱們更得支持顧先生,讓那些富戶多捐錢辦書院了,這也是為了咱們的孩子著想。”
“對對對。不如這樣?”
西陵府的普通民巷,一群老百姓聚在一起,商量如何讓富戶權貴們多捐錢。
“我看這主意可行。人都有個攀比心,我們要是幫忙宣傳,誰誰打算捐贈多少銀兩,其他人肯定坐不住。”
“這樣不太好吧?”
“我們又沒偷沒搶,隻是猜測而已。再說,我們是幫助富戶們做好事,積陰德。要是他們不願意出錢,我們也沒辦法。除了這個,要不,我們再給他們估算一番,按照捐錢數量,排個先後名次?”
“你不用說,我也知道最後一名是誰。”
“哈哈哈,不錯,咱們就從他開始。要是富戶們聽到這些猜測,估計會在宴會上發奮圖強一把也難說。”
“好,兄弟們,就這麽辦。我們各自散開,四處宣傳。”
季程住的小院子,葉宗弼正和季程了解府城的情況。
“公子,這兩三天,府城各處因為顧先生辦學的事情,熱鬧無比。消息陸陸續續也都小心地放出去了。”
“季程,幹得好。豪強士紳、達官貴人、富商名流們的情況,要多收集,學會使用。另外,也不要忘記收集老百姓熱議的話題。隻要我們用心留意,一定會發現背後的真相。”
“公子說得是。就像這次,我們陸續放出去的消息,也引導了百姓們的街談巷議。”
“不錯。所以,我們做事,一定不要留下把柄,被別人發現。另外,也要留意流言背後的黑手,以及他們的目的。”
“是,公子。”
“季程,葉家不隻是現在的葉家,你應該知道。而你,也不隻是府城魚館的一個掌櫃,你更要明白。未來,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
“公子,季程明白。季程決不辜負公子和老爺的期望。”
“季程,葉家村人口有限,你在府城要是遇到身家清白幹淨的人,可以培養我們自己人。”
“還有,叮囑魚館裏的夥計們,不得跟任何外人暴露我們從前的身份。你們要記住,我們是從葉家村一步步走出來的。”
“公子,你是擔心,我們發展壯大以後,會引來對手調查我們從前的身份,最後借朝廷的手,來對付我們?”
一時之間,顧為民在西陵府民間和上層社會聲名鵲起。不少人為了子孫後代,四處打聽顧先生開辦書院的事情。
隻要西陵人聽說,有誰被邀請參加書院的募捐宴會,誰就能成為百姓們街談巷議的對象。
“劉有才劉員外家有錢有地又有商鋪,你們說,他家會捐多少錢辦書院?”
“你們不要忘了,劉家是怎麽發家致富的?他們家就是田裏的一根稻草,都不會放過。給家仆吃的,還不如別人家喂的一條狗。家仆們吃剩飯剩菜不說,聽說還吃不飽,一個個瘦得,都快成皮包骨頭了。”
“你們不要說劉家仆人了,就是劉有才自己,吃了飯之後,都能把碗裏的米粒和湯水,加了水再喝得幹幹淨淨能照出人臉來。”
“你聽誰說的?劉有才當真有這麽摳門?”
“還聽誰說的,我可是親眼見過。去年葉家魚館開業,前三位顧客免費吃。劉有才不知怎麽,就搶到了免費吃魚。結果,他把桌上的魚菜都吃光了。不僅如此,他還把每個盤子都用水涮了兩遍,喝下去了。”
“嘶,竟然有這樣摳的人。恐怕顧先生辦書院,別想他掏出一個銅板了。”
“這樣的人,就不應該給他發請帖赴宴會。我看他即便去了宴會,也是為了免費吃一頓。”
“這可不一定。”
“哦?不知兄台有何高見?”
“你們忘了?劉有才四十歲得子,聽說,他極其寵愛那個十歲的兒子,平常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可這和他捐不捐錢有什麽關係?”
“我說你這人,怎麽就是一竅不通呢?他兒子不讀書啊?還是不想當官發財?難道還是和他爹一樣,做個西陵府的土財主?”
“說得也是。我要有劉家那個錢財,我也得想方設法把兒子送去顧先生的書院。”
“我也是。”
“我同樣。”
“那你們猜,劉員外會捐多少銀兩?”
“十兩?他還不如不去了。百兩?為了他兒子的前途,估計不止百兩。所以,怎麽著,劉員外也得出到一千兩,才勉強拿得出手吧?”
“一千兩算什麽?聽說,有人已經給顧先生捐了六萬兩。”
“多少?六…萬兩?”
“也不知是咱們西陵府哪家,竟能這麽大手筆,支持顧先生開辦書院?”
“不會是謝家吧?”
“我看不像。謝家有權有勢有錢,他們自己也辦了私學,不像會出那麽多幫顧先生辦學。他們還不如把那些錢給自家子弟進學。”
“不管是哪家,人家能拿出六萬兩銀錢,幫助顧先生建書院,我就打從心眼裏佩服。”
“王家經營不少金銀首飾和玉石珠寶,你們猜他們家能拿出多少銀兩?”
“我看,頂天也就三五千兩。”
“沒那麽少吧?”
“聽說,捐款多的人家,子弟入學可以優先考核,還可以給予適當的獎勵加分。這不是比一般的孩子,機會多了不少嗎?”
“而且,捐款人的名字會被記錄在書院的石碑上,被一代代的書院學子傳頌感念。你們仔細想想,這可是世代傳承的榮耀。”
“咱們老百姓,隻有羨慕的份。”
“誰說的?”
“我們普通人家沒什麽錢,不能給自家孩子謀個好出路。難道不應該羨慕那些富家子弟?”
“有什麽可羨慕的?”
“你以為顧先生隻收富家子弟嗎?有才學的貧家子弟,書院照樣收。聽說,還可以根據他們的學習情況和家庭情況,給予適當減免束修。”
“當真?”
“如假包換。知府衙門前貼著告示,我親耳聽到會識字的蔣秀才念的。”
“那咱們更得支持顧先生,讓那些富戶多捐錢辦書院了,這也是為了咱們的孩子著想。”
“對對對。不如這樣?”
西陵府的普通民巷,一群老百姓聚在一起,商量如何讓富戶權貴們多捐錢。
“我看這主意可行。人都有個攀比心,我們要是幫忙宣傳,誰誰打算捐贈多少銀兩,其他人肯定坐不住。”
“這樣不太好吧?”
“我們又沒偷沒搶,隻是猜測而已。再說,我們是幫助富戶們做好事,積陰德。要是他們不願意出錢,我們也沒辦法。除了這個,要不,我們再給他們估算一番,按照捐錢數量,排個先後名次?”
“你不用說,我也知道最後一名是誰。”
“哈哈哈,不錯,咱們就從他開始。要是富戶們聽到這些猜測,估計會在宴會上發奮圖強一把也難說。”
“好,兄弟們,就這麽辦。我們各自散開,四處宣傳。”
季程住的小院子,葉宗弼正和季程了解府城的情況。
“公子,這兩三天,府城各處因為顧先生辦學的事情,熱鬧無比。消息陸陸續續也都小心地放出去了。”
“季程,幹得好。豪強士紳、達官貴人、富商名流們的情況,要多收集,學會使用。另外,也不要忘記收集老百姓熱議的話題。隻要我們用心留意,一定會發現背後的真相。”
“公子說得是。就像這次,我們陸續放出去的消息,也引導了百姓們的街談巷議。”
“不錯。所以,我們做事,一定不要留下把柄,被別人發現。另外,也要留意流言背後的黑手,以及他們的目的。”
“是,公子。”
“季程,葉家不隻是現在的葉家,你應該知道。而你,也不隻是府城魚館的一個掌櫃,你更要明白。未來,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
“公子,季程明白。季程決不辜負公子和老爺的期望。”
“季程,葉家村人口有限,你在府城要是遇到身家清白幹淨的人,可以培養我們自己人。”
“還有,叮囑魚館裏的夥計們,不得跟任何外人暴露我們從前的身份。你們要記住,我們是從葉家村一步步走出來的。”
“公子,你是擔心,我們發展壯大以後,會引來對手調查我們從前的身份,最後借朝廷的手,來對付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