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陳,聽說你在別墅那兒待了近一天,有沒有找到什麽線索?”
李誌軍的話讓陳珈呆了片刻,不應該先把法醫報告給她,讓她根據法醫報告結合現場勘查得出一個結論嗎?
想到自己是第一次參與案情討論會,她壓下疑問,道:“痕跡顯示,命案現場在於麗家後院旁的工具房中。黃婷在那裏遭受襲擊,歹徒將她殺死後移屍到了灌木叢中。”
李誌軍問:“有證據證明嗎?”
陳珈將相機數碼卡插在了投影儀上,“這是工具房,應該是別墅建好後由業主加建而成。房間裏擺放著燒烤用具和園藝用具,是唯一不進入別墅就能取電的地方。”
“從照片可以看出,加建而成的工具房不足一人高,房間狹小。黃婷到那裏隻會有兩個目的,取工具或是取電。按於麗的說法,黃婷那日的工作隻是將室內植物更換品種,無須修剪花木,可以推斷她到工具房是去取電。”
“黃婷有於麗家的鑰匙,為什麽還要去工具房去電?懷著這個疑問,我順著工具房的插座開始勘查,”說話時,陳珈點開了另外幾張圖片,“這是於麗家的外牆,這是透明膠帶留下的痕跡,這裏甚至還有沒被兇手撕扯下的膠帶。”
“我順著這些痕跡來到了外院灌木叢邊,在發現黃婷屍體的附近柵欄上再次找到透明膠帶的痕跡。除了透明膠帶,我還在一個隱蔽的位置找到了幾根極細的捆綁帶。從高度與角度看,我初步懷疑捆綁在柵欄上的物件是監控設備……”
“哈哈……”,“嗬嗬……”安靜的會議室充滿了笑聲,一個組員問:“藏在灌木叢中的監控設備,黃婷是監控植物生長嗎?”另一人說,“她既然有於主任家的鑰匙,完全可以將監控設備裝在家裏,你的推理太牽強……”
李誌軍打斷了他們,道:“小陳,你繼續,隻用說勘查結果就行,沒有證據的地方不用加以推理。”
陳珈又忘了,她隻是法證,能說的僅限於證據。恣意慣了,還以為所有人都能縱容她的性子。不過這些警察真沒有想象力,黃婷在於麗家灌木叢附近裝監控很奇怪?她之所以會死,自然是幹了普通人想象不出的事情。
她接著道:“屍體發現地是一個新挖的淺坑,兇手將屍體扔入淺坑後,又將早已拔出灌木覆蓋在屍體上方,這才造成死者的屍體接近兩日未被發現。”
“我強調一下勘查順序,最先是發現屍體的地方,在那裏看見了柵欄上的捆綁帶和透明膠,繼而順著這些痕跡找到工具房。又通過工具房殘留的痕跡逆推出,黃婷應該在工具房取電時被害。”
“這幾張照片是我順著痕跡拍攝的,地麵經過兩日的雨水衝刷能留下的痕跡基本沒有。但這裏,前院與後院的轉角處卻是雨水淋不到的地方。”
陳珈拍攝的照片很清晰,淺草遮住的地麵上有一條凹槽,從痕跡上看,確實像一根電線。同事對她的態度因為這張照片改變了不少。大雨天的,要找出這種痕跡可是非常的困難,這照片足以證明她的工作很努力。
“我通過痕跡找到了工具房,裏麵的擺放的鐵鏟和剪刀都有使用過的痕跡。兇手來過這裏並用這些工具挖了淺坑,剪斷了灌木叢。可惜兇手戴著手套,無法采集到指紋。”
“工具房裏放著幾個很大的黑色塑膠袋,袋子與小區內套在公用垃圾桶上的塑膠袋非常相似。”
出示兩張對比圖後,她接著說,“保安隊長告訴我,黃婷他們公司每次修剪完樹木就將修剪下來的枝條隨便扔在附近垃圾桶中。為了保證小區的幹淨整潔,物業公司吩咐守門的保安,隻要看見黃婷他們公司的車輛進入,保安就要自覺的拿幾個塑膠袋給司機,讓他們記得把修剪下來的枝條裝好帶走。”
“我查過他們的記錄,保安在黃婷到來那日給了她三個塑膠袋。可工具房中隻剩下兩個,不排除兇手用塑膠袋帶走了黃婷的衣物。”說話間,投影儀又換了幾張照片,“這張,工具房門口所拍。仔細觀察可以看出木質的房門上有大量劃痕,黃婷在此遇害,死前曾用力抓過木門。兇手意識到這一點,故意用工具在門上製造出大量劃痕混淆視聽,說明其具有反偵察意識。”
“我花了很長時間梳理這些痕跡,你們看,”陳珈從箱子裏拿出一個證物袋,裏麵裝著米粒大小的一片指甲油,“顏色與屍體手上的指甲油顏色一樣,可以肯定這是黃婷留下的抓痕。”
淺粉色的指甲油能在這種情況下被找到,周圍的同事再一次感歎陳珈的細心。將物證放在桌上後,她用愧疚的語氣道:“忙了一天就找到這麽點兒線索,真對不起大家,我以後會努力的。”
同事們看著她笑了,這麽惡劣的天氣情況,他們對痕跡勘驗不抱任何信心。
陳珈能通過有力的物證確定案發現場與死亡現場並非一個,並推測出死者曾在工具房取電,兇手用塑膠袋帶走死者衣物等一係列信息。這對偵破工作有著非常大的幫助,對專案組眾人來說完全是意外之喜。
李誌軍默默地聽著她的發言,一點也不意外她能找到那麽多別人找不到的東西。聽她說完,李誌軍將壓在手下的幾份法醫報告傳遞給眾人,“小陳得出的結論與法醫給出的結論相差無幾,可以確定工具房就是死亡現場。”
一組員驚訝的翻看著法醫報告,問:“組長,為什麽你現在才把報告拿出來?”
“今天早上,小陳當著大家的麵兒替白隊做了不在場證明,這是首要原因。其次,隊裏盛傳小陳與白隊是戀愛關係,我擔心大家會質疑她的勘查結論。法醫報告在你們手中,這份報告與小陳的勘查結論並沒有衝突。這足以證明小陳在勘查現場時,始終持有客觀公正的態度。我希望看過法醫報告之後,你們對這個案子的態度能夠和小陳一樣客觀公正。”
李誌軍說話間,陳珈已經看完了法醫報告。
死者被人從身後偷襲,因無法反抗窒息而亡。兇器是皮帶,列出一連串數據後,法醫特地注明是警用多功能腰帶。
警用多功能腰帶又稱八件套,可根據需求配備槍套、對講機包、強光手電包,急救包等,在座每位刑警都有這樣一條皮帶。除此以外,死者的死亡時間被確定在5號晚9點左右,從死者勒痕的角度以及其他防禦傷,法醫得出兇手體格強壯,下手極快,精通搏鬥等一係列特征……這結論完全就像為白嘉祥量身定做,想不懷疑他都不行!
陳珈腹誹道:法醫陳膽子挺大啊,這種結論都敢打在報告上……翻到最後一頁,主檢法醫赫然填著“吳修”兩個字。
屍檢是吳修做得,難怪討論會不用法醫參與,他已經把所有意見寫在了報告之中。他的身份和地位讓這份報告不帶任何政治傾向,警隊隻怕沒人會質疑他的水平。
報告上很多與白嘉祥高度貼合的數據讓陳珈產生了懷疑,吳修會不會是為了困住白嘉祥而失去了以往的客觀?他想讓白嘉祥在自證清白中露出馬腳?
案情討論還在繼續,陳珈卻透過吳修的報告看出這案子遠沒有看起來那麽簡單。要查這個案子,於麗是最好的突破口,兇手為什麽在她家殺人?為什麽要將屍體留下?
會議將要結束時,李誌軍明確了下一步的偵查方向。由於死者是女性之故,他將重點全部放在了汪洋身上。
於麗的生活很簡單,警隊工作,下班就迴家,偶爾有聚會也都是同行,她的生活方式和行為軌跡都非常好預測。汪洋不同,偵察兵出身,又經營娛樂行業,社會關係不要太複雜,對他進行深挖肯定會有意外發現。
會後,李誌軍喊住了正要離開的陳珈,“你對黃婷的猜測很有意思,隊裏熟悉監控這一塊的人隻有小範,聽說他要辭職,想陪我一起去他家看看嗎?”
這算什麽?想要表明他和小範之間沒有任何關係,以此打消她的猜疑?她說,“組長,我今晚還有事兒。你的話如果不是命令,我的迴答是不想去。”
“我知道了。”
陳珈的事兒隻有一件,找到吳修。她出了辦公樓就急匆匆地朝法醫鑒定中心走去,剛入樓就被白嘉祥堵在了門口。
前文提過,辦公樓旁有棟三層小樓。此樓分東西兩側,西側是食堂和隊裏的宿舍;東側是法醫辦公室,證據資料室,還有屍庫。
白嘉祥微笑著說,“就知道你吃飯積極,我讓人炒了兩份,走吧!”陳珈麵無表情的跟著他朝西側食堂走去,連眼神都不敢往東側看一眼。想要活著,她和吳修的關係就不能讓白嘉祥有太多想象空間。
揚州炒飯,白嘉祥對她的了解真是不少。隻聽他開門見山的問:“你怎麽看這個案子?”
“不管王局說什麽,我相信你不會殺死黃婷。”
“理由?”
“你是警察,破案率很高的警察。這說明你擁有極強的反偵察能力,且比罪犯更加聰明。如果我是你,不管出自何種目的都不會幹出那麽白癡的事情。”
白嘉祥笑了,“那麽看得起我,早知道應該請你出去吃飯。”麵對他這種幽默,陳珈不明白該拿出什麽表情,也許最好的表情就是麵無表情。
。
李誌軍的話讓陳珈呆了片刻,不應該先把法醫報告給她,讓她根據法醫報告結合現場勘查得出一個結論嗎?
想到自己是第一次參與案情討論會,她壓下疑問,道:“痕跡顯示,命案現場在於麗家後院旁的工具房中。黃婷在那裏遭受襲擊,歹徒將她殺死後移屍到了灌木叢中。”
李誌軍問:“有證據證明嗎?”
陳珈將相機數碼卡插在了投影儀上,“這是工具房,應該是別墅建好後由業主加建而成。房間裏擺放著燒烤用具和園藝用具,是唯一不進入別墅就能取電的地方。”
“從照片可以看出,加建而成的工具房不足一人高,房間狹小。黃婷到那裏隻會有兩個目的,取工具或是取電。按於麗的說法,黃婷那日的工作隻是將室內植物更換品種,無須修剪花木,可以推斷她到工具房是去取電。”
“黃婷有於麗家的鑰匙,為什麽還要去工具房去電?懷著這個疑問,我順著工具房的插座開始勘查,”說話時,陳珈點開了另外幾張圖片,“這是於麗家的外牆,這是透明膠帶留下的痕跡,這裏甚至還有沒被兇手撕扯下的膠帶。”
“我順著這些痕跡來到了外院灌木叢邊,在發現黃婷屍體的附近柵欄上再次找到透明膠帶的痕跡。除了透明膠帶,我還在一個隱蔽的位置找到了幾根極細的捆綁帶。從高度與角度看,我初步懷疑捆綁在柵欄上的物件是監控設備……”
“哈哈……”,“嗬嗬……”安靜的會議室充滿了笑聲,一個組員問:“藏在灌木叢中的監控設備,黃婷是監控植物生長嗎?”另一人說,“她既然有於主任家的鑰匙,完全可以將監控設備裝在家裏,你的推理太牽強……”
李誌軍打斷了他們,道:“小陳,你繼續,隻用說勘查結果就行,沒有證據的地方不用加以推理。”
陳珈又忘了,她隻是法證,能說的僅限於證據。恣意慣了,還以為所有人都能縱容她的性子。不過這些警察真沒有想象力,黃婷在於麗家灌木叢附近裝監控很奇怪?她之所以會死,自然是幹了普通人想象不出的事情。
她接著道:“屍體發現地是一個新挖的淺坑,兇手將屍體扔入淺坑後,又將早已拔出灌木覆蓋在屍體上方,這才造成死者的屍體接近兩日未被發現。”
“我強調一下勘查順序,最先是發現屍體的地方,在那裏看見了柵欄上的捆綁帶和透明膠,繼而順著這些痕跡找到工具房。又通過工具房殘留的痕跡逆推出,黃婷應該在工具房取電時被害。”
“這幾張照片是我順著痕跡拍攝的,地麵經過兩日的雨水衝刷能留下的痕跡基本沒有。但這裏,前院與後院的轉角處卻是雨水淋不到的地方。”
陳珈拍攝的照片很清晰,淺草遮住的地麵上有一條凹槽,從痕跡上看,確實像一根電線。同事對她的態度因為這張照片改變了不少。大雨天的,要找出這種痕跡可是非常的困難,這照片足以證明她的工作很努力。
“我通過痕跡找到了工具房,裏麵的擺放的鐵鏟和剪刀都有使用過的痕跡。兇手來過這裏並用這些工具挖了淺坑,剪斷了灌木叢。可惜兇手戴著手套,無法采集到指紋。”
“工具房裏放著幾個很大的黑色塑膠袋,袋子與小區內套在公用垃圾桶上的塑膠袋非常相似。”
出示兩張對比圖後,她接著說,“保安隊長告訴我,黃婷他們公司每次修剪完樹木就將修剪下來的枝條隨便扔在附近垃圾桶中。為了保證小區的幹淨整潔,物業公司吩咐守門的保安,隻要看見黃婷他們公司的車輛進入,保安就要自覺的拿幾個塑膠袋給司機,讓他們記得把修剪下來的枝條裝好帶走。”
“我查過他們的記錄,保安在黃婷到來那日給了她三個塑膠袋。可工具房中隻剩下兩個,不排除兇手用塑膠袋帶走了黃婷的衣物。”說話間,投影儀又換了幾張照片,“這張,工具房門口所拍。仔細觀察可以看出木質的房門上有大量劃痕,黃婷在此遇害,死前曾用力抓過木門。兇手意識到這一點,故意用工具在門上製造出大量劃痕混淆視聽,說明其具有反偵察意識。”
“我花了很長時間梳理這些痕跡,你們看,”陳珈從箱子裏拿出一個證物袋,裏麵裝著米粒大小的一片指甲油,“顏色與屍體手上的指甲油顏色一樣,可以肯定這是黃婷留下的抓痕。”
淺粉色的指甲油能在這種情況下被找到,周圍的同事再一次感歎陳珈的細心。將物證放在桌上後,她用愧疚的語氣道:“忙了一天就找到這麽點兒線索,真對不起大家,我以後會努力的。”
同事們看著她笑了,這麽惡劣的天氣情況,他們對痕跡勘驗不抱任何信心。
陳珈能通過有力的物證確定案發現場與死亡現場並非一個,並推測出死者曾在工具房取電,兇手用塑膠袋帶走死者衣物等一係列信息。這對偵破工作有著非常大的幫助,對專案組眾人來說完全是意外之喜。
李誌軍默默地聽著她的發言,一點也不意外她能找到那麽多別人找不到的東西。聽她說完,李誌軍將壓在手下的幾份法醫報告傳遞給眾人,“小陳得出的結論與法醫給出的結論相差無幾,可以確定工具房就是死亡現場。”
一組員驚訝的翻看著法醫報告,問:“組長,為什麽你現在才把報告拿出來?”
“今天早上,小陳當著大家的麵兒替白隊做了不在場證明,這是首要原因。其次,隊裏盛傳小陳與白隊是戀愛關係,我擔心大家會質疑她的勘查結論。法醫報告在你們手中,這份報告與小陳的勘查結論並沒有衝突。這足以證明小陳在勘查現場時,始終持有客觀公正的態度。我希望看過法醫報告之後,你們對這個案子的態度能夠和小陳一樣客觀公正。”
李誌軍說話間,陳珈已經看完了法醫報告。
死者被人從身後偷襲,因無法反抗窒息而亡。兇器是皮帶,列出一連串數據後,法醫特地注明是警用多功能腰帶。
警用多功能腰帶又稱八件套,可根據需求配備槍套、對講機包、強光手電包,急救包等,在座每位刑警都有這樣一條皮帶。除此以外,死者的死亡時間被確定在5號晚9點左右,從死者勒痕的角度以及其他防禦傷,法醫得出兇手體格強壯,下手極快,精通搏鬥等一係列特征……這結論完全就像為白嘉祥量身定做,想不懷疑他都不行!
陳珈腹誹道:法醫陳膽子挺大啊,這種結論都敢打在報告上……翻到最後一頁,主檢法醫赫然填著“吳修”兩個字。
屍檢是吳修做得,難怪討論會不用法醫參與,他已經把所有意見寫在了報告之中。他的身份和地位讓這份報告不帶任何政治傾向,警隊隻怕沒人會質疑他的水平。
報告上很多與白嘉祥高度貼合的數據讓陳珈產生了懷疑,吳修會不會是為了困住白嘉祥而失去了以往的客觀?他想讓白嘉祥在自證清白中露出馬腳?
案情討論還在繼續,陳珈卻透過吳修的報告看出這案子遠沒有看起來那麽簡單。要查這個案子,於麗是最好的突破口,兇手為什麽在她家殺人?為什麽要將屍體留下?
會議將要結束時,李誌軍明確了下一步的偵查方向。由於死者是女性之故,他將重點全部放在了汪洋身上。
於麗的生活很簡單,警隊工作,下班就迴家,偶爾有聚會也都是同行,她的生活方式和行為軌跡都非常好預測。汪洋不同,偵察兵出身,又經營娛樂行業,社會關係不要太複雜,對他進行深挖肯定會有意外發現。
會後,李誌軍喊住了正要離開的陳珈,“你對黃婷的猜測很有意思,隊裏熟悉監控這一塊的人隻有小範,聽說他要辭職,想陪我一起去他家看看嗎?”
這算什麽?想要表明他和小範之間沒有任何關係,以此打消她的猜疑?她說,“組長,我今晚還有事兒。你的話如果不是命令,我的迴答是不想去。”
“我知道了。”
陳珈的事兒隻有一件,找到吳修。她出了辦公樓就急匆匆地朝法醫鑒定中心走去,剛入樓就被白嘉祥堵在了門口。
前文提過,辦公樓旁有棟三層小樓。此樓分東西兩側,西側是食堂和隊裏的宿舍;東側是法醫辦公室,證據資料室,還有屍庫。
白嘉祥微笑著說,“就知道你吃飯積極,我讓人炒了兩份,走吧!”陳珈麵無表情的跟著他朝西側食堂走去,連眼神都不敢往東側看一眼。想要活著,她和吳修的關係就不能讓白嘉祥有太多想象空間。
揚州炒飯,白嘉祥對她的了解真是不少。隻聽他開門見山的問:“你怎麽看這個案子?”
“不管王局說什麽,我相信你不會殺死黃婷。”
“理由?”
“你是警察,破案率很高的警察。這說明你擁有極強的反偵察能力,且比罪犯更加聰明。如果我是你,不管出自何種目的都不會幹出那麽白癡的事情。”
白嘉祥笑了,“那麽看得起我,早知道應該請你出去吃飯。”麵對他這種幽默,陳珈不明白該拿出什麽表情,也許最好的表情就是麵無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