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清懿終於明白,這是死局。
崇明帝要的不是真相,他要的,是將一切危險的因素扼殺在萌芽裏。
無論清懿今天能不能拿出鐵證證明工坊學堂一切帳目開支的清白,她都不能全身而退。
歷來黨爭離不開錢、兵、權以及民心。
而將工坊、商道、學堂集於一身的清懿,是最有價值的利器。
帝王多疑,看著他眼底的沉色,清懿明白,他不是來聽自己的答案。
所謂公道、所謂為天下女子謀出路,於帝王而言無疑是笑話。
從女人嘴裏說出這樣的話,還不如坦白承認她在黨爭中悄然站了晏徽揚來的可信。
而這也恰恰是君王設想的結果。
即便她沒有這樣做,可懷璧之罪,仍然落在她的身上。
短短瞬間,清懿想通了全部的關節,竟覺乏味。
她突然輕笑,而後站起身,微微頷首,平靜道:「臣女認罪,但憑陛下處置。」
崇明帝看了她很久,蒼老的帝王從她平靜的眼眸裏分明看出嘲諷。
「來人,將她押入大理寺,命方同呈按照大武朝律法,擇日宣判。」他抓著椅背的龍頭扶手微微用力,極力撐起帝王的威嚴,「念她為女子,傳令方同呈,要顧念她的顏麵,不可魯莽相待。」
「是。」內監頷首,旋即走到清懿身邊,「姑娘,隨咱家走罷。」
如來時一樣,內監在前引路,清懿跟在後麵。
如果目的地不是監獄,那和尋常入宮赴宴沒甚兩樣,興許更體麵。
這便是所謂女子的優待,更是內心的輕視:女子而已,能翻出什麽風浪?
今夜星空璀璨,涼風吹散她的額發,她兀自出神地前行,沒有看到有人堵在去路。
「徐公公,讓我同她說句話。」
徐內監見到來人,躇躊片刻才道:「殿下別耽擱久了。」
袁兆提著燈籠,光芒隨著微風吹拂忽明忽暗。
清懿才看見他,問道:「你來做什麽?」
上一次見麵,是針鋒相對,是逢場作戲。
今夜興許是百感交集,分不出情緒再去麵對過往舊事,清懿顯得很平靜。
這輩子的禦宴初見,兜兜轉轉又以另一種方式再現。
袁兆緩緩走近,遞上那隻燈籠:「前麵黑,送你。」
清懿接過燈籠再次前行,擦肩而過,身後的腳步聲卻始終跟隨。
他聲音極輕:「清懿,你還有得選。」
夜色中,她在前,他在後,隔著咫尺之距。
他道:「隻要你願意,我現在就能帶你走,也能保全你家人、你的工坊和學堂。」
清懿頓了頓:「你是不是早就料到今日之局?」
否則怎會有這隻燈籠,怎會有如此十足的成算。
一瞬間,清懿覺得袁兆出走的五年裏,都在為有朝一日能帶她走而謀劃。可轉念又覺得太過自作多情。
「帝王心術,無非是防患未然。你已成氣候,又是女子,在旁人看來,不論是誰得你身後的嫁妝,都足以叫人忌憚。」袁兆淡淡道,「今日你若以身殉道,沒有人會知曉你的恩德。工坊會有旁人接手,學堂換一套課本照樣開,君王有無數種方式悄無聲息剝奪你的一切。到頭來,他杯酒釋兵權,你枉送性命,這不值得。」
清懿挺直脊背往前走,輕笑道:「值不值,不是這樣算的。陛下要方大人顧全我身為女子的顏麵,可我無需要這樣的臉麵。即便是宣判我有罪,我也要在大庭廣眾之下受審。公道是非、不如交由百姓審判。」
袁兆沉默良久:「聖人並非存著殺心,非要置你於死地,可你若要抬上明麵,才是真正死局。即便這樣,你還要如此嗎?」
「袁兆,你比我更清楚,聖人不想抬到明麵是因為他早就認定我會是參與黨爭的一把刀。」清懿自嘲道:「我若是不明不白地認了,就再也無法洗清嫌疑,今後工坊學堂當真會捲入漩渦。我不敢認,也不能認。所以……」
她迴頭,看向袁兆,眼底光明磊落:「我不能走。」
袁兆眼底沒有驚訝,他像是早就猜到她的答案,被拒絕後反而露出一絲「果然如此」的笑。
夜風吹越宮牆,淩霄花打著捲兒落下。
內監遠遠在前,清懿跟隨其後,燈籠的微弱光芒照亮腳下的路。
「好,你若想走,我可以帶你走。」身後的腳步沒有停止,她聽見他說:「你若不想走,那我和你一起。」
清懿微怔,抓著燈籠杆的手無意識抓緊。
內監自始至終不曾說話,這會子才忍不住道:「殿下您才復位……」
袁兆摘下玉冠袍帶,淡聲道:「現在什麽也不是了。」
徐內監是看著這位殿下長大的,深知他的脾性。接過玉冠,臨走前,他嘆道:「二位的性子……且軟和些,尚有迴旋的餘地。」
說罷,便帶人離去。
入夜的宮門未開,清懿暫被押在內廷司,看著跟進來的白衣郎君,她目光複雜:「該說的話我已經說了,你不必如此。沒有你,我照樣會好生活著。」
袁兆逕自去把發黴的床墊挪開,用衣裳給她鋪上,隨口道:「是我自作自受、自作多情、自討苦吃,好不好?」
清懿想說什麽,可到現下的境地,也沒什麽能說的。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崇明帝要的不是真相,他要的,是將一切危險的因素扼殺在萌芽裏。
無論清懿今天能不能拿出鐵證證明工坊學堂一切帳目開支的清白,她都不能全身而退。
歷來黨爭離不開錢、兵、權以及民心。
而將工坊、商道、學堂集於一身的清懿,是最有價值的利器。
帝王多疑,看著他眼底的沉色,清懿明白,他不是來聽自己的答案。
所謂公道、所謂為天下女子謀出路,於帝王而言無疑是笑話。
從女人嘴裏說出這樣的話,還不如坦白承認她在黨爭中悄然站了晏徽揚來的可信。
而這也恰恰是君王設想的結果。
即便她沒有這樣做,可懷璧之罪,仍然落在她的身上。
短短瞬間,清懿想通了全部的關節,竟覺乏味。
她突然輕笑,而後站起身,微微頷首,平靜道:「臣女認罪,但憑陛下處置。」
崇明帝看了她很久,蒼老的帝王從她平靜的眼眸裏分明看出嘲諷。
「來人,將她押入大理寺,命方同呈按照大武朝律法,擇日宣判。」他抓著椅背的龍頭扶手微微用力,極力撐起帝王的威嚴,「念她為女子,傳令方同呈,要顧念她的顏麵,不可魯莽相待。」
「是。」內監頷首,旋即走到清懿身邊,「姑娘,隨咱家走罷。」
如來時一樣,內監在前引路,清懿跟在後麵。
如果目的地不是監獄,那和尋常入宮赴宴沒甚兩樣,興許更體麵。
這便是所謂女子的優待,更是內心的輕視:女子而已,能翻出什麽風浪?
今夜星空璀璨,涼風吹散她的額發,她兀自出神地前行,沒有看到有人堵在去路。
「徐公公,讓我同她說句話。」
徐內監見到來人,躇躊片刻才道:「殿下別耽擱久了。」
袁兆提著燈籠,光芒隨著微風吹拂忽明忽暗。
清懿才看見他,問道:「你來做什麽?」
上一次見麵,是針鋒相對,是逢場作戲。
今夜興許是百感交集,分不出情緒再去麵對過往舊事,清懿顯得很平靜。
這輩子的禦宴初見,兜兜轉轉又以另一種方式再現。
袁兆緩緩走近,遞上那隻燈籠:「前麵黑,送你。」
清懿接過燈籠再次前行,擦肩而過,身後的腳步聲卻始終跟隨。
他聲音極輕:「清懿,你還有得選。」
夜色中,她在前,他在後,隔著咫尺之距。
他道:「隻要你願意,我現在就能帶你走,也能保全你家人、你的工坊和學堂。」
清懿頓了頓:「你是不是早就料到今日之局?」
否則怎會有這隻燈籠,怎會有如此十足的成算。
一瞬間,清懿覺得袁兆出走的五年裏,都在為有朝一日能帶她走而謀劃。可轉念又覺得太過自作多情。
「帝王心術,無非是防患未然。你已成氣候,又是女子,在旁人看來,不論是誰得你身後的嫁妝,都足以叫人忌憚。」袁兆淡淡道,「今日你若以身殉道,沒有人會知曉你的恩德。工坊會有旁人接手,學堂換一套課本照樣開,君王有無數種方式悄無聲息剝奪你的一切。到頭來,他杯酒釋兵權,你枉送性命,這不值得。」
清懿挺直脊背往前走,輕笑道:「值不值,不是這樣算的。陛下要方大人顧全我身為女子的顏麵,可我無需要這樣的臉麵。即便是宣判我有罪,我也要在大庭廣眾之下受審。公道是非、不如交由百姓審判。」
袁兆沉默良久:「聖人並非存著殺心,非要置你於死地,可你若要抬上明麵,才是真正死局。即便這樣,你還要如此嗎?」
「袁兆,你比我更清楚,聖人不想抬到明麵是因為他早就認定我會是參與黨爭的一把刀。」清懿自嘲道:「我若是不明不白地認了,就再也無法洗清嫌疑,今後工坊學堂當真會捲入漩渦。我不敢認,也不能認。所以……」
她迴頭,看向袁兆,眼底光明磊落:「我不能走。」
袁兆眼底沒有驚訝,他像是早就猜到她的答案,被拒絕後反而露出一絲「果然如此」的笑。
夜風吹越宮牆,淩霄花打著捲兒落下。
內監遠遠在前,清懿跟隨其後,燈籠的微弱光芒照亮腳下的路。
「好,你若想走,我可以帶你走。」身後的腳步沒有停止,她聽見他說:「你若不想走,那我和你一起。」
清懿微怔,抓著燈籠杆的手無意識抓緊。
內監自始至終不曾說話,這會子才忍不住道:「殿下您才復位……」
袁兆摘下玉冠袍帶,淡聲道:「現在什麽也不是了。」
徐內監是看著這位殿下長大的,深知他的脾性。接過玉冠,臨走前,他嘆道:「二位的性子……且軟和些,尚有迴旋的餘地。」
說罷,便帶人離去。
入夜的宮門未開,清懿暫被押在內廷司,看著跟進來的白衣郎君,她目光複雜:「該說的話我已經說了,你不必如此。沒有你,我照樣會好生活著。」
袁兆逕自去把發黴的床墊挪開,用衣裳給她鋪上,隨口道:「是我自作自受、自作多情、自討苦吃,好不好?」
清懿想說什麽,可到現下的境地,也沒什麽能說的。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