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誰嚼的舌根子?!」清殊拍桌而起, 憤憤道, 「居然說我糾纏晏徽雲不成反被教訓?別讓我逮著這個人!」
盛堯忍笑道:「這都還算入耳,還有一種說你是王妃中意的兒媳, 但是不得世子歡心,所以他不惜從邊關迴來退婚。」
「?」清殊滿臉寫著震驚, 差點氣笑, 「還真是奇了,我一個好人家的姑娘, 怎麽在他們嘴裏淨是倒貼的那個啊?還有,明明是他被我教訓,現下到把我傳成這副可憐模樣, 我還要臉不要?」
「且住了, 也莫怪旁人誤會,單看世子爺那臉色,確然像個尋仇的。」許馥春捂著嘴笑, 「再說了,有甚麽好氣的,你管那群男的怎麽說呢, 左右我們看得一清二楚, 某人摟著人家的腰, 臉紅得猴屁股似的。」
清殊氣勢頓時弱了一截,不大自在地嘟囔:「行了啊,都住嘴,那是意外。」
盛堯和許馥春相視一笑,默契道:「曉得了。」
都是大戶人家的貴女,她們早就明白有些話私下玩笑可以,卻不能擺在台麵說。
高門婚姻嫁娶之事,沒有心心相印一說,隻有門當戶對。固然有飛上枝頭的雀鳥,可那畢竟是萬裏無一。怎麽能早早地把心思寄托在渺茫的機會上。
時間一晃半月,已至春深時節。
賢雅院迎來了一位半路來的女學生,太子妃的侄女沈芳舒。
她來的那日,陣勢極大,不僅太子妃和兩位王妃陪同她入園,還有盛瑾親指了兩個侍女給她。
賢雅院眾人起初覺得新鮮,熱情地招唿新同窗,後來便覺沒趣。用盛堯的話來說就是:「這廝忒拿腔作調,不是一路人。」
許馥春一向比她們兩個有心眼,聽了這話笑道:「難為你了,原先木頭似的實心人,這會子倒品出了味兒,我還在估摸著你倆誰先開竅呢。」
她朝窗邊打瞌睡的清殊努了努嘴,「喏,你瞧她還有心思睡,另一個舒兒都差把心思寫臉上了,真當我們這些深宅大院長出來的都是糊塗蟲呢。」
話音剛落,清殊就醒了,她睏倦地轉了個方向,甕聲道:「少來,我又不是蠢。隻要對我沒妨礙,管她做甚麽呢?」
她其實早就看出沈芳舒的不對勁。
自進園起,沈芳舒就處處打聽清殊的事,尤其在意那樁流言。此後她還不時請客擺宴,意在拉攏幾個家底厚的同窗。一連串的小伎倆,隻為了勝過清殊。
若是蘭心院的小姑娘,怕是不會察覺異樣,也許還會格外喜歡沈芳舒。
可是賢雅院眾女自小一起長大,彼此知根知底,連闖了禍都會互相兜著,哪裏是她能挑唆的。
在她不知道的情況下,清殊已經聽了滿耳朵的警告。
一直視而不見,純粹是她提不起興趣對付這種幼稚心思。
那邊廂,沈芳舒費了大半月的功夫才意識到,憑藉她半路摻一腳的情誼,斷不能代替那個「殊兒」在眾人心裏的位置。
她雖心裏憋氣,卻也無法,隻能按捺。這時的她沒有想到破局的契機這麽快來臨。
四月初七,恰逢樂綰郡主五歲生辰禮,按照皇家的規矩,是時候要給郡主挑選一位侍讀。
雖頂著陪同讀書的名頭,但是想也知道,小郡主年方五歲能認得幾個字,這不過是要提前選好日後閨中交際的密友。最好是年紀相仿,家世適中,這樣既好培養情誼,又不至於叫驕矜的貴女欺負了郡主。
所以,借著生辰禮的時機,永平王妃便想在女學裏為愛女挑選一位侍讀。
她想的周全,蘭心院都是七八歲的小女娃,比郡主大不了多少,兼之已經讀書明理,最妥帖不過。
一旁的太子妃卻突然笑道:「年紀小的孩子未免淘氣,倒不如選個大些的,既懂事又曉得照顧人。你想,在宮裏上學,咱們也沒法時時盯著,阿綰年紀又小,便是吃了虧也不明白。有個妥帖人在一旁顧著,倒好過兩個嫩生生的孩童。」
永平王妃遲疑片刻,試探道:「嫂嫂的意思是……心裏有人選了?」
太子妃「撲哧」一笑,擺擺手道:「果然瞞不過你,我原是屬意舒兒,誰知這孩子大度,推舉了她們學裏的一個姑娘。說來也巧,那個也叫殊兒,我隱約記得是見過一迴的。那孩子同你家容哥兒也很要好,想來是幼時的情誼。有這一層在,她自然誠心看顧阿綰。」
永平王妃眉頭幾不可查地皺了皺。
她倒不是不滿意清殊,隻是太子妃突然提這一嘴,未免太突兀。盧文君熟悉自家嫂嫂,那是個再直腸子不過的人。倘若無人提點,是決計想不到摻和這事。
這麽想著,她淡淡掃裏一眼沈芳舒,隻見她仍是是一副低眉順眼的模樣,到底是收起了疑心。
淮安王妃卻沒那麽好糊弄,隻聽她笑道:「 嫂嫂究竟是給阿綰選侍讀,還是有旁的打算。我前兒聽母後說,這迴要好生選上一批貴女入宮,明麵兒是給公主郡主挑的,實則還不是有相看給小子們的意思。嫂嫂可有此意?」
太子妃被問得一愣,想了想才道:「我卻沒有南綺想得這麽深,隻是你倒提點了我。單我東宮裏就有好些哥兒尚未婚配,與其在宴席上挑花眼,倒不如就借著選侍讀之機,好生揀選一迴。」
她越說越起勁,又對永平王妃道:「文君,你要是不中意曲家那丫頭,我就要了。我宮裏還有幾個郡主沒來得及挑人呢。原先不覺著這孩子好,現下越琢磨越有想頭。曲家門第不顯,姑娘樣貌又不錯,便是做不得正妻,聘了做側妃也是好的。咱們家的王孫公子哪裏配不得她?」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盛堯忍笑道:「這都還算入耳,還有一種說你是王妃中意的兒媳, 但是不得世子歡心,所以他不惜從邊關迴來退婚。」
「?」清殊滿臉寫著震驚, 差點氣笑, 「還真是奇了,我一個好人家的姑娘, 怎麽在他們嘴裏淨是倒貼的那個啊?還有,明明是他被我教訓,現下到把我傳成這副可憐模樣, 我還要臉不要?」
「且住了, 也莫怪旁人誤會,單看世子爺那臉色,確然像個尋仇的。」許馥春捂著嘴笑, 「再說了,有甚麽好氣的,你管那群男的怎麽說呢, 左右我們看得一清二楚, 某人摟著人家的腰, 臉紅得猴屁股似的。」
清殊氣勢頓時弱了一截,不大自在地嘟囔:「行了啊,都住嘴,那是意外。」
盛堯和許馥春相視一笑,默契道:「曉得了。」
都是大戶人家的貴女,她們早就明白有些話私下玩笑可以,卻不能擺在台麵說。
高門婚姻嫁娶之事,沒有心心相印一說,隻有門當戶對。固然有飛上枝頭的雀鳥,可那畢竟是萬裏無一。怎麽能早早地把心思寄托在渺茫的機會上。
時間一晃半月,已至春深時節。
賢雅院迎來了一位半路來的女學生,太子妃的侄女沈芳舒。
她來的那日,陣勢極大,不僅太子妃和兩位王妃陪同她入園,還有盛瑾親指了兩個侍女給她。
賢雅院眾人起初覺得新鮮,熱情地招唿新同窗,後來便覺沒趣。用盛堯的話來說就是:「這廝忒拿腔作調,不是一路人。」
許馥春一向比她們兩個有心眼,聽了這話笑道:「難為你了,原先木頭似的實心人,這會子倒品出了味兒,我還在估摸著你倆誰先開竅呢。」
她朝窗邊打瞌睡的清殊努了努嘴,「喏,你瞧她還有心思睡,另一個舒兒都差把心思寫臉上了,真當我們這些深宅大院長出來的都是糊塗蟲呢。」
話音剛落,清殊就醒了,她睏倦地轉了個方向,甕聲道:「少來,我又不是蠢。隻要對我沒妨礙,管她做甚麽呢?」
她其實早就看出沈芳舒的不對勁。
自進園起,沈芳舒就處處打聽清殊的事,尤其在意那樁流言。此後她還不時請客擺宴,意在拉攏幾個家底厚的同窗。一連串的小伎倆,隻為了勝過清殊。
若是蘭心院的小姑娘,怕是不會察覺異樣,也許還會格外喜歡沈芳舒。
可是賢雅院眾女自小一起長大,彼此知根知底,連闖了禍都會互相兜著,哪裏是她能挑唆的。
在她不知道的情況下,清殊已經聽了滿耳朵的警告。
一直視而不見,純粹是她提不起興趣對付這種幼稚心思。
那邊廂,沈芳舒費了大半月的功夫才意識到,憑藉她半路摻一腳的情誼,斷不能代替那個「殊兒」在眾人心裏的位置。
她雖心裏憋氣,卻也無法,隻能按捺。這時的她沒有想到破局的契機這麽快來臨。
四月初七,恰逢樂綰郡主五歲生辰禮,按照皇家的規矩,是時候要給郡主挑選一位侍讀。
雖頂著陪同讀書的名頭,但是想也知道,小郡主年方五歲能認得幾個字,這不過是要提前選好日後閨中交際的密友。最好是年紀相仿,家世適中,這樣既好培養情誼,又不至於叫驕矜的貴女欺負了郡主。
所以,借著生辰禮的時機,永平王妃便想在女學裏為愛女挑選一位侍讀。
她想的周全,蘭心院都是七八歲的小女娃,比郡主大不了多少,兼之已經讀書明理,最妥帖不過。
一旁的太子妃卻突然笑道:「年紀小的孩子未免淘氣,倒不如選個大些的,既懂事又曉得照顧人。你想,在宮裏上學,咱們也沒法時時盯著,阿綰年紀又小,便是吃了虧也不明白。有個妥帖人在一旁顧著,倒好過兩個嫩生生的孩童。」
永平王妃遲疑片刻,試探道:「嫂嫂的意思是……心裏有人選了?」
太子妃「撲哧」一笑,擺擺手道:「果然瞞不過你,我原是屬意舒兒,誰知這孩子大度,推舉了她們學裏的一個姑娘。說來也巧,那個也叫殊兒,我隱約記得是見過一迴的。那孩子同你家容哥兒也很要好,想來是幼時的情誼。有這一層在,她自然誠心看顧阿綰。」
永平王妃眉頭幾不可查地皺了皺。
她倒不是不滿意清殊,隻是太子妃突然提這一嘴,未免太突兀。盧文君熟悉自家嫂嫂,那是個再直腸子不過的人。倘若無人提點,是決計想不到摻和這事。
這麽想著,她淡淡掃裏一眼沈芳舒,隻見她仍是是一副低眉順眼的模樣,到底是收起了疑心。
淮安王妃卻沒那麽好糊弄,隻聽她笑道:「 嫂嫂究竟是給阿綰選侍讀,還是有旁的打算。我前兒聽母後說,這迴要好生選上一批貴女入宮,明麵兒是給公主郡主挑的,實則還不是有相看給小子們的意思。嫂嫂可有此意?」
太子妃被問得一愣,想了想才道:「我卻沒有南綺想得這麽深,隻是你倒提點了我。單我東宮裏就有好些哥兒尚未婚配,與其在宴席上挑花眼,倒不如就借著選侍讀之機,好生揀選一迴。」
她越說越起勁,又對永平王妃道:「文君,你要是不中意曲家那丫頭,我就要了。我宮裏還有幾個郡主沒來得及挑人呢。原先不覺著這孩子好,現下越琢磨越有想頭。曲家門第不顯,姑娘樣貌又不錯,便是做不得正妻,聘了做側妃也是好的。咱們家的王孫公子哪裏配不得她?」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