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芮晨聽得很覺欣慰:「娘娘既說得出這番話,可見病情確是大為好轉了。」
昨天他對陸賢平幾乎說了同樣的一番分析,而小陸禦醫除了陪他擔憂之外,什麽分析和建議都說不出來。朱芮晨很有些惆悵,皇上的心腹就這麽幾個人,其中這個禦醫是個隻懂醫術的書呆子,另一個是太監,隻能管得到宮裏那點事。相比較而言,倒是清醒過來的皇後還能跟他商量得到一起。
朱芮晨感慨道:「這陣子皇上親政,文臣武將支持者不在少數,但因為前些年受聞世忠的排擠,朝堂上沒剩下什麽有大才的臣子,西北戰事又將午傾方和朱菁晨牽製了過去,皇上身邊可靠的人手實在太少,逼得前兩日皇上都想起要去調定王來京城了。這下娘娘好了,既了卻了皇上一樁重大心事,也多了個可幫他出謀劃策的人。」
琇瑩聽得意外:「皇上想調定王過來?定王不是……不是可能對皇位有威脅的人麽?」
朱芮晨微微一愕:「皇上是這麽與娘娘說的?」
琇瑩卻沒去在意這個話題,轉而苦笑嘆息:「我又何嚐不知道,都是我這陣子好不起來,拖累的皇上與你們都忙裏忙外,無心他顧,若是再因此陷入敵人圈套吃了什麽虧,我可就罪孽深重了。」
朱芮晨淡然一笑:「娘娘若是總來這麽想,心結怕是仍然難以徹底解開,皇上也難放得下心來。」
琇瑩一愣,看向他等待解說。
朱芮晨道:「真要追究責任,讓沈浩榮得了機會實施宮變,是臣疏於防範,也是皇上掉以輕心,最後導致娘娘痛失好友,很多人都有責任,而娘娘事後將責任都歸到了自己身上,才落得身心俱損,這實在沒有必要。」
「拿這次的事來說,聞家絕不會甘心就此被壓製,遲早會有所動作。這一次不來行動,下一次也會,這與娘娘有沒有生病,是否引得皇上無心他顧根本沒有直接聯繫,娘娘所謂的『罪孽深重』也就無從說起。」
他的臉色更鄭重了幾分,放緩了語氣:「咱們一眾人等幫著皇上共謀大事,相互間都是自己人,同在一條船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根本談不上誰欠了誰的人情,或是誰拖了誰的後腿。娘娘覺得捨命相救皇上是理所當然,天樞守護覺得捨命相救娘娘也是理所當然,當時若有機會,臣也情願為保護皇上與娘娘犧牲性命。」
「每個人做這決定,都是因為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事,而絕不是要給自己珍視的人留一份自責悔恨。所以出了事後,咱們這些活著的人與其來清算自己的罪孽,何如把心思都用在如何補救和籌謀上?這才是明智之舉,才真正對得起那些真心關切我們的人。」
這一番話可真是說得琇瑩豁然開朗,她呆愣了好一陣,才笑了笑,點頭道:「不錯,我確實是個愛自擾的庸人,須得好好學習侯爺的理智作風才是。」
「娘娘也不必自謙,方才你的一番解說正合我意,臣之所以留下來,就是因為已經安排了人迴去京城調派更多錦衣衛人手過來護衛行宮安全。今早人馬已到,娘娘隻需安心等待皇上迴轉就好。」
錦衣衛的職責除了偵測情報之外,也有護衛皇家安全這一重責,朱芮晨昨日傳令將負責防衛的那一半親兵調來保衛行宮,也是合理合法,至於皇上那一邊的安全,還有卓冬琴的羽林衛負責,不用擔心。
「還是侯爺想得周到。」琇瑩點點頭。
兩人又隨意閑話幾句,朱芮晨就告辭退出。等迴到自己住處時,一進屋門就聞到一大股燃香的氣味撲麵而來。朱芮晨還覺得奇怪,這裏的下人是什麽規矩,怎會私自跑來給他燃了這麽濃的香?隨即就感到一陣頭昏睏倦,立刻察覺到不對——這瀰漫了整個屋子的竟是迷香。
朱芮晨來不及多想,連忙撤步退出門外,卻不知外麵從哪裏衝來兩名太監,一左一右扯住他的手臂又將他拉進屋內。朱芮晨畢竟也是多年習武之人,竭力支撐著神智奮力一掙,脫開了太監們的手,一把抓過身旁一個紫銅燭台,甩掉上麵的蠟燭,以前端兩三寸長的尖刺製住太監們問道:「你們是奉誰的命來的?想做什麽?」
兩太監卻不說話,扔向撲上來抓他,朱芮晨將燭台疾揮一下逼退他們,隨即反手將尖刺刺入了自己左臂。鮮血瞬間染紅了衣袖,神智也隨著劇痛清醒了許多,朱芮晨就用這樣的辦法暫時抵禦住迷香的藥力,不會武藝又沒帶兵刃的太監再不是他的對手。
外麵又進來兩名太監,朱芮晨下手再不遲疑,一腳踢到一名太監,迴手將尖刺刺入一名太監的脖子,另兩名太監聽到同伴的慘叫,見了這個鮮血四濺的情景,都沒敢再來動手。
因顧忌著自己居住行宮已經很不合規矩,朱芮晨手邊並未預備兵刃,此時便提了燭台衝出門去,直向皇後寢宮而去。路上他一直暗暗心驚,剛說了已經調來兵馬增強了防禦,怎地會有下人膽敢對他動手?這些人又是想要做些什麽?
臂傷與燭台尖刺上的血滴一路落在青石路上,朱芮晨疾步沖迴寢宮正殿門口,將屋內四名宮女嚇了一跳,都驚恐地縮到牆角。朱芮晨一眼見到琇瑩披散著長發倒臥在一側的臥榻上,已昏迷不醒,身上外衣剛被解去,他豁然明白了過來:太後等人想要翻臉,也還沒到敢於直接傷他們性命的地步,他和皇後是對皇上最重要的兩個人,給他們扣上一個重罪收押起來要挾皇帝,才是最佳策略,想要將他與皇後同時迷倒,這個欲加之罪是什麽,已昭然若揭!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昨天他對陸賢平幾乎說了同樣的一番分析,而小陸禦醫除了陪他擔憂之外,什麽分析和建議都說不出來。朱芮晨很有些惆悵,皇上的心腹就這麽幾個人,其中這個禦醫是個隻懂醫術的書呆子,另一個是太監,隻能管得到宮裏那點事。相比較而言,倒是清醒過來的皇後還能跟他商量得到一起。
朱芮晨感慨道:「這陣子皇上親政,文臣武將支持者不在少數,但因為前些年受聞世忠的排擠,朝堂上沒剩下什麽有大才的臣子,西北戰事又將午傾方和朱菁晨牽製了過去,皇上身邊可靠的人手實在太少,逼得前兩日皇上都想起要去調定王來京城了。這下娘娘好了,既了卻了皇上一樁重大心事,也多了個可幫他出謀劃策的人。」
琇瑩聽得意外:「皇上想調定王過來?定王不是……不是可能對皇位有威脅的人麽?」
朱芮晨微微一愕:「皇上是這麽與娘娘說的?」
琇瑩卻沒去在意這個話題,轉而苦笑嘆息:「我又何嚐不知道,都是我這陣子好不起來,拖累的皇上與你們都忙裏忙外,無心他顧,若是再因此陷入敵人圈套吃了什麽虧,我可就罪孽深重了。」
朱芮晨淡然一笑:「娘娘若是總來這麽想,心結怕是仍然難以徹底解開,皇上也難放得下心來。」
琇瑩一愣,看向他等待解說。
朱芮晨道:「真要追究責任,讓沈浩榮得了機會實施宮變,是臣疏於防範,也是皇上掉以輕心,最後導致娘娘痛失好友,很多人都有責任,而娘娘事後將責任都歸到了自己身上,才落得身心俱損,這實在沒有必要。」
「拿這次的事來說,聞家絕不會甘心就此被壓製,遲早會有所動作。這一次不來行動,下一次也會,這與娘娘有沒有生病,是否引得皇上無心他顧根本沒有直接聯繫,娘娘所謂的『罪孽深重』也就無從說起。」
他的臉色更鄭重了幾分,放緩了語氣:「咱們一眾人等幫著皇上共謀大事,相互間都是自己人,同在一條船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根本談不上誰欠了誰的人情,或是誰拖了誰的後腿。娘娘覺得捨命相救皇上是理所當然,天樞守護覺得捨命相救娘娘也是理所當然,當時若有機會,臣也情願為保護皇上與娘娘犧牲性命。」
「每個人做這決定,都是因為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事,而絕不是要給自己珍視的人留一份自責悔恨。所以出了事後,咱們這些活著的人與其來清算自己的罪孽,何如把心思都用在如何補救和籌謀上?這才是明智之舉,才真正對得起那些真心關切我們的人。」
這一番話可真是說得琇瑩豁然開朗,她呆愣了好一陣,才笑了笑,點頭道:「不錯,我確實是個愛自擾的庸人,須得好好學習侯爺的理智作風才是。」
「娘娘也不必自謙,方才你的一番解說正合我意,臣之所以留下來,就是因為已經安排了人迴去京城調派更多錦衣衛人手過來護衛行宮安全。今早人馬已到,娘娘隻需安心等待皇上迴轉就好。」
錦衣衛的職責除了偵測情報之外,也有護衛皇家安全這一重責,朱芮晨昨日傳令將負責防衛的那一半親兵調來保衛行宮,也是合理合法,至於皇上那一邊的安全,還有卓冬琴的羽林衛負責,不用擔心。
「還是侯爺想得周到。」琇瑩點點頭。
兩人又隨意閑話幾句,朱芮晨就告辭退出。等迴到自己住處時,一進屋門就聞到一大股燃香的氣味撲麵而來。朱芮晨還覺得奇怪,這裏的下人是什麽規矩,怎會私自跑來給他燃了這麽濃的香?隨即就感到一陣頭昏睏倦,立刻察覺到不對——這瀰漫了整個屋子的竟是迷香。
朱芮晨來不及多想,連忙撤步退出門外,卻不知外麵從哪裏衝來兩名太監,一左一右扯住他的手臂又將他拉進屋內。朱芮晨畢竟也是多年習武之人,竭力支撐著神智奮力一掙,脫開了太監們的手,一把抓過身旁一個紫銅燭台,甩掉上麵的蠟燭,以前端兩三寸長的尖刺製住太監們問道:「你們是奉誰的命來的?想做什麽?」
兩太監卻不說話,扔向撲上來抓他,朱芮晨將燭台疾揮一下逼退他們,隨即反手將尖刺刺入了自己左臂。鮮血瞬間染紅了衣袖,神智也隨著劇痛清醒了許多,朱芮晨就用這樣的辦法暫時抵禦住迷香的藥力,不會武藝又沒帶兵刃的太監再不是他的對手。
外麵又進來兩名太監,朱芮晨下手再不遲疑,一腳踢到一名太監,迴手將尖刺刺入一名太監的脖子,另兩名太監聽到同伴的慘叫,見了這個鮮血四濺的情景,都沒敢再來動手。
因顧忌著自己居住行宮已經很不合規矩,朱芮晨手邊並未預備兵刃,此時便提了燭台衝出門去,直向皇後寢宮而去。路上他一直暗暗心驚,剛說了已經調來兵馬增強了防禦,怎地會有下人膽敢對他動手?這些人又是想要做些什麽?
臂傷與燭台尖刺上的血滴一路落在青石路上,朱芮晨疾步沖迴寢宮正殿門口,將屋內四名宮女嚇了一跳,都驚恐地縮到牆角。朱芮晨一眼見到琇瑩披散著長發倒臥在一側的臥榻上,已昏迷不醒,身上外衣剛被解去,他豁然明白了過來:太後等人想要翻臉,也還沒到敢於直接傷他們性命的地步,他和皇後是對皇上最重要的兩個人,給他們扣上一個重罪收押起來要挾皇帝,才是最佳策略,想要將他與皇後同時迷倒,這個欲加之罪是什麽,已昭然若揭!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