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元璐,字汝玉,號鴻寶,浙江紹興上虞人。其父在萬曆甲戌(公元1574年)科舉考試中進士,官至太守,享有能幹的名聲。倪元璐自幼聰明異常,弱冠之年就在鄉試中脫穎而出,天啟二年壬戌科(公元1622年)中進士,才名傳遍全國,與少詹事黃道周同出於韓日纘(曾任禮部尚書)門下,被時人譽為“雙璧”。


    他被選入庶吉士,不久又擔任翰林院編修。當時魏忠賢專權,倪元璐的同鄉中有許多人身居高位,但倪元璐為人正直,不攀附權貴。魏忠賢一黨想要在國學中為魏忠賢立祠,與孔子並列,倪元璐奉命主持江西鄉試時,以“皓皓乎不可尚已”為題,使同事咋舌,最終因魏忠賢倒台而未遭禍患。海內也因此更加敬重倪元璐。盡管魏忠賢被誅殺,其黨羽仍占據要職,欲將東林賢士永遠排斥在外,於是以東林黨為名,又設立趙黨、孫黨、熊黨、鄒黨等名目,欲將清流一網打盡。倪元璐上疏力爭,辨別忠奸,打破門戶之見,因此遭到許多人的敵視。黃道周因直言進諫與當朝權臣發生衝突,被排除在為皇帝講學的經筵官之外,倪元璐上疏請求將自己的官職讓給黃公,由此更被當權者排擠,僅升任南京子司業。


    崇禎辛未年(公元1642年),倪元璐參與主持禮闈和武試。他還上疏提出製實八策、製虛八策,尖銳批評朝政。其中有雲:“治理國家的根本在於決策,切勿將大政方針置於無關緊要的地位,切勿將瑣碎事務當作重要任務,恩怨不能主觀臆斷,好惡必須遵循人性;切勿損傷國家元氣,而情麵仍然存在;切勿表麵追求精明,而實際上卻十分繁瑣。凡坦誠之言必有深遠考慮,切勿一筆抹殺以阻止群策群力。凡深思熟慮必有明確方向,切勿猶豫不決以迎合上意。切勿以個人偏見敵視意見獨立之士,切勿以表麵文章拒絕進言之人。如此人才才能自然湧現,功績自然顯著。”這些言論直指政府的要害,因此被當權者視為眼中釘,無法容忍。倪元璐曾對勳臣劉孔昭有所期望,但劉孔昭因私人恩怨,借封典之事彈劾倪元璐,吏部迎合當權者的心思,合力排擠倪元璐,倪元璐被罷官歸鄉。


    崇禎壬午年(公元1643年),遼東邊境告急,流寇在中原橫行,皇帝思念倪元璐的才能,於是將他召迴,並任命他為兵部侍郎兼學士。等到麵見皇帝,倪元璐詳細陳述了賊情和邊事,得到皇帝的讚許,皇帝命他詳細奏報。倪元璐上疏稱:控製東邊應該分為東西兩路,集中力量攻打東路。東路被攻克,西路自然就會解除威脅。對付闖賊,應該以九江為軍事指揮中權,武昌為前鋒,淮揚為儲備力量。應該賦予當地督撫財政權力,一切屯鑄鹽專賣等事務,都由督撫自行處理。他又上疏建議加強邊防情報偵察,皇帝都予以采納。不久,因國庫資金匱乏,皇帝晉升他為戶部尚書。他以浙江人士按慣例不擔任戶部職務為由,堅決推辭,但未獲準許。隨後,他倪元璐召至皇宮的中左門。皇帝對他說:“你的誌向、品性和才華貢獻,遠非其他臣子所能比擬,希望你能勉力為我承擔繁重的職責。”於是倪元璐接受了任命,全身心投入政務,日夜操勞,精心計算收支。有人提出開采礦產以增加國家收益的建議,倪元璐上疏指出開礦有六大弊端,這項提議因此被暫時擱置,不再討論。


    癸未年(公元1643年)冬天,賊軍攻破陝西,倪元璐上奏指出:既然賊軍已經深入陝西,那麽防範他們的重點就不應隻局限於陝西境內,而應將目光轉向山西。隻有確保山西具備完備的防禦設施,進可發起進攻,退可固守陣地,才能有效抵禦賊軍的侵襲。為此,他建議朝廷免除黃河沿岸地區的部分租稅,將稅收的一半用於加強山西的防禦建設,包括增築碉樓、裁減冗員、厚待勇士等措施。皇帝對這一建議表示讚賞並采納,但還未及付諸實施,賊軍便已攻陷了山西。甲申年(公元1644年)二月,朝廷認為詞臣不具備處理財政事務的能力,因而建議皇帝卸去倪元璐戶部的職務,迴歸到為皇帝講經論道的崗位。


    三月丁未,京師陷落,倪元璐戴著黑色頭巾,穿著紅色官服,麵向北方的朝廷宮闕放心行禮,說:“身為大臣,不能保全國家,是我的罪過。”又向南方行禮,遙遙拜別母親太夫人,然後換上便服,到書房飲酒,與兩位朋友在漢壽亭侯像前告別。他向神像敬酒三次,自己也飲了三大杯。親朋好友都勸他效仿文天祥暫時忍受恥辱,出外舉兵,再圖恢複大業。倪元璐憤怒指著漢壽亭侯像說:“如果我還活著,有什麽臉麵麵對他?”又有人說:“你的母親還在,難道不為她考慮嗎?”倪元璐沉默不語,淚水盈眶,然後說:“母親已經八十四歲了,身體還很健康,還有什麽遺憾呢?”他於是寫下遺言:“南京還可作為基地,為國捐軀是我的本分。不要給我準備壽衣,以此表明我的悲痛。”然後對家人說:“如果要收斂我的遺體,一定要等先帝的遺體收斂之後。”於是走出家門,來到廳堂南麵坐下,然後上吊自殺。家仆想要解開繩索,一位老仆人哭著阻止說:“這是我家主人成名的日子,他已經再三叮囑過了。”過了很久,倪元璐才停止唿吸,兩根玉簪落地,眼睛緊閉,臉色如生。


    當天中午有賊寇騎兵衝入,詢問倪元璐在哪裏,看到他的遺體陳列在堂上,驚慌失措地離去。不久,有偽官王方弼來頒布命令,並傳令箭到寓所,說:“這是忠義之家,不可騷擾。”從此家人得以安寧。倪元璐的兒子倪會覃,不敢違背父親遺命,於是等到先帝遺體收斂之後,才將倪元璐入殮。賊寇無不歎息稱其為忠臣。他一家共有十三人殉節,其中有人說妾王氏和幼子幸免於難。


    倪元璐的文章精煉深刻,感情真摯,因此得到他片言隻語評價的人,都視若珍寶。他對後進人才給予鼓勵和支持,保護士人聲譽,無論士人賢與不肖,都願意出自他的門下。殉難諸賢中,唯有倪元璐最為世人所哀痛。南明朝廷追贈倪元璐為太保,諡號文正,祀於旌忠祠。


    我評論道:古今以來,追贈文正的諡號最為難得。明朝開國數百年,隻有謝遷(弘治名臣,浙江餘姚人)、李東陽(弘治名臣,長沙茶陵人)兩位宰相獲得此榮譽。京城死難的官員中,又有倪元璐與劉理順(官職左中允,同樣被南明朝廷追贈諡號為文正)兩位。李東陽文章典雅莊重,堪稱一代文壇典範,開啟了新的風雅潮流,但他在閹宦劉瑾麵前委曲求全,雖然有補救朝政之功,但也有違背道義之嫌。謝遷和劉理順,他們如同未經雕琢的黃金美玉一般質樸純真,其誠信品格足以流傳千秋萬代。但唯有倪元璐才華橫溢,同時兼備節義高尚。李東陽不如倪元璐正直,劉理順和謝遷不如倪元璐有文采,尊名一致方麵,未有如倪元璐最為恰當的。而且倪元璐還讓那些讚美逆朝、仇恨故國的人,不能自詡為文學界的精英。孤傲的鳳凰發出鳴叫,讓那些貓頭鷹們不得不安靜下來,這正是倪元璐所著著作的宗旨所在。因此,倪元璐不僅為正人君子增添了光彩,更讓忠貞的文人墨客吐氣揚眉。


    陳仁錫(諡號文莊),與倪元璐同年同科出身,曾說倪元璐是人倫楷模,又具有經世濟民之才,確實是定論。然而倪元璐受到皇帝賞識,但最終未能充分發揮其才能,隻能以為朝廷盡忠自盡而終,令人可悲!倪元璐的文集有奏疏、代言、講章、應本等流傳於世,詩作則有《憶草》等多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必備:白話明季北略那點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溪漱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溪漱石並收藏穿越必備:白話明季北略那點事最新章節