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個性子,在京裏得罪的人不知凡幾。來江夏做的事兒,和把天捅破也差不離。」袁兆道,「當年,江夏天災人禍不斷,又是軍事重鎮,打完幾次仗,幾乎淪為空城。可上報的災情奏摺都沒有迴音。眼看城裏快易子而食,你猜怎麽著?」
清懿亦步亦趨,跟在背後迴客棧。聽到關鍵處斷了,急得瞪他。
袁兆往靠椅裏歪倒,又把人摟進懷裏,笑著說:「他啊,把江南上貢的禦米劫了。」
清懿這迴是真驚住:「這不是掉腦袋的罪過嗎?」
袁兆見她眼睛瞪圓,煞是可愛,忍不住親了一口,「要不說他捅破天呢。」
「不過,那也是走到絕路,沒辦法的辦法。他是一方父母官,上麵人可以不管他的死活,但他不能不管百姓。」袁兆目光悠遠,唇邊噙笑,可神情卻深沉許多,「劫了糧食的第二天,江夏就開倉放糧,辦了第一場流水席。」
清懿若有所思,抬眸道:「區區百石米,自然養不活滿城百姓。可顏先生此舉,在於活人心。」
至少,江夏的百姓知道,隻要有一絲希望,他們的父母官都不會棄城而逃。
袁兆定定看著她,半晌,才笑道:「我家娘子當真是七竅玲瓏心,一點就透。」
「到底是狀元腦子,他這般鋌而走險,並非魯莽行事,而是摸準了朝廷的脈。」袁兆眼底閃過一絲嘲諷,「太平時節,搶奪貢品可按謀反論處,但在民亂之後,比起忤逆之罪,反倒是他力挽狂瀾安撫民心的功績更為重要。」
清懿順著他的思路走,緩緩道:「民亂之事,自古以來都是當權者的心頭病。無論錯處在不在先帝爺,他最要緊的就是安撫沸騰的民怨。」
頓了頓,她眸光微動,「如此時節,還有什麽比嘉賞安撫民心的功臣更有效的法子呢?」
袁兆眸光越來越亮,「正是,他不僅要獎,還要獎得天下皆知。這便是江夏年年都辦流水席的由來。楚江殿供奉著他的牌位,也是感念他的恩德。」
此事之後,顏泓禮才迴到中樞,平步青雲。
故事講完,清懿還沉浸其中,兀自出神,她難得安穩地依偎在他肩頭。
「你說,顏先生究竟是籌謀良久,等待一個登天的時機,還是誤打誤撞,用赤子之心交到好運呢?」
若是前者,那該是何其縝密的心思。
若是後者,那又全然是個良善之人。
袁兆輕輕撫摸著她的發,淡聲道:「都有。」
清懿抬眸看他,不語。
「沒有搪塞你,我說的是真的。」袁兆捏著她的下巴親了親,溫和道:「清懿,世上沒有非黑即白的道理。他選擇自我放逐到江夏,既是韜光養晦,也是體察民情。」
「逢此亂世,他磨好了刀,隻待一個出鞘的機會,所以劫糧草,既是他刀刃出鞘,也是為救一方百姓。」
清懿沉默片刻,輕聲道:「所以,他迴京城,既為重迴高位,也為踐行自己的道,比如,土地變法。」
剩下的,她沒有問,卻也知道答案。
顏泓禮的未竟之事,落在他的肩上。
師徒一脈相承,他們自始至終都在一條道上。
袁兆撫著她髮絲的手忽然放緩,眸光裏的情緒一閃而逝。
「嗯,你說得對。」他笑道,「可惜老頭運氣不好,失敗了。」
清懿靜靜看著他,突然抬手遮住他的眼睛。
「袁兆,歡喜就是歡喜,難過就是難過。在我麵前,你做自己就好。」
同樣的話,又送還給他。
袁兆微怔,心跳失了一拍。
柔嫩的掌心下,睫毛顫動。袁兆任由她捂著眼睛,發出悶悶的輕笑。
「心疼我?」
清懿臉色一冷,收迴手,翻過身不理他。
身後,在她看不見的地方,他緩緩睜眼,目光專注而柔和。像是掀開漫不經心的外表,露出最真摯的底色。
這神情一閃即逝。
下一刻,清懿的腰間環過一條胳膊,旋即整個人被囫圇圈進懷裏。
屋外蟬鳴聲陣陣,兩隻麻雀蹲在樹梢上,聽見屋內熱鬧一片。
「親一個,不氣了。」
「走開。」
頓了頓,一聲響亮的巴掌。
麻雀驚得飛起。
「手往哪伸?」
「嘶,疼。」
「活該。」
麻雀虛驚一場,重迴枝頭,豆丁似的眼珠子好奇打量突然安靜的屋子。
旖旎水聲交纏,女子露出一截細白的脖領,又被覆蓋上新的痕跡。發間步搖隨著仰頭滑落在地,發出脆響。沒有人能分出心神去撿拾。
「關……關窗。」她輕輕喘息,又被咬住唇瓣。
「嗯。」他輕笑。
一隻手抽出空來合攏窗戶。
麻雀歪頭:「啾??!」
作者有話說:
向麻雀道歉,私密馬賽。(鞠躬)
第129章 箴言
◎姐姐更新啦◎
這人胡鬧起來就沒個消停, 一直到晚膳時辰,店小二敲了三次門,清懿再不由著他, 推開人起身。
「你坐著,我去。」袁兆拉住她。
清懿攏著衣裳, 看著他不語。
這人嘴上說去, 幾次三番就將人打發走, 哪有半點誠心。她再不願信。
袁兆笑起來, 眼角眉梢都寫著饜足:「這迴真去。」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清懿亦步亦趨,跟在背後迴客棧。聽到關鍵處斷了,急得瞪他。
袁兆往靠椅裏歪倒,又把人摟進懷裏,笑著說:「他啊,把江南上貢的禦米劫了。」
清懿這迴是真驚住:「這不是掉腦袋的罪過嗎?」
袁兆見她眼睛瞪圓,煞是可愛,忍不住親了一口,「要不說他捅破天呢。」
「不過,那也是走到絕路,沒辦法的辦法。他是一方父母官,上麵人可以不管他的死活,但他不能不管百姓。」袁兆目光悠遠,唇邊噙笑,可神情卻深沉許多,「劫了糧食的第二天,江夏就開倉放糧,辦了第一場流水席。」
清懿若有所思,抬眸道:「區區百石米,自然養不活滿城百姓。可顏先生此舉,在於活人心。」
至少,江夏的百姓知道,隻要有一絲希望,他們的父母官都不會棄城而逃。
袁兆定定看著她,半晌,才笑道:「我家娘子當真是七竅玲瓏心,一點就透。」
「到底是狀元腦子,他這般鋌而走險,並非魯莽行事,而是摸準了朝廷的脈。」袁兆眼底閃過一絲嘲諷,「太平時節,搶奪貢品可按謀反論處,但在民亂之後,比起忤逆之罪,反倒是他力挽狂瀾安撫民心的功績更為重要。」
清懿順著他的思路走,緩緩道:「民亂之事,自古以來都是當權者的心頭病。無論錯處在不在先帝爺,他最要緊的就是安撫沸騰的民怨。」
頓了頓,她眸光微動,「如此時節,還有什麽比嘉賞安撫民心的功臣更有效的法子呢?」
袁兆眸光越來越亮,「正是,他不僅要獎,還要獎得天下皆知。這便是江夏年年都辦流水席的由來。楚江殿供奉著他的牌位,也是感念他的恩德。」
此事之後,顏泓禮才迴到中樞,平步青雲。
故事講完,清懿還沉浸其中,兀自出神,她難得安穩地依偎在他肩頭。
「你說,顏先生究竟是籌謀良久,等待一個登天的時機,還是誤打誤撞,用赤子之心交到好運呢?」
若是前者,那該是何其縝密的心思。
若是後者,那又全然是個良善之人。
袁兆輕輕撫摸著她的發,淡聲道:「都有。」
清懿抬眸看他,不語。
「沒有搪塞你,我說的是真的。」袁兆捏著她的下巴親了親,溫和道:「清懿,世上沒有非黑即白的道理。他選擇自我放逐到江夏,既是韜光養晦,也是體察民情。」
「逢此亂世,他磨好了刀,隻待一個出鞘的機會,所以劫糧草,既是他刀刃出鞘,也是為救一方百姓。」
清懿沉默片刻,輕聲道:「所以,他迴京城,既為重迴高位,也為踐行自己的道,比如,土地變法。」
剩下的,她沒有問,卻也知道答案。
顏泓禮的未竟之事,落在他的肩上。
師徒一脈相承,他們自始至終都在一條道上。
袁兆撫著她髮絲的手忽然放緩,眸光裏的情緒一閃而逝。
「嗯,你說得對。」他笑道,「可惜老頭運氣不好,失敗了。」
清懿靜靜看著他,突然抬手遮住他的眼睛。
「袁兆,歡喜就是歡喜,難過就是難過。在我麵前,你做自己就好。」
同樣的話,又送還給他。
袁兆微怔,心跳失了一拍。
柔嫩的掌心下,睫毛顫動。袁兆任由她捂著眼睛,發出悶悶的輕笑。
「心疼我?」
清懿臉色一冷,收迴手,翻過身不理他。
身後,在她看不見的地方,他緩緩睜眼,目光專注而柔和。像是掀開漫不經心的外表,露出最真摯的底色。
這神情一閃即逝。
下一刻,清懿的腰間環過一條胳膊,旋即整個人被囫圇圈進懷裏。
屋外蟬鳴聲陣陣,兩隻麻雀蹲在樹梢上,聽見屋內熱鬧一片。
「親一個,不氣了。」
「走開。」
頓了頓,一聲響亮的巴掌。
麻雀驚得飛起。
「手往哪伸?」
「嘶,疼。」
「活該。」
麻雀虛驚一場,重迴枝頭,豆丁似的眼珠子好奇打量突然安靜的屋子。
旖旎水聲交纏,女子露出一截細白的脖領,又被覆蓋上新的痕跡。發間步搖隨著仰頭滑落在地,發出脆響。沒有人能分出心神去撿拾。
「關……關窗。」她輕輕喘息,又被咬住唇瓣。
「嗯。」他輕笑。
一隻手抽出空來合攏窗戶。
麻雀歪頭:「啾??!」
作者有話說:
向麻雀道歉,私密馬賽。(鞠躬)
第129章 箴言
◎姐姐更新啦◎
這人胡鬧起來就沒個消停, 一直到晚膳時辰,店小二敲了三次門,清懿再不由著他, 推開人起身。
「你坐著,我去。」袁兆拉住她。
清懿攏著衣裳, 看著他不語。
這人嘴上說去, 幾次三番就將人打發走, 哪有半點誠心。她再不願信。
袁兆笑起來, 眼角眉梢都寫著饜足:「這迴真去。」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