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邀請
獵戶家的團寵女兒隻想安穩種田 作者:寶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葉宗輔從這兩年家裏發生的事情,早就悟出了門道。但凡家裏有大事、要事發生,必定和侄女有很大關係。
就像現在,才四歲的侄女,就能和他們父子四人,談論家裏的重大事宜。而且,侄女在這些事情上,有很大的話事權。
他要是還不能從老爺子、大哥和三弟對待侄女參與話事,各種理所當然的反應上,看出侄女的非凡之處來,那他就成了葉家的大傻子。
“對,宗輔說得在理。我去和你們二叔說說,家裏決定出錢修書院和修房子的事情。”
錢是兩家人一起掙的,是葉家人共同的財產。他們私自做了決定,並不算數,還必須征得二弟他們幾個當家人的同意才行。
……
第二天,葉清海、葉清源和葉宗弼三人,連同去鎮上學館讀書的孩子們,吃過早飯,就坐上馬車匆匆忙忙離開了家。
既然事情得到了一致同意,他們就該立刻行動起來。萬一,顧先生那邊出現什麽變數,那之前他們所有的精心打算,就都成了空談。
葉宗佑、葉宗輔、葉宗魁、葉宗鉞四兄弟則留在家中,忙著召集人手,把雜樹林清理出來。
去年,葉家一共開了五家魚館。除了鎮裏、縣城和府城的三家,還在南豐鎮周圍的兩個鎮子,又開了兩家魚館。
因為葉家村要有年輕人留守,不管是種地,打獵,還是在工坊給葉家做肥皂,都占去了一定的人手。所以,葉家暫時不會再考慮新開魚館的事情。
現在,管理魚館的五位掌櫃,都是葉家人親手培養起來,值得信任的葉家村人。
對魚館的生意,葉家人現在隻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賬目,和魚館的菜品、衛生、待客等各項事宜,聽取掌櫃和夥計們的匯報即可。
去年,葉霜家出去做生意的叔叔嬸嬸們,年底的時候都迴來了。現在的情況,正符合葉霜去年和爺爺提出的要求。
不過,葉霜完全沒有想到,她的叔叔們才迴來沒多久,爺爺就又要幹大事兒了。
葉霜更沒有想到,她才是爺爺一心想要修建書院的罪魁禍首。
不過,叔叔們迴來之後,日子太過悠閑了,也不太好。既然爺爺決定修書院、修房子,他們有了大事忙活,生活充實些也不錯。
葉霜很快又想到一件事情,他們家要是修了書院,那哥哥們還在外祖父家讀書嗎?
要是他們迴家讀書,或者鎮上的一些學生,也跟著來書院讀書。那不是意味著,外祖父的學館開不下去,外祖父即將失業了?
這可如何是好?外祖父年紀和爺爺差不多,都是五十多歲,要是這麽早就退休,那日子一定很無聊。
既然如此,何不讓外祖父跟著搬家?讓外祖父和外祖母一起住到葉家村來,也方便以後兩位表哥到書院求學。
雖然,葉霜相信外祖父的學問很高,但是比起探花郎兼太子少師來,還是有些差距的。
而且,外祖父也沒有官場經驗。要是兩位表哥一心想走仕途,書院是更好的選擇。無論是書院請的先生們,還是眾多同窗,對表哥們將來的學問和任職,都更有幫助才是。
“娘親,後山要建書院,我們讓外祖父他們搬到葉家村住,好不好?”
“乖女兒,我不知道你外祖父願不願意啊?”
“娘親,要是書院請外祖父擔任先生,他應該會來的。而且,兩位表哥也方便過來讀書啊。”
“這件事情,娘親可做不了主。不過,下次迴家,娘親跟你外祖父和外祖母提一提,看看他們的想法如何?”
趙書瑤想問親爹的想法,其實,趙顯睿現在的想法,並沒有那麽複雜。在滿月酒時,如果趙顯睿沒有猜到葉霜的奇異之處,那他可能不會答應搬到葉家村。
但是,滿月酒以後,趙顯睿就迴家詳細詢問了夫人,一些關於葉霜的大事小事,多少再次證實了他心中的猜測。
所以,女兒趙書瑤要是讓他考慮搬到葉家村,他一定會毫不猶豫搬家。
這會兒,葉清海一行三人,已經到了鎮上。馬車行駛在路上時,葉清海想到要先送孫子們去趙家學館。隨即就又想到,他們幾人的身份,沒有一位是正經做學問的人。要是和顧先生見麵,怕有些話不投機。
所以,葉清海臨時決定,邀請葉霜的外祖父趙顯睿一起,去府城請顧先生。這比他們帶著幾萬兩銀票前去,更有誠意。
“親家,這次過來,我們有件事想請你幫忙。”
“親家有事,不妨直說。要是能幫得上忙,一定不敢推辭。”
“親家,葉家打算出錢,在咱們村後山,建一個書院。我們這次出門,就是打聽到,府城來了一位有名的先生,想請他過來做書院的山長。”
葉清海走近趙顯睿,輕聲介紹了顧先生的來曆。
趙顯睿一下就明白過來,葉清海這麽做的深意。有這麽個外孫女,確實值得他們所有人花大力氣培養。
“親家,是想讓我和你們一起去請顧先生?”
“正是。不知親家意下如何?”
“這確實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事不宜遲,我收拾兩件衣物,現在就跟你們一起走。”
趙顯睿收拾東西,交代夫人通知學館放假十天,總共沒用到一刻鍾,就和葉清海三人上了馬車,絲毫不敢多耽擱地朝著府城趕去。
四天後,四人終於到了府城。為了節省時間,他們徑直住到魚館掌櫃季程租住的小院,準備好好休息調整半天。
同時,又讓季程給王知府和顧先生分別送去了拜帖,簡單說明了事情的原委,希望求得見麵詳談的機會。
王知府和顧先生當天就給了迴話,安排在後天巳時,顧先生府上麵談。
知府衙門。
“師爺,你有沒有發現,這個葉家,是越來越有意思了?”
“大人說得極是。咱們最初見到葉家人,還是去年幫著他們賣大靈芝給九皇子。沒想到,才短短不過一年的時間,葉家就發展到要建書院的地步。”
“你說,他們這麽做的目的是什麽?”
就像現在,才四歲的侄女,就能和他們父子四人,談論家裏的重大事宜。而且,侄女在這些事情上,有很大的話事權。
他要是還不能從老爺子、大哥和三弟對待侄女參與話事,各種理所當然的反應上,看出侄女的非凡之處來,那他就成了葉家的大傻子。
“對,宗輔說得在理。我去和你們二叔說說,家裏決定出錢修書院和修房子的事情。”
錢是兩家人一起掙的,是葉家人共同的財產。他們私自做了決定,並不算數,還必須征得二弟他們幾個當家人的同意才行。
……
第二天,葉清海、葉清源和葉宗弼三人,連同去鎮上學館讀書的孩子們,吃過早飯,就坐上馬車匆匆忙忙離開了家。
既然事情得到了一致同意,他們就該立刻行動起來。萬一,顧先生那邊出現什麽變數,那之前他們所有的精心打算,就都成了空談。
葉宗佑、葉宗輔、葉宗魁、葉宗鉞四兄弟則留在家中,忙著召集人手,把雜樹林清理出來。
去年,葉家一共開了五家魚館。除了鎮裏、縣城和府城的三家,還在南豐鎮周圍的兩個鎮子,又開了兩家魚館。
因為葉家村要有年輕人留守,不管是種地,打獵,還是在工坊給葉家做肥皂,都占去了一定的人手。所以,葉家暫時不會再考慮新開魚館的事情。
現在,管理魚館的五位掌櫃,都是葉家人親手培養起來,值得信任的葉家村人。
對魚館的生意,葉家人現在隻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賬目,和魚館的菜品、衛生、待客等各項事宜,聽取掌櫃和夥計們的匯報即可。
去年,葉霜家出去做生意的叔叔嬸嬸們,年底的時候都迴來了。現在的情況,正符合葉霜去年和爺爺提出的要求。
不過,葉霜完全沒有想到,她的叔叔們才迴來沒多久,爺爺就又要幹大事兒了。
葉霜更沒有想到,她才是爺爺一心想要修建書院的罪魁禍首。
不過,叔叔們迴來之後,日子太過悠閑了,也不太好。既然爺爺決定修書院、修房子,他們有了大事忙活,生活充實些也不錯。
葉霜很快又想到一件事情,他們家要是修了書院,那哥哥們還在外祖父家讀書嗎?
要是他們迴家讀書,或者鎮上的一些學生,也跟著來書院讀書。那不是意味著,外祖父的學館開不下去,外祖父即將失業了?
這可如何是好?外祖父年紀和爺爺差不多,都是五十多歲,要是這麽早就退休,那日子一定很無聊。
既然如此,何不讓外祖父跟著搬家?讓外祖父和外祖母一起住到葉家村來,也方便以後兩位表哥到書院求學。
雖然,葉霜相信外祖父的學問很高,但是比起探花郎兼太子少師來,還是有些差距的。
而且,外祖父也沒有官場經驗。要是兩位表哥一心想走仕途,書院是更好的選擇。無論是書院請的先生們,還是眾多同窗,對表哥們將來的學問和任職,都更有幫助才是。
“娘親,後山要建書院,我們讓外祖父他們搬到葉家村住,好不好?”
“乖女兒,我不知道你外祖父願不願意啊?”
“娘親,要是書院請外祖父擔任先生,他應該會來的。而且,兩位表哥也方便過來讀書啊。”
“這件事情,娘親可做不了主。不過,下次迴家,娘親跟你外祖父和外祖母提一提,看看他們的想法如何?”
趙書瑤想問親爹的想法,其實,趙顯睿現在的想法,並沒有那麽複雜。在滿月酒時,如果趙顯睿沒有猜到葉霜的奇異之處,那他可能不會答應搬到葉家村。
但是,滿月酒以後,趙顯睿就迴家詳細詢問了夫人,一些關於葉霜的大事小事,多少再次證實了他心中的猜測。
所以,女兒趙書瑤要是讓他考慮搬到葉家村,他一定會毫不猶豫搬家。
這會兒,葉清海一行三人,已經到了鎮上。馬車行駛在路上時,葉清海想到要先送孫子們去趙家學館。隨即就又想到,他們幾人的身份,沒有一位是正經做學問的人。要是和顧先生見麵,怕有些話不投機。
所以,葉清海臨時決定,邀請葉霜的外祖父趙顯睿一起,去府城請顧先生。這比他們帶著幾萬兩銀票前去,更有誠意。
“親家,這次過來,我們有件事想請你幫忙。”
“親家有事,不妨直說。要是能幫得上忙,一定不敢推辭。”
“親家,葉家打算出錢,在咱們村後山,建一個書院。我們這次出門,就是打聽到,府城來了一位有名的先生,想請他過來做書院的山長。”
葉清海走近趙顯睿,輕聲介紹了顧先生的來曆。
趙顯睿一下就明白過來,葉清海這麽做的深意。有這麽個外孫女,確實值得他們所有人花大力氣培養。
“親家,是想讓我和你們一起去請顧先生?”
“正是。不知親家意下如何?”
“這確實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事不宜遲,我收拾兩件衣物,現在就跟你們一起走。”
趙顯睿收拾東西,交代夫人通知學館放假十天,總共沒用到一刻鍾,就和葉清海三人上了馬車,絲毫不敢多耽擱地朝著府城趕去。
四天後,四人終於到了府城。為了節省時間,他們徑直住到魚館掌櫃季程租住的小院,準備好好休息調整半天。
同時,又讓季程給王知府和顧先生分別送去了拜帖,簡單說明了事情的原委,希望求得見麵詳談的機會。
王知府和顧先生當天就給了迴話,安排在後天巳時,顧先生府上麵談。
知府衙門。
“師爺,你有沒有發現,這個葉家,是越來越有意思了?”
“大人說得極是。咱們最初見到葉家人,還是去年幫著他們賣大靈芝給九皇子。沒想到,才短短不過一年的時間,葉家就發展到要建書院的地步。”
“你說,他們這麽做的目的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