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皇帝並未急著將寧遠侯調迴上京、另遣人駐守鎮北關,而是派了宣威將軍齊懷遠過去擔任副手。
匈奴使節離開,阿依古麗公主在行過封妃大典後被抬進了玉芙宮披香殿,真正成為了後宮妃嬪。
鳳儀宮請安的座次因而又變了變,皇後左下首第一位仍是薑蕙,右下首卻不再是許修媛,而是坐著和妃,和妃下首坐著敏婕妤,正好與許修媛相對。
皇後身著大紅雲雁霓裳裙,一派雍容地同阿依古麗說話:「和妃初來大周,恐怕處處不便,若是在玉芙宮有哪裏不習慣的,隻管派人來鳳儀宮找本宮便是。」
阿依古麗已經換掉了匈奴服飾,現在一身靛藍色宮裝,生澀行禮迴話道:「多謝皇後娘娘,我沒有不習慣的。」依然說不來謙辭敬稱。
皇後也不在意,略笑了笑,便偏頭問起敏婕妤:「柳美人在長春宮中可還好?她月份淺,你多多照顧著。」
「柳美人和腹中皇嗣一切都好,」敏婕妤笑著迴話,「就是近日天熱,柳妹妹貪涼,想多放些冰盆,被安姑姑攔下了。」
安姑姑便是皇後從內使司挑的有伺候產婦經驗的姑姑。
「她那芙蓉軒在長春宮後殿,又是西向的屋子,夏日待著確是有些熱了。」皇後沉吟片刻,做下決定,「長春宮偏殿的纖羽閣還空著,過兩日就讓柳美人搬過去吧,離你也近些。」
「是。」敏婕妤柔順道。
「為著柳美人腹中的皇嗣,太後娘娘她老人家已經決定要往普羅寺請香敬佛了,估摸著就是這兩日的事。」
皇後又提起另一件事,她掃了殿內眾人一圈,繼續道:「太後娘娘的意思是,咱們這些妃嬪都一起去,也向佛祖求些子嗣。」
殿內眾人一愣,倒沒想到還有出宮的機會,雖然隻是去皇家寺廟普羅寺請香,並不能隨意亂走。
薑蕙也有些吃驚,她心下思量,普羅寺在上京京郊普羅山,距皇家避暑山莊清寧莊不遠,但因是女眷車轎出行,又要請香敬神,一來一迴至少需要兩三日。
若是如此,宮外查探到的碧月家人的消息,這幾日恐怕到不了她手上。
上首皇後已經說起要帶哪些人,她道:「孫才人的癮疹倒是好了,隻是腿上的傷一時半會兒好不了,還得在綴霞軒臥床靜養,至於婉選侍……尚在禁足中,再加上柳美人月份淺,還得坐胎,這迴往普羅寺就不帶她們三人了。」
……
請安完畢,薑蕙坐上肩輦正欲迴瑤華宮,便被叫住了。
「貴妃娘娘——」
薑蕙迴頭望去,正是和妃阿依古麗在叫她。
「貴妃娘娘,可不可以請你來我這裏坐坐?」和妃笑容燦爛,上前問道。
「抱歉,本宮還需迴瑤華宮照看大皇子,」薑蕙也迴以一笑,「下次再說吧。」
和妃神色有些遺憾,失落道:「那好吧。」
身後恭送貴妃的眾人身影逐漸消失在轉角,秋葵上前兩步,隔著簾子詢問薑蕙:「主子,和妃那邊?」
「沒事,暫時不用理會。」薑蕙聲音淡淡。
匈奴王庭的小公主是這樣天真率直的性子嗎?薑蕙並不知道,但她知道一點,她的父親寧遠侯滅殺過無數匈奴青壯,包括老單於的大兒子。
玉輦停在瓊華殿前,薑蕙下了輦,正要跨進殿門,突然望見建在一旁的起雲台。
起雲台依著樹木而建,四角掛了簷鈴,是個焚香操琴、枕月賞星的好地方。
薑蕙的目光停在隨微風擺動的簷鈴上,無論是皇宮還是深宅大院,簷鈴都是很尋常的物事,既做裝飾,又有驅逐築巢鳥兒的用處。
除此之外,它也常常與寺廟的鈴鐸、道士的三清鈴聯繫在一起,被民間的話本賦予驅鬼降邪的傳奇色彩。
「主子……?」秋葵隨著薑蕙的目光望去,「可是那簷鈴有問題?」
「秋葵,你與紅纓查過地下嗎?有些東西,可能埋在土裏。」薑蕙輕聲道。
「啊?」秋葵一愣,隨即搖了搖頭,臉色難看起來。
*
建昭元年夏,六月廿八,皇太後攜皇後與眾妃出行普羅寺。
自朝陽門出皇城,穿過上京西邊的承安門,再走官道直奔普羅山,一路上灑水清道,聲勢頗大。
四匹紅鬃馬拉著的馬車內,晚菘將新製的摻了薄荷的香熏球掛在窗邊,拉好車簾,又將冰盆稍稍往裏推了推,這才俯身從矮櫃裏端出個紫砂胎梅紋子母壺,倒了一盅冰涼涼的五香飲遞給薑蕙。
「主子,天熱,喝點水吧。」
薑蕙神色懨懨,接過來抿了一口,問道:「什麽時辰了?」
旁邊打扇的山楂道:「巳時正過一刻,估摸著還有半個時辰就要到了。」
薑蕙聽了,略舒一口氣。
晚菘還有些擔憂,她道:「主子,您身子弱,待會兒到了普羅寺,咱們請個師傅過來給您把把脈吧。」
「也好。」此次出行,雖然有太醫隨行,卻不是薑蕙慣用的劉太醫,倒是普羅寺身為皇家名寺,裏麵的僧人都有些醫術在身。
「也不知秋葵姐姐她們現在在做什麽。」山楂剛出宮時倒很興奮,坐了一路馬車也興致缺缺,念叨起留在瑤華宮的人來。
此次出宮,薑蕙隻帶了晚菘、山楂和一個叫豐實的二等太監,其餘人全部留在瑤華宮照顧年兒和看屋子。
匈奴使節離開,阿依古麗公主在行過封妃大典後被抬進了玉芙宮披香殿,真正成為了後宮妃嬪。
鳳儀宮請安的座次因而又變了變,皇後左下首第一位仍是薑蕙,右下首卻不再是許修媛,而是坐著和妃,和妃下首坐著敏婕妤,正好與許修媛相對。
皇後身著大紅雲雁霓裳裙,一派雍容地同阿依古麗說話:「和妃初來大周,恐怕處處不便,若是在玉芙宮有哪裏不習慣的,隻管派人來鳳儀宮找本宮便是。」
阿依古麗已經換掉了匈奴服飾,現在一身靛藍色宮裝,生澀行禮迴話道:「多謝皇後娘娘,我沒有不習慣的。」依然說不來謙辭敬稱。
皇後也不在意,略笑了笑,便偏頭問起敏婕妤:「柳美人在長春宮中可還好?她月份淺,你多多照顧著。」
「柳美人和腹中皇嗣一切都好,」敏婕妤笑著迴話,「就是近日天熱,柳妹妹貪涼,想多放些冰盆,被安姑姑攔下了。」
安姑姑便是皇後從內使司挑的有伺候產婦經驗的姑姑。
「她那芙蓉軒在長春宮後殿,又是西向的屋子,夏日待著確是有些熱了。」皇後沉吟片刻,做下決定,「長春宮偏殿的纖羽閣還空著,過兩日就讓柳美人搬過去吧,離你也近些。」
「是。」敏婕妤柔順道。
「為著柳美人腹中的皇嗣,太後娘娘她老人家已經決定要往普羅寺請香敬佛了,估摸著就是這兩日的事。」
皇後又提起另一件事,她掃了殿內眾人一圈,繼續道:「太後娘娘的意思是,咱們這些妃嬪都一起去,也向佛祖求些子嗣。」
殿內眾人一愣,倒沒想到還有出宮的機會,雖然隻是去皇家寺廟普羅寺請香,並不能隨意亂走。
薑蕙也有些吃驚,她心下思量,普羅寺在上京京郊普羅山,距皇家避暑山莊清寧莊不遠,但因是女眷車轎出行,又要請香敬神,一來一迴至少需要兩三日。
若是如此,宮外查探到的碧月家人的消息,這幾日恐怕到不了她手上。
上首皇後已經說起要帶哪些人,她道:「孫才人的癮疹倒是好了,隻是腿上的傷一時半會兒好不了,還得在綴霞軒臥床靜養,至於婉選侍……尚在禁足中,再加上柳美人月份淺,還得坐胎,這迴往普羅寺就不帶她們三人了。」
……
請安完畢,薑蕙坐上肩輦正欲迴瑤華宮,便被叫住了。
「貴妃娘娘——」
薑蕙迴頭望去,正是和妃阿依古麗在叫她。
「貴妃娘娘,可不可以請你來我這裏坐坐?」和妃笑容燦爛,上前問道。
「抱歉,本宮還需迴瑤華宮照看大皇子,」薑蕙也迴以一笑,「下次再說吧。」
和妃神色有些遺憾,失落道:「那好吧。」
身後恭送貴妃的眾人身影逐漸消失在轉角,秋葵上前兩步,隔著簾子詢問薑蕙:「主子,和妃那邊?」
「沒事,暫時不用理會。」薑蕙聲音淡淡。
匈奴王庭的小公主是這樣天真率直的性子嗎?薑蕙並不知道,但她知道一點,她的父親寧遠侯滅殺過無數匈奴青壯,包括老單於的大兒子。
玉輦停在瓊華殿前,薑蕙下了輦,正要跨進殿門,突然望見建在一旁的起雲台。
起雲台依著樹木而建,四角掛了簷鈴,是個焚香操琴、枕月賞星的好地方。
薑蕙的目光停在隨微風擺動的簷鈴上,無論是皇宮還是深宅大院,簷鈴都是很尋常的物事,既做裝飾,又有驅逐築巢鳥兒的用處。
除此之外,它也常常與寺廟的鈴鐸、道士的三清鈴聯繫在一起,被民間的話本賦予驅鬼降邪的傳奇色彩。
「主子……?」秋葵隨著薑蕙的目光望去,「可是那簷鈴有問題?」
「秋葵,你與紅纓查過地下嗎?有些東西,可能埋在土裏。」薑蕙輕聲道。
「啊?」秋葵一愣,隨即搖了搖頭,臉色難看起來。
*
建昭元年夏,六月廿八,皇太後攜皇後與眾妃出行普羅寺。
自朝陽門出皇城,穿過上京西邊的承安門,再走官道直奔普羅山,一路上灑水清道,聲勢頗大。
四匹紅鬃馬拉著的馬車內,晚菘將新製的摻了薄荷的香熏球掛在窗邊,拉好車簾,又將冰盆稍稍往裏推了推,這才俯身從矮櫃裏端出個紫砂胎梅紋子母壺,倒了一盅冰涼涼的五香飲遞給薑蕙。
「主子,天熱,喝點水吧。」
薑蕙神色懨懨,接過來抿了一口,問道:「什麽時辰了?」
旁邊打扇的山楂道:「巳時正過一刻,估摸著還有半個時辰就要到了。」
薑蕙聽了,略舒一口氣。
晚菘還有些擔憂,她道:「主子,您身子弱,待會兒到了普羅寺,咱們請個師傅過來給您把把脈吧。」
「也好。」此次出行,雖然有太醫隨行,卻不是薑蕙慣用的劉太醫,倒是普羅寺身為皇家名寺,裏麵的僧人都有些醫術在身。
「也不知秋葵姐姐她們現在在做什麽。」山楂剛出宮時倒很興奮,坐了一路馬車也興致缺缺,念叨起留在瑤華宮的人來。
此次出宮,薑蕙隻帶了晚菘、山楂和一個叫豐實的二等太監,其餘人全部留在瑤華宮照顧年兒和看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