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王妃斷沒有料到自己的話還啟發了太子妃,不由得失語片刻,想了想才道:「人家清流門第,便是嫁與皇家,也不好拿側妃來說道。嫂嫂還是少做這樣的打算,如若喜歡這個姑娘,就正正經經相待。」
太子妃這迴又不答話了,她心裏算計得分明,王孫公子就那麽幾個,好的更是少,誰的正妻不是千挑萬選?
舉凡親王嫡妻,皆是出身高門,就如她這兩個妯娌。
一個淮安王妃許南綺,太傅嫡女,出身名門,家族世代簪纓。
再說永平王妃盧文君,父親是戶部尚書,母親是臨遠侯嫡長女,兩族家中人才輩出,姻親關係遍布朝堂。
唯獨她沈德蓉,小小縣令之女,倘若不是因為對太子的救命之恩,她哪裏有這樣的榮光可以做她倆的妯娌?而這樣的榮幸本就稀有。但凡有一絲機會,她也隻肯留給自家侄女沈芳舒。
沈氏一脈的榮寵,她隻能以這種方式延續下去。
約莫猜得到自家嫂子小家子氣的心思,永平王妃默契地給淮安王妃遞來眼神,彼此對視時都能看出眼底的無奈。
無論怎樣的陰差陽錯,在女學裏挑選一批侍讀的事情已經提上日程。
四月底,宮裏傳來皇後懿旨,點選女學十數名學生作為公主郡主侍讀,入宮讀書。
壞消息是,清殊的大名赫然位列其中。
好消息是,陪侍的郡主是樂綰。
這一晴天霹靂砸得清懿迴不了神,晏徽容在耳邊叨叨半天的話,她是左耳進右耳出。
「誒,殊兒你到底聽沒聽我說話?」晏徽容扯了扯她的袖子,見她有反應,才接著道,「莫要說我不仗義,我可打聽了,你是太子妃點名要的人,倘若不是我母親下足了功夫把你掙過來,保不齊你就成了東宮哪個八桿子打不著的郡主侍讀。」
「嗯,曉得了。」清殊夢遊般點點頭,火速溜走。
她急著迴家給姐姐報信!
——
「不行。」斬釘截鐵的話,同時出現在兩處。
一處是流風院,清懿少見地疾言厲色。
「進宮一事,我絕不應允。那些人包藏著甚麽禍心,打量我不知道呢?」清懿冷冷道,「我好生養到這麽大的妹妹,就想這麽騙了去?打著侍讀的幌子,究竟是不是讀書還兩說。真當他帝王家是甚麽好去處,人人都巴不得上趕著貼?」
眾人都不曾見過清懿發這麽大的火,說起話來連忌諱都顧不得了。
翠煙趕忙將門窗關嚴實,然後在原地躊躇,想勸又不敢。
原本還氣唿唿的清殊都懵了,她沒料到姐姐居然比她自己還生氣!
就在針落可聞的當口,清懿喝下一杯涼茶才勉強澆滅心頭的怒意。
關攏門窗的室內,光線有些昏暗。
清懿閉目靜坐,等思緒恢復平日的冷靜才緩緩抬眼,沉聲道:「椒椒你聽好了,從今日起不許出門,對外隻說你病了,旁的事你一概不用管。」
清殊皺眉,猶豫道:「可是姐姐,旨意已經下來了……皇後親下的懿旨。」
眾人心下一凝,空氣都仿佛停滯。
良久,隻見清懿垂著眸,語氣平淡道:「既然旨意下來,那就抗旨。」
清殊:「抗旨?」
「抗旨?!」
同一時間,淮安王府炸開鍋,王妃瞪大雙眼,指著兒子的鼻子罵道:「口口聲聲就是抗旨,我看你是抗旨抗上癮了,真當大內旨意是兒戲?」
「讓她進宮難道不是兒戲?」晏徽雲麵色陰沉,眼底有山雨欲來的戾氣,「憑她的膽子,真在大內闖了禍,十條命都不夠送的。」
王妃氣急,大聲道:「她是去讀書的,又不是去闖禍的,你少危言聳聽!再有,你皇祖母旨意已下,哪有收迴的道理?你往好處想,她隻是陪樂綰讀幾年書,學學規矩,認識貴人,於她也有益處,並非是去刀山火海。倘若她自己也願意去,你反倒衝動行事,豈不陷她於不義?」
晏徽雲神情晦暗,沉默許久,才冷聲道:「既要懂事的人,那麽多循規蹈矩的不選,偏要把她這樣的人擰成你們要的木頭。」
說完這句話,他豁然起身,眼底的怒意如有實質。
王妃本想再勸,聽了這句話卻怔在原地。
許內監適時上前,關切道:「娘娘?」
「我無礙。」王妃疲憊地擺擺手,自顧自進了裏屋。她漫無目的地坐在窗邊好一會兒,良久才輕聲道:「細想想,雲哥說的有幾分道理。好好一個活潑的孩子,何苦去裏頭受搓揉。」
鳥雀生於長空,合該在曠野裏自由自在地飛,何必用金籠子囚住她?
許內監一想到清殊,心裏不落忍,「娘娘慈心,正是這個理兒。咱們郡主當年不曾進宮讀書,也就是因著您不願見她移了性情。」
王妃長嘆了口氣,眼中思緒複雜萬千,揉著額角道:「隻是……旨意已經下了,便是我去周旋也不能打保票能成事。唉,我若不去,指不定這臭小子要把天都捅破!」
越想越頭疼,王妃氣得直拍大腿,恨聲道:「這混球,既然對姑娘這麽上心又瞞著我做甚?我要早知道,還由得她們搶了去?!真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許內監輕笑著搖頭,隻是眼底還夾雜著隱憂:「是,這事兒不好辦。」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太子妃這迴又不答話了,她心裏算計得分明,王孫公子就那麽幾個,好的更是少,誰的正妻不是千挑萬選?
舉凡親王嫡妻,皆是出身高門,就如她這兩個妯娌。
一個淮安王妃許南綺,太傅嫡女,出身名門,家族世代簪纓。
再說永平王妃盧文君,父親是戶部尚書,母親是臨遠侯嫡長女,兩族家中人才輩出,姻親關係遍布朝堂。
唯獨她沈德蓉,小小縣令之女,倘若不是因為對太子的救命之恩,她哪裏有這樣的榮光可以做她倆的妯娌?而這樣的榮幸本就稀有。但凡有一絲機會,她也隻肯留給自家侄女沈芳舒。
沈氏一脈的榮寵,她隻能以這種方式延續下去。
約莫猜得到自家嫂子小家子氣的心思,永平王妃默契地給淮安王妃遞來眼神,彼此對視時都能看出眼底的無奈。
無論怎樣的陰差陽錯,在女學裏挑選一批侍讀的事情已經提上日程。
四月底,宮裏傳來皇後懿旨,點選女學十數名學生作為公主郡主侍讀,入宮讀書。
壞消息是,清殊的大名赫然位列其中。
好消息是,陪侍的郡主是樂綰。
這一晴天霹靂砸得清懿迴不了神,晏徽容在耳邊叨叨半天的話,她是左耳進右耳出。
「誒,殊兒你到底聽沒聽我說話?」晏徽容扯了扯她的袖子,見她有反應,才接著道,「莫要說我不仗義,我可打聽了,你是太子妃點名要的人,倘若不是我母親下足了功夫把你掙過來,保不齊你就成了東宮哪個八桿子打不著的郡主侍讀。」
「嗯,曉得了。」清殊夢遊般點點頭,火速溜走。
她急著迴家給姐姐報信!
——
「不行。」斬釘截鐵的話,同時出現在兩處。
一處是流風院,清懿少見地疾言厲色。
「進宮一事,我絕不應允。那些人包藏著甚麽禍心,打量我不知道呢?」清懿冷冷道,「我好生養到這麽大的妹妹,就想這麽騙了去?打著侍讀的幌子,究竟是不是讀書還兩說。真當他帝王家是甚麽好去處,人人都巴不得上趕著貼?」
眾人都不曾見過清懿發這麽大的火,說起話來連忌諱都顧不得了。
翠煙趕忙將門窗關嚴實,然後在原地躊躇,想勸又不敢。
原本還氣唿唿的清殊都懵了,她沒料到姐姐居然比她自己還生氣!
就在針落可聞的當口,清懿喝下一杯涼茶才勉強澆滅心頭的怒意。
關攏門窗的室內,光線有些昏暗。
清懿閉目靜坐,等思緒恢復平日的冷靜才緩緩抬眼,沉聲道:「椒椒你聽好了,從今日起不許出門,對外隻說你病了,旁的事你一概不用管。」
清殊皺眉,猶豫道:「可是姐姐,旨意已經下來了……皇後親下的懿旨。」
眾人心下一凝,空氣都仿佛停滯。
良久,隻見清懿垂著眸,語氣平淡道:「既然旨意下來,那就抗旨。」
清殊:「抗旨?」
「抗旨?!」
同一時間,淮安王府炸開鍋,王妃瞪大雙眼,指著兒子的鼻子罵道:「口口聲聲就是抗旨,我看你是抗旨抗上癮了,真當大內旨意是兒戲?」
「讓她進宮難道不是兒戲?」晏徽雲麵色陰沉,眼底有山雨欲來的戾氣,「憑她的膽子,真在大內闖了禍,十條命都不夠送的。」
王妃氣急,大聲道:「她是去讀書的,又不是去闖禍的,你少危言聳聽!再有,你皇祖母旨意已下,哪有收迴的道理?你往好處想,她隻是陪樂綰讀幾年書,學學規矩,認識貴人,於她也有益處,並非是去刀山火海。倘若她自己也願意去,你反倒衝動行事,豈不陷她於不義?」
晏徽雲神情晦暗,沉默許久,才冷聲道:「既要懂事的人,那麽多循規蹈矩的不選,偏要把她這樣的人擰成你們要的木頭。」
說完這句話,他豁然起身,眼底的怒意如有實質。
王妃本想再勸,聽了這句話卻怔在原地。
許內監適時上前,關切道:「娘娘?」
「我無礙。」王妃疲憊地擺擺手,自顧自進了裏屋。她漫無目的地坐在窗邊好一會兒,良久才輕聲道:「細想想,雲哥說的有幾分道理。好好一個活潑的孩子,何苦去裏頭受搓揉。」
鳥雀生於長空,合該在曠野裏自由自在地飛,何必用金籠子囚住她?
許內監一想到清殊,心裏不落忍,「娘娘慈心,正是這個理兒。咱們郡主當年不曾進宮讀書,也就是因著您不願見她移了性情。」
王妃長嘆了口氣,眼中思緒複雜萬千,揉著額角道:「隻是……旨意已經下了,便是我去周旋也不能打保票能成事。唉,我若不去,指不定這臭小子要把天都捅破!」
越想越頭疼,王妃氣得直拍大腿,恨聲道:「這混球,既然對姑娘這麽上心又瞞著我做甚?我要早知道,還由得她們搶了去?!真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許內監輕笑著搖頭,隻是眼底還夾雜著隱憂:「是,這事兒不好辦。」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