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數字
獵戶家的團寵女兒隻想安穩種田 作者:寶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爺爺,才不是這樣呢。我和星辰哥哥隻是想出錢辦個作坊,做出來的衣服,讓別人去賣就可以了。”
“嗯?要是這樣,也不是不行。”
“不過,現在家裏忙著建房,後麵還要建書院,你們的作坊,以後再說。”
“爺爺、奶奶,你們先讓娘親把羊毛紡成線,做成一件衣服再說。而且,做衣服不一定非要建作坊,村裏的奶奶和嬸嬸們學會之後,在家一樣能做出來。”
“哦,還有,棉花也可以紡成粗點的線,織成毛衣、帽子、手套和襪子。”
葉霜差點忘了,棉花的用途多多。她先前怎麽就隻想到了羊毛和鴨絨毛呢?真是失策。
“乖孫女,你說的什麽毛衣、帽子、手套、襪子之類,我都沒聽說過。衣、帽、足衣我倒是聽說過。”
“奶奶,等娘親做出來,你們就知道了,我現在也說不上來。反正,它們和我們知道的東西,不一樣就對了。”
“行,讓你娘親下午就紡棉線,去年家裏種的棉花收獲不少,沒怎麽用,就先用棉花試試。”
“謝謝爺爺、奶奶。我這就去和娘親說。”
如此這般,葉家人吃過酸辣爽口的老鴨湯,軟糯鹹香的扣肉之後,一家人就各忙各的了。
爺爺昨天去鎮上就接到消息,說今天舅舅找的藕種會送到。
果然,吃過午飯沒多久,縣城魚館做事的薑簡叔叔,就幫著把藕種一起送迴來了。爹爹和叔叔們都去幫忙種藕了。
穆星辰則和去年的葉家人一樣,開始學廚第一課——切土豆絲。
奶奶負責照顧二嬸、三嬸和葉雨妹妹。
葉霜一會兒看娘親紡粗棉線,一會兒看穆星辰學廚,一會兒又跑去三嬸房裏和妹妹玩,忙得不亦樂乎。
要是她再大一點,說不得就一個人跑到魚塘,看家裏人種藕去了。
“霜霜,這些棉線夠織一件衣服了嗎?”
傍晚時分,趙書瑤停下轉動了一下午的紡車。她左手扶腰,右手揉頸項,問著自家女兒。
“娘親,你紡線,又快又粗細均勻,這些棉線,應該可以織兩三件衣服了。”
“娘親,我來給你揉揉。”
葉霜走到趙書瑤背後,伸出小手,使了好幾分的勁,努力給娘親揉起了肩頸。
“娘親,明天讓爹爹做兩副竹簽子,我教你織毛衣。等娘親學會了,再去教其他人。”
“娘親知道。倒是你,娘親得叮囑你。在外麵,你不許表現得什麽都懂,知道嗎?”
這世道,人心難料,趙書瑤還是有些不放心女兒。
“娘親,我知道。”
三國故事裏的曹衝聰慧仁慈,卻偏偏死得早,足夠人引以為戒。
“你隻是知道還不行,你還要努力做到。我們人哪,想要高調很容易,想要始終低調卻很難。”
“娘親,說得在理。”
“這是你外祖父說的。”
“外祖父說得對。”
葉霜再次點點頭。
她哪裏不明白這樣的道理,隻是從前見慣了演戲,也習慣了戴著麵具。有時候,神魂不清,就很容易隨波逐流,變成戲精本精。
隻有等迴歸了寧靜,才能找迴本心。
或許,那些神魂不清,隨波逐流,不過都是些無明業障作祟罷了。
說白了,還是修為不夠,缺少定力,才容易被外境影響,失了清靜本心。
吃過晚飯,葉霜和哥哥們再次如願以償,得到了二十文獎勵。昨天,爺爺去鎮上找了不少匠人談事情,迴來就有些累,沒有提獎勵的事情。
今天,爺爺終於兌現了獎勵。他們參與賺錢比賽的三人,再次打成了平手,都隻有二十文錢。
葉霜不著急,除了衣服,她還想到了和自家魚館做生意。比如,再想幾道菜出來,和爺爺他們談魚館的收益分成。
雖然是自家的魚館,這樣做不太地道。但為了贏得比賽,她最多打算合作一兩年。兩年後,她在魚館的收益,就歸公好了。
這件事,還要等房子和書院建好後,再說了。
“爹爹,昨天娘親紡了不少棉線,你今天幫忙做兩副竹簽子,好不好?”
“什麽樣的竹簽子?”
葉霜伸出雙手,比了一個大概尺寸。
“大約就是這麽長,簽子是圓的,兩頭修得稍微尖一點。兩副簽子,要不一樣大小。”
“好,等我砍棵竹子迴來再說。”
竹簽子做成了,再經過刀子等東西的打磨,手感不再粗糙,變得光滑細膩多了,不容易鉤壞棉線。
“娘親,我先教你排針,再教你織上下針、平針等簡單的針法。等這些學得差不多了,我們就可以織一件簡單的棉線毛衣了。”
“霜霜,你慢點,你的手太快了,娘親有些沒看清楚。”
“娘親,我先給你示範一遍,然後我再一步一步慢慢教你。”
“行。”
葉霜就說她的娘親很聰明,不過半個時辰,娘親就學會了排針,平針和上下針。
“娘親,我們接下來要學織毛衣。織毛衣比我們剛剛練習排的針要多。每個人胖瘦不同,我們需要排的針數多少也不同,這都是可以計算得出來的。”
“霜霜,你教教娘親怎麽算?”
“娘親,不如我教你認數字吧?”
葉霜早就想把阿拉伯數字拿出來用了。隻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時機。這次教娘親織毛衣,需要經常計算針數,還是用阿拉伯數字更方便。
“娘親,你等一等,我去把爹爹叫來,你們一起學數字。”
葉霜不想反複教家裏人數字,還是先把爹娘教會了,再讓他們去教其他人吧。
家裏有星辰哥哥,和信任與否無關。總之,她還是盡量少在外麵表現比較好。
“爹爹,正好上午你在家,我要教你和娘親學一種特別的數字,方便以後計算。”
葉霜先在紙上寫了零到九,十個阿拉伯數字。
“這是零,像一個雞蛋。它表示什麽都沒有。一,像一根筷子,也像我們今天做好的竹簽子……”
“爹爹,娘親,你們記住了嗎?”
“霜霜,我再記一記。這個可比我們平時寫的數字容易多了,我一定要學會。”
“嗯?要是這樣,也不是不行。”
“不過,現在家裏忙著建房,後麵還要建書院,你們的作坊,以後再說。”
“爺爺、奶奶,你們先讓娘親把羊毛紡成線,做成一件衣服再說。而且,做衣服不一定非要建作坊,村裏的奶奶和嬸嬸們學會之後,在家一樣能做出來。”
“哦,還有,棉花也可以紡成粗點的線,織成毛衣、帽子、手套和襪子。”
葉霜差點忘了,棉花的用途多多。她先前怎麽就隻想到了羊毛和鴨絨毛呢?真是失策。
“乖孫女,你說的什麽毛衣、帽子、手套、襪子之類,我都沒聽說過。衣、帽、足衣我倒是聽說過。”
“奶奶,等娘親做出來,你們就知道了,我現在也說不上來。反正,它們和我們知道的東西,不一樣就對了。”
“行,讓你娘親下午就紡棉線,去年家裏種的棉花收獲不少,沒怎麽用,就先用棉花試試。”
“謝謝爺爺、奶奶。我這就去和娘親說。”
如此這般,葉家人吃過酸辣爽口的老鴨湯,軟糯鹹香的扣肉之後,一家人就各忙各的了。
爺爺昨天去鎮上就接到消息,說今天舅舅找的藕種會送到。
果然,吃過午飯沒多久,縣城魚館做事的薑簡叔叔,就幫著把藕種一起送迴來了。爹爹和叔叔們都去幫忙種藕了。
穆星辰則和去年的葉家人一樣,開始學廚第一課——切土豆絲。
奶奶負責照顧二嬸、三嬸和葉雨妹妹。
葉霜一會兒看娘親紡粗棉線,一會兒看穆星辰學廚,一會兒又跑去三嬸房裏和妹妹玩,忙得不亦樂乎。
要是她再大一點,說不得就一個人跑到魚塘,看家裏人種藕去了。
“霜霜,這些棉線夠織一件衣服了嗎?”
傍晚時分,趙書瑤停下轉動了一下午的紡車。她左手扶腰,右手揉頸項,問著自家女兒。
“娘親,你紡線,又快又粗細均勻,這些棉線,應該可以織兩三件衣服了。”
“娘親,我來給你揉揉。”
葉霜走到趙書瑤背後,伸出小手,使了好幾分的勁,努力給娘親揉起了肩頸。
“娘親,明天讓爹爹做兩副竹簽子,我教你織毛衣。等娘親學會了,再去教其他人。”
“娘親知道。倒是你,娘親得叮囑你。在外麵,你不許表現得什麽都懂,知道嗎?”
這世道,人心難料,趙書瑤還是有些不放心女兒。
“娘親,我知道。”
三國故事裏的曹衝聰慧仁慈,卻偏偏死得早,足夠人引以為戒。
“你隻是知道還不行,你還要努力做到。我們人哪,想要高調很容易,想要始終低調卻很難。”
“娘親,說得在理。”
“這是你外祖父說的。”
“外祖父說得對。”
葉霜再次點點頭。
她哪裏不明白這樣的道理,隻是從前見慣了演戲,也習慣了戴著麵具。有時候,神魂不清,就很容易隨波逐流,變成戲精本精。
隻有等迴歸了寧靜,才能找迴本心。
或許,那些神魂不清,隨波逐流,不過都是些無明業障作祟罷了。
說白了,還是修為不夠,缺少定力,才容易被外境影響,失了清靜本心。
吃過晚飯,葉霜和哥哥們再次如願以償,得到了二十文獎勵。昨天,爺爺去鎮上找了不少匠人談事情,迴來就有些累,沒有提獎勵的事情。
今天,爺爺終於兌現了獎勵。他們參與賺錢比賽的三人,再次打成了平手,都隻有二十文錢。
葉霜不著急,除了衣服,她還想到了和自家魚館做生意。比如,再想幾道菜出來,和爺爺他們談魚館的收益分成。
雖然是自家的魚館,這樣做不太地道。但為了贏得比賽,她最多打算合作一兩年。兩年後,她在魚館的收益,就歸公好了。
這件事,還要等房子和書院建好後,再說了。
“爹爹,昨天娘親紡了不少棉線,你今天幫忙做兩副竹簽子,好不好?”
“什麽樣的竹簽子?”
葉霜伸出雙手,比了一個大概尺寸。
“大約就是這麽長,簽子是圓的,兩頭修得稍微尖一點。兩副簽子,要不一樣大小。”
“好,等我砍棵竹子迴來再說。”
竹簽子做成了,再經過刀子等東西的打磨,手感不再粗糙,變得光滑細膩多了,不容易鉤壞棉線。
“娘親,我先教你排針,再教你織上下針、平針等簡單的針法。等這些學得差不多了,我們就可以織一件簡單的棉線毛衣了。”
“霜霜,你慢點,你的手太快了,娘親有些沒看清楚。”
“娘親,我先給你示範一遍,然後我再一步一步慢慢教你。”
“行。”
葉霜就說她的娘親很聰明,不過半個時辰,娘親就學會了排針,平針和上下針。
“娘親,我們接下來要學織毛衣。織毛衣比我們剛剛練習排的針要多。每個人胖瘦不同,我們需要排的針數多少也不同,這都是可以計算得出來的。”
“霜霜,你教教娘親怎麽算?”
“娘親,不如我教你認數字吧?”
葉霜早就想把阿拉伯數字拿出來用了。隻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時機。這次教娘親織毛衣,需要經常計算針數,還是用阿拉伯數字更方便。
“娘親,你等一等,我去把爹爹叫來,你們一起學數字。”
葉霜不想反複教家裏人數字,還是先把爹娘教會了,再讓他們去教其他人吧。
家裏有星辰哥哥,和信任與否無關。總之,她還是盡量少在外麵表現比較好。
“爹爹,正好上午你在家,我要教你和娘親學一種特別的數字,方便以後計算。”
葉霜先在紙上寫了零到九,十個阿拉伯數字。
“這是零,像一個雞蛋。它表示什麽都沒有。一,像一根筷子,也像我們今天做好的竹簽子……”
“爹爹,娘親,你們記住了嗎?”
“霜霜,我再記一記。這個可比我們平時寫的數字容易多了,我一定要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