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褫奪誥命
候門主母操勞至死,重生後不伺候 作者:榴蓮酥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聞言,沈氏臉色當即有些難看,可礙於顧廷之在,她也不好發作。
隻留下一句,“改日你迴家一趟,我再跟你說。”便走了。
她原以為自己說要走,裴九娘肯定會心軟,給自己請罪,挽留自己,自己再好好教訓她一番,讓她把自己要求的事情都辦了。
可沒想到,她都走出院子了,裴九娘都無動於衷。
她一時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可想到裴九娘以前也不是沒這樣過,便還是走了。
身邊的嬤嬤小心看著她,問道,“夫人,我看這次大小姐,我是說侯夫人,她好像…”
“她是個容易心軟的,我都親自來了,她不會不管,想是顧侯還在氣頭上,她也不好直接答應,咱們先走,想來舅爺應該很快就迴來了。”
聞言,嬤嬤點頭,俗話說知女莫若母,夫人自然是最了解大小姐的。
夫人都這麽說了,定然是錯不了的。
“那玉燕小姐?”
“她若是心裏有數,就該知道什麽都比不得親姐妹,你也看分她和劉氏的關係,難不成不給玉燕,給劉氏?”
“可我聽說要會番語,咱們玉燕小姐…”
嬤嬤總覺得這件事沒那麽簡單。
“九娘天資不如玉燕,她都能學會,玉燕肯定也能,再說,有侯府做擔保,玉燕沒問題的。”
沈氏很有信心。
見狀,嬤嬤便也沒再多說。
…
另外一邊。
劉氏迴到院子後,便開始不舒服,府裏的嬤嬤當即去外麵請大夫,到了醫館,更是直接道,“我家老夫人被兒媳氣病了,趕緊去看看。”
很快,裴九娘把婆母氣病的消息就傳遍了。
顧廷之聽說之後,當即讓人拿著令牌去了太醫院,以“母親病危為名”把太醫院五個太醫都請入府裏。
劉氏哪裏見過這陣仗,當即隻能繼續躺下唉聲歎氣,還想跟以前一樣,想收買太醫,可太醫哪裏是她能收買的,硬是實話實說。
“老夫人並無大礙,想來多半是心結。”
“對,老夫人應當是心結。”
…
“既然如此,那我就遵從母親的意思。”
顧廷之送走五位太醫,隨即便親自寫了折子,言明母親要侯府擔保顧蘭芝入國子監做教授番語地夫子,如果顧蘭芝不能勝任,侯府全府帶罪。
直接當著劉氏麵,就找人快馬加鞭送去宮裏。
劉氏本來還暗自高興自己這一裝病,總算逼的顧廷之讓步,直到聽到“若是不能勝任全府擔罪”,嚇得直接麵色發白
別說她了,就連顧蘭芝都蒙了。
她的確是想去國子監做女夫子,可更多的是想不輸給楚明月和裴九娘,她哪裏會番語。
聽說裴九娘教授番語,還得了官職,她就已經打退堂鼓了。
沒想到劉氏還不依不饒的,更是逼著顧廷之上了折子。
她哪裏不明白,劉氏這可不全是為了自己。
更多的還是拖著自己跟裴九娘和顧廷之置氣。
她當即又去侯府找到劉氏勸了一番,劉氏本來就正在後悔,聽到顧蘭芝說,“母親,你可莫要害我。”當即爆發了,直接從床榻坐起來,對著顧蘭芝就是一通大罵。
顧蘭芝也不遑多讓對著她道,“我讓你幫我問問,可以推薦我去做教授旁的夫子,誰讓你…總之。這是你自作主張,跟我沒關係。”
“你?我怎麽生了你這麽個沒誌氣的,她裴九娘都能會,你難倒不成?”
“母親這話說得好沒道理,你自己要是迴,你自己去。”
說著,顧蘭芝便大搖大擺離開了,碰到人就急忙解釋自己可沒讓劉氏這麽做,實在是她自己跟裴九娘過不去。
如此一來,大家都知道是劉氏看不得裴九娘為國效力。
顧府耆老都被驚動了,紛紛上門斥責顧劉氏。
現任族長是顧廷之的爺爺輩,也是劉氏的長輩,原本為了每年從侯府討要銀子維係族學,他每年都要忍受劉氏刁難和不恥,這次也是就著機會把對劉氏地不滿都一起發泄出來。
“劉氏,你出身粗鄙,原本不過是侯夫人身邊的賤婢,侯夫人身體不適宜生養,你又生了廷之,才為了廷之有個正室嫡出的身份,讓你勉強做了正室,可你這些年所作所為實在是擔不起正室的指責,倘若你再一意孤行,我不介意代替已故去的老侯爺恢複你原本的身份。”
“什麽原本的身份,老不死的。你是個什麽東西。我是侯府老太君,用得著你在這裏說三道四?”
劉氏氣的破口大罵,自從自己生了顧廷之,又熬死公婆,她就再也沒有被人這麽說過。
這些年,他們仗著姓顧,每年都要從侯府拿銀子,她早就看他們不順眼了,現在,竟然還對自己出言不遜。
“你,你簡直冥頑不靈,侯府怎麽會有你這種粗鄙之人?”
族長已經八十歲了,怎麽也算劉氏長輩,怎麽都沒想到劉氏竟然會連他的麵子都不給,氣的他當即甩袖子。
“也罷,我看你確實不適合再做我們顧氏的正婦。”
“你少嚇唬我,我兒廷之是侯爺,我是他的母親,誰能動我?”
“廷之是侯爺,可也是顧家子孫,但凡顧家子孫,就得受我們顧氏一族約束,不過你說的對,廷之有你這樣地母親,將來我不能有好,我看,你也用不著做廷之的母親了。”
說完,老族長才在人的攙扶下,晃晃悠悠離開了。
身邊人見狀忍不住勸劉氏。
“畢竟是族長,老夫人實在不該…”
“怕什麽,我有誥命在身,他們難不成還能讓陛下把我地誥命給撤了。”
聞言,嬤嬤沒有再說話。
可讓劉氏意外的是,幾日後,侯府迎來聖旨,直接褫奪了劉氏的誥命之身,還譴責劉氏莫要再幹涉朝政,否則嚴懲不貸。
自此,劉氏是真的病了。
請了好多大夫,卻都不見好。
隻留下一句,“改日你迴家一趟,我再跟你說。”便走了。
她原以為自己說要走,裴九娘肯定會心軟,給自己請罪,挽留自己,自己再好好教訓她一番,讓她把自己要求的事情都辦了。
可沒想到,她都走出院子了,裴九娘都無動於衷。
她一時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可想到裴九娘以前也不是沒這樣過,便還是走了。
身邊的嬤嬤小心看著她,問道,“夫人,我看這次大小姐,我是說侯夫人,她好像…”
“她是個容易心軟的,我都親自來了,她不會不管,想是顧侯還在氣頭上,她也不好直接答應,咱們先走,想來舅爺應該很快就迴來了。”
聞言,嬤嬤點頭,俗話說知女莫若母,夫人自然是最了解大小姐的。
夫人都這麽說了,定然是錯不了的。
“那玉燕小姐?”
“她若是心裏有數,就該知道什麽都比不得親姐妹,你也看分她和劉氏的關係,難不成不給玉燕,給劉氏?”
“可我聽說要會番語,咱們玉燕小姐…”
嬤嬤總覺得這件事沒那麽簡單。
“九娘天資不如玉燕,她都能學會,玉燕肯定也能,再說,有侯府做擔保,玉燕沒問題的。”
沈氏很有信心。
見狀,嬤嬤便也沒再多說。
…
另外一邊。
劉氏迴到院子後,便開始不舒服,府裏的嬤嬤當即去外麵請大夫,到了醫館,更是直接道,“我家老夫人被兒媳氣病了,趕緊去看看。”
很快,裴九娘把婆母氣病的消息就傳遍了。
顧廷之聽說之後,當即讓人拿著令牌去了太醫院,以“母親病危為名”把太醫院五個太醫都請入府裏。
劉氏哪裏見過這陣仗,當即隻能繼續躺下唉聲歎氣,還想跟以前一樣,想收買太醫,可太醫哪裏是她能收買的,硬是實話實說。
“老夫人並無大礙,想來多半是心結。”
“對,老夫人應當是心結。”
…
“既然如此,那我就遵從母親的意思。”
顧廷之送走五位太醫,隨即便親自寫了折子,言明母親要侯府擔保顧蘭芝入國子監做教授番語地夫子,如果顧蘭芝不能勝任,侯府全府帶罪。
直接當著劉氏麵,就找人快馬加鞭送去宮裏。
劉氏本來還暗自高興自己這一裝病,總算逼的顧廷之讓步,直到聽到“若是不能勝任全府擔罪”,嚇得直接麵色發白
別說她了,就連顧蘭芝都蒙了。
她的確是想去國子監做女夫子,可更多的是想不輸給楚明月和裴九娘,她哪裏會番語。
聽說裴九娘教授番語,還得了官職,她就已經打退堂鼓了。
沒想到劉氏還不依不饒的,更是逼著顧廷之上了折子。
她哪裏不明白,劉氏這可不全是為了自己。
更多的還是拖著自己跟裴九娘和顧廷之置氣。
她當即又去侯府找到劉氏勸了一番,劉氏本來就正在後悔,聽到顧蘭芝說,“母親,你可莫要害我。”當即爆發了,直接從床榻坐起來,對著顧蘭芝就是一通大罵。
顧蘭芝也不遑多讓對著她道,“我讓你幫我問問,可以推薦我去做教授旁的夫子,誰讓你…總之。這是你自作主張,跟我沒關係。”
“你?我怎麽生了你這麽個沒誌氣的,她裴九娘都能會,你難倒不成?”
“母親這話說得好沒道理,你自己要是迴,你自己去。”
說著,顧蘭芝便大搖大擺離開了,碰到人就急忙解釋自己可沒讓劉氏這麽做,實在是她自己跟裴九娘過不去。
如此一來,大家都知道是劉氏看不得裴九娘為國效力。
顧府耆老都被驚動了,紛紛上門斥責顧劉氏。
現任族長是顧廷之的爺爺輩,也是劉氏的長輩,原本為了每年從侯府討要銀子維係族學,他每年都要忍受劉氏刁難和不恥,這次也是就著機會把對劉氏地不滿都一起發泄出來。
“劉氏,你出身粗鄙,原本不過是侯夫人身邊的賤婢,侯夫人身體不適宜生養,你又生了廷之,才為了廷之有個正室嫡出的身份,讓你勉強做了正室,可你這些年所作所為實在是擔不起正室的指責,倘若你再一意孤行,我不介意代替已故去的老侯爺恢複你原本的身份。”
“什麽原本的身份,老不死的。你是個什麽東西。我是侯府老太君,用得著你在這裏說三道四?”
劉氏氣的破口大罵,自從自己生了顧廷之,又熬死公婆,她就再也沒有被人這麽說過。
這些年,他們仗著姓顧,每年都要從侯府拿銀子,她早就看他們不順眼了,現在,竟然還對自己出言不遜。
“你,你簡直冥頑不靈,侯府怎麽會有你這種粗鄙之人?”
族長已經八十歲了,怎麽也算劉氏長輩,怎麽都沒想到劉氏竟然會連他的麵子都不給,氣的他當即甩袖子。
“也罷,我看你確實不適合再做我們顧氏的正婦。”
“你少嚇唬我,我兒廷之是侯爺,我是他的母親,誰能動我?”
“廷之是侯爺,可也是顧家子孫,但凡顧家子孫,就得受我們顧氏一族約束,不過你說的對,廷之有你這樣地母親,將來我不能有好,我看,你也用不著做廷之的母親了。”
說完,老族長才在人的攙扶下,晃晃悠悠離開了。
身邊人見狀忍不住勸劉氏。
“畢竟是族長,老夫人實在不該…”
“怕什麽,我有誥命在身,他們難不成還能讓陛下把我地誥命給撤了。”
聞言,嬤嬤沒有再說話。
可讓劉氏意外的是,幾日後,侯府迎來聖旨,直接褫奪了劉氏的誥命之身,還譴責劉氏莫要再幹涉朝政,否則嚴懲不貸。
自此,劉氏是真的病了。
請了好多大夫,卻都不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