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傳說,清懿也是在學堂聽同窗閑聊才知道的。


    關於袁兆的一切,學生們總是比鑽研課業還積極。又因他尊貴的出身,聽來的傳聞總是寥寥,也正是如此,才讓人越發好奇。


    見她總盯著自己,一副想安慰又不知從何說起的模樣,袁兆忍不住笑。左右瞧著無人,他撩開帷帽輕紗,捧著她的臉親了親額頭,「今晚是江夏的酬神大典,老爺子的牌位就放在楚江殿,帶我媳婦去給他上炷香,比什麽都強。」


    清懿這迴也不駁他:「嗯。」


    九月九的江夏城很是熱鬧,來往百姓絡繹不絕,看方向都是往楚江殿去的。


    「現在就去上香嗎?」清懿扯著袁兆的袖子晃了晃。


    街上人多,袁兆將她往裏麵攬:「上香得等入夜,這會兒先帶你去嚐嚐流水席。」


    「流水席?」


    清懿戴著帷帽,偶爾風吹薄紗,才恰好從縫隙裏張望街景。大街上,與她同樣裝扮的姑娘並不少,大多衣著講究,身邊跟著自家夫君或兄長。


    不戴帷帽的也有,但都是年歲漸長的農婦,或是做生意的夫妻攤販。


    大家的腳步都往一處去。


    清懿往遠處張望,隻見延綿不斷的長桌像是沒有盡頭,空氣中飄來撲鼻的菜香。


    有穿著紅褂子的小童組成一條長隊上菜,烏泱泱的人群不知按什麽名目坐下,亂中有序。


    看出清懿的好奇,袁兆笑道:「這是府衙撥公款辦的宴,吃不窮官老爺。」


    清懿納罕:「走得什麽名目?竟這麽大的膽子挪府庫?」


    「非也非也。」袁兆刻意逗她,拖著嗓子賣關子,引得人瞪才哈哈笑道:「這帳目是過了明路的,來,先填飽肚子,再給你講故事。」


    說罷,也不管人家位子怎麽安排的,拉著清懿就近坐下。對上隔壁大爺好奇的目光,他還笑眯眯用方言打招唿:「老伯吃了沒?」


    「啊……」大爺愣住,迴想自己什麽時候認識個年輕後生,「等你嬸子呢,就吃,就吃。」


    「那我先動筷了。」袁兆利索地挑了幾筷子菜,扒拉半碗放在清懿麵前,「先吃,吃不完就給我。」


    「嗯。」放下帷帽,感受到周圍視線,清懿難得有些侷促,才吃了兩口就放下,「飽了。」


    「你是小貓崽嗎?」袁兆揶揄,又夾了一塊雞腿肉餵到她嘴邊,「好不容易搶到的,張嘴再吃一口。」


    清懿想躲,但招架不住,被半哄著吃了。


    三四個剛留頭的小姑娘偷偷看她,捂著嘴樂。另外兩個小子則虎視眈眈地盯著油汪汪的雞腿。


    剛才就是這個人!眼疾手快搶了最大的那隻腿!


    「……」清懿無奈。


    反觀另一個,臉皮也不知怎麽長的,沒有半點害臊。


    袁兆吃飯很快,但並不是狼吞虎咽的粗魯吃法。他不挑食,吃什麽都香,看著慢條斯理,沒一會兒,大半碗就下了肚。


    瞧著瞧著,清懿就被投餵了兩口,


    「鹽焗水鴨,好不好吃?」


    「嗯。」鄉野小菜,的確別有一番滋味。清懿咽下食物,才輕輕瞪他:「還沒吃完,故事講不講了?」


    袁兆剝了一隻枇杷餵到她嘴邊:「不吃飽不說。」


    清懿不悅:「你當我幾歲?」


    袁兆難得不順著她的意,淡淡道:「你不吃,一會兒又得腹痛。」


    清懿怔忡,要說的話突然就哽在喉頭。


    自娘親離世,府中再沒有真正關愛她的人。底下人招子亮,雖不會餓著她,但也沒有好性兒去琢磨她的脾胃,有時生冷不忌,有時葷腥太重,橫豎她沒有挑揀的資格。


    久而久之,胃就落下毛病。


    這毛病早就長在根兒上,自己都快忘了,卻從他嘴裏說起。


    一筷子冬筍餵到嘴邊,清懿乖乖吃了。


    袁兆估摸著她吃下去不少,這才放下筷子,「剛說哪了?」


    清懿立刻道:「說這帳過明路。」


    「哦對,這是江夏的老規矩,傳了好些年。」


    吃飽喝足,牽著人往迴走。


    悠悠夏日,陽光曬得人懶洋洋,邁著不急不緩的步子,見她眸中神采異常,袁兆不由得打趣道:「姑娘家家怎麽愛聽這些?」


    清懿慍怒,悄悄掐他,「你說不說?」


    「好好,我說。」袁兆抓住她的手,「先帝爺那會兒,正逢年景不好,各處都勒緊褲腰帶供軍需。勤政殿的案頭隻見官營鹽鐵賺的銀子,不知路邊餓殍遍地。等到鬧出幾起□□,上麵才曉得厲害。」


    「先帝爺脾氣暴,當場就摘了幾個腦袋,逼人連夜想轍。這麽一盤算,才發現江夏是唯一沒動亂的。」


    清懿挑眉:「當時的知府是……」


    「對,就是顏老頭。」袁兆讚賞地看著她,「不過那時他才二十啷噹歲,新科狀元郎出身,傲得很。他後來跟我吹牛,說年輕那會兒要有猴王的棒槌,就敢把天捅個窟窿。」


    「顏先生當真是赤子心性。」清懿搖頭失笑,轉念又覺出不對:「他狀元出身,怎麽不在中樞任職,反倒來了江夏?」


    俗話說,寧為京城九品官,不做地方三品吏。雖有誇張的意思,可道理就是這麽個道理。


    年輕狀元郎前途無量,本該留在京城按部就班升遷,如今被一桿子支到天邊,想也知道有貓膩。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雙釵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鮮肉豆沙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鮮肉豆沙粽並收藏雙釵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