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上山
諸天萬界:從天龍八部開局 作者:桾師祭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擂鼓山山腳,看著結陣攔路的八人和分布在後麵的聾啞門弟子,陳宇輕輕搖頭。
果然如自己猜測的一般,此八人的實力都在二流中品以上。
這股力量完全可以和少林寺三堂六院中的最下一院的羅漢堂相媲美。
單獨放在江湖上,也可算作一流勢力,比三年前初建的天下會都強上不少。
這還隻是蘇星河一脈的聾啞門,而無崖子另一位逆徒,丁春秋一脈的星宿派,實力也是不弱。
丁春秋弟子八位,摘星子、獅吼子、追風子實力俱在一流水平,另外天狼子、出塵子等五位弟子,也是二流中的佼佼者。
如此看來,若數十年前無崖子好好教導這兩個徒弟,磨礪其心性,用心將門派發展下去,如今這逍遙派之威望,比之武林聖地的少林,應該也是差不了多少。
至於蘇星河,倒是隱藏的夠深。
若不是陳宇幾度從人性人心上深度研究原著,也怕是難以看清他的麵目。
原著中他自述替師尊尋找傳人,擺下珍瓏棋局。
但遵從現實邏輯推理來說,一個傳人而已,怎麽可能找了三十多年都找不到?
何況找人的是這個自稱逍遙派的三代首徒,聾啞門門主的蘇星河。
唯一的顯得可靠的猜測,就是蘇星河和丁春秋兩人,想要謀劃無崖子身上的“長生秘籍”?
如此,二人心思合一,都不想讓無崖子再有傳人罷了。
而擺珍瓏棋局,也許隻是一個幌子。
或許是見無崖子年事已高,又重傷在身,幾近乎油盡燈枯。
二人便和無崖子有了什麽不為人知的約定。
當然,沒有親眼所見,誰又能說的清楚呢?
陳宇前來擂鼓山,自然也是為了逍遙派這“長生”的名頭而來的,他倒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身邊這位一味地將心係在自己身上的王語嫣。
英雄大會之後,壓在陳宇心頭的大石終於落下,這讓陳宇更有信心,將來必然能喚醒那老妖,把他帶離天龍世界。
而離開天龍之後,隨著實力漸漸提高,壽命的問題也會自然而然的解決。
但王語嫣不一樣,受到低武世界的約束,若是沒有強大的機緣,長命百歲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索幸原著中也有提到長生之法的傳聞,且這“逍遙三老”年紀近百還照樣生龍活虎,不得不讓陳宇懷疑逍遙派的真實來曆。
“函穀八友?你們果然是同出一門。”
陳宇看著一字排開的八人,絲毫不客氣的說道:“讓開吧,我不是來找你們師父麻煩的,此番上山,是為了尋你們師祖,而且早些日子,已經送過拜帖了。”
找自己祖師?
幾人狐疑的相視一眼,常在江湖行走的老五“閻王敵”薛慕華見諸位師兄弟麵麵相覷,主動開口道:“慕容會長,這擂鼓山何時有我師祖在此,隻有我師父聰辯先生他老人家,你是真英雄,何故來為難於他?”
一年前,陳宇前去星宿海並未隱藏行跡,所以江湖上有心之人都知道陳宇敗丁春秋卻未殺之,何況對星宿海丁春秋這個“師弟”關注度極高的蘇星河?
故此,星宿海之行定然也瞞不住他的眼線。
蘇星河收到拜帖,便讓聾啞門人隱晦傳訊誤導函穀八友。
這函穀八友得到消息,隻以為一年前陳宇和丁春秋有了什麽約定。
處理完自家“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冤案後,便來找自家師父麻煩。
丁春秋又和自家師父“積怨日久”。
此番師父必定危險……
江湖中人,過的都是刀口舔血的日子,大多信己不信人。
幾人有此猜測,自然要前來擂鼓山,為師父助拳。
陳宇見薛慕華如此說道,便知今天這一場逃不過去,拱手言道:
“薛神醫,我要想上擂鼓山,這天下無人可攔,你等拚死相阻,也不過是徒傷性命罷了。我也不說用什麽絕招了,普通的拳腳功夫,如此,你八人一起上,和我較量一番,若我勝,你等便不要再死纏爛打下去,如何?”
此八人性格不比其師父蘇星河。
琴棋書畫、醫匠花伶,每人各學一藝,秉承仁義之心,倒也算得上是真君子。
八人當中,其餘七人心性至純,有些癡於技藝,唯有老五薛慕華,除了醫術高明脾氣古怪之外,卻是有大仁大義之心。
原著中薛慕華在聚賢莊上召集群雄共討喬峰,雖然陰差陽錯之下導致許多江湖豪傑身死,但站在他本人的立場來看,這無疑是“懸壺濟世”的仁人之心。
彼時的喬峰為追查自己的身世,連連導致江湖上有名的豪傑身死,如譚公譚婆趙錢孫、智光大師、單家父子六人,這些人許多都是些真正的江湖義士。
就拿智光大師來說,他曾飄洋過海,遠赴海外蠻荒,采集異種樹皮金雞納霜,治愈浙閩兩廣一帶無數染了瘴毒的百姓。
卻也因此而大病兩場,武功全失。
這樣的高僧都因此而死,喬峰自然引得天下英雄怒目。
江湖中人不知內情,但事情終究是因喬峰而起,便在薛慕華英雄帖的號召下聚在一起商議討伐喬峰。
可喬峰卻為救紅顏阿朱,拚死闖入了這聚賢莊,最後和蕭遠山一同殺死了諸多豪傑,逃出生天。
離開聚賢莊前,喬峰把阿朱托付給好兄弟白世鏡,白世鏡答應教薛慕華七招纏絲擒拿手,這才肯救命。
但這七招“纏絲擒拿手”何嚐不是一個由頭借口?
以薛慕華“閻王敵”的名頭,定然是已經聚集了許多散手武學,雖然七招“纏絲擒拿手”是不錯的上乘武學,但對他這樣的二流上品高手也不是不可或缺的。
阿朱又是喬峰所帶來的,所以救人也隻是他起了的惻隱之心,醫者仁心罷了。
他認為喬峰為禍武林,便想除之。
又覺得阿朱一個小姑娘,心性又能壞到哪兒去,便施術救人,如此而已……
八人聽得陳宇之言,交頭接耳的討論了一番,也覺得這是一個好辦法,雖然陳宇很強,但自己八人也不弱。
原著中之所以表現的十分懼怕丁春秋的樣子,一是丁春秋的毒功對沒有將內力修出屬性的普通武者克製極強,二來可能是八人的善意的提醒大家小心丁春秋罷了。
麵對丁春秋,麵對他的毒功,總是要有所防備的,總不能直接告訴同行的幾人丁春秋的毒功厲害,你們都打不過他?
若是這樣說來,這些好麵子的武人必然翻臉,因此隻能讓幾人以自己八人做對比,自己八人都如此忌憚丁春秋,你們幾個和我們武功不相上下的,也應該會凝重一些吧?
“如此也好,那我等就托大和慕容會長過上幾招了。”這次出麵的是老大康廣陵。
隻見他話音一落,八人便擺好姿勢準備進攻,陳宇見此也是聚起精神應對。
他從來都是不敢小覷天下人的。
若不然,總有一天必然會栽跟頭,超一流實力的無崖子,被偷襲殘廢多年,就是最好的證明。
八人所學十分駁雜,甚至有個別怪異招式,就連陳宇這個觀看過還施水閣大部分武學的人,都不免覺得眼生。
陳宇說好了不用絕學,便是沒用,一套普通的慕容氏家傳劍法對敵,因為真氣強勁的原因,一時間還壓製了八人。
果然如自己猜測的一般,此八人的實力都在二流中品以上。
這股力量完全可以和少林寺三堂六院中的最下一院的羅漢堂相媲美。
單獨放在江湖上,也可算作一流勢力,比三年前初建的天下會都強上不少。
這還隻是蘇星河一脈的聾啞門,而無崖子另一位逆徒,丁春秋一脈的星宿派,實力也是不弱。
丁春秋弟子八位,摘星子、獅吼子、追風子實力俱在一流水平,另外天狼子、出塵子等五位弟子,也是二流中的佼佼者。
如此看來,若數十年前無崖子好好教導這兩個徒弟,磨礪其心性,用心將門派發展下去,如今這逍遙派之威望,比之武林聖地的少林,應該也是差不了多少。
至於蘇星河,倒是隱藏的夠深。
若不是陳宇幾度從人性人心上深度研究原著,也怕是難以看清他的麵目。
原著中他自述替師尊尋找傳人,擺下珍瓏棋局。
但遵從現實邏輯推理來說,一個傳人而已,怎麽可能找了三十多年都找不到?
何況找人的是這個自稱逍遙派的三代首徒,聾啞門門主的蘇星河。
唯一的顯得可靠的猜測,就是蘇星河和丁春秋兩人,想要謀劃無崖子身上的“長生秘籍”?
如此,二人心思合一,都不想讓無崖子再有傳人罷了。
而擺珍瓏棋局,也許隻是一個幌子。
或許是見無崖子年事已高,又重傷在身,幾近乎油盡燈枯。
二人便和無崖子有了什麽不為人知的約定。
當然,沒有親眼所見,誰又能說的清楚呢?
陳宇前來擂鼓山,自然也是為了逍遙派這“長生”的名頭而來的,他倒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身邊這位一味地將心係在自己身上的王語嫣。
英雄大會之後,壓在陳宇心頭的大石終於落下,這讓陳宇更有信心,將來必然能喚醒那老妖,把他帶離天龍世界。
而離開天龍之後,隨著實力漸漸提高,壽命的問題也會自然而然的解決。
但王語嫣不一樣,受到低武世界的約束,若是沒有強大的機緣,長命百歲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索幸原著中也有提到長生之法的傳聞,且這“逍遙三老”年紀近百還照樣生龍活虎,不得不讓陳宇懷疑逍遙派的真實來曆。
“函穀八友?你們果然是同出一門。”
陳宇看著一字排開的八人,絲毫不客氣的說道:“讓開吧,我不是來找你們師父麻煩的,此番上山,是為了尋你們師祖,而且早些日子,已經送過拜帖了。”
找自己祖師?
幾人狐疑的相視一眼,常在江湖行走的老五“閻王敵”薛慕華見諸位師兄弟麵麵相覷,主動開口道:“慕容會長,這擂鼓山何時有我師祖在此,隻有我師父聰辯先生他老人家,你是真英雄,何故來為難於他?”
一年前,陳宇前去星宿海並未隱藏行跡,所以江湖上有心之人都知道陳宇敗丁春秋卻未殺之,何況對星宿海丁春秋這個“師弟”關注度極高的蘇星河?
故此,星宿海之行定然也瞞不住他的眼線。
蘇星河收到拜帖,便讓聾啞門人隱晦傳訊誤導函穀八友。
這函穀八友得到消息,隻以為一年前陳宇和丁春秋有了什麽約定。
處理完自家“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冤案後,便來找自家師父麻煩。
丁春秋又和自家師父“積怨日久”。
此番師父必定危險……
江湖中人,過的都是刀口舔血的日子,大多信己不信人。
幾人有此猜測,自然要前來擂鼓山,為師父助拳。
陳宇見薛慕華如此說道,便知今天這一場逃不過去,拱手言道:
“薛神醫,我要想上擂鼓山,這天下無人可攔,你等拚死相阻,也不過是徒傷性命罷了。我也不說用什麽絕招了,普通的拳腳功夫,如此,你八人一起上,和我較量一番,若我勝,你等便不要再死纏爛打下去,如何?”
此八人性格不比其師父蘇星河。
琴棋書畫、醫匠花伶,每人各學一藝,秉承仁義之心,倒也算得上是真君子。
八人當中,其餘七人心性至純,有些癡於技藝,唯有老五薛慕華,除了醫術高明脾氣古怪之外,卻是有大仁大義之心。
原著中薛慕華在聚賢莊上召集群雄共討喬峰,雖然陰差陽錯之下導致許多江湖豪傑身死,但站在他本人的立場來看,這無疑是“懸壺濟世”的仁人之心。
彼時的喬峰為追查自己的身世,連連導致江湖上有名的豪傑身死,如譚公譚婆趙錢孫、智光大師、單家父子六人,這些人許多都是些真正的江湖義士。
就拿智光大師來說,他曾飄洋過海,遠赴海外蠻荒,采集異種樹皮金雞納霜,治愈浙閩兩廣一帶無數染了瘴毒的百姓。
卻也因此而大病兩場,武功全失。
這樣的高僧都因此而死,喬峰自然引得天下英雄怒目。
江湖中人不知內情,但事情終究是因喬峰而起,便在薛慕華英雄帖的號召下聚在一起商議討伐喬峰。
可喬峰卻為救紅顏阿朱,拚死闖入了這聚賢莊,最後和蕭遠山一同殺死了諸多豪傑,逃出生天。
離開聚賢莊前,喬峰把阿朱托付給好兄弟白世鏡,白世鏡答應教薛慕華七招纏絲擒拿手,這才肯救命。
但這七招“纏絲擒拿手”何嚐不是一個由頭借口?
以薛慕華“閻王敵”的名頭,定然是已經聚集了許多散手武學,雖然七招“纏絲擒拿手”是不錯的上乘武學,但對他這樣的二流上品高手也不是不可或缺的。
阿朱又是喬峰所帶來的,所以救人也隻是他起了的惻隱之心,醫者仁心罷了。
他認為喬峰為禍武林,便想除之。
又覺得阿朱一個小姑娘,心性又能壞到哪兒去,便施術救人,如此而已……
八人聽得陳宇之言,交頭接耳的討論了一番,也覺得這是一個好辦法,雖然陳宇很強,但自己八人也不弱。
原著中之所以表現的十分懼怕丁春秋的樣子,一是丁春秋的毒功對沒有將內力修出屬性的普通武者克製極強,二來可能是八人的善意的提醒大家小心丁春秋罷了。
麵對丁春秋,麵對他的毒功,總是要有所防備的,總不能直接告訴同行的幾人丁春秋的毒功厲害,你們都打不過他?
若是這樣說來,這些好麵子的武人必然翻臉,因此隻能讓幾人以自己八人做對比,自己八人都如此忌憚丁春秋,你們幾個和我們武功不相上下的,也應該會凝重一些吧?
“如此也好,那我等就托大和慕容會長過上幾招了。”這次出麵的是老大康廣陵。
隻見他話音一落,八人便擺好姿勢準備進攻,陳宇見此也是聚起精神應對。
他從來都是不敢小覷天下人的。
若不然,總有一天必然會栽跟頭,超一流實力的無崖子,被偷襲殘廢多年,就是最好的證明。
八人所學十分駁雜,甚至有個別怪異招式,就連陳宇這個觀看過還施水閣大部分武學的人,都不免覺得眼生。
陳宇說好了不用絕學,便是沒用,一套普通的慕容氏家傳劍法對敵,因為真氣強勁的原因,一時間還壓製了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