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仁、白崇喜、黃紹竑的結合,意味著著新桂係正式成立,廣西即將迎來他們的年代,後人稱為桂係三傑,在民國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925年,原來屬於陸榮廷部下的沈鴻英逐漸壯大,統一廣西的欲望日益增長,李中仁的存在成為他擴張路上的絆腳石。於二月下旬發兵攻打李中仁,以實現自己的野心。
這年頭,仗是打不完的。
陳德良認為沈鴻英敢對李中仁用兵,理由不外兩個:第一,沈鴻英斷定李中仁和雲南唐繼堯必有大戰,李中仁實力要遠弱於唐繼堯,所以他的部下肯定已經人心惶惶,不堪一擊。
第二,沈鴻英害怕唐繼堯消滅了李中仁之後,順勢一統廣西,想要在唐繼堯手裏搶奪廣西就困難多了。所以幹脆先下手為強,自己先把廣西給拿下。
念此,陳德良不禁搖了搖頭冷笑著,這沈鴻英到底是踢到了鋼板,別說唐繼堯不能打敗李中仁,就算是稱時代周刊為“中國最強者”吳佩孚,他的覆滅也和新桂係有著直接的關係。
哪怕是後來的校長在他們麵前也屢屢吃癟。
軍事能力、戰略思維上的領先在戰爭中是致命的,沈鴻英的出兵方向,作戰目標都能被李中仁預料到。
兵法雲,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雖然沈鴻英擁兵兩萬餘,而李中仁兵不過萬,但陳德良卻認為這場戰爭中到底誰的實力更強還不好說。
李中仁判斷沈鴻英的主力肯定在柳江附近,想要截斷大河(桂人習慣稱潯江為大河),使得自己首尾不能相連。
所以李中仁的反擊策略很簡單,就是迅速找到敵軍主力,各個擊破。陳德良以後世的眼光看來這個思路沒什麽問題,後來的結果也印證了他的猜想。
最後決定兵分三路去抗擊沈鴻英,三路分別是賀縣、平樂、柳州。戰鬥部署定下來後,白崇喜和鍾祖培率一連士兵乘輪船往柳江上駛,陳德良作為鍾祖培的尖刀連,奉命跟隨白崇喜先行武宣。1925年,一月三十號正午,抵達武宣
地圖上,武宣處於柳江的必經之地,且地形開闊,易攻難守,就連陳德良也一眼看出此地必有一場大戰。
於是他向白崇喜建議:“參謀長,總司令認為沈軍的主力在柳江,武宣三麵環江,這裏恐怕即將爆發戰鬥,我認為我們需要立刻設防。”
白崇喜聞言詫異地看了陳德良一眼,心想這個張飛似的猛漢居然有這種作戰意識,外粗內細,於是說到:“陳連長所言極是,武宣三麵環水,敵人循江而下,必然途徑這裏。時間緊急我們現在就出發,往四郊觀察地形,再憑險設防。”
陳德良隨即整合部隊,不過幾分鍾,全連整裝待發。這是他訓練多時的效果,也是陳德良目前最為得意的成績。
廣西山多,武宣亦然。比較著名的就是東北部的百岸大峽穀。是三疊紀末期形成的類丹霞峽穀型風貌,峽穀兩側布滿了數以百計的險峻陡峭及大小不一的側峽穀。
陳德良不禁歎道:“山青、水秀、林幽、石奇”,正在觀察地形,忽然一陣喧鬧,抬頭遠望,是一群敵軍漫山遍野而來,人數判斷不清,幾千人怕是不止。
陳德良部隊是經過戰火曆練的,雖有騷亂,但軍心還算穩定。
白崇喜急忙唿喊原地趴下,害怕對方有炮彈,陳德良迅速領悟過來,急忙命令士兵臥倒,讓兩位排長各安排一挺重機槍於兩側向敵軍掃射。
敵人也沒注意到陳德良他們突然出現在這裏,雙方都是突然遭遇,稀裏糊塗開始一場遭遇戰。
但是他們畢竟人多,反應過來陳德良他們不過寥寥二三百人,迅速調整戰略,派一支部隊繞到陳德良他們右邊,夾擊他們。形勢突然惡化,陳德良他們寡不敵眾,眼見支撐不住了。
陳德良便命令士兵邊打邊退,向白崇喜建議撤迴城內。
一挺重機槍座的三腳架在倉促中竟至不能帶走,被敵人擄獲,這兩挺重機槍可是陳德良花了大價錢搞過來的,平時都當寶貝一樣供著,情況緊急,便也顧不上這些。
陳德良望著近在咫尺的武宣,逐漸將思緒收迴來,想辦法把眼前的難關給扛過去才是關鍵。
迴到武宣,陳德良發現情況遠比自己想象的要惡劣,敵軍數量超乎想象。
憑牆望去,看對方的旗幟是沈鴻英手下的鄧瑞征、鄧佑文兩師。整整兩個師,那估計城下的敵軍得有七八千人。
人一滿萬,無邊無際。現在雖然沒有滿萬,可城下也是黑壓壓的一片,已然將武宣合圍,實在令人心驚。
坦白說,如果沈軍趁陳德良立足未穩,依附爬牆,那必定無法阻擋。陳德良焦急地望向白崇喜,希望他能給出法子。
白崇喜也正一籌莫展,凝視著遠方沉思。正午的陽光明媚燦爛,白崇喜隻能眯著雙眼看著敵軍。
似乎像看到了什麽轉機,白崇喜緊張的神情突然放鬆下來,陳德良隨著白崇喜的目光看向城郊,忽聞城外雞鳴犬吠豬叫的聲音,亂作一團。
白崇喜轉過頭對陳德良說道:“你知道他們在幹嘛嗎。”陳德良立刻反應過來這是敵人正在捕捉牲畜,試探著迴答:“參謀長,他們是在準備午飯?”
“對!沒錯,他們在埋鍋造飯,我現在有一個對敵法子,需要你去拚命,不知你可敢。”白崇喜繼續說道。
陳德良聞言趕緊迴答:“參謀長請說。”
白崇喜看著陳德良,堅定的說到“你組建一支敢死隊,在他們準備吃飯的時候殺出去。”
陳德良第一個想法是瘋狂,外麵可是有好幾千人,他一個連才一百多人,守都不一定能守住,還要衝出去,這都不是瘋狂,這是要他們去送死。
陳德良努力克製住心中的荒誕想法,白崇喜斷不會出這種昏招的,就算他此時還不是威震四海的“小諸葛”。於是他不解的問到:“這可行嗎,敵軍人數實在是太多了,我們能衝得出去嗎?”
白崇喜笑了笑道:“機會很大,原因有三。其一敵軍正疲,一直追著我們,現在可以休息吃飯,正是全身心放鬆的時候,他們料定我們不敢出去,我們如果殺出去,定能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此為出其不意。
其二沈軍大部分係土匪出身,軍紀敗壞,一旦他們亂起來對麵就難以操控軍隊,自然無法形成係統抵抗,屆時人多可不是好事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陳連長的部隊,令行禁止,臨敵不懼,隻有這樣一支勇猛的隊伍才能充當敢死隊,才敢衝得出去,才能造成敵軍混亂。所以我們能活著出去唯一的希望在你和你的部下身上,不知道你敢不敢接下這個任務。”
陳德良望著城下,黑壓壓的敵兵,像海潮般洶湧澎湃 ,他意識到這是唯一的出路,等敵軍休整好就是甕中捉鱉了,他們插翅難飛。也出於對白崇喜日後的顯赫戰功的信任,陳德良隻好無奈的認同了這個辦法。
於是陳德良站直腰板,挺起胸膛語氣堅定地喊道:“敢!”
1925年,原來屬於陸榮廷部下的沈鴻英逐漸壯大,統一廣西的欲望日益增長,李中仁的存在成為他擴張路上的絆腳石。於二月下旬發兵攻打李中仁,以實現自己的野心。
這年頭,仗是打不完的。
陳德良認為沈鴻英敢對李中仁用兵,理由不外兩個:第一,沈鴻英斷定李中仁和雲南唐繼堯必有大戰,李中仁實力要遠弱於唐繼堯,所以他的部下肯定已經人心惶惶,不堪一擊。
第二,沈鴻英害怕唐繼堯消滅了李中仁之後,順勢一統廣西,想要在唐繼堯手裏搶奪廣西就困難多了。所以幹脆先下手為強,自己先把廣西給拿下。
念此,陳德良不禁搖了搖頭冷笑著,這沈鴻英到底是踢到了鋼板,別說唐繼堯不能打敗李中仁,就算是稱時代周刊為“中國最強者”吳佩孚,他的覆滅也和新桂係有著直接的關係。
哪怕是後來的校長在他們麵前也屢屢吃癟。
軍事能力、戰略思維上的領先在戰爭中是致命的,沈鴻英的出兵方向,作戰目標都能被李中仁預料到。
兵法雲,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雖然沈鴻英擁兵兩萬餘,而李中仁兵不過萬,但陳德良卻認為這場戰爭中到底誰的實力更強還不好說。
李中仁判斷沈鴻英的主力肯定在柳江附近,想要截斷大河(桂人習慣稱潯江為大河),使得自己首尾不能相連。
所以李中仁的反擊策略很簡單,就是迅速找到敵軍主力,各個擊破。陳德良以後世的眼光看來這個思路沒什麽問題,後來的結果也印證了他的猜想。
最後決定兵分三路去抗擊沈鴻英,三路分別是賀縣、平樂、柳州。戰鬥部署定下來後,白崇喜和鍾祖培率一連士兵乘輪船往柳江上駛,陳德良作為鍾祖培的尖刀連,奉命跟隨白崇喜先行武宣。1925年,一月三十號正午,抵達武宣
地圖上,武宣處於柳江的必經之地,且地形開闊,易攻難守,就連陳德良也一眼看出此地必有一場大戰。
於是他向白崇喜建議:“參謀長,總司令認為沈軍的主力在柳江,武宣三麵環江,這裏恐怕即將爆發戰鬥,我認為我們需要立刻設防。”
白崇喜聞言詫異地看了陳德良一眼,心想這個張飛似的猛漢居然有這種作戰意識,外粗內細,於是說到:“陳連長所言極是,武宣三麵環水,敵人循江而下,必然途徑這裏。時間緊急我們現在就出發,往四郊觀察地形,再憑險設防。”
陳德良隨即整合部隊,不過幾分鍾,全連整裝待發。這是他訓練多時的效果,也是陳德良目前最為得意的成績。
廣西山多,武宣亦然。比較著名的就是東北部的百岸大峽穀。是三疊紀末期形成的類丹霞峽穀型風貌,峽穀兩側布滿了數以百計的險峻陡峭及大小不一的側峽穀。
陳德良不禁歎道:“山青、水秀、林幽、石奇”,正在觀察地形,忽然一陣喧鬧,抬頭遠望,是一群敵軍漫山遍野而來,人數判斷不清,幾千人怕是不止。
陳德良部隊是經過戰火曆練的,雖有騷亂,但軍心還算穩定。
白崇喜急忙唿喊原地趴下,害怕對方有炮彈,陳德良迅速領悟過來,急忙命令士兵臥倒,讓兩位排長各安排一挺重機槍於兩側向敵軍掃射。
敵人也沒注意到陳德良他們突然出現在這裏,雙方都是突然遭遇,稀裏糊塗開始一場遭遇戰。
但是他們畢竟人多,反應過來陳德良他們不過寥寥二三百人,迅速調整戰略,派一支部隊繞到陳德良他們右邊,夾擊他們。形勢突然惡化,陳德良他們寡不敵眾,眼見支撐不住了。
陳德良便命令士兵邊打邊退,向白崇喜建議撤迴城內。
一挺重機槍座的三腳架在倉促中竟至不能帶走,被敵人擄獲,這兩挺重機槍可是陳德良花了大價錢搞過來的,平時都當寶貝一樣供著,情況緊急,便也顧不上這些。
陳德良望著近在咫尺的武宣,逐漸將思緒收迴來,想辦法把眼前的難關給扛過去才是關鍵。
迴到武宣,陳德良發現情況遠比自己想象的要惡劣,敵軍數量超乎想象。
憑牆望去,看對方的旗幟是沈鴻英手下的鄧瑞征、鄧佑文兩師。整整兩個師,那估計城下的敵軍得有七八千人。
人一滿萬,無邊無際。現在雖然沒有滿萬,可城下也是黑壓壓的一片,已然將武宣合圍,實在令人心驚。
坦白說,如果沈軍趁陳德良立足未穩,依附爬牆,那必定無法阻擋。陳德良焦急地望向白崇喜,希望他能給出法子。
白崇喜也正一籌莫展,凝視著遠方沉思。正午的陽光明媚燦爛,白崇喜隻能眯著雙眼看著敵軍。
似乎像看到了什麽轉機,白崇喜緊張的神情突然放鬆下來,陳德良隨著白崇喜的目光看向城郊,忽聞城外雞鳴犬吠豬叫的聲音,亂作一團。
白崇喜轉過頭對陳德良說道:“你知道他們在幹嘛嗎。”陳德良立刻反應過來這是敵人正在捕捉牲畜,試探著迴答:“參謀長,他們是在準備午飯?”
“對!沒錯,他們在埋鍋造飯,我現在有一個對敵法子,需要你去拚命,不知你可敢。”白崇喜繼續說道。
陳德良聞言趕緊迴答:“參謀長請說。”
白崇喜看著陳德良,堅定的說到“你組建一支敢死隊,在他們準備吃飯的時候殺出去。”
陳德良第一個想法是瘋狂,外麵可是有好幾千人,他一個連才一百多人,守都不一定能守住,還要衝出去,這都不是瘋狂,這是要他們去送死。
陳德良努力克製住心中的荒誕想法,白崇喜斷不會出這種昏招的,就算他此時還不是威震四海的“小諸葛”。於是他不解的問到:“這可行嗎,敵軍人數實在是太多了,我們能衝得出去嗎?”
白崇喜笑了笑道:“機會很大,原因有三。其一敵軍正疲,一直追著我們,現在可以休息吃飯,正是全身心放鬆的時候,他們料定我們不敢出去,我們如果殺出去,定能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此為出其不意。
其二沈軍大部分係土匪出身,軍紀敗壞,一旦他們亂起來對麵就難以操控軍隊,自然無法形成係統抵抗,屆時人多可不是好事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陳連長的部隊,令行禁止,臨敵不懼,隻有這樣一支勇猛的隊伍才能充當敢死隊,才敢衝得出去,才能造成敵軍混亂。所以我們能活著出去唯一的希望在你和你的部下身上,不知道你敢不敢接下這個任務。”
陳德良望著城下,黑壓壓的敵兵,像海潮般洶湧澎湃 ,他意識到這是唯一的出路,等敵軍休整好就是甕中捉鱉了,他們插翅難飛。也出於對白崇喜日後的顯赫戰功的信任,陳德良隻好無奈的認同了這個辦法。
於是陳德良站直腰板,挺起胸膛語氣堅定地喊道:“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