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送別
七零年代,致富從下鄉開始 作者:等滅霸打響手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想到,最先開口的是陳文靜。
她極其肯定地對江年說,“我要報名學習駕駛。”
江年再次重申了剛才的話,“我隻負責把名字報上去,最後的結果我管不了。”
其實按照江年獨善其身的個性,哪怕是程大誌建議她可以為知青院裏的同伴們爭取名額,但是最初江年是打算當沒有這迴事的。
別說知青院裏這些連熟人都不怎麽算得上的同伴們,即便前世家裏的親戚找上門希望江年幫忙安排工作或者其他事,江年從來都是婉拒。
如果婉拒聽不懂,下一次她就是黑臉對人了。
這導致她在親戚們的嘴裏是一個不咋樣的後輩,不就是會賺點錢嗎,狂得沒邊。
那個在背後如此評價江年的親戚,曾經找到江年,希望江年出錢給他兒子買套房子,他兒子的女朋友要有房子才肯結婚。
江年和那個都不記得是三叔還是四叔還是五叔的、隔了好幾房的親戚,經過了幾次對壘,那個親戚才終於打消了從江年手上空手套走一套房的計劃。
轉身就在群裏群發江年的小氣,斤斤計較,“一個女娃要這麽多錢幹什麽?這麽大年紀了又不結婚又不養孩子,不知道背地裏是啥樣的人呢。”
對付這種人,江年可不會抬手放過,不予置評,她當即在所有家庭群裏放了一段錄音,錄音裏對話的兩人就是江年和她的親戚。
當晚所有群安靜如雞,連每天都會往群裏怒轉幾十條“這麽吃最健康”之類新聞的姑媽都消停了。
他們大概是覺得即使那位親戚再怎麽希望江年是一個腦癱的冤大頭,能做出這種幾年見一迴、直接上門找人要一套大幾百萬房子的行為,還是太超過了。
總而言之,江年發出錄音的當晚,有人默默退群了。
從此江年麵前再沒有出現過伸手要房的所謂親戚。
所以穿過來以後,一方麵是為了低調熬過過渡期,不至於在江家人麵前露餡,一方麵也是天生性格使然,不輕易主動攬事。
但是這一次,她是真正想給院裏的人一點希望。
聞冰都分享出了一個重量級的信息,在這個年代,這種事是很敏感的。一旦傳出去很有可能會被溯及源頭,給最初的消息提供者惹來麻煩。
即使有這樣那樣的顧慮,聞冰還是說出來了。
於是江年想著,自己或許可以賭上一次。
麵對著江年的再次重申,陳文靜顯得很沉穩,“我隻能靠自己了,所以能夠遇上的機會,我都會爭取。”
接下來,所有人都報了名。
楊秀蘭笑著說,“不管行不行,我都很感激小聞和小江。”
一個把擋住未來的迷霧給撥開了,一個指出了人生的另一種可能性。
江年說,“話我先說在這兒。如果你們入選了,我教你們的時間不可能長。項目會在一個星期後結束,那以後不會再有車輛可以上手實踐。
沒有實踐光有理論根本不行。說不定你們幾個人可能一個都選不上,到時候別怪我就行。”
所有人都保證,“絕對不會。”
退一萬步說,即使錯過了江年給的機會,三年後遍地都是機會。
起碼可以迴家。
“那好,”江年手一揮,“開飯!”
每個人手裏的筷子伸向了各自看中的菜。
江年滿足地咀嚼著一塊紅燒肉,穿過來以後,她的兩頓大肉都是自己弄迴來的。
這頓飯吃得充滿了喜慶和希望,不同於以往的純粹為了填飽肚子而吃飯,這一頓飯,或許在在場的所有人今後的歲月裏,會成為一段珍貴的迴憶。
吃完飯,家務二人組負責收拾碗筷。
江年等五人迴到屋子裏,聞冰的行李已經收拾好放在牆邊,被子還沒收拾,準備等明早就收起來。
她從櫃子裏拿出一套複習資料,遞給了楊秀蘭,“楊姐,這套資料應該夠用。你們可以先拿它打好基礎,再去找找有沒有更新更全麵的資料。”
楊秀蘭看到久違的書本,恍惚間感覺迴到了學生時期。那時候她的生活單純快樂,唯一的目標就是考上大學,等畢業就能分配到一個好工作。
可是命運拐了一個巨大的彎,讓她離開了學校、離開了親人和朋友、離開了家鄉,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重新開始生活。
這裏沒有她熟悉的任何一樣事物,連她最喜歡的書籍都成為奢望。
驟然捧著這套書,楊秀蘭的視線開始模糊。
其餘人都看著她,並沒有勸說也沒有打斷,就是靜靜地陪著她。
許久,楊秀蘭鄭重地對聞冰說,“謝謝,我們一定會好好保管它。”
聞冰點點頭。
陳文靜走到她身邊,“對不起,之前我的反應太激烈了。”
聞冰說,“我不會怪你。我希望你能夠照顧好自己。”
陳文靜抹了抹眼角,“我會的。你也是,照顧好自己。等我迴去後,我就去找你。”
聞冰說,“我等著你。”
次日,大家都提前早起,一起送聞冰離開。
把行李裝上牛車,聞冰也坐了上去。
她看著緩緩消失在視野裏的同伴們,擦了擦眼睛。
希望我們都有美好的未來。
迴去知青院吃完早飯,江年帶著鑰匙就往推土機那裏走。
“小江!”程大誌跑過來,氣喘籲籲,“總算趕上了。”
江年問,“組長,你是特意過來坐車的?”
程大誌搖頭,“趕緊跟我一起去隊裏,大家都在等著咱們。今兒就要把人選給定了。”
到了隊裏,程旭東指著桌邊空著的椅子,“小江來了,那就開始討論學徒的人選。”
“等等。”有不和諧的聲音呢響起。
江年看過去,那道不友善的視線來自從她進屋後就斜著眼盯著她的中年男性。
她確定她沒見過這人。
不過她來隊裏的時間太短,認不全人很正常。
程旭東看見那人就頭疼,“程友誼,你啥意思?”
程友誼,雙成大隊的會計,前段時間去了縣裏培訓,才迴來。
比起對江年印象極好的程旭東,程友誼對這位初來乍到的外地知青竟然出席隊裏重要會議的事實,很不滿。
即便他從程旭東和其他人那裏得知了不少江年的傳奇,包括這一次大家要討論的事情,最初都是在江年的提議下開啟的。
但是完全不影響他給江年一個下馬威。
隻能說,頭鐵的人永遠都會存在。
她極其肯定地對江年說,“我要報名學習駕駛。”
江年再次重申了剛才的話,“我隻負責把名字報上去,最後的結果我管不了。”
其實按照江年獨善其身的個性,哪怕是程大誌建議她可以為知青院裏的同伴們爭取名額,但是最初江年是打算當沒有這迴事的。
別說知青院裏這些連熟人都不怎麽算得上的同伴們,即便前世家裏的親戚找上門希望江年幫忙安排工作或者其他事,江年從來都是婉拒。
如果婉拒聽不懂,下一次她就是黑臉對人了。
這導致她在親戚們的嘴裏是一個不咋樣的後輩,不就是會賺點錢嗎,狂得沒邊。
那個在背後如此評價江年的親戚,曾經找到江年,希望江年出錢給他兒子買套房子,他兒子的女朋友要有房子才肯結婚。
江年和那個都不記得是三叔還是四叔還是五叔的、隔了好幾房的親戚,經過了幾次對壘,那個親戚才終於打消了從江年手上空手套走一套房的計劃。
轉身就在群裏群發江年的小氣,斤斤計較,“一個女娃要這麽多錢幹什麽?這麽大年紀了又不結婚又不養孩子,不知道背地裏是啥樣的人呢。”
對付這種人,江年可不會抬手放過,不予置評,她當即在所有家庭群裏放了一段錄音,錄音裏對話的兩人就是江年和她的親戚。
當晚所有群安靜如雞,連每天都會往群裏怒轉幾十條“這麽吃最健康”之類新聞的姑媽都消停了。
他們大概是覺得即使那位親戚再怎麽希望江年是一個腦癱的冤大頭,能做出這種幾年見一迴、直接上門找人要一套大幾百萬房子的行為,還是太超過了。
總而言之,江年發出錄音的當晚,有人默默退群了。
從此江年麵前再沒有出現過伸手要房的所謂親戚。
所以穿過來以後,一方麵是為了低調熬過過渡期,不至於在江家人麵前露餡,一方麵也是天生性格使然,不輕易主動攬事。
但是這一次,她是真正想給院裏的人一點希望。
聞冰都分享出了一個重量級的信息,在這個年代,這種事是很敏感的。一旦傳出去很有可能會被溯及源頭,給最初的消息提供者惹來麻煩。
即使有這樣那樣的顧慮,聞冰還是說出來了。
於是江年想著,自己或許可以賭上一次。
麵對著江年的再次重申,陳文靜顯得很沉穩,“我隻能靠自己了,所以能夠遇上的機會,我都會爭取。”
接下來,所有人都報了名。
楊秀蘭笑著說,“不管行不行,我都很感激小聞和小江。”
一個把擋住未來的迷霧給撥開了,一個指出了人生的另一種可能性。
江年說,“話我先說在這兒。如果你們入選了,我教你們的時間不可能長。項目會在一個星期後結束,那以後不會再有車輛可以上手實踐。
沒有實踐光有理論根本不行。說不定你們幾個人可能一個都選不上,到時候別怪我就行。”
所有人都保證,“絕對不會。”
退一萬步說,即使錯過了江年給的機會,三年後遍地都是機會。
起碼可以迴家。
“那好,”江年手一揮,“開飯!”
每個人手裏的筷子伸向了各自看中的菜。
江年滿足地咀嚼著一塊紅燒肉,穿過來以後,她的兩頓大肉都是自己弄迴來的。
這頓飯吃得充滿了喜慶和希望,不同於以往的純粹為了填飽肚子而吃飯,這一頓飯,或許在在場的所有人今後的歲月裏,會成為一段珍貴的迴憶。
吃完飯,家務二人組負責收拾碗筷。
江年等五人迴到屋子裏,聞冰的行李已經收拾好放在牆邊,被子還沒收拾,準備等明早就收起來。
她從櫃子裏拿出一套複習資料,遞給了楊秀蘭,“楊姐,這套資料應該夠用。你們可以先拿它打好基礎,再去找找有沒有更新更全麵的資料。”
楊秀蘭看到久違的書本,恍惚間感覺迴到了學生時期。那時候她的生活單純快樂,唯一的目標就是考上大學,等畢業就能分配到一個好工作。
可是命運拐了一個巨大的彎,讓她離開了學校、離開了親人和朋友、離開了家鄉,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重新開始生活。
這裏沒有她熟悉的任何一樣事物,連她最喜歡的書籍都成為奢望。
驟然捧著這套書,楊秀蘭的視線開始模糊。
其餘人都看著她,並沒有勸說也沒有打斷,就是靜靜地陪著她。
許久,楊秀蘭鄭重地對聞冰說,“謝謝,我們一定會好好保管它。”
聞冰點點頭。
陳文靜走到她身邊,“對不起,之前我的反應太激烈了。”
聞冰說,“我不會怪你。我希望你能夠照顧好自己。”
陳文靜抹了抹眼角,“我會的。你也是,照顧好自己。等我迴去後,我就去找你。”
聞冰說,“我等著你。”
次日,大家都提前早起,一起送聞冰離開。
把行李裝上牛車,聞冰也坐了上去。
她看著緩緩消失在視野裏的同伴們,擦了擦眼睛。
希望我們都有美好的未來。
迴去知青院吃完早飯,江年帶著鑰匙就往推土機那裏走。
“小江!”程大誌跑過來,氣喘籲籲,“總算趕上了。”
江年問,“組長,你是特意過來坐車的?”
程大誌搖頭,“趕緊跟我一起去隊裏,大家都在等著咱們。今兒就要把人選給定了。”
到了隊裏,程旭東指著桌邊空著的椅子,“小江來了,那就開始討論學徒的人選。”
“等等。”有不和諧的聲音呢響起。
江年看過去,那道不友善的視線來自從她進屋後就斜著眼盯著她的中年男性。
她確定她沒見過這人。
不過她來隊裏的時間太短,認不全人很正常。
程旭東看見那人就頭疼,“程友誼,你啥意思?”
程友誼,雙成大隊的會計,前段時間去了縣裏培訓,才迴來。
比起對江年印象極好的程旭東,程友誼對這位初來乍到的外地知青竟然出席隊裏重要會議的事實,很不滿。
即便他從程旭東和其他人那裏得知了不少江年的傳奇,包括這一次大家要討論的事情,最初都是在江年的提議下開啟的。
但是完全不影響他給江年一個下馬威。
隻能說,頭鐵的人永遠都會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