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秋狩
候門主母操勞至死,重生後不伺候 作者:榴蓮酥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鍾蓉和柳霄這邊。
迴到家之後,兩人就大打出手。
差一點,柳霄就把鍾蓉休了。
雖然最後兩人也沒有分開,可因為兩人吵架,鍾蓉把柳霄愛而不得,就收買侯府仆人偷裴九娘貼身衣物,最後卻買到倒夜香老仆的事情說了,讓柳霄大為惱火,顏麵掃地。
而緊跟著,侯府敲鑼打鼓來送老仆,又讓他的事情人盡皆知。
現在大家都知道柳霄做的事情。
他本來在禦史台做禦史,最重視的便是名聲。
如此一來,直接被禦史台的禦史聯名上奏。
禦史彈劾百官,可一向彈劾的都是禦史台之外的。
讓十幾個禦史,一起彈劾。
這柳霄還是亙古至今頭一人。
負責記錄曆史的史官更是給他記下了濃重的一筆。
柳霄灰溜溜離開了禦史台,最後求爺爺告奶奶才在京都府做了一名小小的執筆。
而那老仆更是賴在了柳家,非說自己還是黃花,貼身衣物都被他藏在被窩裏聞了,說她名節都沒了。
最後還是鍾蓉出麵,給了老仆一大筆錢,才把她送走。
鍾蓉因為是被誤導,所以並沒有被趕出國子監,可卻從能獨立教授地夫子,淪為了輔助教學的夫子。
要是以前,鍾蓉肯定不甘心。
可現在,他們已經丟了太多人。
柳霄禦史身份也沒保住。
她無論如何也得保住。
與此同時。
顧廷之最近一直在盯著工匠修葺新宅邸。
畢竟已經老舊,磚瓦都要重新換。
看似簡單,可也不容易。
以前他是不怎麽關注這些事情的。
可現在,一想到以後一家人會住在那裏,他就想親力親為。
而且,他知道劉氏最近雖然看著安分了,可隻要還住在一起,她就永遠無法徹底的不打擾九娘和煜哥。
今日,她敢跟柳霄一起偷九娘貼身衣物陷害她,來日,她就敢隻記得給九娘塞男人,甚至可能坐實。
一想到有這種可能,他都控製不住自己想殺人。
即便那人是自己的母親。
可他又知道本朝以孝治天下,不管母親做了什麽,子女若是做的太過,都會被人唾棄。
可他絕不會被這種不公平的教條影響,旁九娘和煜哥再次受傷害。
所以,他想盡快修葺好,帶著九娘和煜哥搬出去。
之前他還擔心驟然搬出去會被人指指點點,現在劉氏做的事情,滿京城都在傳揚,劉氏是什麽人,大家很清楚,他帶著妻兒搬出來,也是無奈之舉。
想著,他催促工匠加快進度。
可偏偏這個時候,有人通知他去一趟兵部。
他怔了一下,便縱馬前去。
他現在已經領了練兵教頭的閑職,既能帶兵,又能有清閑陪九娘和煜哥,他很滿意。
可突然上峰要見他,還是兵部尚書。
他心裏總有種不好的預感。
而事實證明他的預感是對的。
南方有個鎮子被土匪給一把火燒了,當地剿匪一再不利,朝廷才想到了他。
見顧廷之遲疑,兵部尚書更是直接站起來對他行禮祈求。“廷之,正知用人之際,若不是無人可用,我也不會想到你。
我知道你的心思,可你能眼睜睜看著百姓身受匪患?
那些土匪該揚言,會繼續屠殺鎮子,廷之,那可都是無辜的百姓啊?!”
聞言,顧廷之沉默了。
骨子裏的家國觀念,讓他血脈裏的東西在一點點複蘇。
可他知道剿匪不是容易的事情,當年父親去剿匪,就一去數年。
數年?
他不確定等他迴來,九娘和煜哥還會不會?
他付出了多少心血才讓他們對他稍稍改觀。
可那些無辜的百姓?
兵部尚書還在說著土匪的惡劣行徑,大火熄滅之後,無數化成焦炭的屍體…
顧廷之攥緊拳頭,最後做了決定,“我去。”
“好樣的,廷之,這次迴從京畿大營調取三萬兵馬,你自己去挑,三日後啟程南下。”
“是。”
顧廷之重重點頭。
三日?
他需要花費一日挑選兵士,還要調撥糧草,還能剩下一絲時間。
他之前答應過會陪煜哥去打獵。
此去不知道多久。
想著,他心裏暗暗做了決定。
裴九娘又迴到國子監教書。
隻是番語要求並不高。
而且入門之後,大家互相對話,反而更能促進學習。
她倒是有更多的時間準備科舉考試。
馬上就是秋天了。
國子監一年一度的秋獵要開始了。
這次還會要求國子監學子帶上父母家眷。
她知道煜哥一直很期待。
騎馬涉獵,他一直都特別的用心。
隻是他身體弱,雖然已經開始追上同齡人,可比那些身強體壯的還是差了一些。
可這次父子一起組隊,如果打到獵物最多的,還會有特別的獎勵。
他知道煜哥是想跟顧廷之一起的。
隻是孩子性子靦腆,不知道該怎麽開口。
她便主動提出。“我來跟你父親說。”
小家夥眼睛頓時亮晶晶的,對她重重點頭。
可她迴到家,卻不見顧廷之,詢問之下才知道他去京畿大營了。
她一怔。
知道他已經做了教頭。
心裏突然生出一種可能。
她其實一直知道他其實並不甘心。
可他也不想和離。
可朝中又有規定。
如果她要科舉做官,他們必須有一個離開官場。
她從未想過讓他犧牲。
可她也不會放棄。
之前想過最好的辦法,就是和離。
可他不願意。
他寧願離開官場。
想著,她陷入了猶豫。
一直到他迴來,看到她在發呆,主動詢問,“怎麽了?”
“你去哪兒了?”
“你都知道了?”
看她憂心的樣子,他試探出聲。
“知道什麽?”
他的話,更加讓她確定了心裏地猜測,挑眉看向他。
“九娘,我答應過你們餘生會陪著你們,抱歉,我可能要食言了,可這次山匪太猖獗,竟然火燒鎮子,我無法坐視不理。”
聞言,裴九娘腦子嗡的一聲。
一段記憶瞬時複蘇。
她想起來了,上一世,他之所以迴來,也是因為南方出現一夥匪徒,連著燒殺好幾個鎮子因為依附天險,易守難攻,朝廷頗為頭疼,才把他從西北之地調迴來。
他是天生的將領,半年便絞殺了匪首,招安了匪徒,隨即便被任命為大將軍,負責駐守京畿。
而且她曾經見過從匪地逃到京城的人,說那些匪徒毫無人性。
想到這裏,她幾乎脫口而出,“是,你該去的。”
“這次…”
“你放心,我跟煜哥不會成為你的阻礙。”
她道。
顧廷之怔了一下,隨即有些激動的主動把手敷在她的手背上,用力握了一下,“九娘,我當然知道,可我擔心,此去不知道什麽時候迴來,倘若劉氏…還有,我知道你們都不想給我機會…”
“現在不說這些,侯爺,你什麽時候出發。”
迴到家之後,兩人就大打出手。
差一點,柳霄就把鍾蓉休了。
雖然最後兩人也沒有分開,可因為兩人吵架,鍾蓉把柳霄愛而不得,就收買侯府仆人偷裴九娘貼身衣物,最後卻買到倒夜香老仆的事情說了,讓柳霄大為惱火,顏麵掃地。
而緊跟著,侯府敲鑼打鼓來送老仆,又讓他的事情人盡皆知。
現在大家都知道柳霄做的事情。
他本來在禦史台做禦史,最重視的便是名聲。
如此一來,直接被禦史台的禦史聯名上奏。
禦史彈劾百官,可一向彈劾的都是禦史台之外的。
讓十幾個禦史,一起彈劾。
這柳霄還是亙古至今頭一人。
負責記錄曆史的史官更是給他記下了濃重的一筆。
柳霄灰溜溜離開了禦史台,最後求爺爺告奶奶才在京都府做了一名小小的執筆。
而那老仆更是賴在了柳家,非說自己還是黃花,貼身衣物都被他藏在被窩裏聞了,說她名節都沒了。
最後還是鍾蓉出麵,給了老仆一大筆錢,才把她送走。
鍾蓉因為是被誤導,所以並沒有被趕出國子監,可卻從能獨立教授地夫子,淪為了輔助教學的夫子。
要是以前,鍾蓉肯定不甘心。
可現在,他們已經丟了太多人。
柳霄禦史身份也沒保住。
她無論如何也得保住。
與此同時。
顧廷之最近一直在盯著工匠修葺新宅邸。
畢竟已經老舊,磚瓦都要重新換。
看似簡單,可也不容易。
以前他是不怎麽關注這些事情的。
可現在,一想到以後一家人會住在那裏,他就想親力親為。
而且,他知道劉氏最近雖然看著安分了,可隻要還住在一起,她就永遠無法徹底的不打擾九娘和煜哥。
今日,她敢跟柳霄一起偷九娘貼身衣物陷害她,來日,她就敢隻記得給九娘塞男人,甚至可能坐實。
一想到有這種可能,他都控製不住自己想殺人。
即便那人是自己的母親。
可他又知道本朝以孝治天下,不管母親做了什麽,子女若是做的太過,都會被人唾棄。
可他絕不會被這種不公平的教條影響,旁九娘和煜哥再次受傷害。
所以,他想盡快修葺好,帶著九娘和煜哥搬出去。
之前他還擔心驟然搬出去會被人指指點點,現在劉氏做的事情,滿京城都在傳揚,劉氏是什麽人,大家很清楚,他帶著妻兒搬出來,也是無奈之舉。
想著,他催促工匠加快進度。
可偏偏這個時候,有人通知他去一趟兵部。
他怔了一下,便縱馬前去。
他現在已經領了練兵教頭的閑職,既能帶兵,又能有清閑陪九娘和煜哥,他很滿意。
可突然上峰要見他,還是兵部尚書。
他心裏總有種不好的預感。
而事實證明他的預感是對的。
南方有個鎮子被土匪給一把火燒了,當地剿匪一再不利,朝廷才想到了他。
見顧廷之遲疑,兵部尚書更是直接站起來對他行禮祈求。“廷之,正知用人之際,若不是無人可用,我也不會想到你。
我知道你的心思,可你能眼睜睜看著百姓身受匪患?
那些土匪該揚言,會繼續屠殺鎮子,廷之,那可都是無辜的百姓啊?!”
聞言,顧廷之沉默了。
骨子裏的家國觀念,讓他血脈裏的東西在一點點複蘇。
可他知道剿匪不是容易的事情,當年父親去剿匪,就一去數年。
數年?
他不確定等他迴來,九娘和煜哥還會不會?
他付出了多少心血才讓他們對他稍稍改觀。
可那些無辜的百姓?
兵部尚書還在說著土匪的惡劣行徑,大火熄滅之後,無數化成焦炭的屍體…
顧廷之攥緊拳頭,最後做了決定,“我去。”
“好樣的,廷之,這次迴從京畿大營調取三萬兵馬,你自己去挑,三日後啟程南下。”
“是。”
顧廷之重重點頭。
三日?
他需要花費一日挑選兵士,還要調撥糧草,還能剩下一絲時間。
他之前答應過會陪煜哥去打獵。
此去不知道多久。
想著,他心裏暗暗做了決定。
裴九娘又迴到國子監教書。
隻是番語要求並不高。
而且入門之後,大家互相對話,反而更能促進學習。
她倒是有更多的時間準備科舉考試。
馬上就是秋天了。
國子監一年一度的秋獵要開始了。
這次還會要求國子監學子帶上父母家眷。
她知道煜哥一直很期待。
騎馬涉獵,他一直都特別的用心。
隻是他身體弱,雖然已經開始追上同齡人,可比那些身強體壯的還是差了一些。
可這次父子一起組隊,如果打到獵物最多的,還會有特別的獎勵。
他知道煜哥是想跟顧廷之一起的。
隻是孩子性子靦腆,不知道該怎麽開口。
她便主動提出。“我來跟你父親說。”
小家夥眼睛頓時亮晶晶的,對她重重點頭。
可她迴到家,卻不見顧廷之,詢問之下才知道他去京畿大營了。
她一怔。
知道他已經做了教頭。
心裏突然生出一種可能。
她其實一直知道他其實並不甘心。
可他也不想和離。
可朝中又有規定。
如果她要科舉做官,他們必須有一個離開官場。
她從未想過讓他犧牲。
可她也不會放棄。
之前想過最好的辦法,就是和離。
可他不願意。
他寧願離開官場。
想著,她陷入了猶豫。
一直到他迴來,看到她在發呆,主動詢問,“怎麽了?”
“你去哪兒了?”
“你都知道了?”
看她憂心的樣子,他試探出聲。
“知道什麽?”
他的話,更加讓她確定了心裏地猜測,挑眉看向他。
“九娘,我答應過你們餘生會陪著你們,抱歉,我可能要食言了,可這次山匪太猖獗,竟然火燒鎮子,我無法坐視不理。”
聞言,裴九娘腦子嗡的一聲。
一段記憶瞬時複蘇。
她想起來了,上一世,他之所以迴來,也是因為南方出現一夥匪徒,連著燒殺好幾個鎮子因為依附天險,易守難攻,朝廷頗為頭疼,才把他從西北之地調迴來。
他是天生的將領,半年便絞殺了匪首,招安了匪徒,隨即便被任命為大將軍,負責駐守京畿。
而且她曾經見過從匪地逃到京城的人,說那些匪徒毫無人性。
想到這裏,她幾乎脫口而出,“是,你該去的。”
“這次…”
“你放心,我跟煜哥不會成為你的阻礙。”
她道。
顧廷之怔了一下,隨即有些激動的主動把手敷在她的手背上,用力握了一下,“九娘,我當然知道,可我擔心,此去不知道什麽時候迴來,倘若劉氏…還有,我知道你們都不想給我機會…”
“現在不說這些,侯爺,你什麽時候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