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毒的毒計!一想明這點,朱芮晨驚得出了一身冷汗。為今之計,必須盡快通知守在宮外的手下。
而他剛轉身要走,就全身凝定——門外庭院已經湧入十幾名各持刀劍的太監與侍衛,雪亮霜刃反射著正午陽光,耀眼奪目。
雖有著疼痛的刺激,朱芮晨清晰感到四肢的力量正在因迷香的效力而迅速減弱。麵前這些人都是原本就在這行宮裏當值的侍衛與太監,他心裏悔恨不迭,自己白白籌劃了半天,將親兵都調來了卻隻想到去防衛行宮外圍,沒去想宮裏的這些人已被換成了聞家手下。
而且聞家既然籌劃了這個毒計,又是做給什麽人看?很可能太後已經親自到了,那樣的話外麵的錦衣衛得不到他的命令,也沒膽量直接阻攔。現在又能怎麽辦?這裏與正門隔著三道院子,他可沒本事大喊一聲就對門口的錦衣衛發號施令。說到底他們這迴是徹底中了對方的伏擊,沒了還手之力。
一個首領模樣的人說道:「侯爺何必再做困獸之鬥?不如盡早投降了吧。」
朱芮晨默不作聲,目光晦暗。投降?這一投降不止是任人宰割,還要被他們拉去裝作皇後的奸.夫,即使皇上不會相信,即使將來還有反手機會,此事一出,皇後的名聲也是被毀了,自己還有什麽顏麵去麵對皇上?
眼下已經完完全全陷入了敵人的圈套,隻能怨怪自己掉以輕心,將皇後也連累到了這種危局。朱芮晨傲然冷笑:「不然怎樣?對我格殺勿論?不勞你們動手!」
手中燭台調轉過來,朝自己胸口急刺了下去。看你們怎麽拿一個死人去誣陷皇後通.奸!
眾護衛大驚失色,他們可是明確得了命令,要讓武敬侯與皇後這兩個重要人質都好好活著,眾人都急忙撲上前來,意圖搶下燭台阻止朱芮晨……
濂禎今日的行程安排是出宮去都察院查檢刑獄,卻在過程中意外地被報知總管劉豐沛來找他有要是稟報。
濂禎見一個常住慈清宮的太監居然跑來辦公地點找自己,十分詫異:「你怎麽來了?是太後有事?」
劉豐沛神顯慌張:「奴才有要事報知皇上,請皇上盡快移駕京郊行宮,太後怕是要對皇後不利。」
濂禎吃了一驚,可這消息是由太後一個心腹送來的,又令他不敢輕信,「你又是如何得知?」
劉豐沛跪倒在地道:「皇上明鑑,奴才跟隨太後多年,本不敢背叛故主,可奴才更不敢反叛皇上。如今太後下定決心要與皇上為敵,奴才這也是萬般無奈……今日之事太後具體籌謀並未告知奴才,奴才隻知道太後自早間皇上離宮後便也出發到行宮去了,同行的還有聞太師和數名朝中大人。」
濂禎二話不說,一陣風般地大步出門。
他早就覺得今天這場視察安排得怪異,原來這就是太後聯絡朝臣使得計策,將他調離皇宮,好讓他留意不到太後出宮。濂禎頭腦中也很快轉過了這些邏輯,朱芮晨離京,錦衣衛的消息不能及時送與他處理,這樣時候正是敵人動手腳的絕佳時機。如果真是那樣,他將那兩個人留在行宮而自己迴來,可就是將他們害了。
濂禎剛趕迴到摯陽宮門外,就接到了錦衣衛校尉的報告。錦衣衛校尉偵查到信息,商議過後覺得直接趕去行宮報知指揮使怕耽擱太久,就直接來報給了皇帝:聞世忠調動府內所有護衛出了城,恐有異動——為免打草驚蛇,聞世忠調動的都是自家護衛,沒有動用兵卒。
濂禎心急如焚,當即吩咐,命剩餘的錦衣衛全體隨他動身前往行宮,羽林衛統領卓冬琴即刻調兵前往行宮接應。行在半路上就遇到了正飛馬趕往京城報訊的另一名錦衣衛同知。
消息進一步坐實,太後與聞世忠帶領八名朝臣以探病為由來到行宮,將他們都擋在外圍,不許他們向朱芮晨及皇後傳報。太後畢竟尚未與皇上翻臉,錦衣衛麵對她的強橫也不敢當麵忤逆,既無法聯絡到宮內的侯爺,就隻好派人趕去京城飛報皇帝。
行宮看起來風平浪靜,門口的守衛、庭院裏的宮女太監,看起來都沒什麽異狀,而等到濂禎步入寢宮正殿,見到坐在裏麵的是太後、聞世忠與數名朝臣,唯獨不見琇瑩與朱芮晨,便知道自己再沒什麽僥倖可抱。算起來這些人至少要比他早到了一個多時辰,焉知在此之前已經發生了什麽。
濂禎麵沉似水,任憑聞世忠與大臣們向他行了君臣之禮,他都沒去迴應,目光一直牢牢釘在端坐不動的太後身上。「說吧,他們怎樣了?」
太後仍如往日平淡道:「哀家聽聞皇後病情好轉,特意帶了幾位大人前來探望,不成想,來到這裏見到的竟是一幕好戲。皇後看來真是大好了,竟與武敬侯青天白日便公然通.奸,正被我等來了撞見,皇上……」
「你放屁!」濂禎不等她說完便怒氣勃發,衝口而出,將在場眾人都嚇了一跳。那八名朝臣都畏畏縮縮地退了幾步,聞世忠站立一旁,也麵現不安,太後雖不露懼色,卻也應聲站了起來,分立兩旁的六名護衛都手握刀柄,如臨大敵。
濂禎氣得手足震顫,抬手指了太後道:「你想要拿了他們來要挾朕也就罷了,竟然還為他們捏造這等齷齪罪名,你以為這種鬼話說出去有誰會相信?」他說著將冷電般的目光掃向那八名朝臣,「你們都撞見了?撞見了什麽?!」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而他剛轉身要走,就全身凝定——門外庭院已經湧入十幾名各持刀劍的太監與侍衛,雪亮霜刃反射著正午陽光,耀眼奪目。
雖有著疼痛的刺激,朱芮晨清晰感到四肢的力量正在因迷香的效力而迅速減弱。麵前這些人都是原本就在這行宮裏當值的侍衛與太監,他心裏悔恨不迭,自己白白籌劃了半天,將親兵都調來了卻隻想到去防衛行宮外圍,沒去想宮裏的這些人已被換成了聞家手下。
而且聞家既然籌劃了這個毒計,又是做給什麽人看?很可能太後已經親自到了,那樣的話外麵的錦衣衛得不到他的命令,也沒膽量直接阻攔。現在又能怎麽辦?這裏與正門隔著三道院子,他可沒本事大喊一聲就對門口的錦衣衛發號施令。說到底他們這迴是徹底中了對方的伏擊,沒了還手之力。
一個首領模樣的人說道:「侯爺何必再做困獸之鬥?不如盡早投降了吧。」
朱芮晨默不作聲,目光晦暗。投降?這一投降不止是任人宰割,還要被他們拉去裝作皇後的奸.夫,即使皇上不會相信,即使將來還有反手機會,此事一出,皇後的名聲也是被毀了,自己還有什麽顏麵去麵對皇上?
眼下已經完完全全陷入了敵人的圈套,隻能怨怪自己掉以輕心,將皇後也連累到了這種危局。朱芮晨傲然冷笑:「不然怎樣?對我格殺勿論?不勞你們動手!」
手中燭台調轉過來,朝自己胸口急刺了下去。看你們怎麽拿一個死人去誣陷皇後通.奸!
眾護衛大驚失色,他們可是明確得了命令,要讓武敬侯與皇後這兩個重要人質都好好活著,眾人都急忙撲上前來,意圖搶下燭台阻止朱芮晨……
濂禎今日的行程安排是出宮去都察院查檢刑獄,卻在過程中意外地被報知總管劉豐沛來找他有要是稟報。
濂禎見一個常住慈清宮的太監居然跑來辦公地點找自己,十分詫異:「你怎麽來了?是太後有事?」
劉豐沛神顯慌張:「奴才有要事報知皇上,請皇上盡快移駕京郊行宮,太後怕是要對皇後不利。」
濂禎吃了一驚,可這消息是由太後一個心腹送來的,又令他不敢輕信,「你又是如何得知?」
劉豐沛跪倒在地道:「皇上明鑑,奴才跟隨太後多年,本不敢背叛故主,可奴才更不敢反叛皇上。如今太後下定決心要與皇上為敵,奴才這也是萬般無奈……今日之事太後具體籌謀並未告知奴才,奴才隻知道太後自早間皇上離宮後便也出發到行宮去了,同行的還有聞太師和數名朝中大人。」
濂禎二話不說,一陣風般地大步出門。
他早就覺得今天這場視察安排得怪異,原來這就是太後聯絡朝臣使得計策,將他調離皇宮,好讓他留意不到太後出宮。濂禎頭腦中也很快轉過了這些邏輯,朱芮晨離京,錦衣衛的消息不能及時送與他處理,這樣時候正是敵人動手腳的絕佳時機。如果真是那樣,他將那兩個人留在行宮而自己迴來,可就是將他們害了。
濂禎剛趕迴到摯陽宮門外,就接到了錦衣衛校尉的報告。錦衣衛校尉偵查到信息,商議過後覺得直接趕去行宮報知指揮使怕耽擱太久,就直接來報給了皇帝:聞世忠調動府內所有護衛出了城,恐有異動——為免打草驚蛇,聞世忠調動的都是自家護衛,沒有動用兵卒。
濂禎心急如焚,當即吩咐,命剩餘的錦衣衛全體隨他動身前往行宮,羽林衛統領卓冬琴即刻調兵前往行宮接應。行在半路上就遇到了正飛馬趕往京城報訊的另一名錦衣衛同知。
消息進一步坐實,太後與聞世忠帶領八名朝臣以探病為由來到行宮,將他們都擋在外圍,不許他們向朱芮晨及皇後傳報。太後畢竟尚未與皇上翻臉,錦衣衛麵對她的強橫也不敢當麵忤逆,既無法聯絡到宮內的侯爺,就隻好派人趕去京城飛報皇帝。
行宮看起來風平浪靜,門口的守衛、庭院裏的宮女太監,看起來都沒什麽異狀,而等到濂禎步入寢宮正殿,見到坐在裏麵的是太後、聞世忠與數名朝臣,唯獨不見琇瑩與朱芮晨,便知道自己再沒什麽僥倖可抱。算起來這些人至少要比他早到了一個多時辰,焉知在此之前已經發生了什麽。
濂禎麵沉似水,任憑聞世忠與大臣們向他行了君臣之禮,他都沒去迴應,目光一直牢牢釘在端坐不動的太後身上。「說吧,他們怎樣了?」
太後仍如往日平淡道:「哀家聽聞皇後病情好轉,特意帶了幾位大人前來探望,不成想,來到這裏見到的竟是一幕好戲。皇後看來真是大好了,竟與武敬侯青天白日便公然通.奸,正被我等來了撞見,皇上……」
「你放屁!」濂禎不等她說完便怒氣勃發,衝口而出,將在場眾人都嚇了一跳。那八名朝臣都畏畏縮縮地退了幾步,聞世忠站立一旁,也麵現不安,太後雖不露懼色,卻也應聲站了起來,分立兩旁的六名護衛都手握刀柄,如臨大敵。
濂禎氣得手足震顫,抬手指了太後道:「你想要拿了他們來要挾朕也就罷了,竟然還為他們捏造這等齷齪罪名,你以為這種鬼話說出去有誰會相信?」他說著將冷電般的目光掃向那八名朝臣,「你們都撞見了?撞見了什麽?!」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