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碧兒又想起那驚濤駭浪的四個字:生而平等。
彼時,四姑娘的語氣那樣輕描淡寫,好像這是一個與生俱來的道理。
佃戶本是附屬品,現下卻成為了與主家有平等僱傭關係的人。
如此匪夷所思,又是如此順理成章。
言到此處,眾人都等著話事人出聲。
「這個主意……」清懿眼底有淡淡的笑意,她沉吟良久才摸了摸清殊的頭道:「可行。」
第一次得到這樣重要的事情上得到認可,清殊瞪圓了眼睛,雀躍道:「真的嗎!姐姐!」
清懿彈她腦殼,笑道:「真的。」
翠煙不知何時拿筆記了滿紙,現下正遞給清懿看,「請姑娘過目,這是我擬的章程。」
「我也看看。」清殊湊過來,隻見上麵條分縷析將她方才所說的法子記錄,又添了幾筆細節,更有可行性。「哇,論筆桿子,我看衙門最厲害的師爺都不如翠煙姐姐!」
翠煙笑道:「姑娘抬舉了。」
清懿一麵改了幾筆,一麵點頭道:「翠煙的本事,去大戶當幕僚都不成問題。」
碧兒也笑道:「如今不也是幕僚?唯姑娘這位主公馬首是瞻呢!」
眾人俱都笑了。
此時,她們還不知道,一簇小小的火苗誕生在這樣一個暴雨天,在一次尋常的談話裏,最終形成燎原之勢。
說話間,彩袖在外頭傳膳,有茉白和玫玫的笑鬧聲傳來,鼻間又聞到綠嬈一手好菜的香味。
小小的院落裏,姑娘們圍坐在一處,熱熱鬧鬧地用飯。
外頭暴雨傾盆,屋內一室暖融,漫山遍野都定格在今天。
作者有話說:
改了一下細綱,騷瑞,超出預計,姑母還要幾章搞定。
久等了寶子們!
社畜委屈發言:真想給姐姐打工算了
第56章 粥棚
◎妹夫來打醬油啦◎
暴雨損毀的村莊田地比預計的還要多, 距離京師不遠的景州城治理不善,堤壩被沖毀,大水蔓延之下, 死傷不計其數,致使一大批流民湧入京城。
暴雨初停的那日, 高門大戶為顯仁義, 在城外沿路設了粥棚。因是老慣例了, 各家都照著不成文的規矩, 按家世高低依次排列,自淮安王府打頭, 後是永平王府以及公侯伯子男,再是以項丞為首的各官府邸, 一路綿延數裏。
曲家的粥棚正設在不起眼的地界兒, 圈著一處不大不小的空當。
李貴領著一眾小廝在前頭馬不停蹄地忙活,彩袖領著丫鬟媳婦在後頭現做吃食。
原本也不必大丫頭親自來, 可是清殊非央姐姐說要親來粥棚看著。城外流民眾多,魚龍混雜,彩袖怕出岔子, 這才跟來。
現下, 那個子將將高出桌案一個頭的小姑娘正認真地盯著小廝舀粥,倘或看到有老弱的,還叮囑一兩句, 「壓實些,再多拿兩個饅頭。」
彩袖忙中抽空,擦了擦額角汗道:「祖宗你寬寬心罷, 我都敲打過李貴了, 倘或有昧下吃食發財的, 一併趕出府,他們必不敢耍滑頭。」
清殊嗯嗯的應著,目光卻還停留在麵黃肌瘦的人群裏。
一連施粥兩日,人生百態好似在她眼前上演。
有賣妻賣子為求進城的男人,有橫行霸道的惡漢指派沒了家人的小孩兒替他領粥,有趁亂挑揀姑娘的人牙子。有貪便宜的小人佯裝流民,捧著碗挨家討吃食,被發現了左不過是揪出去打一頓,換遠一點的棚子照舊涎皮賴臉。又有瘦成皮包骨的母親省下自個兒的口糧給孩子,也有撐著病體為妻子討藥的老頭兒……
男女老少,千萬張麻木無神的臉,背後承載著千百個故事。大多數人好像對生活已然沒有了期待,吃一口便捱一日。捱過一日便多活一日,幾時死了便也就死了。
「我並非要操空頭心。」清殊道,「我隻是想,倘或咱們多發一個饅頭,能讓某個人多一分活下去的信心,那也是好的。」
眼前的情景,將她的記憶帶迴了久遠以前,她做賑災誌願者的時候。
地震後的滿目瘡痍,廢墟底下埋藏的生命,流離失所的人群,那哀慟而沉重的氣氛,幾乎壓得她喘不過氣。
穿來武朝後,在姐姐的庇護下,她在富貴鄉裏生活了太久太久,久到忘記睜眼看看這真實的世道。
她幸運地成為了金字塔頂尖的那一小部分人,而不是眼前苦難的大多數。
前兒個她提出以工代賑的法子時,隻是單純地想幫一幫姐姐。
而此時此刻,當她目睹了真切發生在眼前的災禍,這近處的哭聲,好像喚醒了她內心深處的另一種情緒。
清殊想,她好像不該做個旁觀者。
好像感知了她的情緒,彩袖深深看了她一眼,嘆了一口氣,拉她進裏間低聲道:「你自個兒也曉得,幾口吃的哪裏就能拉他們出苦海,反倒是你的提議才有效。大姑娘說了,咱們這幾日先隨大流設粥棚,之後她自會想法子施行。」
「你瞧。」她伸手指向延綿一長串的棚子,「咱們隻是排在尾端的小角色,斷不能做那個出頭的椽子。」
「嗯,我省得。」清殊點點頭,轉瞬便明白了意思。
天色灰濛濛,泛著雨後青色,因著沒再下雨,來各處排隊的流民更多了。
分粥皆有章程,一日兩次,一次最多半個時辰,分完即止。各家幾乎都在同一時段開飯,絕了滑頭們四處蹭吃的心思,也有利於腳程慢的老弱婦孺有口吃的。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彼時,四姑娘的語氣那樣輕描淡寫,好像這是一個與生俱來的道理。
佃戶本是附屬品,現下卻成為了與主家有平等僱傭關係的人。
如此匪夷所思,又是如此順理成章。
言到此處,眾人都等著話事人出聲。
「這個主意……」清懿眼底有淡淡的笑意,她沉吟良久才摸了摸清殊的頭道:「可行。」
第一次得到這樣重要的事情上得到認可,清殊瞪圓了眼睛,雀躍道:「真的嗎!姐姐!」
清懿彈她腦殼,笑道:「真的。」
翠煙不知何時拿筆記了滿紙,現下正遞給清懿看,「請姑娘過目,這是我擬的章程。」
「我也看看。」清殊湊過來,隻見上麵條分縷析將她方才所說的法子記錄,又添了幾筆細節,更有可行性。「哇,論筆桿子,我看衙門最厲害的師爺都不如翠煙姐姐!」
翠煙笑道:「姑娘抬舉了。」
清懿一麵改了幾筆,一麵點頭道:「翠煙的本事,去大戶當幕僚都不成問題。」
碧兒也笑道:「如今不也是幕僚?唯姑娘這位主公馬首是瞻呢!」
眾人俱都笑了。
此時,她們還不知道,一簇小小的火苗誕生在這樣一個暴雨天,在一次尋常的談話裏,最終形成燎原之勢。
說話間,彩袖在外頭傳膳,有茉白和玫玫的笑鬧聲傳來,鼻間又聞到綠嬈一手好菜的香味。
小小的院落裏,姑娘們圍坐在一處,熱熱鬧鬧地用飯。
外頭暴雨傾盆,屋內一室暖融,漫山遍野都定格在今天。
作者有話說:
改了一下細綱,騷瑞,超出預計,姑母還要幾章搞定。
久等了寶子們!
社畜委屈發言:真想給姐姐打工算了
第56章 粥棚
◎妹夫來打醬油啦◎
暴雨損毀的村莊田地比預計的還要多, 距離京師不遠的景州城治理不善,堤壩被沖毀,大水蔓延之下, 死傷不計其數,致使一大批流民湧入京城。
暴雨初停的那日, 高門大戶為顯仁義, 在城外沿路設了粥棚。因是老慣例了, 各家都照著不成文的規矩, 按家世高低依次排列,自淮安王府打頭, 後是永平王府以及公侯伯子男,再是以項丞為首的各官府邸, 一路綿延數裏。
曲家的粥棚正設在不起眼的地界兒, 圈著一處不大不小的空當。
李貴領著一眾小廝在前頭馬不停蹄地忙活,彩袖領著丫鬟媳婦在後頭現做吃食。
原本也不必大丫頭親自來, 可是清殊非央姐姐說要親來粥棚看著。城外流民眾多,魚龍混雜,彩袖怕出岔子, 這才跟來。
現下, 那個子將將高出桌案一個頭的小姑娘正認真地盯著小廝舀粥,倘或看到有老弱的,還叮囑一兩句, 「壓實些,再多拿兩個饅頭。」
彩袖忙中抽空,擦了擦額角汗道:「祖宗你寬寬心罷, 我都敲打過李貴了, 倘或有昧下吃食發財的, 一併趕出府,他們必不敢耍滑頭。」
清殊嗯嗯的應著,目光卻還停留在麵黃肌瘦的人群裏。
一連施粥兩日,人生百態好似在她眼前上演。
有賣妻賣子為求進城的男人,有橫行霸道的惡漢指派沒了家人的小孩兒替他領粥,有趁亂挑揀姑娘的人牙子。有貪便宜的小人佯裝流民,捧著碗挨家討吃食,被發現了左不過是揪出去打一頓,換遠一點的棚子照舊涎皮賴臉。又有瘦成皮包骨的母親省下自個兒的口糧給孩子,也有撐著病體為妻子討藥的老頭兒……
男女老少,千萬張麻木無神的臉,背後承載著千百個故事。大多數人好像對生活已然沒有了期待,吃一口便捱一日。捱過一日便多活一日,幾時死了便也就死了。
「我並非要操空頭心。」清殊道,「我隻是想,倘或咱們多發一個饅頭,能讓某個人多一分活下去的信心,那也是好的。」
眼前的情景,將她的記憶帶迴了久遠以前,她做賑災誌願者的時候。
地震後的滿目瘡痍,廢墟底下埋藏的生命,流離失所的人群,那哀慟而沉重的氣氛,幾乎壓得她喘不過氣。
穿來武朝後,在姐姐的庇護下,她在富貴鄉裏生活了太久太久,久到忘記睜眼看看這真實的世道。
她幸運地成為了金字塔頂尖的那一小部分人,而不是眼前苦難的大多數。
前兒個她提出以工代賑的法子時,隻是單純地想幫一幫姐姐。
而此時此刻,當她目睹了真切發生在眼前的災禍,這近處的哭聲,好像喚醒了她內心深處的另一種情緒。
清殊想,她好像不該做個旁觀者。
好像感知了她的情緒,彩袖深深看了她一眼,嘆了一口氣,拉她進裏間低聲道:「你自個兒也曉得,幾口吃的哪裏就能拉他們出苦海,反倒是你的提議才有效。大姑娘說了,咱們這幾日先隨大流設粥棚,之後她自會想法子施行。」
「你瞧。」她伸手指向延綿一長串的棚子,「咱們隻是排在尾端的小角色,斷不能做那個出頭的椽子。」
「嗯,我省得。」清殊點點頭,轉瞬便明白了意思。
天色灰濛濛,泛著雨後青色,因著沒再下雨,來各處排隊的流民更多了。
分粥皆有章程,一日兩次,一次最多半個時辰,分完即止。各家幾乎都在同一時段開飯,絕了滑頭們四處蹭吃的心思,也有利於腳程慢的老弱婦孺有口吃的。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